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玉玉妮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塔,音乐,他们 The end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66#
发表于 2011-1-27 23:13 |只看该作者
对婚姻
大声嘲笑一番

41

主题

0

好友

479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67#
发表于 2011-1-28 17:28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女人
又烦恼了?
为女虽弱 为母则强

37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68#
发表于 2011-1-28 21:00 |只看该作者
人生百味~
任何问题都会有解决之道!
珍惜眼前  好好过每一天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69#
发表于 2011-2-7 05:23 |只看该作者
昨天一家三口开车回京了
大半夜,干燥得我 醒来

初四的上午,在小广场,居然看到了秧歌表演
人均年龄五十多岁

没有踩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孙悟空和猪八戒
三个唢呐,一面鼓,两副锣

大红大绿艳粉浓橙
花花的扮相,业余却大方的表演
舞者
给别人,不认识的陌生人带来快乐----我看着,忍不住回想n年前家人带着幼小的我过年看传统的秧歌

年复一年的生活啊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0#
发表于 2011-2-7 05:24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1#
发表于 2011-2-7 05:27 |只看该作者
扭秧歌简介
  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习俗。清初,北京正月到处都有“秧歌小队闹春阳”,围观的人摩肩接踵,妇女们连头上的金钗都被挤掉了,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灯节,每夕各坊市都必须伴唱秧歌。《柳边纪略》中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然而,嘉陵区地处浅丘,农民插秧时节的农活十分繁重,人们不可能在栽秧现场扭秧歌。所以,这种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只有在逢年过凶等喜庆的日子里,由组织起的秧歌队来进行。   秧歌队的表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采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口中唱着当地文人流行的秧歌词,步履轻盈,边扭边舞。二是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时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组合的大型集体舞,表演出“龙摆尾”、“双过街”、“九连环”等各种图案的舞蹈。小场是由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如“刘海英戏金蟾”、“车幺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妇”等。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渔翁和小孩等。四是唱,伴随着唢呐、锣鼓声,由歌手演唱当地的民间歌谣。秧歌队的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多则八、九十人。既可以统一表演一个大型节目,也可以分别表演各自准备的小节目。秧歌队的领头叫“伞头”,是这支秧歌队的总指挥。他手持一把伞边舞边唱,象征着风调雨顺。他唱的内容基本上是即兴发挥,也有当地民间小调。他后面跟着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类的各种人物,走出各种队形。走锣鼓、唢呐的伴奏下,边扭边舞。那些动作诙谐有趣、朴实可爱,具有广泛的娱乐性和群众性,很受人民大众的欢迎。   扭秧歌的类型可划分为“地秧歌”。踩着高跷表演的叫“高跷秧歌”。由于受川北地域条件影响,嘉陵区大都以表演“地秧歌”为主。“地秧歌”的难度不大,动作简单,诙谐有趣,既不需要多大的体力,还可以通过这种娱乐活动舒松筋骨。所以,扭秧歌很适应于山区不同年龄的人参与。过去嘉陵区人民大多数都可以在闲时扭几步。逢年过节,只要一听秧歌队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跟着扭起来。   现在,扭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已成为节日游行的必演节目。它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也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吉祥。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2#
发表于 2011-2-7 05:30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3#
发表于 2011-2-7 05:35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4#
发表于 2011-2-7 05:49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5#
发表于 2011-2-7 05:51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6#
发表于 2011-2-7 05:53 |只看该作者
皮尔金特
    挪威是偏居欧洲大陆一隅的一个小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但这个国家的音乐家Edvard Grieg在各种音乐家词典中,总能获得一席之地。和多产的古典音乐家相比,他的作品并不多,但一部皮尔金特组曲,已足以让他跻身世界音乐大师的行列。DG专门出品过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奏的这部作品的唱片。皮尔金特组曲共有两组,八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富有特色,旋律风格鲜明。

    “晨曲(Morning Mood)”为我们描绘了晨曦初展时的静谧,虽然我们听到的只是长笛吹奏出的旋律,但似乎能看到霞光万丈的壮丽色彩。这个乐章非常适合做成清晨的音乐闹铃,整个乐章整体呈现安宁的气息,但不乏雄壮的音色,应该能把具有赖床癖好的人从床上拉起来。我听过工藤重典和许忠合奏的晨曲,原先需要100多位乐手共同完成的一部曲子,现在只有两人来演绎,一支长笛,一架钢琴,效果却没有太多损失。

    “奥瑟之死(Aase's Death)”充满了悲怆、不舍、哀怨、无奈和凄迷。我曾经参加过几次追悼送别仪式,现场播放的背景音乐有逝者生前喜欢的京剧和贝多芬的旋律,当然最多的还是普通的哀乐。Grieg的这部曲子其实很适合做追思送别曲。

    “阿尼特拉的舞曲(Anitra's Dance)”有不少拨弦处理,欢快、轻松而阳光,眼前仿佛有一位灵动的舞者在跳跃。

    “在山大王的门厅(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则比较神秘。乐章中偶尔有一点亮色,仿佛是山洞里的灯火在晃动。整个乐章旋律始终保持一致,但在后半部出现变奏,而且节奏越来越快,眼前呈现群魔乱舞的景象。     

    “阿拉伯舞蹈(Arabian Dance)”起初听起来颇为豪华,能略微感受到阿拉伯皇家的奢华。不过,除了有些许另类的打击器声,大多数时候旋律并没有太多的阿拉伯元素,与传统的欧洲宫廷舞曲没有太大差异,这可能受制于音乐家本人的经历。

       “皮尔金特回归(Peer Gynt's Return Home)”展现给我们的情景是,在远远的海面上,渐渐出现了皮尔金特乘坐的船的桅杆。两种旋律交替出现,一种是昂扬,一种是诡秘,代表了皮尔金特的回归心情和海上风暴。

    “劫持新娘(The Abduction of the Bride)”和“索尔维格的歌声(Solveig's Song)”宁静而舒缓,充满了对远方亲人无尽的思念。我听过北京天使合唱团灌录的唱片“野玫瑰”中“索尔维格的歌声(Solveig's Song)”这个曲子的合唱版本。以前常听人说人间天籁,听这个合唱,可能会对这个词有更好的理解。这个曲子值得推荐给女孩子,不论是心境宁静的大家闺秀,还是张扬外向的party animal,都适合。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7#
发表于 2011-2-7 05:54 |只看该作者
皮尔金特组曲
      这组曲子共两组。“清晨”是第一组曲的第一乐章。1874年,著名剧作家易卜生约请格里格为他的五幕诗剧《皮尔·金特》配乐。作者欣然接受并于翌年夏天完稿,1876年2月24日在克里蒂尼亚剧场首演,大获成功。《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故事,皮尔·金特是挪威民间童话中的富于幻想的人物,有“挪威浮士德”的别名。除了格里格之外,没有人能够为可怜的培尔·金特对山魔王的厅堂的访问写出这种富于表情的音乐,表现那里的那些好恶作剧的小侏儒扑在他身上掐他、咬他时的情景,或者那具耐心的索尔维格在那孤独的棚屋里等待着多年在世界上流浪的培尔·金特时唱的那首温柔的歌曲。甚至当格里格描写培尔在埃及和东方奇异的国家里的冒险行为时,他的音乐听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总是有“挪威风味”的。作者各写了一首前奏曲,还有进行曲、舞曲、独唱曲、合唱曲等二十三首曲子。诗剧公演后,作者选用了其中八段音乐,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并于1891年作了某些加工修改。第一组曲共有四个乐章。“晨景”,E 大调单主题三部曲式。原是诗剧描写摩洛哥海岸清晨景象的音乐,长笛吹奏出牧歌式的主题,表现了皮尔·金特所向往的理想乐园。
  《清晨》似乎更象一幅在令人愉快的挪威树林的黎明时光的音画, 而不是在摩洛哥沙漠里一个神秘的塑像在日出时说的话。成千上万从来也没听说过易卜生的话剧的人们,都在唱机和收音机里懂得并热爱格里格的音乐。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8#
发表于 2011-2-7 05:57 |只看该作者
只为自己就够了---记上戏看<皮尔金特>
昨天去上戏看了一出话剧,04级学生的毕业演出
表演是在露天的,开场是在奥丝的小木屋前,租了个小板凳,静静的坐在草坪上,之前是知道易卜生的,但是并不知道皮尔金特,只知道玩偶之家吧.
=====先说舞台=====

第一场结束,灯光渐暗,却听见音乐和灯光从草坪的另一个角落响起,于是大家细细簌簌的端着凳子转战场地,此番才知道,原来每一场都要换一个地方,把校园里都要走遍了,虽然露天加上不停的转换,颇为辛苦了我们这些看客,但还是不得不为他们的创意而称赞.教学楼的栏杆成了航海的桅杆,楼顶的阁楼成了瞭望塔.天然的草坪和小路,无须搭建.白幕拉起的蒙古包,投影在墙壁上的斯芬克斯.我们就像是一群在黑暗中被带领的探险者,跟着皮尔金特一会儿在挪威的山村,一会儿在山妖的洞穴,一会又来到了摩洛哥的海滩,撒哈拉沙漠和疯人院,最后在海上航行,终于又回到了那个皮尔的小木屋.

====关于剧情======

"只为你自己就够了",这是山妖的信条,也成了皮尔的信条,亦是剧本所要讽刺和批判的吧.皮尔的一生都在逃避,追求,放弃,没有信仰,不负责任.因为猎奇,得到了英格丽德而又把她抛弃了,于是被通缉,只能流亡他乡.他看上了山妖的女儿,只是为了山妖的土地和金钱,他装上了山妖的尾巴,喝了山妖的美酒,失去了视觉,也放弃了信仰,最终因为害怕成为山妖那狰狞的相貌,他逃出了出来.睡梦中他,梦到一团黑雾把他笼罩,无法逃脱----好像哈里波特里的摄魂怪哦-----这个巨环要他绕着走,他偏要走捷径,直线突破-------这段没有看懂.....要表达的是什么呢???-_-||
他从噩梦中醒来,回到自己的小木屋,觉得这样的生活贫困却实在,也是不错,而他所爱的索尔薇格却来找到了他,愿意和他过一生.单同时山妖的女儿带着他们的儿子也来找到了他,说他们的儿子腿有残疾就好像皮尔的灵魂有残缺一般.于是他害怕的在次逃避,逃到母亲的木屋,而母亲奥丝最后却在贫困中死去.
二十年后,他成了一个商人,赚着道德的擦边球,贩卖黑奴,圣经甚至军火, 利润是他唯一的追求.被同伴背叛后,在沙漠里行走,见到了一包衣物,于是又化身成了先知,贪恋阿拉伯女子的美色,却被骗光了所有.又换回了原来的行头,仿似对自己过去的不屑和反省.决定研究历史和哲学,在埃及却被带进了疯人院.------此时想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当时很是不屑,感觉很矫情的一句话,此番想起,真的又这个感觉.我们谁不是疯子和傻子?在别人的世界里.---------疯人院出来决定回家,在大海上航行,看到海员们见死不救,还在一味的指责,可当自己落水后,却是死活抱住了木板,把别人推向了死亡.
回到家乡,看到自己的东西在被拍卖,自己的故事被当作传奇,成为别人的谈资,他遇到了铸扣匠,要索取他的灵魂,他祈求宽限,却寻找不到被饶恕的证据, 他去忏悔,却是对着一个魔鬼,他心灰意冷了,铸扣匠却宽恕了他.他回到自己的小木屋,索尔薇格还在等着他,他向她忏悔了一切,她却告诉他,他是永远纯真的.

易卜生是仁慈的,最终选择了宽恕.皮尔一遍遍的诉说着他的迷惘,他的身不由己.他迷失了自己.但是这又能怪谁?他从小被童话所包围,他的追求浪漫,不负责任,一如他那酗酒离家的父亲.他没有信仰,因为他不知道去该追求什么,他想当个国王,山妖能够实现他的理想,于是他可以放弃所有.他没有信仰,没有责任,所以他可以化身任何一个身份.他的一生看似是个悲剧,却也是每个冒险家的一生的写照.我们觉得讽刺和批判,可生活中我们又何尝或多或少不是如此?他的一生也算是个传奇,有过失败,也有过辉煌,走遍了世界各地.若是他是一个有责任且实际的人那么他的一生将会如何?或许开始就该接受了英格丽德的追求,经营着黑格农庄,勤勤恳恳的一辈子,或许会成为一个大的农场主,有着万亩良田,安享晚年,抑或经营不善,落魄成一个贫困的农民,一如他的父母.平常的人生总是安全的.没有人的指责和传闻,随着年月默默无闻,悄然无声.而每一个成功的人,或者说是传奇的人,他的生命中多少都会有着一些让人争议或者是批判的东西.批判和争议,正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有每个人自己选择,亦由自己承担着后果.即便是不负责任,最终的责任还是要由自己背负.

======关于表演=======

谈谈表演吧,同学们的表演真的不错,难免这里以后会出现一个个明星大腕哦.演皮尔金特的演员感觉很不错(我看的是孙信宏版的,说是分单双日,单日是贺彬版),虽然并不帅-----表演系的, 男的未必个个是帅哥,女的一定都是美女----但是每个表情,台词都很到位..想想呀,穿着棉衣的我们都冷的发抖,他可是一件薄衬衣或是赤膊呢,而且通篇的台词,三个多小时.没有出错,很不容易的.同学们表演的都很不错,但终究还很年轻,缺少一种气场,一种压的住阵的气势,就好比色戒里陈冲的感觉.而摩洛哥海滩的那一场,一个个真的抽起了雪茄,亦想起了那句"抽烟是为了拍戏的需要".

可惜的是带去的相机没电了, 一张照片也没有拍下来.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79#
发表于 2011-2-7 06:00 |只看该作者
看《皮尔金特》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仍是时时能想起他。

皮尔放荡不羁,不学无术,整日生活在幻想之中,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吹牛大王,常常有荒唐行为的危险人物。可是皮尔却得到富家少女英格利特的青睐,在英格利特结婚的当天,皮尔把她抢走并诱奸了她,,英格利特和皮尔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英格利特失去了贞节并遭到了抛弃,同时皮尔也成了通缉犯。

英格利特用黑格农场留住皮尔,让他从此成为一个农场之主,从此衣食无忧。可是皮尔拒绝了。他选择了逃亡。

皮尔逃进山里,遇到妖冶的山妖,山妖见到皮尔很开心,终于有人陪她们消磨长夜了,皮尔还见到了山妖公主,山妖公主与皮尔一拍即合,立刻带着皮尔去了她的王国,皮尔为了得到山妖的国土和财富,装上山妖的尾巴,喝了山妖的酒,答应山妖国王永远不见天日,然而山妖国王要刮一刮皮尔的眼睛的时候皮尔拒绝了,皮尔说他不能失去人类的眼光和人类的信仰。

演这场戏的时候大家要跟着皮尔和公主到山妖的国度去,(学校的某个舞台,在一段不算深的胡同里)为了突现环境戏剧的特点,当观众纷纷朝那里涌过去的时候,躲在两旁小竹林的小山妖们就纷纷跳出来,猛然冲着某个观众吼一声,有个小女孩被吓哭了,直到那场戏演完她还在哭。

皮尔逃出了山妖的国度,冥冥中有个声音让他绕道走,那个声音说他叫包伊格,在挪威语中是圆圈的意思,这个包伊格亦生亦死、不死不活、无色无相。他要求皮尔遵循规则,绕道走。可皮尔却执意要走捷径、直线突破。……皮尔左冲右突无法摆脱,只好大声呼叫“妈妈,救救我”!……也许在当今社会,这个包伊格所指的就是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则吧。也或者说,人生一世本来就是周而复始,最后一切归零?我无法理解的更加准确。

皮尔逃到山上,自己盖了一座小木屋,这时候索尔薇格找到她,并且热恋他,大胆的要跟他共度此生。她是皮尔在婚礼上认识的姑娘,皮尔当时就爱上了她,并且得到她的芳心。皮尔喜出望外,索尔薇格是皮尔一生唯一爱的女孩,皮尔决心要给索尔薇格幸福。

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天山妖公主就找来了,山妖公主一夜之间变成了老太婆,还领着一个残疾的儿子,山妖公主说这个儿子是皮尔的,他的身躯就像皮尔的灵魂一样有残疾。皮尔逃走了,他讨回了家,回到他母亲那里。他家里的母亲已经病的奄奄一息了,老人家日夜挂念皮尔,家徒四壁,连饭也吃不饱了。回到家里的时候她的母亲勉强的睁开眼睛,见到皮尔更是喜出望外,皮尔陪着母亲一起回忆他的童年,皮尔从小没有父亲,母子俩艰苦度日,为了消磨漫漫长夜,母亲天天给皮尔讲童话,以至于皮尔长大以后也不肯务实,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空想者。那一夜,皮尔驾着他的“豪华马车”和母亲一起去天国赴宴,母亲满怀期待在微笑中死去。这场戏让我动容了。

皮尔从此远涉重洋,他崇拜利益,山妖曾经告诉他,“只为自己就够了”,他更是把山妖的话当成了自己的信条,只要能赚钱,他没有到的底线,他卖军火,发战争财,他又贩卖黑奴,二十年后,他成了一个巨富商人。

皮尔走的是冒险的道路,那么他的人生自然不会一帆风顺,就在他畅想进一步发战争财的时候,他被同行了的几个商人扔在孤岛上,他们开走了他的船,带走了他的财富,他一下子又变得一文不名。就在岛上,皮尔吃椰子,和猴子打架,只要发现一个椰子他就能心满意足,在这个岛上,他捡到了一个包袱,大概是海难者的包袱吧,那里面有一大堆的金银珠宝和衣服,他到了阿拉伯地区,摇身一变成了“先知”。他戏弄阿拉伯人家的美丽少女,那个少女一曲阿拉伯舞蹈更是把他迷的神魂颠倒,于是,这个不简单的女孩骗走了他所有的手饰并且把他仍在荒漠里。

皮尔流浪到了埃及,来到狮身人面像那里,皮尔决定要研究哲学。在这里,他遇到一个精神病院的院长,院长向他请教关于斯芬克斯的千古不解之谜,他指着是神人面像问皮尔“她是谁”,皮尔回答说:“她是她自己”。得到精神病院院长的盛赞,并且受到他的邀请。等皮尔到了那里才知道,原来他带自己来的地方是精神病院。这里的人们除了两名管理者一个院长之外其余都是疯子,有的是常年背着一个木乃伊,后来听说那是闻名的包袱,那场戏没仔细看,真正吸引我的却是那些疯子,他们的精神世界极其简单,每天被管着,到时间就被关起来,到时间就被放出来,不听话就被管教者打骂,他们撒娇的时候还经常跑过去踹管教者一脚,然后笑呵呵的跑开。每天不用发愁一日三餐,常常自得其乐,他们从地上发现一根绳子也能乐呵呵的玩上半天,我身边的一个同学手机还被一个疯子抢走了,那演疯子的演员演的也是真好,完全是一副从来没有见到过手机的样子,拿在手里乐不可支,还跟自己的疯友炫耀,抱在怀里不让别人看。

这些疯子,应该也很快乐吧。甚至,我有点羡慕。

我被自己这想法吓了一大跳,我赶紧告诫自己,我不羡慕他们,他们是疯子。我错了,佛祖,上帝,主,以及所有的神,我错了,我不羡慕他们,真的不羡慕!

皮尔逃出了精神病院,后来,他已经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了。他决定回家。在船上,他见到水手见死不救,他指责他们,然而灾难降临,他们掉进大海,皮尔为了争夺一块木板把一个人推进大海。一扯到生存,人性的本恶就出来了。演员的表演很出彩,听皮尔在海里说话,我真的感觉到冷了。

皮尔在海上遇到死神,皮尔的生命如此顽强,以至于死神都没能把他带走,这个部分我没有完全看懂,我所理解的也就是这样了。

当皮尔回到家的时候,他家里的东西已经被拍卖了,人们为拿到了皮尔用过的东西而津津乐道,甚至奔走相告,皮尔在人们眼里成了一个传说。在这里,观众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的结巴,那个人既是结巴,却又话多,表演的惟妙惟肖,观众看了笑的都很开心,而他还在锲而不舍的认真的结巴着说:“阿,阿,阿——门”。

在熟悉的小路上,皮尔遇到了一个人,那个人说他是铸扣将,他手里拿着的,正是皮尔小时候拿来铸扣子的铁勺,那个人说,皮尔是一个没有孔的扣子,他要把皮尔带走,放进熔炉,重新铸成扣子。皮尔心惊胆战,祈求对方放过自己,铸扣将说,只要皮尔能找到一个证人,帮助皮尔找到自我。并且说会在下一个十字路口等待着皮尔。

下一个十字路口,谁知道下一个十字路口是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皮尔遇到老态龙钟的山妖国王,他请求老国王证明他当年是如何逃走,为了不放弃他人类的信仰而逃跑,可是山妖国王却说,你一生信奉的信条“只为自己就够了”难道不是从山妖这里得到的信条?皮尔愕然,原来他一生信奉的信条,金特式的自我,是山妖的信条。

演员演的太好了,那个演老山妖的男生二十多岁,可是他演的那样的老态龙钟,颤颤巍巍,仿佛每走一步都有可能会倒下去。

在下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他遇到了铸扣匠,他告诉铸扣匠自己知道了自己的罪恶,请求铸扣匠宽限自己,自己要找一个地方忏悔。铸扣匠答应他宽限一次,多给他一个十字路口。他不够善,去不了天堂,他想忏悔,找到的却是魔鬼,向魔鬼忏悔,请求魔鬼收留他,可是魔鬼说他不够恶,不能收留他。第二个十字路口,他又遇到了铸扣匠,可是意外的是,铸扣匠指了指他的小屋,放过了他。他回到他的小屋,善良的索尔薇格还在翘首企盼着她年轻时的恋人,他精疲力竭得倒在索尔薇格腿上,向她忏悔,向她诉说自己的迷失。索尔薇格摸着她的头,告诉他,他永远是最纯真的。

就这样,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出口,安然死去。

上帝是仁慈的,索尔薇格是仁慈的,易卜生也是仁慈的。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380#
发表于 2011-2-7 06:02 |只看该作者
皮尔金特组曲
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
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生于卑尔根。父亲是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从母亲方面继承了音乐的天赋。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并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歌曲,同时将收集到的大量民间歌曲加以整理和改编。他能巧妙地将主题用古典结构形式和现实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与真正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创作中,他会毫不犹豫地突破一些清规戒律,这在组曲《在霍尔贝格时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868年创作了《a小调钢琴协奏曲》,使他成为当时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后期作品,一般都采用短小抒情形式,十分成功。


皮尔金特组曲
由格里格为所写的配乐,其中最流行的是两个《皮尔.金特组曲》,它们是由作曲家自己从全剧的二十二段配乐中选辑的
皮尔·金特是挪威民间童话中的富于幻想的人物,有“挪威浮士德”的别名。他遇见少女索尔维格,认为这是他梦中的爱人,但是却把另一个女子英格烈掳走,又在几天后就把她遗弃,使英格烈伤心叹息。索尔维格虽然爱他,但他却去浪迹天涯,因不愿娶妖怪之女而大闹山王的岩洞,又受阿拉伯女郎安妮塔之诱而沉缅美色;他曾一度回家探望垂死的母亲,但仍旧不改本性。最后他年老回乡,死在仍旧爱他的索尔维格的怀中。

十九世纪,易卜生(HenrikIbsen,1828-1906)据此写出了名剧《皮尔.金特》为了使演出生色,易卜生请格里格为话剧配曲,作曲家起先觉得这是莫大的光荣,欣然接受但后来他发觉易卜生对音乐的要求的细节都规定得毫无发挥的空间,于是在翌年夏天完成任务之后,竟表示以后绝不再在这种条件下作曲。1876年2月24日在克里蒂尼亚剧场首演,大获成功。他的音乐实在太美了,人听人爱,尤其是他认为最糟糕的《在山王大厅中》却最受欢迎,使他啼笑皆非。在这两部组曲中,最感人的是《索尔维格之歌》,女高音唱得缠绵悱恻。
作者各写了一首前奏曲,还有进行曲、舞曲、独唱曲、合唱曲等二十三首曲子。诗剧公演后,作者选用了其中八段音乐,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并于1891年作了某些加工修改。第一组曲共有四个乐章。“晨景”,E 大调单主题三部曲式。原是诗剧描写摩洛哥海岸清晨景象的音乐,长笛吹奏出牧歌式的主题,表现了皮尔·金特所向往的理想乐园。

值得推荐的版本
  这组曲子共两组,每个组曲包括四首乐曲。第一组曲(作品四十六)由《清晨》(Morning)、《艾莎之死》(Asa'sDeath)、安妮塔之舞(Anita'sDance)和《在山王大厅中》(IntheHalloftheMountainKing)组成;第二组曲(作品五十五)由《英格烈之叹息》(Ingrid'sLament)、《阿拉伯舞》(ArabianDance)、《皮尔金特回家》(ReturnofPeerGynt)及《索尔维格之歌》(Solveg'sSong)组成;它们首首动听,不但感情丰富,更具有浓厚的挪威民歌气息,堪称格里格的代表作。当然,它们和古典时代的组曲已大相径庭了。
“清晨”是第一组曲的第一乐章。《清晨》似乎更象一幅在令人愉快的挪威树林的黎明时光的音画, 而不是在摩洛哥沙漠里一个神秘的塑像在日出时说的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69e26010006wq.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9-30 18:38 , Processed in 0.0538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