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玉玉妮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塔,音乐,他们 The end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06#
发表于 2010-11-2 13:13 |只看该作者
Yo-Yo Ma will perform at NJPAC on Sunday.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classical musicians in the world, Yo-Yo Ma has recorded more than 75 albums, won numerous awards and broken cultural and musical barriers with his diverse repertoire.

Since his beginnings as a child prodigy, he has won over audiences and fellow musicians with his renditions of Bach, Brahms and Beethoven as well as works draw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Japanese music, jazz, bluegrass, film music and contemporary compositions.

So where would he like to go from here?

Ma, 55, offers this anecdote:

A cellist is walking on the beach, and he sees a bottle. He uncorks it and a 3,000-year-old genie comes out and offers to grant him two wishes. First he asks for world peace. Then he asks, “Can I play in tune?”

The genie responds: “What was your first wish again?”

Ma laughs humbly. As far as serious goals, he says he loves what he does and strives to continue to improve. Rather than chart his next move, though, he recognizes that many of his projects come from “accidental meetings with people,” which has meant “bumping into” the likes of Carlos Santana and Bobby McFerrin.

“It’s not a planned existence,” he says. “I welcome the accidental learning as much as I welcome the planned learning.”

At the New Jersey Performing Arts Center on Sunday, he will offer a cross section of his experiences. Accompanied by pianist Kathryn Stott, he will play cello standards like Schubert’s “Arpeggione” Sonata and Shostakovich’s Sonata in D Minor, op. 40; a transcription of César Franck’s Violin Sonata in A; and a few of his personal South American favorites including Astor Piazzolla’s “Le Grand Tango” and “Bodas de Prata & Quatro Canto” by Egberto Gismondi and Geraldo Carneiro. He repeats the program on Wednesday at Carnegie Hall.

While Piazzolla reigns as a master of tango music, Gismondi and Carneiro are lesser known. About five years before Ma and Stott released their 2003 “Obrigado Brazil” album together, they visited the country and met Gismondi, a pianist Ma likens to Keith Jarrett.

“Give him two hours, and he’ll take you into a different universe,” Ma says.

Gismondi composed a piece for the two of them that required both to improvise. Ma and Stott created their own version, which is now one of their regular performance pieces.

“After our Argentinian and Brazilian experiences, we can never play a program without including that part of the world,” he says.

While the program may appear eclectic, the choices are deliberate. As Ma points out, the cellists Mstislav Rostropovich and Pablo Casals, along with the historically important composition teacher Nadia Boulanger, are “sort of hovering in the background.”

Boulanger taught Piazzolla and Gismondi and encouraged them to write music that drew on their heritages, rather than perfect classical fugues. Like Ma, Rostropovich did much to expand his instrument’s repertoire, including premiering the work by Shostakovich. And Casals is linked to the Franck, which he is known for having played in its cello version.

But there is also a sentimental component to the concert.

“The Franck was a wedding present to (violinist and composer Eugene Ysaÿe),” Ma says. “The four movements are really like a musical narrative of a relationship, how it starts and ends up in the union of two people.

“What we hope to present is really a program that Kathy and I love,” he adds, “and in some ways it’s a story of our friendship, too, over 35 years.”


http://www.nj.com/entertainment/ ... _the_multicult.html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07#
发表于 2010-11-2 16:40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08#
发表于 2010-11-2 16:41 |只看该作者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指歐洲在文艺复兴之後開始興起,且在古典主義音樂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樂類型,延續期間大約從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藝術領域方面,巴洛克風格的特徵是精緻細膩的裝飾以及華麗的風格,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因為巴洛克時期是貴族掌權的時代,富麗堂皇的宮廷裡奢華的排場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藝術的發展中心,而這個大環境的改變也直接的影響到了音樂家的創作。十七、八世紀宮廷樂師所寫的音樂作品,絕大部分是為上流社會的社交所需而做,為了炫燿貴族的權勢以及財富,當時的宮廷音樂必定得呈現出炫燿的音樂以及不凡的氣度,以營造愉悅氣氛。[1]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裝飾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複音音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 J.S.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

數字低音及即興創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並且管弦樂團編制尚未標準化。

主要作曲家
意大利:

科莱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A.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
德國: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法國:

呂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
弗朗索瓦·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让-腓力·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英國:

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
音樂創作
巴洛克音樂創作的發展中心以貴族的宮廷、私人組織的學會以及天主教教會為主,其中又以宮廷最具影響力。此時期的音樂創作除了適合在宮廷裡演奏的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以外,還有貴族沙龍裡帶有私密氣氛的小規模樂器奏鳴曲(Sonata);彌撒、神劇、受難曲以及豐富的管風琴曲目,令教堂充滿了聖神的光彩;另外,歌劇在威尼斯快速興起,藉著音樂和戲劇的結合將情感抒發到最高點。音樂創作從此步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2]

樂器作品類型
當時富有的貴族大多都擁有專屬的樂團,以便在宮廷中娛樂賓客,而變化多樣又音樂寬廣的樂器曲就廣受青睞。樂器曲崛起後,音樂的創意更有了發揮空間,音樂家開始發展出不同的樂曲類型:[3]

組曲(Suite)
奏鳴曲(Sonata)
協奏曲(Concerto)
賦格曲(Fugue)
羅曼尼斯卡(Romanesca)
[编辑] 創作技法
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
頑固低音(basso ostinato)
賦格(fugual polyphony)
競奏(concertato medium)
即興演奏(improvisation)

115

主题

0

好友

6116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09#
发表于 2010-11-2 16:46 |只看该作者
花開則榮,花落則敗.不以壹時榮耀而忘形,不以壹時屈辱而自棄。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0#
发表于 2010-11-2 16:47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yam.com/davidlee0123/
这是一位爱乐者的博客,搜索中发现,真是宝库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1#
发表于 2010-11-2 16:53 |只看该作者
1010# 玉玉妮妮


找到这些link,其实是多么的随机,但大致浏览博文,我自己,已经在欣喜地心跳了!
这是属于我自己的最大的乐趣~~~~!!!!!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2#
发表于 2010-11-2 16:55 |只看该作者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種艺术风格,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名稱由來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於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語的「變形的珍珠」(—barroco)。作為形容詞,此字有「俗麗凌亂」之意。歐洲人最初用這個词指「缺乏古典主義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紀崇尚古典藝術的人們,對17世紀不同於文藝復興風格的一個带貶抑的稱呼,現今這個詞已失去了原有的貶抑,僅指17世紀風行於歐洲的一种藝術風格。

雖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藝術作品,但其實巴洛克藝術家,與文藝復興的前輩相同,都很重視設計和效果的整體統一性,巴洛克風格以強調「運動」與「轉變」為特點,尤其是身體和情緒方面的,同時,巴洛克也是對矯飾主義的一種反動。

在歐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慣指的時間是17世紀以及18世紀上半葉(約1600年 -1750年),但年份並不代表絕對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建築與音樂。這一時期,上接文藝復興(1452年 -1600年),下接新古典時期、浪漫時期。

歐洲文化「除舊佈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變與成就。資產階級興起,君主政治漸獨立於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科學在伽利略、牛頓等人的開創下展開。藝術上趨勢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於創新,甚至好大喜功。文藝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繪畫上有魯本斯,伦勃朗等,影響都極深遠。也在這時期,歐洲向外擴張殖民,漸漸佔據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油画
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时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蓋茲、英国的凡·戴克、意大利的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等。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变化,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

鲁本斯的宗教画人体姿势动作激烈,色彩鲜明;伦勃朗的画作如同在舞台上,人物面部处于高光部位,与周围的阴影有强烈的对比;委拉斯开兹的“宫女”,背景中在窗外射入光线下工作的织女,曾经对后期浪漫主义画派画家产生很大的启示。

音樂
主条目:巴洛克音乐
建築
主条目:巴洛克建筑
代表建筑
圣保罗大教堂
圣安德烈·阿尔·奎亚纳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无忧宫
凡尔赛宫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3#
发表于 2010-11-2 16:56 |只看该作者
1009# 小宝妈妈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4#
发表于 2010-11-2 17:19 |只看该作者
只能是蜻蜓点水般地游荡在这个美丽听觉的世界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5#
发表于 2010-11-11 05:56 |只看该作者
http://songtaste.com/song/2011102/
just the way you are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6#
发表于 2010-11-11 06: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玉妮妮 于 2010-11-11 06:07 编辑

http://www.yinyuetai.com/video/74833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7#
发表于 2010-11-11 13:34 |只看该作者
转贴,关于家庭教育,欢迎大家踊跃思考
1.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2.一日为父,终身为父。一日为父,也是终身为师。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几乎就是终身性的。好父母就是好学校。

3.你必须用一生的力量说出“我相信你,孩子!”

相信孩子就是陪伴、疼爱、关注、鼓励、促进、以及所有助益性的推动。当你相信孩子时,孩子的命运就改变了。当你用整个生命去“相信”时,你自己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4.任何时候爱孩子,都是一种行动。你和他在一起,你带领着他,你站在他身后。

5.爱孩子超越了责任,爱孩子是你的命业。

6.爱孩子就是相信未来,就是理解生活、抗拒厄运的勇气。

7.孩子的未来不是掌握在学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8.无论你到哪里谋生,无论你多艰辛地生活,请一定带上你的孩子。

9.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10.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有助于小孩获得较好营养,较高学业成绩、较不会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即使父母双方只有一人能赶上晚餐也会有上述效果。

11.因为疼爱,所以慈悲。生而为人,从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12.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你便会有一张什么样的脸,是孩子塑造了我们的面貌。

13.在孩子三岁之前,我们陪伴越多,孩子成长之后的麻烦越少。

14.只有我们以细致与慈爱陪伴着孩子,他的心才能找到安全的归宿。

15.艾瑞克·佛罗姆说:在性爱中,两个分开的人结合为一体。在母爱中,曾为一体的两个人被分开了。母亲不仅需要容忍,她还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同她分离。

母亲以爱和具体的帮助,使孩子顺利与自己分离。

16.一个简单又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人一直都是被会犯错的人抚养长大的。

17.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抚养的麻烦在于,祖父母对孙子的喜爱往往超过了自己的儿子,同时祖父母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儿子更聪明更有经验,只有他们才能够使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18.祖父母在家庭中往往延续着对儿子所有的权利,于是真正的父亲反倒成了配角,母亲则成了吃力却难以尽责的人。

19.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旦为养育孩子出现分歧甚至争执,几乎没有调节与改善的可能,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脾气最坏的人手里”。

20.解决家庭中养育第三代人权力的争夺,最好的办法是分开居住,由父母独立养育自己的孩子。最糟糕的情形也莫过于,你可能暂时伤了自己父母的心,但你因此可以尽到更多对孩子的责任。

21.为贪图生活的轻松、舒适而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的家长,其实是在与未来做一场豪赌。

22.在中国有60%的父母为孩子的未来极度忧虑,但其中不到1%的父母是为孩子的睡眠不足忧虑。很多儿童的未来其实是输在睡眠严重不足上。一个孩子只要睡得好,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样。

23.为所谓的优秀牺牲健康,同样牺牲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未来。

24.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落后没有那么可怕,更重要的竞争在于耐力、信念、健康,是坚持跑下去的恒心。

25.如果孩子情绪狂躁,先检查一下他的睡眠。如果家庭中冲突不断,先检查一下全家人的睡眠。

26.当孩子往前走,他回头时最渴望看得到的是鼓励的眼睛。

27.只要出自真诚,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越多越好。

28.孩子的未来,往往在餐桌上和客厅里就已经决定了。

29.在缺乏关爱和温暖的境遇中成长的儿童,由于长久的哭泣训练甚至其泪腺都会发育过早。童年缺乏关爱和温暖的人,终身都会缺乏安全感。

30.只有爱与尊重,才能使孩子终身保持对父母生命性的眷念。

31.教育就是顺应天然、改善遗传、改进文化。

32.孩子不需要担心,而需要关心

   孩子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

   孩子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

   孩子不需要考验,而需要分担

   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

   孩子不需要寄予希望,因为他本身就是希望

33.对待孩子,应该理直气和,义正辞婉,而不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34.“温和而严格”是最恰当的教育。

   在“温和”中才能自由成长,

   在“严格”处可以学会自律。

35.对任何人而言最大的影响都来自遗传,遗传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人的未来。对孩子身上不可变的要理解、尊重、包容,对能够改变的要用心、用力、主动承担责任。

36.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

37.“成功等于99%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是这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爱迪生提醒我们的是,如果离开了这1%的灵感,99%的汗水将毫无意义。

38.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后续学习时的“学业枯竭”,也就是早期学习投入过度,后续学习必然失去成长的空间。

39.无论你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你都可以把孩子培养得远比自己优秀,只要你有信念、有耐心、能够坚持。

40.任何身体或心理的疾病,如果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往往都是最难治愈和最严重的。

41.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成批量生产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令人惊叹、不可思议的艺术品,对待任何一个儿童,都需要耐心、谨慎、充满期待。

42.在严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孩子适当的对分数的钝感力,有助于他更好的成长。

43.在以分数为评价标尺的学校生活中,成绩落后、思维迟缓的孩子很难不受到伤害,培养孩子适当的对批评与伤害的钝感力,有助于他更好的成长。

44.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45.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是希望的信念比什么都重要

46.你一定要记住,你爱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无论他表现好还是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

     只有你爱的是他的本质,你才能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

47.如果在孩子13岁之前,你帮助与促进他形成阅读和体育运动的习惯,以后的成长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3岁,还不能形成阅读和体育运动的习惯,他以后的成长一定会困难重重。

48.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如果尝试失败了,继续鼓励孩子尝试别的,直到找到他喜欢的为止。

49.一件事情让孩子去尝试,就不能再批评他缺乏能力。你要做的只有鼓励、帮助和期待。

50.每一个人都是遗传和文化的产物,每一代人都只能进步一点点。理解自己的局限,就能理解孩子的局限,就不会盲目的急于求成。

51.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必要的条件,一个孩子的天份越高对成长所需要的条件也越为苛刻,所以,“莫扎特如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种灾难。”

52.一个孩子若是性格内向、羞涩,就让他内向、羞涩好了,什么时候想改变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根本不应该勉强他。

53.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各是各”的意识,就是要分清楚每件事情原因和责任之所在,既不能“数罪并罚”,更不能让孩子承担他不能承担的责任。

54.当众责骂和惩罚孩子,几乎就是一种可怕的虐杀。

55.即使你认为非常有必要批评或惩罚孩子,也需要先克制一下,克制可以避免犯错,变得从容、理智,这都有助于你在教育孩子上做到“最不坏”。

56.因为自己的失败、失意、失望,而迁怒于孩子,孩子也许只能终身生活在失败、失意、和失望之中了。

57.对孩子的任何叮嘱,首先你自己需要做到。对孩子的任何叮嘱,只要你自己能做到的,重复着叮嘱,一定能达到你预期的目的。

58.正确的思想加上恰当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不但有效,还会使他终身铭记。

59.越是“成功人士”越要警惕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忽视与盲目自信;越是“底层人士”越要避免自己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灰心失望。

60.既要鼓励孩子热情表达,更要培养孩子用心倾听。

61.健康的孩子欣赏人,信任人。

    病态的孩子妒嫉人,贬损人。

62.天生胆小的孩子,你不能强迫他变得大胆,对儿童所有本质的特性,首先要尊重与理解,然后才是耐心和缓慢的改善。

63.胆小可能是天生的,懦夫是造就的,父母自身的懦弱或对孩子过份的严苛,都会把孩子造就成懦夫。

64.对不应该畏惧的感到畏惧,不免有点可悲。

对应该畏惧的毫不畏惧,则更为可怕。

只有父母才能帮助孩子辨别这两者的区别。

65.“孟母三迁”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66. 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条件,就需要有好的学校;

如果没有好的学校,就需要有好的老师;

如果没有好的老师,就需要父母特别的用心。

67.好教师很贵,坏教师更贵。好教师帮助儿童获得发展,坏教师是儿童发展的“终结者”。

68.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孩子,必然早熟,早熟就是生命过早失去弹性,过早定型,早熟必然早衰。早熟就是过早社会化,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儿童也因此过早失去天真与好奇,失去活力和想象力。让儿童像个儿童,一个社会就更有希望。
69. 在以分数为评价标尺的学校生活中,成绩落后、思维迟缓的孩子很难不受到伤害,培养孩子适当的对批评与伤害的钝感力,对他的成长更有助益。
70.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71. 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是希望的信念比什么都重要。
72. 你一定要记住,你爱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无论他表现好还是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只有你爱的是他的本质,你才能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
73. 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如果尝试失败了,继续鼓励孩子尝试别的,直到找到他喜欢的为止。
74. 让孩子去尝试一件事情,就不能再批评他缺乏能力。你要做的只有鼓励、帮助和期待。
75. 每一个人都是遗传和文化的产物,每一代人都只能进步一点点。理解自己的局限,就能理解孩子的局限,就不会盲目地急于求成。
76.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必要的条件,一个孩子的天份越高对成长所需要的条件也越为苛刻,所以,“莫扎特如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种灾难。”
77.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必要的条件,一个孩子若有智力或健康方面的重大局限,他对成长所需要的条件也就更为苛刻,为人父母就要倾其全力给予孩子关爱与帮助,孩子任何进步都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
78.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有“内在限制”,这样的限制常常不为父母和其他人所知,在宽松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佳。
79. 好父母就是“既有知又无知”的人。
知道的是:只要用心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无知的”是:不把孩子某些局限、不足、落后看得太严重,也不为孩子的“笨拙”太揪心,与其抱怨、抱憾,不如相信天道酬勤。
80. 一个孩子若是性格内向、羞涩,就让他内向、羞涩好了,什么时候想改变是他自己的事情,你根本不应该勉强他。
81.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各是各”的意识,就是要分清楚每件事情原因和责任之所 在,既不能“数罪并罚”,更不能让孩子承担他不能承担的责任。
82. 当众责骂和惩罚孩子,几乎就是一种可怕的虐杀。
83. 教育孩子,一定要针对其自身的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采用“横向比较”、以别人的孩子作为榜样进行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84. 即使你认为非常有必要批评或惩罚孩子,也需要先克制一下,克制可以避免犯错,变得从容、理智,这都有助于你在教育孩子上做到“最不坏”。
85. 因为自己的失败、失意、失望,而迁怒于孩子,孩子也许只能终身生活在失败、失意、和失望之中了。
86. 对孩子的任何叮嘱,首先你自己需要做到。对孩子的任何叮嘱,只要你自己能做到的,重复着叮嘱,一定能达到你预期的目的。
87. 越是“成功人士”越要警惕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忽视与盲目自信;越是“底层人士”越要避免自己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灰心失望。
88. 既要鼓励孩子热情表达,更要培养孩子用心倾听。能够认真倾听孩子说话的父母,就是最好的示范。
89. 健康的孩子欣赏人,信任人。病态的孩子妒嫉人,贬损人。
90. 天生胆小的孩子,你不能强迫他变得大胆,对儿童所有本质特性中不足之处,首先要尊重与理解,然后才是耐心和缓慢的改善。
91. 胆小可能是天生的,懦夫是造就的,父母自身的懦弱或对孩子过份的严苛,都会把孩子造就成懦夫。
92. 对不应该畏惧的感到畏惧,不免有点可悲。对应该畏惧的毫不畏惧,则更为可怕。只有父母才能帮助孩子辨别这两者的区别。
93. “孟母三迁”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94. 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条件,就需要有好的学校;如果没有好的学校,就需要有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好的老师,就需要父母特别的用心。
95. 好教师很贵,坏教师更贵。好教师帮助儿童获得发展,坏教师是儿童发展的“终结者”。
96. 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孩子,必然早熟,早熟就是生命过早失去弹性,过早定型,早熟必然早衰。早熟就是过早社会化,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儿童也因此过早失去天真与好奇,失去活力和想象力。让儿童像个儿童,一个社会就更有希望。
97. 坚持用正面方式奖励孩子或指出他的不足,嘲讽、挖苦往往会使孩子变得沮丧、烦躁、丧失自信心,成为不断自我苛责的失败者。
98. 再忙也不要错过孩子成长中重要的第一次。你越重视孩子,他越会在意你对他的鼓励。
99坚持着把鼓励、赞扬、肯定、分享、帮助,变成最重要的家庭文化,在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更坚强、更自信,有更美好的人生。
100. 家庭生活的核心就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父母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其他方面就听从命运的安排吧。
总结成10个词语:
1、责任。2、身教。3、宽容。4、信任。5、交流。6、自由。7、距离。8、鼓励。9、示弱。10、惩罚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8#
发表于 2010-11-11 13:53 |只看该作者
西班牙音乐之旅
   人们常用音乐无国界来形容音乐的流行性和广泛性。西班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西班牙人天生身体里就流淌着艺术的血液,所以他们在流行音乐方面也确实有着其独到之处,自然也就涌现出一些西班牙本土的国际化歌手,这些歌手引领着当今乐坛特有的“拉丁”风情。另外,无论是富有民族色彩的西班牙传统音乐,还是带有欧洲浪漫色彩的西班牙古典音乐,都在世界乐坛有着一席之地。那就让我们乘着音符的翅膀,来一次西班牙音乐之旅。

  人们说到西班牙,首先就会想到斗牛,然后就是西班牙的艺术。弗拉门戈当然也就是会被人们首先所想到的。可是你知道吗,除了弗拉门戈这样西班牙特色的音乐以外,西班牙的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也确实富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西班牙流行音乐,又可以归类为拉丁流行音乐,主要流行范围是西班牙、拉丁美洲以及一些拉丁语系的国家。可是西班牙的流行音乐和拉美洲的流行音乐的热情奔放又有所不同,它欠缺了拉美流行音乐里的那一份热情,却多了些许欧洲的古典和庄重。西班牙著名的情歌歌手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就是西班牙流行音乐的最佳代表。多年以后其子安立奎•伊格莱西亚斯把拉丁音乐加入了跟多的国际化元素,使西班牙的流行音乐更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伊格莱西亚斯父子也成为了拉丁流行音乐史上最火红的父子档。

  另外,西班牙的古典音乐也是值得一提的,法雅(ManueldeFalla,1876-1964)是西班牙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精炼、强健有力、有机地融合了法国印象派的技法和西班牙民间音乐的精华。主要作品有:“浮生若梦”、“中了魔法的爱情”、“三角帽”和“西班牙花园之夜”。 在歌唱艺术方面,多明戈、卡雷拉斯以及前面提到的情歌王子胡里奥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说到西班牙的音乐,不能不提到的就是西班牙音乐受到了吉卜赛音乐的影响。加入了一种特有的另类元素,也更凸显出它独有的风格。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还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没有吉卜赛人的地方就不算一个城镇”。吉卜赛人是一个喜欢流浪的民族,从巴尔干半岛到阿尔卑斯山脉,从地中海沿岸到多瑙河畔,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的生活哲学是:“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做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而他们的灵魂是用来唱歌的,他们坐着颠簸的大篷车,在一个又一个城镇之间游荡,一把吉他,一管蛇笛,一只用来给人占卜的水晶球,便是他们谋生的工具。他们在闹市的街头弹奏着乐曲,快乐地跳舞、唱歌,也不管路人到底投下几个铜板。大约在19世纪初,流浪于匈牙利的吉卜赛人流行一种叫做“恰尔什达”(Csardas)的民间舞蹈,这种舞曲的艺术魅力曾经感染过李斯特、柏辽兹以及勃拉姆斯等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在他的孩童时期就深受匈牙利吉卜赛民间舞曲的熏陶,他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就具有鲜明的“恰尔什达”色彩,他告诉人们:“吉卜赛音乐就是匈牙利音乐。”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46年访问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时,曾经根据吉卜赛小提琴家比哈里的《拉科西进行曲》改编了一部管弦乐谱,他在回忆起初次演出他改编的《拉科西进行曲》的情景时说:“全体听众如醉如狂,火热的情绪凝集成一片爆炸声,这使我恐惧得浑身发抖。我感到自己的头发在竖立起来。”。

  公元前西班牙处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圈内。从公元2世纪以来,基督教在西班牙传播。415年西哥特人侵入西班牙以后,尽管西班牙在公元8世纪时曾受到阿拉伯人、摩尔人的统治,但一直到11世纪西哥特人的仪式和圣歌仍为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教会所采用,被称为“莫萨拉布(为摩尔人统治下的基督教之意)圣咏”。在12世纪,西北地区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音乐家们是形成中世纪初期多声部音乐的一个重要乐派;而民间艺人和游吟歌手则发展了单声部音乐。阿方索十世(1252~1285在位)主持编写的《圣母歌集》收集了 400首非宗教仪式的单旋律歌曲,法国巴黎圣母院乐派在东北的加泰罗尼亚地区阿拉贡的宫廷中有很大影响。而在南方,阿拉伯音乐的影响到1492年阿拉伯人被赶出西班牙后,仍继续存在。15世纪中,吉卜赛人进入南方安达卢西亚地区,又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产生了所谓“弗拉门科”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主要的世俗音乐形式是浪漫曲(罗曼斯)和“田园歌”(维良西科)。浪漫曲流行于16~17世纪初,为抒情史诗性的,内容多样,常带有哀怨的性质;是有伴奏的带叠歌的独唱歌曲,也有对唱;并带有戏剧形式,可以在舞台上演出。田园歌在15~16世纪最为流行,特点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单声部的以外,还有二声部到三声部的作品,它的节奏接近舞曲,甚至单成一类——“舞蹈田园歌”。15~16世纪的《宫廷歌曲汇编》中有44首浪漫曲,393首田园歌。歌曲汇编中最常出现的作曲家是恩西纳(1468~约1530),他还作有14部田园剧和一些圣剧。但他的许多作品因未用拉丁语作歌词,后来都被宗教裁判所禁止出版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最大的宗教音乐作曲家是莫拉莱斯(约1500~1553)和他的弟子F.格雷罗(1528~1599)与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当时最杰出的复调音乐作曲家,有“西班牙的帕莱斯特里纳”之称。西班牙的管风琴音乐在16世纪有很大发展,它的代表作家为盲音乐家卡韦松。17世纪中叶,田园歌发展成西班牙民族歌剧,称为“萨苏埃拉”,有前奏、咏叹调、独唱的分节歌、合唱和间奏曲。全国各地大小教堂都有作曲家创作这类作品为宗教节日演出。但因意大利歌剧的流行,未得到充分发展。1750年后,它被在马德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反映城市生活的音乐喜剧所取代。18世纪西班牙唯一的重要音乐家是A.索莱尔(1729~1783),他是D.斯卡拉蒂的学生、管风琴家,以键盘奏鸣曲著称。

  19世纪是西班牙音乐逐渐取得世界影响的时期。19世纪中叶,先后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创办了音乐学院。西班牙的传统歌剧“萨苏埃拉”也开始复兴。马德里还有专演萨苏埃拉的剧院。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作曲家和音乐学家F.佩德雷利(1841~1922)领导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运动,他编辑的《西班牙民间音乐歌曲集》4卷,除了搜集了民间曲调和配置和声外,还有西班牙古典音乐的范例。他的学生I.阿尔韦尼斯、E.格拉纳多斯、法利亚是20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代表,在不同程度上都受法国印象派的影响。阿尔韦尼斯的作品达 200首以上,最著名的是他晚年所作的钢琴曲《西班牙组曲》12首。格拉纳多斯以钢琴组曲《戈耶斯卡斯》和《西班牙舞曲》而闻名于世。法利亚的影响较大,作有舞剧《爱情魔法师》、《三角帽》等。

  这么看来,西班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了音乐细胞的国度,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的现代流行音乐也就受到了西班牙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其独有的音乐风格。也逐渐的在世界上占有了其一席之地。

  也许我们都还记得2002年的歌曲《Aserejé》,这是由一个名为番茄姐妹花(Las Ketchup)的组合发行的一张专辑里面的一首歌。这三个来自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年轻女孩,抱着她们做明星的梦想,唱着不是很能让人们听清楚的歌词,跳着一种奇怪的舞蹈,引领了当年夏天整个世界流行音乐市场。该专辑的销量迅速的突破了1200万张的全球销量,该歌曲更是被多个国家的流行歌手和团体,翻译为本国语言后翻唱,更为有趣的是,拉美洲版本的日本著名卡通片《蜡笔小新》专门为此歌制作了一集特别版。这首歌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一种新崛起的西班牙流行音乐文化。

  西班牙的音乐是独特的,富有文化地域性的,也许你喜欢古典音乐,也许你喜欢民俗风,也许你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无论是西班牙拉丁音乐或者是西班牙音乐,它的地位在世界乐坛上是不可磨灭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也越来越国际化,受到更多非拉丁裔人们的喜爱,形成了一股拉丁音乐风潮……(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19#
发表于 2010-11-11 13:57 |只看该作者
西班牙音乐

  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境内山脉纵横,交通不便,因此民间音乐具有地区特色。但它位于地中海西,为欧洲、非洲交通枢纽,历史上除接触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外,并受到阿拉伯文化以及吉卜赛文化的影响。这一切都使西班牙的音乐极为丰富多采,并带有东方色彩,热情奔放。西班牙人民能歌善舞,不少民间舞曲体裁都被欧洲艺术音乐所吸收采用,如“恰空”、“萨拉班德”、“凡丹戈”、“博莱罗”等。西班牙的民间乐器主要是吉他类的拨弦乐器(源自阿拉伯),打击乐器铃鼓、响板、小铃(与吉卜赛人有关)以及各种管乐器,主要是盖塔风袋管。
  公元前西班牙处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圈内。2世纪以来,基督教在西班牙传播。415年西哥特人侵入西班牙以后,尽管西班牙在 8世纪时曾受到阿拉伯人、摩尔人的统治,但一直到11世纪西哥特人的仪式和圣歌仍为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教会所采用,被称为“莫萨拉布(为摩尔人统治下的基督教之意)圣咏”。在12世纪,西北地区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音乐家们是形成中世纪初期多声部音乐的一个重要乐派;而民间艺人和游吟歌手则发展了单声部音乐。阿方索十世(1252~1285在位)主持编写的《圣母歌集》收集了 400首非宗教仪式的单旋律歌曲,法国巴黎圣母院乐派在东北的加泰罗尼亚地区阿拉贡的宫廷中有很大影响。而在南方,阿拉伯音乐的影响到1492年阿拉伯人被赶出西班牙后,仍继续存在。15世纪中,吉卜赛人进入南方安达卢西亚地区,又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产生了所谓“弗拉门科”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主要的世俗音乐形式是浪漫曲(罗曼斯)和“田园歌”(维良西科)。浪漫曲流行于16~17世纪初,为抒情史诗性的,内容多样,常带有哀怨的性质;是有伴奏的带叠歌的独唱歌曲,也有对唱;并带有戏剧形式,可以在舞台上演出。田园歌在15~16世纪最为流行,特点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单声部的以外,还有二声部到三声部的作品,它的节奏接近舞曲,甚至单成一类──“舞蹈田园歌”。15~16世纪的《宫廷歌曲汇编》中有44首浪漫曲,393首田园歌。歌曲汇编中最常出现的作曲家是J.del恩西纳(1468~约1530),他还作有14部田园剧和一些圣剧。但他的许多作品因未用拉丁语作歌词,后来都被宗教裁判所禁止出版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最大的宗教音乐作曲家是C.de莫拉莱斯(约1500~1553)和他的弟子F.格雷罗(1528~1599)与T.L.de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当时最杰出的复调音乐作曲家,有“西班牙的帕莱斯特里纳”之称。西班牙的管风琴音乐在16世纪有很大发展,它的代表作家为盲音乐家A.de卡韦松。17世纪中叶,田园歌发展成西班牙民族歌剧,称为“萨苏埃拉”,有前奏、咏叹调、独唱的分节歌、合唱和间奏曲。全国各地大小教堂都有作曲家创作这类作品为宗教节日演出。但因意大利歌剧的流行,未得到充分发展。1750年后,它被在马德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反映城市生活的音乐喜剧所取代。18世纪西班牙唯一的重要音乐家是A.索莱尔(1729~1783),他是D.斯卡拉蒂的学生、管风琴家,以键盘奏鸣曲著称。
  19世纪是西班牙音乐逐渐取得世界影响的时期。19世纪中叶,先后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创办了音乐学院。西班牙的传统歌剧“萨苏埃拉”也开始复兴。马德里还有专演萨苏埃拉的剧院。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作曲家和音乐学家F.佩德雷利(1841~1922)领导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运动,他编辑的《西班牙民间音乐歌曲集》4卷,除了搜集了民间曲调和配置和声外,还有西班牙古典音乐的范例。他的学生I.阿尔韦尼斯、E.格拉纳多斯、M.de法利亚是20世纪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代表,在不同程度上都受法国印象派的影响。阿尔韦尼斯的作品达 200首以上,最著名的是他晚年所作的钢琴曲《西班牙组曲》12首。格拉纳多斯以钢琴组曲《戈耶斯卡斯》和《西班牙舞曲》而闻名于世。法利亚的影响较大,作有舞剧《爱情魔法师》、《三角帽》等。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班牙音乐演奏家有P.de萨拉萨特,他是19世纪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作有《西班牙舞曲》等;P.卡萨尔斯是杰出的大提琴家、指挥家、反法西斯战士;盲人J.罗德里戈(1901~  )是吉他演奏家,作有吉他协奏曲等。20世纪中比较重要的西班牙作曲家还有O.埃斯普拉(1886~1976)、C.del坎波(1878~1953)、F.蒙波(1893~  )、J.奥姆斯(1906~  )、X.蒙特萨尔瓦特赫(1912~  )等人。50年代后,涌现了一批采用各种现代主义音乐创作技法的、属于先锋派的作曲家,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L.de巴勃罗(1930~  )。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020#
发表于 2010-11-11 14:03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11-17 22:50 , Processed in 0.0501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