|
本帖最后由 美人鱼 于 2013-11-12 23:44 编辑
也是麦当劳
那是1992年, 我第一次去美国。与我同行的两位男同事,一位是运输处的处长,一位是我们投资处的处长。一路上,我一会儿要吃,一会儿要喝,一会儿要上厕所,他们也都习惯了。
这一天中午,我们还都在办公室没完事呢,就听见办公楼外面嘀嘀嗒嗒的小喇叭声。我问我的处长是什么?他以前在美国留过学,就告诉我说是流动售餐车。
我从窗口看出去,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M。我要吃麦当劳。处长说行行,给我5块钱,去下楼自己买去吧。
噢,吃麦当劳喽,我高高兴兴跑下楼。
对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美国,我的处长老是教育我美国的规矩。比如说吃饭要给小费什么的。下楼前我还没忘了问他,买麦当劳用给小费吗?他都气得乐了,“才两块钱的麦当劳,你还给小费?”笑什么啊,礼多人不怪。昨晚上吃饭,我见是位中国的留学生端盘子,还要求多给她些小费呢。后来我自己总结出来了,自助的快餐什么的,就不用给小费了。因为自助就是自己给自己服务了。而小费,是给为你提供了服务的人的。所以在美国吃完了麦当劳要自己把盘子收拾了。
我下了楼,看到一个装饰成一个大汉堡的面包车,上面顶个老大的M。车里面有厨房,有个小伙子正在里面煎牛肉饼,嘶嘶的冒着香味儿。我刚上前,就跳出来一个棕色的女孩儿,火辣的身材。她站在车门口的踏板上,丰满结实的胸脯正好撞在我眼前。
“Hi, what can I do for you, Honey ?”
她的热情就像洛杉矶正午的阳光,直从我头顶上砸下来。我认认真真地说“I would like to have a double cheese burger.” 那时我们北京也已经有了麦当劳,我每次都是吃双吉士堡。
“Double cheese?!”,那姑娘提高了嗓门儿,眼睛也瞪圆了。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厚厚的睫毛膏在我脸前一刷一刷的。
“Look at you, you are so slim!”那个SO说的,就嘟起了水汪汪油滴滴的嘴唇。她用十分亲切的目光看着我,又十分怜惜地说,
“You cannot finish a double burger。”
她那么说,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好像跟我很熟似的。沿街卖午餐的都这样,不是勉强的,也不是故意的,他们好像发自内心的,跟你很熟,跟你套近乎。
后来,我在纽约吃热狗,那街上推车卖热狗的老太太也这样,感觉见了我就跟见了她亲闺女似的。
总之,她认为像我这么瘦的人,肯定吃不了双层,她建议我来个单层吉士。好吧,我就买了个单层吉士,2块钱好像是,还多一点儿。
她满意地笑了,用西班牙语跟她的男友呼哨一声,那男友是司机兼厨师,就应了一声,立马开始煎炒烹炸。
我接过热乎乎的单吉士堡,谢过她上了楼。吃的时候才知道,果然,美国的麦当劳比我们在北京吃的大一号。肉饼也厚,还滋滋地直冒油。
年轻漂亮的姑娘就是这么热情周到又体贴。不像传说中的MBA的营销课程案例。卖早餐的问如何提高销售,专家问你们怎么问顾客的?答,问要不要鸡蛋。专家说,从现在开始要问,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
后来在美国呆久了,还吃过不是快餐的汉堡,更是大得惊人,面包只是陪衬,主要是那肉饼,有很讲究的配料和煎制过程,生猛野味的感觉。
这些都是所谓臭名昭著的垃圾食品。我有一段时间,在美国的时候心情不好,就觉得吃麦当劳一类食品容易上火会生病。现在想想,真是无病呻吟。麦当劳这些不过是最有效的食品,最低廉材料,最快补充人体所需热量。只不过是现代人吃的多,动的少,使得原本有效的食品变成了垃圾堆积在身体内。
对了,关于巨无霸还有个笑话呢。从前,有个老奶奶,
走进了麦当劳,战战巍巍地说,
“Please give me a big man, a big man.”
麦当劳的小姑娘故意说,
“We do not sell big man. We sell big Mac only.”
这小姑娘也太调皮了。岂知,人家老奶奶那个Mac结尾的爆破音“k”多么不容易发出来,万一连着假牙一起喷出来就糟了,还怎么吃big Mac 呀。
可这小姑娘却故意说“我们不卖大男人,我们只卖大汉堡。”可怜这老奶奶,要个大男人作何用呢?
是啊,美国的麦当劳不仅大,相比中国的价格也更便宜。经济学界用麦当劳等一些大众生活商品价格作为世界范围内计算货币的比价,CPI,消费者价格指数。那样比下来,人民币对美元是4:1。不像当时的8:1,现在是6:1了。可北京的麦当劳又涨价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