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玉玉妮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塔,音乐,他们 The end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26#
发表于 2010-12-21 09: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玉妮妮 于 2010-12-21 10:16 编辑

1125# 艾蔻

谢谢~~

有句话:文字,生于言,止于音乐
音乐的感受,太过丰富和复杂。精雕细琢的音符,我们听到的,是演奏者的再演绎----都是唯一和独特的
言不尽,有时却是欲言又止

解释音乐的,
只能是
音乐本身。。。
http://www.google.cn/music/album?id=Bbd0290ac6841c694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27#
发表于 2010-12-22 04:45 |只看该作者
唱片上的新约圣经

汉斯·冯·彪罗曾经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圣经”。不过,他自己并未全部公开演奏这些作品,只是编订了一套带注释的乐谱。直到1905年,法国的爱德华·雷斯勒才第一次在音乐会上系列演奏全套奏鸣曲。1927年,阿特尔·施那贝尔在贝多芬百年忌时举办的大演奏会使世人相信彪罗所见不错。在本世纪,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成为钢琴家们最重要的保留曲目,并有无数录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位著名钢琴家的录音,特别是全集录音。

1935年,施那贝尔完成了第一个全集录音。直到今天,这套唱片仍然被公认是后人不可逾越的丰碑。一些当时的评论家认为施那贝尔技术有暇疵,错音太多。公正地讲,施那贝尔在那个时代属于技术相当优秀的钢琴家。他可以出色地控制音色、层次和速度,象贝多芬晚期作品中经常使用的颤音,处理起来更是游刃有余。他是真正看到贝多芬精神深处并能在钢琴上表达出来的音乐家。他看到了贝多芬晚年时的宽宏博大和坚强隐忍,也只有他能在第32的慢板乐章中弹出那种冷冰冰的感觉,听众仿佛漂浮在茫茫宇宙之中隐隐约约看到天国。他知道贝多芬真正的创作意图和在写作时遇到的困难,因此敢于用远超过乐谱表记的速度来演奏第29的开始乐章,即使出现错音也在所不惜。而在第三乐章,他的速度又比别人都慢,并时刻保持着巨大的张力。正象他的老师莱切蒂斯基所说:“阿特尔,你不是一个钢琴家,而是一个音乐家。”

EMI在二战结束后希望在施那贝尔的录音之外再出版一套有分量的录音。制作人李格首先想到的是来自英国的同胞所罗门。不幸的是,所罗门在录制完晚期的6首之后突然患中风而终止了演奏生涯。比起其他大钢琴家来,所罗门的录音并无特别抢眼的地方,正因为如此,也无懈可击。他在每个方面都可能是仅次于最好的。综合而言,他的录音可以列入我们这里提到的最优秀版本行列中。

为了完成预定目标,EMI又请来了瓦尔特·基塞金重新录制全集。事实上,基塞金最早公开演奏它们的时间仅晚于雷斯勒,当时他才21岁。不幸再次发生了,在录制到第15的第三乐章时,他突然去世,只留下了22首完整的录音和半个第15。他是德国大钢琴家中仅有的其师承关系不能上溯到贝多芬和车尔尼的人,和施那贝尔几乎正相反,他是一个天生的钢琴家(这个称呼不代表任何褒贬的含意)。他曾经以演奏普罗科非耶夫而闻名,后来被公认为演奏法国印象派音乐的权威。这位钢琴家兼昆虫学家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使我们知道什么是精确和忠实原作。他象照相机一样把乐谱刻在自己头脑中,并“轻松”地把视觉的音符和表情记号“翻译”成音乐。贝多芬的音乐听起来几乎未受到任何刻意的处理。他的音阶和琶音使所有钢琴家羡慕,它们听起来就和在印在乐谱上一样清晰流畅。在第13的开头部分中,他明确地按照乐谱弹成顿音而不失朦胧,而其他钢琴家们都被贝多芬所标记的“幻想风的”所迷惑而处理成连音。这套唱片(东芝EMI)的美中不足在于录音时麦克风摆得太近,演奏家的呼吸声有时干扰了琴声。欧洲EMI长期未再版这套唱片,使其知名度大减,实在不应该。

威廉·巴克豪斯曾在李斯特的学生达尔贝特门下学了一年琴,还为勃拉姆斯演奏过,可以想见,他是德奥演奏传统的最好继承人。他在HMV和DECCA各留下了一套全集录音。哈罗得·勋伯格称他的风格“孤高冷峻、超凡脱俗”。这个概括似乎不能完全涵盖他的优点。他是最客观的钢琴家,从不考虑与音乐无关的东西,听众在欣赏他的唱片时很容易就忘掉演奏家的存在,只剩下贝多芬的音乐。在第28结束乐章气势磅礴的赋格中,只有他不给听众以喘息的机会,而在第27中,那回旋曲动人的旋律久久在人耳边回荡。

威廉·肯普夫一生保持着对贝多芬音乐的热爱。他在柏林的老师巴尔特也是李斯特的学生。由于曾三次录制全集,使他成为演奏贝多芬的最重要的钢琴家。中国的爱乐者们几乎没有没听过他弹的贝多芬的。其风格以温暖细腻著称。六十年代的最后一次录音发行量最大,并多次再版。这时候他的技术缺陷暴露得相对多一些。象第18首第一乐章的副主题几乎无法弹出连贯的效果。不过,此时,他的风格也更突出了。在“热情”的结尾,他有意放慢速度,使人耳目一新。我个人更欣赏他在50年代初期留下的单声道录音。DG于1995年肯普夫百年冥寿时发行了该录音的CD。其实,技术水平全盛时期的肯普夫音色相当丰富,应付贝多芬还是没问题的。因此,这套单声道录音可称道的地方更多。

克老迪奥·阿劳虽生于智利,但从小在德国接受音乐教育。他和爱德温·费舍尔一起受教于李斯特的学生克劳塞。因此,他仍能忠实的按德奥传统来演奏贝多芬。他的演奏范围甚至包括肖邦,这在德奥钢琴家中是少见的。他比这里提到的其它钢琴家拥有更漂亮的音色。在解释贝多芬时,他深入地研究各种乐谱和前人的论述,以期把握最正确的表达方式。他甚至重新编订一套了“净本”乐谱。因次,他给听众的解释是明白了当的,同时也极具感染力。

阿尔弗雷德·布伦得尔给人的印象是严谨而博学。他和巴伦博依姆都在费舍尔门下学习。从他的演奏上仍能看到费舌尔的影响。出人意料的是,自律甚严的他居然已三次录制全集(VOX和PHILIPS)。不过即使在他最后这次录音中,我认为他只能弹好前半套。贝多芬年轻时的作品是可以通过刻苦钻研来表现好的。他弹的第16称得上是伟大的演奏,表情丰富而不作做,看得出下过大功夫。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布伦得尔是一个榜样。

由于个人偏见,我不喜欢俄国钢琴家们演奏的贝多芬,他们重视戏剧化,同时忽视了德奥音乐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含蓄,虽然李赫特尔和吉列尔斯的贝多芬颇受好评。还有一些大师们并不愿为贝多芬献出全部精力,虽有选曲唱片发行,但不能代表他们真正的艺术。现在爱乐者们最关注的是当代钢琴家波利尼。他虽然多次举办全套奏鸣曲的系列音乐会,但对录唱片一直保持克制态度。从已发行的四张来看,他是战后成长起来的钢琴家的骄傲。也许我们可以在新世纪获得一套完美主义者的全集录音。

最后我想列出几个给我印象最深的录音:肯普夫的“悲怆”第二乐章(60年代),布伦得尔的第16(90年代),弗里德里希·古尔达的“黎明”,巴克豪斯的第17、18、27、28和施那贝尔的第29、30、32。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28#
发表于 2010-12-22 04:46 |只看该作者
找到一個尚算齊全的 Complete Recordings of Beethoven's 32 Piano Sonatas 目錄, 供眾樂友參考. 它主要是以單一位鋼琴家的錄音來計算, 並按英文姓氏來排列的.

1/. Arrau, Claudio / Philips (11 CD set). 1967, 13 LP set was Philips 6747035 1960's

2/. Ashkenazy, Vladimir / Decca (10 CD set: 2LC10 443-706). Includes Andante Favori 1970's - 1980's 10h, 41m

3/. Backhaus, Wilhelm / Decca (8 CD set). 1970, 10 LP set was: London CSP 2 (CS 6683-6692) 1958-69. 1953 (op.106)

4/. Badura-Skoda, Paul / Musical Heritage Society OR B 375-385 (11 LPs) 1970

5/. Barenboim, Daniel / EMI (10 CD set).1970, 14 LP set: Angel SNLV 3755 1965-69 11h, 27m

6/. Barenboim, Daniel / DG (9 CD set reissue).Originally 12 LPs, then 12 CDs 1980's 11h, 07m

7/. Binns, Malcolm (fortepianos) / L'Oiseau Lyre (LPs only) 1980

8/. Brendel, Alfred / Vox-Turnabout (LPs reissued on CDs) 1958-64

9/. Brendel, Alfred / Philips (11 CD set).Originally 13 LPs. Includes Andante Favori 1978

10/. Brendel, Alfred / Philips (10 CD set) 1992-6 10h, 58m

11/. Buchbinder, Rudolf / Teldec (8 CD set) 1980's

12/. Fischer, Annie / Hungaraton (CD) 1970's

13/. Frank, Claude / Music & Arts MUA 640 (CD reissue). Orig. 12 LP set: RCA Victrola VICS 9000 1970

14/. Goode, Richard / Nonesuch (10 CD set) 1980's 10h, 12m

15/. Gulda, Friedrich / Decca LPs 1950's

16/. Gulda, Friedrich / Philips (9 CD set). 11 LP set was Amadeo & Orpheus labels (OR B 116-126) 1967

17/. Heidsieck, Eric / EMI Classics (4 83427 2) 1970's?

18/. Hobson, Ian / Zephyr (9 CD set) 1992-6 10h, 30m

19/. Houstoun, Michael / Morrison Music Trust, New Zealand (www.trustcd.com) 1995-7

20/. Hungerford, Bruce / Vanguard 1968-74

21/. Jando, Jeno / Naxos (10 CDs) 1980's

22/. Kempff, Wilhelm / DG 1930's (mono)

23/. Kempff, Wilhelm / DG (8 CD set) 1951-2 (mono)

24/. Kempff, Wilhelm / DG (8 CD set*, also a 9 CD set**). Orig. 10 LP set (1964): KL 42-51 1962-4 9h, 54m*; 9h 57m**

25/. Kuerti, Anton / Odyssey (Orig. 13 LP set: Y 34646-34649, Rec. by Aquitaine Records) 1976

26/. Kuerti, Anton / Analekta-Fleur De Lys 24010 (CD) 1995

27/. Lill, John / ASV Quicksilva (CDs) 1970's

28/. Nat, Yves / EMI (8 CD set) 1954-5 (mono)

29/. Nikoleyeva, Tatiana / Olympia (UK) (CDs) 1980's

30/. O'Conor, Jon / Telarc (9 CD set) 1980's

31/. Perl, Alfredo / Arte Nova (10 CD set) 1990's 11h, 46m

32/. Pommier, Jean-Bernard / Erato 1990's

33/. Rangell, Andrew / Dorian (CDs) 1990's

34/. Roberts, Bernard / Nimbus (9 CD set) 1980's 10h, 45m

35/. Schnabel, Artur / EMI (8 CDs).Also on Pearl, Arkadia (8 CDs) 1932-7 (mono)

36/. Sherman, Rusell / Gm Recordings - #5001 (CDs) 1993-7 10h, 52m

37/. Silverman, Robert / Orpheum Masters KSP830 (10 CD set). B?sendorfer Reproducing Piano 2000

38/. Steinberg, Michael / Elysium

39/. Taub, Robert / Vox (CDs) 1990's

40/. Willems, Gerard / ABC (9 CD set) (http://www.beethoven-sonatas.com/) 1997-2000

整整四十個不同時代的錄音, 洋洋大觀也! : )

另Emil Gilels 在DGG 的Beethoven Piano Sonatas 錄音, 的確不全, 看下列資料附記之(三) , 便知其詳矣.

(一) Gieseking, Walter / EMI. Completed two-thirds of a cycle before his death in 1956.

(二) Gieseking, Walter / Tahra. Missing sonatas 4, 5, 7, 20, 22. These are from 1949 broadcasts. He recorded all 32, but tapes of some are lost.

(三) Gilels, Emil / DG. Missing nos. 1, 9, 22, 24, 32. Died before completing cycle.

(四) Gould, Glenn / SONY. Missing nos. 4, 11, 19-22, 25-28

(五) Kovacevich, Stephen / Cycle in progress on EMI

(六) Pollini, Maurizio / DGG Recorded nos. 11-15, 17, 21, 25-32. DGG is considering having Pollini complete the cycle (according to a DG internet chat).

(七) Serkin, Rudolf / SONY. Recorded nos. 1, 6, 8, 12-14, 16, 21, 23, 26, 30-32. Also recorded 30-32 on DG

(八) Solomon (1952-6) / EMI (Testament reissues). Recorded nos.1,3,7,8,13,14,32,17,18,21,22,26-32. Suffered a stroke in 1956 before he could complete the cycle.

而其中 28/. 法國鋼琴家 Yves Nat ( 1890-1954 ) 的 8 CDs 合集, 編號為 CZS 7 62901 2 , 當日是特廉的售價, 而Artur Schnabel 的, 卻是中價. 我因為覺得已擁有了後者的劃時代之演繹, 所以就沒買下Yves Nat 這套CDs 了.

但事實上, 我又好想听听Yves Nat 的演繹, 所以便買了一張他彈奏"Appassionata" , "Pathetique" 及 "Moonlight" 的 EMI References CDH 5 61012 2 單張 CD 了.

印象並不太深: 觸鍵輕盈, 做句一般, 歌唱性不足, 与 Walter Gieseking 同一曲目, 同一唱片公司 ( EMI ) 的出品, 有天壤雲泥之別!

當然, 這是我多年前之感受, 況且又是極個人之看法而已. 能夠有機會多听听不同風格的演繹, 恐怕才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 )

http://www.bh2000.net/classic5/disc/beethoven32sonatas.htm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29#
发表于 2010-12-22 04:49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名版点将录

有人把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比作《旧约圣经》,而把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比作《新约圣经》。这个比拟在钢琴爱好者中无人不知。的确,自从发明了钢琴这件“乐器之王”后,人类为这件乐器所写下的最奇妙、凝聚着人类最深智慧的杰作,就要数巴赫的两卷“平均律”和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了。尽管纵观音乐史,我们不能说这两部作品无与伦比,因为“平均律”后又有肖邦、肖斯塔科维奇等人追随这一体裁所写的杰作(肖邦和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而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比起“乐圣”也毫不逊色。然而,作为伟大的先驱和他们那个时代最高艺术成就的象征,巴赫、贝多芬的这两个大部头钢琴杰作犹如一对灿烂的双子星,交相辉映,永垂青史。

    唱片版本比较是近年来乐迷中很时髦的奢侈,一种身份的象征。许多大发烧友一说起“版本”就滔滔不绝。那么,说说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吧,这才有的说呢。自从30年代施纳贝尔的第一套全集录音至今,60多年过去了,出现过多少名版、多少“贝多芬专家”啊!早的如巴克豪斯、肯普夫、阿劳、吉列尔斯、里赫特、塞尔金、布伦德尔,近些的有波利尼、阿什肯纳齐、科瓦塞维奇、古德、扬多,各领一时风骚。不少钢琴家还录了不止一次,如肯普夫录了两套全集,布伦德尔甚至录了3套(有意思的是,本世纪名气最响的两位大师鲁宾斯坦和霍罗维兹却不以演奏贝多芬出名,里赫特也只演奏一部分奏鸣曲)。这么多唱片,该选择哪套呢?真是颇费踌躇。

    让我们来分析两种情况。首先,假如你不很在乎音质,那么施纳贝尔的经典唱片是非听不可的。一套60年前问世的老唱片,到今天竟还有人坚持认为是“最伟大的版本”,这个事实本身就值得惊叹和深思。这套老唱片的音质不理想,几家唱片公司用来源不同的原版快转唱片制作过几种CD(国内只能找到EMI版),其中音质最好的是英国Pearl的出品。从现代眼光看,施纳贝尔的演奏个性十足,不属于那种四平八稳、精到完美的类型。有时,你会觉得他的快乐章太快,技术稍显粗疏,一些地方一带而过,不象别人那么细腻深入,但他时而会迸发出令人激动的灵感,使贝多芬的性格跃然而出。相比之下,许多新秀太精雕细琢了,反而失去了乐圣的神韵。慢乐章是施纳贝尔功夫最深的地方,充满深邃的思索和醉人的美感。我的建议是,别一上来就碰施纳贝尔。先听听别人的演绎,多想想,等熟悉了作品,再向这位大师求教。这时他才会让你感到,他的演绎比别人高在哪里,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他是贝多芬的唯一真传。

    对不很在乎音质的朋友,德国学派的另两位前辈大师肯普夫、巴克豪斯的版本当然也值得关注。这两位大师一个温情而富于诗意,一个冷峻而凝练,恰成对比,唱片分别由DG和DECCA出版。选择哪套完全取决于个人癖好。

    第二种情况,假如你追求高保真的唱片音质(这样的乐迷多得多),当然也就排除了前辈大师的遗音,把注意力集中到60年代之后的录音。吉列尔斯、阿劳、布伦德尔的版本都能在音质和艺术上给我们双重满足。再新一些的数码录音呢?由于消除了噪音的干扰,音质更趋纯净。很可惜,近年来的版本中声誉最高的一套在国内仍无处寻觅,演奏家也知者寥寥。这就是美国钢琴家理查德·古德(Richard Goode不要和古尔德混淆)1993年推出的版本(10张CD)。     
   
  
  
古德是美国土生土长的钢琴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得过格莱美奖,从1986年起,便以演奏贝多芬作品誉满乐坛,是美国“五大”乐团的常客。他的贝多芬奏鸣曲集是华纳集团所属Electra Nonesuch公司出版的,充分体现了他的杰出成就,感情深度和强度实为罕见。这也是第一套由美国出生的钢琴家灌制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唱片。评论界对古德极其推崇,称之为施纳贝尔之后最得乐圣真传的人。现代科技的运用使唱片的音质臻达完美之境,无可挑剔。
    同样是华纳集团所属的法国唱片公司Erato为法国钢琴家、指挥家波米埃(Jean Pommier)灌录的一套贝多芬与古德的版本异曲同工,各显其妙。波米埃身上有着法国学派特有的印记:敏捷、细腻、表情丰富,与古德浪漫化的处理有所区别。录音工艺绝佳,更增这套唱片的魅力。这套CD从1991年推出第一集起,费时7年,到1998年才大功告成,共4集11张CD,可惜的是我在国内也未找到。
下面介绍我认为最值得推荐的版本,这就是拿索斯旗下的大将——匈牙利人耶诺·扬多(Jeno Jando)1988年录制的版本。它在价格上最占优势,也最容易在国内买到。演绎呢?两个字:一流!技巧、音乐感无可挑剔,即使和最优秀的经典版本相比,也只是在个别地方略下一筹而已。灵感迸发时简直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大师。扬多的风格倾向于古典化,线条清晰,手法直截了当,而且充满年轻演奏家的朝气和活力(录音时仅36岁)。尽管有时稍显冷峻了些,有时还略嫌沉不住气,不够大气从容,但哪个演奏家能做到十全十美呢!在个别曲目的演奏上,他的处理甚至比古德还迷人。音质十分逼真,混响洪亮,琴音丰满。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扬多版除了32首之外,还收入了贝多芬少年时写的4首很少听到的奏鸣曲(其中1首只留下片段)和2首小奏鸣曲,收藏价值更增。
  
    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真正“流行”的其实不过带标题的那几首:月光、悲怆、热情、告别、黎明、暴风雨、狩猎、田园等。许多乐迷对全集兴趣不大,只想听这部分好听的东西。根据这种需求,唱片公司策划了不少专收这些“通俗奏鸣曲”的唱片。比如,飞利浦双片系列中有一套布伦德尔的CD,收入了贝多芬最著名的几首钢琴奏鸣曲,就大受欢迎。老录音中,还有吉列尔斯的一张(DG)和塞尔金的一张(索尼,上海声像出版社引进出版)值得考虑。论新片,扬多的E全集中有一张演录俱佳的“月光、悲怆、热情”(编号550045),还有一张精彩的“黎明、暴风雨、告别”(编号550054)。rato为新秀鲁比莫夫录制的“月光、悲怆、黎明”(用1806年古钢琴演奏)也是近来少有的佳作。
  
     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推崇者奉之为艺术的终极境界,听不懂者则敬而远之,贬低讥讽者也不在少数。唱片公司常把它们编辑为一套唱片(往往是双片)。对这些作品情有独钟的乐迷可以在以下几种名版中做一选择:波利尼(DG)、所罗门(EMI)、罗森(索尼)、扬多(拿索斯)。除了所罗门版是50年代的制作,音质较旧外,其余3版都音质出色。论价格,波利尼是正价版,最贵,所罗门和罗森是中价版,次之,扬多最便宜(得益于拿索斯的低价策略)。当然,贵 的自有贵的“来头”。波利尼的DG版中,有他录制的贝多芬最后5首钢琴奏鸣曲(1975年,DG 419 199-2),该碟完成了日本《唱片艺术》三百榜中的三连霸!而所罗门同样所录的“最后5首”(1994年增订,EMI 0777 7 64708 25),则获得“企鹅”三星带花殊荣。《新版唱片圣经》对该录音赞誉有加,称其“深度犹如施纳贝尔,音色之美犹如阿劳,内敛及强度犹如肯普夫,完美的钢琴技巧表现犹如波利尼,气势之宏伟犹如早期的布伦德尔”。顺便一提,罗森(Charles Rosen)不仅是钢琴家,更是著名的音乐学家,录制这张唱片时正值70年代初,也就是他的名著《古典风格》(The Classical Style)喜获美国图书大奖之时。

    此外,索尼旗下的当红钢琴家普拉希亚(Murray Perahia)和英国Chandos公司旗下的钢琴家洛蒂(Louis Lortie)也分别出版了一些零星的CD,曲目多为早期奏鸣曲。EMI为科瓦塞维奇(S. B. Kowacewich)灌录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也正在陆续推出。英国DECCA唱片公司则已经为罗马尼亚钢琴家鲁普灌录了好几张片子,以“伦敦”商标出版。这些都是精彩难忘的演绎,值得一听。尤其是科瓦塞维奇版,一俟完成,定可与布伦德尔、古德、波米埃等名版一较高下。

    买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唱片,到底是零零碎碎买多人的演奏,还是只买一套?这又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依我看,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该买一套你认为最好的全集,然后再收一些别人的特别优秀的演绎。极为重要的是,这一套全集必须是大师的经典演绎,这样才能显出买全集的好处:完整地理解一位伟大演奏家的思路。假如32首奏鸣曲买了32位钢琴家的不同版本,那得到的是32种不同风格,怎么把它们串起来,连贯地从整体上理解贝多芬呢?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录音版本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具备这种能力的钢琴家极为罕见。同时,录制这一套庞然大曲,唱片公司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销量未必有多大,所以不会轻易尝试。  

历史上第一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唱片是施那贝尔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EMI公司录制的。这套全集尽管音效不佳,但至今仍畅销不衰,原因就在于施那贝尔严谨而充满灵感的演奏。以今天的评判标准来看,施那贝尔的演奏称不上完美,触键失误和即兴的速度变化并不少见。但笔者之所以说他“严谨”,主要是考虑到他所在的时代环境。我们可以听一下施那贝尔之前的贝多芬权威:李斯特的关门弟子拉蒙德录制的几首贝多芬奏鸣曲,相比之下施那贝尔的音乐处理已经算是极其循规蹈矩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了,对键盘的控制也算天衣无缝了。更何况当时的录音技术和习惯也并不是以完美为目标的。这套全集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月光》和 OP.109。光是那如薄纱下诱人的胴体般妩媚的音色,就足以令人陶醉了。施那贝尔是用相对严谨的手法以浪漫的精神处理这些奏鸣曲。应该说这套全集的精华在中晚期奏鸣曲上,早期的几首弹得有些漫不经心。而像OP.106这样需要极好的大局观和建筑性的大曲,显然也不是发挥施那贝尔特长的场所。  

巴克豪斯曾两次录制贝多芬奏鸣曲(除了OP.106)全集,第一次是录于1950至1954年,第二次是录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现在我们能买到的是后一版,但其中的OP.106是前一次的版本。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录制两次全集,唯一的解释就是立体声技术的出现,Deeca公司想推出世界上第一套立体声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尽管这个版本也很优秀,但Dacca公司为此将前一次的版本从此束之高阁就简直是犯罪了。巴克豪斯的鼎盛时期是在 1950年至1956年这短短的6年,他这时期的一系列唱片录音和现场演奏会录音都是钢琴演奏史上的珍品。更令人惋惜的是,Dacca总公司后来将这个版本的版权卖给了日本的TOSHIBA DACCA公司,并以CD的形式再版,但TOSHIBA DACCA很快就倒闭了。所以现在除了在日本的一些旧唱片店里也许还能找到外,我们已经找不到这个版本的任何形式的录音了.但我们从后一个版本的Op。106(那是从前一个版本中挪过来的)的惊人演奏中,可以推知前一个版本的精彩程度.但愿像 Dante或Testment这样的小公司能早日把这个宝藏重新挖掘出来,我们可就有耳福了。  

关于后一次的版本,我们先说一下它的缺点:1.巴克豪斯晚年(或者说垂死)的技术已经衰退的很厉害了,有些段落有摇摇欲坠的感觉.他后来没有再次录制Op.106,也说明他不再具备这种能力了。2.音效较差,尽管是立体声录音,杂音没有了,音场宽了,可是音色却非常假,像电钢琴的声音.笔者曾听过这个版本的原版LP录音,音色也是如此,看来决非CD再版的问题,而其中的OP.106却没有这个问题,虽然是单声道录音,音色却非常自然真实,尽管没有音场,但对于钢琴录音而言,音场也并不重要。3.和施那贝尔版一样,在几首早期奏鸣曲的演奏上巴克豪斯显得有些随意,大失水准。也许在那个时代这几首奏鸣曲并不被认为是贝多芬很重要的作品吧。  

下面是它的优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肯普夫曾经两次录制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一次在50年代,一次在60年代。其中第一次的单声道版本也和巴克豪斯前一次的一样,在初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版。不过比起Dacca来,DG公司还是比较有人性的,好像是1996年或97年,DG以廉价版CD的形式再版了这套大师鼎盛时期最重要的录音,这也是笔者个人认为最全面,最平衡的一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肯普夫的演奏表面上不动声色,也不追求强烈戏剧性对比。但他演奏出的旋律质朴而真诚,对作品结构和织体的把握无可挑剔。在音乐风格上,他的贝多芬少了一些冲动和爆烈,突出的是温暖和哲思,严谨而不刻板,抒情而不造作。在技术表现上肯普夫这个版本算不上惊人,但也非常准确踏实。整套录音每一首都演奏的十分认真完整,虽没有哪一首特别突出的,却也没有失水准的败笔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0#
发表于 2010-12-22 04:49 |只看该作者
肯普夫后一次的立体声版就要逊色一些了。晚年的他技术衰退的比较厉害,但音乐中的“哏”劲却越来越厉害,听起来有时会觉得方头方脑的。不过大师毕竟是大师,就算抽风抽的也是龙卷风,许多评论家仍然很推崇这个版本。  

阿劳在PHILIPS录制的贝多芬钢琴作品全集是这位二十世纪最具实力的钢琴家最具代表性的录音。尽管许多权威的唱片评鉴杂志并不很推崇这套唱片,但它确实是一套可以认真听上好几年的CD。阿劳的贝多芬也许缺少一些巴克豪斯那种纯正的日尔曼味儿,但还是很接近贝多芬的灵魂的。他的演奏每一次触键都心里有数,对音色控制的天衣无缝,没有一个粗糙或单薄的发音,没有一个生硬或不当的分句,每一个音后面都有一个通向想象空间的隧道,让人的感官得到抚慰,理性获得求索的方向。他对作品架构的构建雄健而厚实,速度偏慢但并不拖沓,技术表现更是无可挑剔。阿劳的音乐就想一炉炭火,远观感受不到热力,但只要你愿意靠近,一定会被融化。  

吉列尔斯是唯一一位在西方主流唱片公司(DG)录制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准全集的前苏联钢琴家。这套唱片笔者只是挑其中重要几首仔细听过,比想象的要好,至少没有明显的“斯基”、“诺夫”味儿。在技术表现上非常优秀,但他的威力和震撼力比起李赫特来还是要逊色不少。李赫特在RCA录制的《热情》一直是笔者的至爱,那种给贝多芬灌沃得加的放肆劲儿令人疯狂,象是在键盘上玩儿789。可惜李赫特没有录过全集,否则笔者一定搬一箱回去。  

尼古拉耶娃于一九八三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系列音乐会中演奏了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并录制成唱片,现在的CD版本由奥林匹亚公司出版。这是现今已知的唯一一套录于现场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唱片。笔者想谁也没有在连续8天的演奏会上始终保持最好状态的能耐,所以在这套CD中尼古拉耶娃的表现上窜下跳也就不足为怪了。他可以把《田园》、《告别》弹的直至人心,也能把《华尔斯坦》、OP.106、109弹的支离破碎惨不忍睹。尼古拉耶娃并不是演奏德奥作品的最佳人选,这套CD的价值在于“现场”,是一次钢琴演奏历史事件的见证。  

NAXOS一向以物廉价廉著称,但至少比一些大公司的物廉价美要好一些。不过它推出的由Jando演奏的贝多芬钢琴作品全集确实是物美价廉,特别是早期的几首,除了肯普夫50年代版还真没有能出其右者。杨多的演奏沉稳踏实,时不时的还有些神来之笔,但越往后的作品演奏的越显得平庸,没什么毛病也没什么精彩。不过作为文献资料,特别是作曲专业的学生,这套全集无疑是首选了。  

还有几套重要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CD笔者没有很仔细听过,它们是:布伦德尔在PHILIPS先后两次的版本,笔者听了两三首就听不下去了,学究味儿太重,老自己和自己较劲。相比之下后一次的版本也许好些,但在没细听之前不好妄加断言;巴伦伯依姆先后在EMI和DG的两个版本。笔者只听过 EMI 的几首,出乎意料的好。看来被富特万格勒誉为神童的小巴在当年也不是浪的虚名的;阿什肯纳济的Decca版,没敢听,怕被肉着,这只不过是他各种全集大厦的又一层而已;古尔德的CBS版,笔者知道本版有不少古尔德迷,为了维护本版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笔者就不说什么了,暂且算古尔德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还有一些版本一时想不起来了,听说法因别格在前苏联也录制过全集,应该会很好,他的《平均率》就弹的令人耳目一新肃然起敬,他应该是俄罗斯学派演奏德奥作品的第一高手,只可惜他的录音被制成CD的太少。  

还有一些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高手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比如埃德文。菲舍尔、莫依塞维奇、尤金娜、吉赛金、霍鲁维茨、李赫特……这些大师没有留下贝多芬奏鸣曲全集是钢琴艺术史的遗憾。

37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1#
发表于 2010-12-22 04:53 |只看该作者
Classic music ~玉玉没有自弹自录一套么?
珍惜眼前  好好过每一天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2#
发表于 2010-12-22 05:12 |只看该作者
1131# 喜欢琥珀

哈哈,在音乐这个领域,天分太重要了

美女怎么了,失眠了?
慰问一下哈

我是咽喉痛半夜爬起来熬中药

37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3#
发表于 2010-12-22 05:20 |只看该作者
同样慰问, 我倒是可以算早起了~
早上做家务是我喜欢的安排,刚洗上一波衣服。
珍惜眼前  好好过每一天

37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4#
发表于 2010-12-22 05:24 |只看该作者
其实喜欢音乐加上如能自弹自唱,多令人羡慕;
我觉得不要要求高,也算是DIY的,以后给女儿当礼物,多有意义~
珍惜眼前  好好过每一天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5#
发表于 2010-12-22 05:37 |只看该作者
1134# 喜欢琥珀

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太难了
好多孩子,弹奏到九级十级的,细听,有味道的少
换个角度,快乐地学琴,能明白弹琴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认真,或者随意,或者玩笑般地演奏,天真活泼可爱,即使弹得不好,也是有味道的

379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6#
发表于 2010-12-22 05:46 |只看该作者
你应该算是弹得有味道的那类啊~
珍惜眼前  好好过每一天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7#
发表于 2010-12-22 06:39 |只看该作者
1130楼的转帖提到李希特(李赫特),要知道,李希特演奏的贝多芬可是我的至爱啊
顺便找找大师的资料,搜寻他的唱片,对我来说,是寻宝----!


李赫特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1613.htm

   李赫特20世纪钢琴艺术圣殿的大师级人物大多成名于二战之前。从施纳贝尔、吉泽金到阿劳、米开朗杰里,他们的赫赫之名都是因长年的舞台实践而铸就的。这些大师以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耸立在乐迷心中。1995年意大利钢琴家米开朗杰里逝世后,英国一位乐评专家撰文指出:“钢琴艺术万神殿现在只有李赫特这一位大师健在。”1997年8月,李赫特因心脏病在莫斯科离开了人间,自此,钢琴艺术的大师时代宣告结束。李赫特是一位出道较晚的钢琴家。他1915年3月20日出生在乌克兰,双亲都是德国人,而且都是音乐工作者。父亲是管风琴师兼作曲家。

生平简介
自学
  李赫特(5张) 李赫特最初的钢琴技术都是自学的。他曾担任奥德萨歌剧院的合唱指导教师,并立志成为作曲家。1966年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在20岁之前及时终止了作曲,而且发誓永远不在众人面前演奏自己的音乐。”   19岁时,李赫特举行了首场独奏音乐会,曲目均为肖邦作品。1937年,22岁的李赫特开始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这一年,他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海恩里希.涅高兹。涅高兹曾培养了一大批钢琴人才,其中包括吉列尔斯、扎克、马里宁等人。   在音乐学院,李赫特还与普罗科菲耶夫一起工作,并在1942年首演了他的《第6奏鸣曲》。此后,李赫特还首演了普氏的第7和第9奏鸣曲。1952年,罗斯特罗波维奇在莫斯科首演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协奏曲》时,李赫特担任客串乐队指挥。   1945年李赫特获得苏联钢琴比赛第一名,1949年获斯大林奖金。50年代他在苏联和东欧举行巡回演出,有时一年要演出120场。
录唱片
  李赫特40年代开始录唱片。他的唱片量是同代钢琴家中最多的。李赫特本人不喜欢在录音室里演奏。与他共事达37年之久的演出经理杰奎斯.莱萨尔介绍:“在录音室李赫特感到很不自然,因此他的唱片实况录音较多。即使在舞台上录音,他仍要求不要让他感觉到麦克风的存在,录音师们不得不把录音话筒藏在舞台前面的花丛中。   李赫特的演出曲目非常庞大,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无所不包。他的演奏将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融合在一起。乐评家们认为李赫特对钢琴音色的控制力是无人可比的。   李赫特性情忧郁,生活中的他常常陷入沉思当中。为准备一场音乐会他常常要连续练习10几个小时。   由于不习惯坐飞机,直到1960年45岁的李赫特才首次赴美国演出。这次演出引起了轰动。在美国他曾与莱纳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真正使美国人感到惊奇的还是他在卡耐基音乐厅的5场独奏音乐会。第一场他演奏了5首贝多芬奏鸣曲。《纽约时报》评论说:“纽约音乐界的头面人物都出席了这场音乐会,音乐厅在开演前10分钟就已经座无虚席。 李赫特风采(18张)  “音乐会开始时,许多人还对这位苏联钢琴家的实力抱怀疑态度,但10分钟后,这些人都变成了李赫特的崇拜者。人们发现舞台上的李赫特是一位举止高雅,演奏富于诗的意境,并具有高超技巧的钢琴家。”
访问美国
  1965年和1970年,李赫特又两次访问美国。1970年4月他与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联手在卡耐基举行音乐会。不幸的是,这次演出被当地的犹太人因抗议苏联当局虐待犹太人行经所举行的示威所破坏。当时示威者狂叫着涌入音乐厅,冲向舞台。   杰奎斯.莱萨尔回忆说:“这场骚乱大大伤害了李赫特的感情,他不是犹太人,而奥伊斯特拉赫是犹太血统。李赫特认为示威者要求大卫反对自己的国家太过分了。”此后,尽管美国音乐界一再发出邀请,但李赫特再也没有去美国演出。
与政府关系
  李赫特与苏联领导人的关系长期不明朗。他不属于持不同政见者行列,尽管1960年他曾在受到批判的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葬礼上演奏,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行为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此后几年间,李赫特在美英等国的一系列演出计划被取消,其中包括1962年出席伦敦爱丁堡音乐节。苏联文化部门提出的理由是:李赫特身体欠佳。   乐评家舒恩堡在探到他对1960年5场音乐会的总体印象时说:“在吉泽金之后,没有人像李赫特那样将拉威尔的作品演奏得如此迷人。他(李赫特)既有非凡的技巧,又可以在钢琴上营造出辉煌的气氛,但他的演奏基本上是内省、沉思型的。”
《格罗夫音乐辞典》记载
  《格罗夫音乐辞典》对李赫特有这样的记载:“他的完美技术,使他有充分自由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创造力。他演奏中的色彩变化与众不同,每一首乐曲从头至尾都有他的个性存在。”   李赫特身体很壮,有一双大手。他在上台时经常不理会热烈的掌声,直奔钢琴,并迅速沉浸在音乐中。   李赫特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家,他能流利地讲法语和德语。收集艺术品和装饰物是他的一大爱好。他存有不少俄罗斯画家的真迹。李赫特自己也是一位业余画家,其画作颇有印象派特征。   晚年,李赫特常与朋友们一起进行沙龙式的演奏。他的音乐生涯直到1995年他进行心脏手术后才真正停止。对有才华的青年演奏家给予忠告,但他对钢琴教学没有兴趣。1963年,李赫特曾对记者说:“琴技巧我只学了一点皮毛,那有资格去教别人呢?”
李赫特唱片目录
巴赫  巴托克 贝多芬 伯格
勃拉姆斯  布里顿  肖邦  达尔格梅斯基  
德彪西  德沃夏克  弗兰克  格什温  
格拉祖诺夫  格林卡  格里格  亨德尔  
海顿  欣德米特  李斯特  Medtner  
门德尔松  米亚科夫斯基  莫扎特  穆索尔斯基  
普朗克  普罗科菲耶夫 拉赫玛尼诺夫  拉威尔  
里格  里姆斯基-哥萨科夫  舒伯特  舒曼  
斯克里亚宾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8#
发表于 2010-12-22 06:44 |只看该作者
记忆中的李赫特:1959-1965年的传奇录音(2CD,DG)

      钢琴家是最孤独的。

      记得曾读过一篇谈智利钢琴大师阿劳的文字,提到他在最后一场演奏会上,弹完最后一个音符之后,独自默坐于钢琴前,久久不愿离去……当时阿劳新历丧妻之痛,内心感受如何可想而知。我没有看过演奏会的DVD,却不难想见大师闭目兀坐的情状。

      脑海里之所以浮现出阿劳,浮现出关于钢琴家和孤独,全因最近看了一部记录片《Richter:the enigma》(NVC ARTS,1998)。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赫特踽踽独行于莫斯科街道的慢镜头,身边是来来往往的汽车,和片片白桦林,黑白的画面,伴以幽冷的钢琴声,将这位“万神殿里最后的大师”一下子推到了观众眼前……

      舞台上的李赫特,可全然是另一副模样。他不像其他钢琴家那样优雅地坐上琴凳,缓慢地俯身,抬手。是的,他会默默坐上片刻,之后身体会不顾一切地前俯后仰,双手好像是在不停地挥舞。你觉得,他简直不是在弹钢琴,而是要把钢琴整个儿吞下去。

      在他的“折磨”之下,钢琴咆哮不止,发出山崩地裂般的声响。这个时候,你才会领悟肖邦的“革命”,或者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第5号的真髓。钢琴,原来还可以这样弹的。正如鲁宾斯坦所言,李赫特使钢琴变成了另外一种乐器。


      当年,身为苏联公民的李赫特,到西方世界演奏,一鸣惊人。在巴黎,他索性直接住进鲁宾斯坦家里。那些大唱片公司,自然不会放过录制李赫特琴声的任何一个机会。比如这两张收录他1959-65年录音的CD,有现场演奏,也有录音室里的制作,留下的全是大师的盛年杰作,所以呢,称为“传奇录音”,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从巴赫的平均律到德彪西、拉氏和普罗柯菲耶夫,一路下来,李赫特驾驭不同风格作品的能力着实令人惊叹。平均律中五首前奏曲和赋格的处理,似乎不带一丝感情色彩,咆哮不见了,惟闻琴声沉如铁,冷似冰。弹肖邦第3、4首叙事曲,则时而如小舟摇曳,时而似火山喷发。到了舒伯特和舒曼,李赫特又换了另一副面孔,像顽皮的孩子,又像沉静的淑女。到了拉赫玛尼诺夫那里,演奏家再也掩不住内心迸发的激情,7首前奏曲弹得真如千军齐发,万马奔腾……回想起在DVD中看到的演奏画面,不禁想起这样的问题:究竟怎样才算得上大师?就李赫特来说,弹巴赫像巴赫,弹海顿像海顿,肖邦、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在他手里,各具颜面,这才是不折不扣的大师啊!

      关于那张Enigma的DVD,似乎还有些话可说的。这是法国人蒙桑容(Bruno Monsaingeon)在钢琴家逝世前一年所摄。拍摄者让李赫特对着镜头自述经历,留下了最珍贵也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大师抛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讨厌我自己,就是这样。”真是像“谜”一样耐人寻味啊。

http://www.gz008.cn/audio/20084105.html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39#
发表于 2010-12-22 06:46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140#
发表于 2010-12-22 06:50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9-30 08:27 , Processed in 0.0908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