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玉玉妮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塔,音乐,他们 The end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1#
发表于 2010-10-11 23:45 |只看该作者
1817-1818年,贝多芬在“令人烦恼的境况中”(如他自己在给出版商的信中所说)中,艰难地完成了《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6)。这是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宣言——他终于作出了抉择。这首作品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或许是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最困难、最艰涩、最庞大、最深奥和最险峻的巨作。在音乐风格上,它断然拒绝了浪漫主义的散乱放任,不仅坚决回复到古典主义大型曲式的刚正严谨,而且在对音响材料的深刻挖掘和抽象提炼上,甚至体现出某种义无反顾和一意孤行的极端性格。堪称“天籁之音”的慢乐章特别值得一提,在此,贝多芬平生第一次升腾到人迹罕至的璀璨星空,用纯粹音响营造出真正“天人合一”的悠远意境。或许,唯一勉强可与此曲相匹配的人类语言描述,只能是大哲学家康德的那句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通过作品106,贝多芬确定了今后的艺术方向,进入晚期创作的高峰。至1827年去世约十年时间,他写出了最后的十多部杰作[大致按创作年代顺序,包括晚期钢琴奏鸣曲四部(作品106、109、110、111),《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作品120),《庄严弥撒》(作品123),《第九交响曲》(作品125),晚期弦乐四重奏五部(作品127、130、131、132、135),以及《大赋格》(作品133)],几乎每一部都是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其艺术质量之高妙和音乐创意之独特,至今仍让人惊叹不已。

这是“已知天命”的贝多芬留给世界的声音密令和精神遗嘱。这里面说了什么?又是如何诉说的?

当然,我们必须一次次地直接卷入音乐的实际音响,才能真正窥知其中堂奥。但我们也不妨试探用文字和概念的方式来铺设领悟的通道。从技术风格的层面看,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之所以不同凡响,并难以用常规范畴予以定位,那是因为贝多芬对音乐语言的根本性质和运作方式进行了带有强烈“德国式”的透彻反思性处理,并以此在很多方面干脆越过十九世纪,直接预示了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理念和精神。例如,针对音乐的主题-动机发展手法,贝多芬一改传统中常用的完整旋律性思维模式,往往将中心的动机构思为一种“细胞式”的、乃至是“基因式”的抽象结构,从而使音乐的运行高度集中,并使音乐的结构极端严密。

像《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6)的第一乐章和末乐章,或者《大赋格》(作品133)这样的音乐,由于音乐结构的高密度压缩,以至于会让人觉得,这种音乐如果事先没有仔细阅读乐谱并作精致的分析,就不可能仅凭听觉真正完全理解其中的艺术匠心。又如,聆听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很快就会察觉作曲家对复调手法的大面积运用。如果说在他的中期作品中,复调手法仅仅是一种特别的手法,用于特殊的效果,那么在晚期创作中,复调就成为全方位渗透的常态。尤其是,赋格——这个复调音乐的代表性象征,这个从巴赫那里传承下来的前辈衣钵,在贝多芬手中一变为既有巴洛克遗风、又有古典式创意的音响建筑。几乎每一部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都有作为结构重心的赋格曲,它们的功能和意义各不相同,但在属性和写法上又彼此呼应。站在当下的立场上,对前人的艺术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并使之融入当下的语境,贝多芬在此所呈现的理念和做法,几乎是文化创造的一种典型的(但又是不可模仿的)示范。

再如,在《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1中),我们看到了对奏鸣曲式——这里是古典主义本质所在的音乐重镇——最为大胆但又是最为老成的运用:外在的架构似乎被抛弃,但内在的精髓却全部保留;而在《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作品120中,当那首乏善可陈、俗不可耐的圆舞曲主题响起时,听者可能难以想象,贝多芬针对这个主题将进行怎样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加工、讽刺性嘲弄和升华性超越:这首全部音乐史中性格变奏曲的皇冠明珠,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最佳范例。
虽然应该对音乐进行上述技术和风格层面的说明和解释,但笔者以为,对于任何音乐,这都是不够的,而对于贝多芬晚期,尤其不够。贝多芬晚期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他在音乐风格层面上的探索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在音乐性格上的开拓和音乐意境上的创造。

在此,需要引入一些有关音乐的根本性美学和哲学思考。贝多芬自己曾有一句名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难道音乐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音乐如何能够像哲学和智慧一样给接受者以人生的启示和指引?贝多芬的这句话究竟是一种随意的戏言,还是一种认真的思考?笔者以为,贝多芬的晚期创作是一份最高质量的例证说明——音乐确乎可以自己独特的音响方式,显现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贝多芬的晚期音乐,在绝对的意义上,直接就“是”人生至高境界的音响肉身——也就是说,世界某种最深刻的本源和人生某种最深邃的境界,只有通过贝多芬的声音构造,才第一次而且永恒地显现出来并达到存在,我们由此才能够看(听)到并领悟如此这般的世界本质和人生况味。贝多芬的晚期创作证明,音乐和艺术不仅仅是生活的消遣和装饰,而且在最严肃的意义上,是一种回答人生命题和探索世界本源的途径和方式。

那么,贝多芬的晚期创作究竟给出了怎样一种人生态度乃至世界哲学?我在前面已经谈到,与贝多芬中期相比,贝多芬晚期是从“人定胜天”转变为“天人合一”。在这里,“小我”让位于“大我”。或者说,从“有我之境”转变为“无我之境”。中期的“从痛苦走向欢乐”深化为晚期的“通过磨砺抵达星辰”。怒不可遏的成分明显减少,超然达观的态度占据上风。内省式的深思和超越性的宁静成为基调。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冲力依然存在(如《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谐谑曲),但在很多的时候却平添了几分犹豫和退让[如《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1)和《A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2)的末乐章]。

有意思的是,与莫扎特晚期境界的宽容、明净、祥和与甘美不太相同,贝多芬晚期的意境更多是深沉、苍劲、敬畏、升腾、欣喜、幽默与和解。考虑到贝多芬当时与自己侄子和弟媳妇的困难关系,以及听觉失聪、体弱多病、年老孤独等外在不利因素,他必定对常态的、日常性的凡俗生活感到深深的无助乃至失望。但同时,他又竭力挣脱日常生活和尘世俗务的干扰,沉浸在一个理想的或者说升华的世界中,通过音乐写作来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和确定世界意义和人生价值。

他仍然有力量发出最宏大的升腾性号角和民众性颂歌[《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但他此时最深切的感受来自真正个人化的内心,这特别令人感动并且因此具备了特别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为,人性在最深刻的底部实际上是超越一切藩篱而息息相通的。通过私密性的宗教情怀[《A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2)的第三乐章,“大病初愈者献给上帝的感恩之歌”],通过对人声“抽泣”的原真性展示[《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30)中的“Cavatina”咏唱曲乐章],贝多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提升到了人类生存体验的高度。对民间生活[(作品130)中的德国舞曲乐章]的乡土性回忆和对18世纪贵族世界的温馨怀旧[《迪亚贝利变奏曲》最后一个变奏]为音乐平添了多维的历史文化向度,使贝多芬晚期的音乐具有更为宽厚的人性温暖。在诸如作品106末乐章引子这样的奇妙音乐中,贝多芬将人的思索状态和思索过程直接写入音乐之中,从而突破了音乐的常规范畴。虽然很多晚期作品因为乐思的奇特而造成表演上的特殊困难,但贝多芬在最后一首四重奏(F大调,作品135)中,却以举重若轻的幽默方式来处理看似沉重的命题……

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精神宇宙。贝多芬的晚期创作不仅达到了他个人的艺术顶峰,而且也标志着整个音乐发展史中的一个制高点。贝多芬一生的创作,通过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发展,显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神进步过程,其中不仅揭示出人是什么,而且展示出人应该是什么——尽管贝多芬作为一个普通人,身上不免带有这样或那样的性格弱点和心理缺憾,但贝多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用一种无可替代的音响呈现的方式,让我们听到并认识到,人性所具有的丰富可能性,以及人在理想中能够达到的精神高度。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2#
发表于 2010-10-11 23:58 |只看该作者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世界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伟大人物,他在自己一生的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自海顿、莫扎特开创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并成为这一乐派的重要代表。贝多芬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他将18世纪与19世纪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将“乐圣”的头衔戴在他的头上。

●贝多芬的生平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美丽小城波恩,这座诞生于中世纪的古老城市,一直有着音乐艺术繁衍的传统,在选帝侯的宫廷中,音乐活动开展得很活跃,贝多芬的祖父就是当年波恩宫廷乐队的乐长,父亲则是宫廷合唱队中的男高音歌手。贝多芬出生在这样的音乐世家中,自幼有着很高的音乐才能,而贪酒好财的父亲为了使儿子能够成为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很小时就采用暴力强迫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据记载,当年幼小的贝多芬是在父亲的棍棒下含着眼泪学会音乐的,童年时代的他没有感受到任何生活的温馨和甜蜜,若不是贝多芬有着非凡的音乐天才的话,他很可能成为一个永远厌恶音乐的人。

贝多芬的音乐成长之路是十分艰苦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刻苦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5岁开始弹钢琴,8岁举行公开独奏会,10岁开始作曲,真的成为了第二个莫扎特。在贝多芬的学习过程中,第一个老师聂费对他的影响最大,是聂费以特殊的方法打开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教会了他许多音乐方面的技能,并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92年,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在这里,为了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和创作技能,先后拜了海顿、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和萨利埃里等名师学习音乐,他向海顿学习作曲,向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学习对位法,向萨利埃里学习写歌剧,就这样不断丰富和提高着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此同时,他还广泛阅读各种文学、哲学书籍,当时,普鲁塔赫、荷马、莎士比亚、莫利埃、莱辛、席勒和歌德的著作使他爱不释手,从阅读这些丰富的著作中,他吸取了广泛的知识营养,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具有全面修养的艺术家。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一般来说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波恩时期)、中期(维也纳时期)和晚期(1815-1827)。早期作品受海顿、莫扎特的影响,风格较为明快流畅,如第一、二交响曲,《三重奏》(op:1)“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中期作品是创作成熟时的作品,体现了他个人的特有风格,即激昂的英雄性和深刻的斗争性。这段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第三至第八交响曲,第三至第五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克莱策”、“春天”,戏剧配乐及序曲《爱格蒙特》、《科利奥兰》、《莱昂诺拉》及舞剧《普罗米修斯》,歌剧《费德里奥》,大量的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华伦斯坦”、“热情”、“告别”等;晚期作品受当时社会现实影响,思想内容艰深复杂,创作技巧精深多样。这段时期的主要作品为:《第九(合唱)交响曲》,《庄严弥撒》,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op.101、106、109、110、111)钢琴《迪亚贝利变奏曲》,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及最后六首弦乐四重奏《op.127、130、131、132、133、135》等。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与世长辞,终年56岁。

●贝多芬的创作风格及其人性化思想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鲜明独特的,在他的作品中,热烈激昂、振奋人心的斗争音调和英雄精神十分突出。这是与贝多芬自身坚强的个性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紧密相连的。在贝多芬成长的时期,法国“启蒙运动”,德国的“狂飙运动”,都影响过这位热心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当年他曾在波恩大学中聆听过激进派教授施奈德的演讲,对他歌颂自由法国,抨击德国封建专制的思想十分推崇。1879年,法国大革命的热潮席卷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空前高涨,使年轻的贝多芬热血沸腾,从此,“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印在了他的头脑中,并成为他毕生追求的理想,他渴望全人类的解放与幸福,把这些思想与观点作为其音乐创作的基本内容。

贝多芬最早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作品是歌曲《谁是自由人》,这是他在法国大革命爆发时,以一个青年人的热情谱写的自由颂歌,其后,贝多芬于1790年写了〈约瑟夫二世逝世康塔塔》,这部作品表达了当时德奥进步知识阶层对开明君主的期盼和对社会改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为一名进步青年,在革命斗争初期时的思想局限性。

贝多芬第一部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成熟作品是于1804年创作的《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使交响曲这一艺术概念从形式到内容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部交响曲中,贝多芬表现出了无比惊人的巨大创造力,第一次以全新的风格体现出他的英雄性构思。这种创作上的巨大转折,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意识上的全面成熟,他开始将革命的斗争性和胜利的英雄形象作为创作的主旨。《第三(英雄)交响曲》的诞生,标志着古典交响曲的一次大变革,成为交响乐创作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受法国驻奥地利大使伯纳多特将军的建议而写的,他在写这部作品时,从一些法国朋友的口中得知了许多大革命的详细情况及当时所进行的社会、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变革措施,此时,贝多芬的心中已有了一个偶像,那就是带领军队向封建王朝进攻且战功赫赫的拿破仑,交响曲写好后,贝多芬得知了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愤怒之下,他撕毁了题献给拿破仑的封面,重新写下了“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的标题,从此,这部全新风格的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了。

贝多芬另一部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巨作是完成于1823年的《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中最重要和最伟大的作品,它集中反映了作曲家毕生所追求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这部交响曲结构庞大,构思深邃,与英雄交响曲相比,多了许多更加深刻、曲折的思考和博大的内涵。贝多芬创作《d小调第九交响曲》时,正值法国大革命失败,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践踏摧残的黑暗时期,整个欧洲的封建复辟及奥地利梅特涅反动势力的当权,给了贝多芬精神上以沉重打击。然当时已年老体衰的贝多芬却没有对革命丧失信心,在《d小调第九交响曲》中,他再一次将英雄性的斗争主题提到了首要位置,并以强有力的音乐手法,向人们宣扬和展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理想及“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朴素哲学思想。为了使尽可能多的人理解这部交响曲的内容,更为了使交响曲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效果,贝多芬在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采用了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将庞大的合唱队引入到交响曲中,这一非凡壮举不仅使《d小调第九交响曲》取得了空前成功,而且为整个古典交响曲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d小调第九交响曲》是人类音乐史、艺术史和思想文化史上的奇迹,它是人类善良、朴素和正直的精神追求的真实反映。在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中,贝多芬终于大声向人们宣告了他的理想,即全人类的团结、友爱和欢乐。他以其无比伟大的音乐告诉世人,胜利的歌声已经汇成了汹涌澎湃的洪流,人们在理想的天国中尽情高歌着人生的美好和欢乐,而一切黑暗与丑恶的东西都将被远远抛弃和淹没,这就是“乐圣”贝多芬的毕生追求,同时也是他伟大思想的真正精髓。

●贝多芬的人性化思想对现今社会的影响

贝多芬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是当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精华。对于欧洲社会发展来说,自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通过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思想追求,力图达到对中世纪黑暗神学统治的否定,很快,这一运动就超越了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简单范畴,而最终推出了人文主义的崭新口号。于润洋先生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中对人文主义是这样解释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他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提倡古典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距文艺复兴时期已过了几百年,但这一运动注重人性发展的根本思想却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扎了根。后来,随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运动的兴起,人性化的思想被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而音乐艺术也越来越从威严的教堂过渡到世俗的民间。18世纪末,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吹响了向封建统治进军的总号角,这时,包含着人性化内涵的人文主义终于彻底演化成“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这种思想发展的脉络,则始终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发展。“文革”期间,四人帮为了扼杀古典音乐,达到他们毁灭文化,篡党夺权的目的,借批判无标题音乐之机,狠狠地给贝多芬扣上了“人性论”的帽子,当时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公开点名说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是“人性论”的典型,借此将莫须有的罪名加到了乐圣头上。今天,人们通过对“文革”罪孽的反思,通过对西方文化发展的研究和对贝多芬创作思想的探讨,更加确认了贝多芬音乐创作中人性化思想内涵在当时的先进性和正确性,而他的一系列作品,如《第三(英雄)交响曲》对革命的向往,《第五(命运)交响曲》对命运的斗争精神,《第六(田园)交响曲》对大自然的讴歌,《第九(合唱)交响曲》对人类理想的渴求与赞美,还有“热情”奏鸣曲等充满激情的作品,都对人类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进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后代作曲家提供了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事实上,人性化思想就是人类善良本性的理性概括,从历史角度上看,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了人文主义的产生,而人文主义又通过不断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了充满人性化内涵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形成,这是一条具有斗争性的主线,它始终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方向,贝多芬音乐的作用,正是以讴歌充满人性化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手段,借以达到追求人类社会进步方向,实现世界和平伟大理想的目的。

回头看当今世界,尽管20世纪的科学爆炸使人类文明得到了飞速发展,尽管人类今天已经开始设计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居住站,但人性的泯灭却一直真实地存在着。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那些疯狂争夺既得利益的政客和充满兽性的野蛮独裁者,不知残害了多少无辜的生灵,毁灭了多少灿烂的文化。而今,“世界警察”到处无礼冲撞,恐怖分子肆意制造事端,9.11事件,黎以冲突,世界处处都有践踏人性,破坏和平的现象存在,在这种现实下,人类渴望团结,呼唤和平的意愿变得愈加强烈。反观贝多芬音乐中的主旨思想“自由、平等、博爱”,这种充满人性化的观点是否在今天更有其新的价值呢?记得1990年两德统一,当那象征着战争和分裂的柏林墙被推倒时,多少人为这激动的壮举,为这人类历史的又一伟大进步而欢呼雀跃,在指挥大师伦纳德•伯恩斯坦的指挥棒下,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的乐声激荡天空,“欢乐颂”表达出了每一位热爱和平、渴望幸福的人的心愿。“一切人类成兄弟”,这豪迈的语言随着音乐沁入人们的心扉,“欢乐颂”变成了“自由颂”,伟大的民主、自由和人性,此时此刻显得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神圣……

我们今天不是讲以人为本吗,我理解,以人为本就是唤醒人性,尊重人性,既然是这样,多听听贝多芬的音乐,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人性启迪,更深的民主感受和更强的斗争意识。以某种意义来看,在现今的社会中,“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性化民主思想并未过时,反之,它更应该在21世纪中发挥出新的作用。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3#
发表于 2010-10-12 00:00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懂贝多芬。他生活在19世纪早期的维也纳,当时人虽承认他是桀骜的天才,却并不明白他为何要写那些远远超出常人理解水平的音乐,也不明了他是哪种人。他们所见的血肉之躯并不讨喜——这音乐家时常被耳聋逼得大发雷霆,对卫生或穿着毫不在意,人际关系糟糕透顶,却被艺术家同行尊为命运之力。换句话说,他们看到的,是一幅夸张漫画。
1827年贝多芬去世后,他的形象并未变得清晰。到世纪中叶开始有贝多芬的塑像,比神像略微矮一截。柏辽兹对“令人生畏的巨人贝多芬”充满敬仰,李斯特说他是“引导以色列人穿过沙漠的火炬”,瓦格纳自11岁起就相信贝多芬是运用艺术之力救赎人性的前辈作曲家,1872年瓦格纳在拜罗伊特的开幕演出上选的不是自己的歌剧,而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在贝多芬所有作品中,《第九交响曲》是最难解的一首。他究竟为何要在尾声中用大合唱和独唱来表现席勒的诗(那诗表面上看叫“欢乐颂”,其实说的是兄弟之情和自由)?贝九到底要说什么?是社会变革还是个人权利的宣言?抑或是宗教迷狂?这交响曲对我们的意义和对贝多芬的意义一样吗?还是它根本没有什么重要涵义?

这些问题让哈维·萨克斯(Harvey Sachs)踏上了艰难的研究之旅,探索贝九在诞生之时的种种思想根源。那是1824年,维也纳会议使欧洲退回了封建君主制,好像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从未发生过。奥地利宰相梅特涅不满于自己几近无限的权力,在1824年制定了一系列法令,以武力治国,任何玩笑式的评论或交错朋友都可能让人坐牢。贝多芬曾在咖啡馆记事本上匆匆写下:“现在别说,附近有探子。”

很容易想象贝九是创作者对反动势力的回击,但没有证据支持这种理论。贝多芬如何从轻盈的《第八交响曲》转向了沉重的《第九交响曲》,他自己从未做过解释。同贝九一起首演的还有《大厦落成序曲》和三首弥撒咏叹调。1824年春天,贝多芬真是才思泉涌。

萨克斯的探索始于贝多芬在维也纳破落第三区租的公寓,他家里的混乱情形同五月7日贝九在康特纳托尔(Kärntnertor)剧院首演的管理混乱程度相当。皇室成员一位都没参加(通常这是社交名流买票的先决条件),但票子还是销售一空,因为剧院放话出去,说贝多芬又一次发猛力挤爆了音乐的紧身胸衣。

45人的常规乐团演出时增加了不少业余和兼职乐手,水平根本无法胜任;合唱团是一群志愿者组成的乌合之众;男低音独唱因为唱不好高音部分在最后一刻被换下。两位女声独唱分别是18岁和21岁;而54岁的贝多芬,老是要去亲她们的嘴唇。

贝多芬让老朋友伊格纳兹·舒潘采(Ignatz Schuppanzigh)用小提琴指挥,自己穿着一件不合时宜的绿外套坐在一旁,只在每个乐章开始时打个拍子。乐谱都是手抄的,肯定十分潦草,不过观众们听得心醉神迷,评论家们一致称赞贝多芬“十分超前”。

第二场演出被安排在两周内,而这首交响曲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后来它为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提供了主题素材,为马勒的交响曲提供了开始的灵光。海顿可能创造了交响曲的形式,但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给了交响曲以不断进化的能量。

贝九改变了人们对交响曲的预期,不仅是因为它以四人独唱和大合唱结尾,而且每个乐章都在挑战范例。第一乐章开头听上去像是乐队调音,第二乐章庄严与轻浮交替进行;伟大的慢板传递了一种比贝六的田园风光更为广袤的情绪。古典风格被嘲笑并抛弃。即便凭第一次聆听的模糊印象就可得出结论:听过这首交响曲的维也纳再也不一样了。

贝多芬之后再也没有写过交响曲。他生命的最后三年写了三首钢琴奏鸣曲、《迪亚贝利变奏曲》和五首弦乐四重奏,萨克斯在这些作品发现了作曲家从自我呈现转向普遍性的冲动。作曲家将这种欲望定义为“将个人普遍化”,而你可以看到他指出的方向——艺术之自我的黎明,赋予了浪漫主义时代以个性和色彩。

贝九在维也纳首演之际,拜伦勋爵的尸体在迈索隆吉被防腐处理,运回祖国安葬。他为希腊的独立献出了生命,较政治现实而言,这更是一种古典主义的隐喻。他36岁英年早逝,为浪漫主义时代定下了基调。俄国的普希金“对拜伦之死感到高兴,这为诗歌提供了崇高的主题”。普希金暂停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写了一部更长的史诗《鲍里斯·戈多诺夫》。

法国在两次革命之交,司汤达写下了划时代的散文,而他的朋友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在创作《自由领导人民》之前,已有描绘拜伦参加的希腊之战之惨烈情景的《希阿岛的屠杀》,被小说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誉为“爱与死的杰作”。海涅比浪漫主义同代人更爱沉思,他去哈尔茨山远足,欣赏德国风景,不久他就被流放至此。

正是海涅写下了浪漫主义艺术的独立宣言。“我支持艺术自治,”他写道,“它不能被视为宗教或政治的奴仆;它有自己的明确理由,正如世界本身。”海涅和贝多芬都是莱茵兰人,他们的心灵并不相近,然而合在一起却使得艺术创作的动力摆脱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从此以后,艺术家可以听凭心灵的引导去向任何地方。

萨克斯之前的作品包括托斯卡尼尼和鲁宾斯坦的里程碑式的传记,他为贝九的研究领域增加了深度,将之视为自由新世界的第一声。他以清晰的文笔分析了贝九的内容,认为为此音乐安置任何意义都会成为误导。今天我们将贝九视为欧洲联合的颂歌,这绝不可能是贝多芬当年脑海中所想。

《第九交响曲:贝多芬和1824年的世界》(The Ninth: Beethoven and the world in 1824)是繁琐的经院派音乐学研究的一剂清新解毒剂,正如作者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把世间最深邃的艺术成就简单地解释为,一个“害怕性无能或不育”的男人写的“情欲信息”。萨克斯证明了一种阐释伟大交响曲的可行性,就是让每个听众调动个人体验的方方面面去与音乐发生关联。这才是贝多芬的本意。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4#
发表于 2010-10-12 00:01 |只看该作者
编者按:这是著名作家兼乐评家George Bernard Shaw(萧伯纳)在1927年贝多芬去世一百周年之际撰写的纪念文章。此文视角敏锐、文笔精炼,独到而又细致地揭示了贝多芬音乐与众不同格调的由来;的确是一篇掷地有声、不可多得的优秀人物评论和音乐评论。此文中文版由周珏良翻译。


点这里,看大图 [ 收藏此图]

著名作家兼乐评家George Bernard Shaw(萧伯纳)





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的,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直穿而过。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大多数轧路机还恭顺地听使唤和不那么调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相信穿得这样破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相信这副躯体能容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字眼,那就是说比亨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负灵魂比巴赫还伟大呢?

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很容易控制住,却常常不愿去控制,这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都是别的作曲家作品里找不到的。毛头小伙子们现在一提起切分音好像就是一种使音乐节奏成为最强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莱奥诺拉第三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而也没有另外哪一个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乐曲的阴柔之美使得听众完全融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铜号的猛烈声音吹向他们,带着嘲讽似的使他们觉得自己真傻。除了贝多芬谁也管不住贝多芬;当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十七和十八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他不认任何人为师,他同行里的先辈莫扎特从小起就是梳洗干净,穿着华丽,在王公贵族面前举止大方的。莫扎特小时候曾为了彭巴杜夫人(法皇路易十五的情妇)发脾气说,“这个女人是谁,也不来亲亲我,连皇后都亲我呢”,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惠子。

莫扎特天性文雅,与当时的传统和社会很合拍,但也有灵魂的孤独。莫扎特和格鲁克之文雅就犹如路易十四宫廷之文雅。海顿之文雅就犹如他同时的最有教养的乡绅之文雅。和他们比起来,贝多芬从社会地位上说就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海顿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曾称呼比他年轻的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贝多芬。莫扎特是更有远见的,他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后说,“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但是即使莫扎特活得长些,这两个人恐也难以相处下去。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莫扎特在他的音乐中给贵族中的浪子唐璜加上了一圈迷人的圣光,然后像一个天生的戏剧家那样运用道德的灵活性又回过来给萨拉斯特罗加上神人的光辉,给他口中的歌词谱上前所未有的就是出自上帝口中都不会显得不相称的乐调。

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可恶的玩世不恭。他仍然认为莫扎特是大师中的大师(这不是一顶空洞的帽子,它的的确确就是说莫扎特是个为作曲家们欣赏的作曲家,而远不是流行作曲家);可是莫扎特是穿紧腿裤的宫廷侍从,而贝多芬却是个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同样的海顿也是穿传统制服的侍从。在贝多芬和他们之间隔着一场法国大革命,划分开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对贝多芬来说莫扎特不如海顿,因为他把道德当儿戏,用迷人的音乐把罪恶谱成德行般奇妙。如同每一个真正激进共和主义者都具有的,贝多芬身上的清教徒性格使他反对莫扎特,固然莫扎特曾向他启示了十九世纪音乐的各种创新的可能。由贝多芬上溯到亨德尔,一位和贝多芬同样倔强的老单身汉,把他当做英雄。亨德尔瞧不上莫扎特崇拜的英雄格鲁克,虽然在亨德尔的《弥赛亚》里的田园乐是极为接近格鲁克在他的歌剧《奥菲欧》里那些向我们展示出天堂的原野的各个场面的。

因为有了无线电广播,成百万对音乐接触不多的人在他百年祭的今年将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充满着照例不加选择地加在大音乐家身上的颂扬话的成百篇的纪念文章将使人们抱有通常少有的期望。像贝多芬同时的人一样,虽然他们可以懂得格鲁克、海顿和莫扎特,但从贝多芬那里得到的不但是一种使他们困惑不解的意想不到的音乐,而且有时候简直听不出是音乐的由管弦乐器发出来的杂乱音响。

要解释这也不难。十八世纪的音乐都是舞蹈音乐。舞蹈是由动作起来令人愉快的步子组成的对称样式;舞蹈音乐是不跳舞听起来也令人愉快的由声音组成的对称的样式。这些曲式虽然起初不过像棋盘那样简单,但被展开了,复杂化了,用和声丰富起来了,最后变得类似“波斯地毯”;而设计像“波斯地毯”那种曲式的作曲家也就不再期望人们跟着这种音乐跳舞了。要有神巫打旋子的本领才能跟着莫扎特的交响乐跳舞。有一回我还真请了两位训练有素的青年舞蹈家跟着莫扎特的一阕序曲跳了一次,结果差点没把他们累垮。就是音乐上原来使用的有关舞蹈的名词也慢慢地不用了,人们不再使用包括萨拉班德舞,巴万宫廷舞,加沃特舞和快步舞等等在内的组曲形式,而把自己的音乐创作表现为奏鸣曲和交响曲,里面所包含的各部分也干脆叫做乐章,每一章都用意大利文记上速度,如快板、柔板、谐谑曲板、急板等等。但在任何时候,从巴赫的序曲到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音乐总呈现出一种对称的音响样式给我们以一种舞蹈的乐趣来作为乐曲的形式和基础。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曲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能去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张波斯地毯”或者听一曲巴赫的序曲,但乐趣只止于此;可是你听了《唐璜》序曲之后却不可能不发生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使你心理有准备去面对将淹没那种精致但又是魔鬼式的欢乐的一场可怖的末日悲剧。听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最后一章时你会觉得那和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一样,都是狂欢的音乐:它用响亮的鼓声奏出如醉如狂的旋律,又从头到尾交织着一开始就有的具有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乐调,因之更加沁人心脾。莫扎特的这一乐章自始至终是曲式设计的杰作。

但是贝多芬所做到的一点,也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他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不高的格调,在于他把音乐完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曲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激进共和主义者的特点)使用着旧的曲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曲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曲》一开始使用了一个曲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时一个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曲式;这些曲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曲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曲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抛出了同时使用音阶上所有单音的可怖的和弦。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曲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干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每回也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曲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征,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他那激动人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当贝里奥兹听到一位法国作曲家因为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听了很不舒服而说“我爱听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时,他非常生气。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十八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乐队前进了一步(附带说一句,爵士乐就是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乐队),不但能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5#
发表于 2010-10-12 00:03 |只看该作者
初入门者如何听贝多芬

贝多芬是乐圣,一个音乐爱好者,无论你是初窥堂,或是小有心得,甚至听得来门坎极精,贝多芬是一定要听的。姑且算你是个音乐的门外汉,若是隔壁门洞里传来的《致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也常常叫你怦然心动,这就是一个蛮不错的开端。如果还想进一步搭搭味道,建议一定要先从交响曲入手。一来贝多芬本人就是交响曲的同一词,他在这上头傲视群雄,无人可及;二来初听者多喜动不喜静,欣赏时注意力容易分散走神,而贝多芬的交响曲大气磅礴,热闹非凡,大起大落,当可带来巨大冲击力和震撼力,把你对音乐的畏惧一举冲跨。
不妨先听“第五”,再听“第四”。此两曲于气势和力度中,兼具万千柔情——当然是英雄的柔情,自然坦荡,真挚宽广,绝不带一丝做作,品味极高,可称绝美。至于第三“英雄”、第六“田园”之类,旋律性实在不强,程度其实相当艰深(我听乐十年,到今天也才刚刚听出点味道来),而且后人穿凿附会之词甚重,初听不宜。

如果上面两个曲子还听得入耳,接下来无论如何要见识一下《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连开头几下定音鼓的轻击都是大师级的,如果说随之扑来的弦乐是阵阵温暖而强劲的风、则独奏小提琴的应和便是风中激越欢唱、越飞越高的云雀。另外有一首《F大调浪漫曲》、堪称“超级迷你小提琴协奏”,十分短小,却玲珑婉转,更见精致和韵味,也是雅俗极宜的。
底下就该领教老贝的钢琴协奏曲了。钢琴是他的老本行,当然拿手。我们不难从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中领略到一种皇帝的力度、气概和胸襟。啊,贝多芬大帝!当然“皇帝”也许还稍微火爆外露了一点,内向一些的听众还应该再听听他最好的第四钢琴协奏曲,那里则完全是一种希腊悲剧式的气氛和境界。

只要能把第四钢琴协奏曲稍微听出些意思,就应该有资格进入贝多芬独奏和室内乐的天地了。首先当然是被称为钢琴的新约圣经的钢琴奏鸣曲。我第一强烈推荐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悲怆奏鸣曲》。最可恨其柔板乐章被改编成各式各样极其粗俗庸鄙的乐队曲和轻音乐(小号独奏、萨克斯独奏等等)。一定要听原曲。如果你能听得出第二乐章主题再现时伴奏音型改成三连音后整个气氛和情绪的微妙变化(啊,多么简单而有效!),那你当有与大师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资格了。

《悲怆》这么了不起,那还只不过是贝多芬早年的作品,他中年时期的炉火纯青之作就更不得了了。看过日本电视连续剧《少女疑云》的人一定会对里头反复出现的《热情奏鸣曲》末乐章音响深刻。那种音乐的快速奔流确如庐山飞瀑,惊心动魄,叫人气都喘不过来。顺带提一句,那个野川雪小姐弹得实在不怎么样。

我更喜欢的却是《华尔德斯坦》,又称《黎明》。大凡标题音乐,一般总不大贴切,这首曲子的第一乐章却真能唤醒我对黎明日出的种种印象。这里应该是光的世界:从最初的微芒的晨曦,演化为黎明时天地间各种光线的交织、跳跃、折射和游走,最终汇聚成辉煌灿烂的壮丽日出。第二乐章据说是表现天文爱好者夜观星象的情景,也是有可能的。此间浩瀚星空,壮丽而高远,聆听使仿佛能暂时洗去我辈庸碌凡人身上的俗气。

说来也怪,我就是不喜欢人们传说的种种贝多芬的英雄故事(大多极不可靠),还有所谓与命运抗争的主题,而总是格外偏爱他温柔、多情、细致的那一面。十首小提琴奏鸣曲正是我倾心的“这一面”之最佳代表。第一要听的当然就是那首《春天奏鸣曲》。开头小提琴连绵不绝、舒缓悠长的圆滑奏衬着钢琴清澈的分解和弦,分明就是那一江春水向东流。无限情深,却极明朗,绝不见半个“愁”字。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俗称“克莱采”,也极有名。可能比较艰深一些。不过,要是去读一遍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也许会更能理解它,反之亦然。这可再也不是春天的涓涓细流,而是如火如荼、夏日炎炎般的激情了。小提琴与钢琴的唱和与纠缠真正像是两个生死恋人。无怪乎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合奏这首危险的曲子时爆发了汹涌澎湃的恋情了。

我们终于要走到贝多芬这部巨著的尽头了。在晚期贝多芬那里,我们又能听到些什么呢?贝多芬越老越深刻、越老越复杂、以致于把他的同时代人远远地抛在身后。他那些同时代人也晓得他的晚期作品非常伟大,可大家都无可奈何地敬而远之,因为实在是听不懂。其实,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这些二十世纪的人又何尝没有同样的感觉呢,我们难道就没有被老贝远远地抛在后头吗?在编号101以后的那些作品之前,我们顶礼膜拜,诚惶诚恐,而又不知所云(今注:此观点现在已有所改变)。所以宁肯还是去听他的中期作品。当然也有例外,譬如伟大的第九交响曲,那真正是人类文明的不朽丰碑和伟大象征。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6#
发表于 2010-10-12 00:05 |只看该作者
伟大的“贝九”
1842年5月7日晚上,在音乐名城维也纳,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时刻,铭刻在音乐艺术的辉煌史册上。在这座讲究礼仪的艺术之城,就是皇族驾临,人们也不过行三次鼓掌礼,而在这个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也许这个掌声会有十次、二十次……这是一个何等恢宏壮伟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时刻!在这里,一部不朽的音乐杰作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乐坛上。
罗曼·罗兰用激动的笔触写道:“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们”。

是的,当人们从这震撼寰宇的音响中苏醒过来,当人们从这欢乐之声的轰鸣中站立起来,片刻沉默之后的暴发,竟壮观得使皇族驾临的威重礼仪暗然失色。人们狂热地欢呼鼓掌,涕泪交流地涌上舞台,向这位为人类铸造出如此惊人的艺术杰作的大师奔去… 但是,有谁想像得到,这位伟大作品的作者 —— 这位在音乐世界中创造了一座又一座英雄群峰的作曲家贝多芬,此刻却背向狂热的观众毫无所闻。当女低音歌唱家翁格尔拉着他的手转过身时,他不是听到,而是“看到”了听众强烈爆发的热情。双耳失聪的作曲家激动得当场晕倒了…从这个惊心动魄的首演之夜开始,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向着无限的空间与时间扩展着、延续着,以至于许多音乐艺术家竟然也急不择词地对这部巨作加以热情的赞美。

舒曼说:“我从来没有象对这首交响曲那样入了迷。”

斯塔索夫说:“贝多芬的最伟大的创造是什么呢?不是《第九交响曲》吗?这是一幅世界历史的图画。”

柏辽兹说:“贝多芬完成了这部作品,就可以死而无憾。”

瓦格纳说:“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登峰造极的作品……我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贝多芬之后在交响乐领域里不可能有任何什么新的和重要的作为了。”
构思《第九交响曲》这部宏伟巨作的岁月,正是贝多芬的垂暮之年。那时,英雄的作曲家正在悲苦的深渊中奋击。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开始了欧洲封建反动复辟的时代,贝多芬痛苦地叹息:“共和国的精神在满是尘埃的角落里腐朽了。”在窒息的低沉气息下,贝多芬也发出向暴君的挑战,他说:“象这样的家伙,应该首先吊死在第一棵最好的树上。”这时,维也纳的艺术风尚也有了改变;上流社会认为“莫扎特和贝多芬是老学究,只有荒谬的老一辈才赞成他们。”在这种气氛下,贝多芬的朋友和保护人,有的离去,有的丧亡,加上完全的耳聋,清贫的作曲家“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他在笔记本上愤激地写道:“没有朋友,孤零零地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

但是,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是不屈的英雄。他声言,自己要以“有力的心灵去鞭策那些胆怯的人”。作曲家在维也纳的郊外密林峡谷中漫步,他挟着笔记本,大声歌唱着心中涌出的音乐主题;有时忘记吃饭,有时连续三天在森林原野中徘徊,他那满头乱发,犹如雄狮的蓬毛在风雨中飘摇……此刻,他倍感德国伟大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同自己心中的音乐是那样的接近。

席勒的词作表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启蒙的乌托帮式的理想,也就是让全人类实现自由与解放,达到胜利与欢乐。这对终生对法国大革命有着“史诗般狂热”的贝多芬来说,正好合上他所信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理想的节拍。经过近十个年头的酝酿与思索,1823年,贝多芬终于谱出了他一生杰作之中的顶峰巨作——《第九交响曲》,表现出亿万人民拨开黑暗,走向光明;步出痛苦,走向欢乐的悲壮历程。正如他在札记中写的那样:“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席勒在1785年写的《欢乐颂》作为当时德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呼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歌。这个响彻在作曲家心灵世界中的洪钟之声,使贝多芬产生了一个艺术上的大胆设想,他要在交响曲这种器乐形式中引入人声,用最富有感情色彩的人声赞颂自由、讴歌欢乐。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古典交响曲中,是一部篇幅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的大型作品。全曲共有四个乐章,作曲家在第一乐章中表达人们在艰苦磨难中的奋斗精神,经过振奋向上的第二乐章和充满抒情沉思的第三乐章,通向最终结论性的第四乐章,在这里,贝多芬用《欢乐颂》作为歌词谱出了亿万人民结成兄弟的时代强音。这部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一个概括了整部交响曲思想内容的著名乐章,它不但综合了前几个乐章的音乐主题,而且深刻地表达出“用痛苦换来欢乐”的悲壮历程。如果说,在前几个乐章中,贝多芬只是用音乐表达尖锐的斗争和严峻的思考,那么,在这个终曲乐章中,作曲家开始向着他终生向往的理想世界进军了:穿过黑暗到达光明,战胜痛苦取得欢乐,这个伟大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惊心动魄的强大序奏揭开了第四乐章沸腾炽热的第一页,这是黑暗与痛苦的最后挣扎,还是人们为争取光明与欢乐的决胜一击?我们从管乐器疾驰而来的暴风骤雨般的乐句中,感受到这两种力量的聚合与较量。接着,大提琴与低音提琴象英雄巨人一般吟咏出一句有力的宣叙性音调。贝多芬原想从这里开始歌唱,但他还是决定用器乐来作出对残酷现实否定的结论!

接着,贝多芬把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一一引到这个终曲乐章,唤起人们对艰苦奋斗历程的回忆。在第一乐章主题片段以快板再现时,随即被用威严的大提琴声部奏出的那个变化了的宣叙调主题所打断,贝多芬曾为这段旋律写下这样的歌词:“不,不,不要这个,要别的更愉快的!”于是,第二乐章主题便以轻捷的身姿跑过来。但对于这个活跃的主题,英雄巨人轻轻一瞥,说道:“不,也不要这个,这只是开玩笑罢了,要更好些、更美些的东西。”于是,大提琴的宣叙调又驱散了戏虐的浪花,第三乐章的抒情主题登场了。这个主题刚刚依偎到英雄巨人的身边,就被推开了:听,大提琴上的宣叙调焦躁地陈述了自己的否定态度:“这太温和了,应当找到更有力的东西”……

经过几个回合的选择,人们看到,前三个乐章中那胜负未决的奋斗,那汇聚力量的召唤,以及那浸透伤感的抒情,都不是理想的彼岸。在紧张的探索之后,作曲家终于找到了那个能体现全人类的胜利与欢乐的基本主题。这时,从木管声部隐隐传来《欢乐颂》的主题音调… 当欢乐主题动人心魄地暴发之后,管弦乐队突然终止,仿佛天地陷入一片沉寂。这时,男中音用大提琴那支宣叙调旋律唱出了贝多芬自己写的歌词:“啊,朋友,不要旧调重弹,让我们来唱一些愉快欢乐的歌吧!”接着,欢乐仿佛从天而降,光辉的《欢乐颂》终于在人声鼎沸的高潮中高歌而至。贝多芬用生命之笔谱写着自己神圣的共和理想,讴歌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欢乐,他用合唱、重唱、独唱,以及多种乐器的变奏手法,充分表达了席勒的伟大诗篇——《欢乐颂》的思想!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温柔的翅膀下,一切人类成为兄弟。”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一切生灵都吸吮着欢乐,人不分高低善恶,都循着玫瑰香踪欢乐地求索。”

“有如长空里的太阳,在瑰丽的的天际飞奔,兄弟们快乐地在征途上高歌猛进!”

“拥抱起来,亿万人民!让全世界接个吻。兄弟们,在那群星之上,必有一位仁慈的天父,去寻找吧!他一定在那儿住。”

“欢乐,灿烂光芒照大地”的主调高唱着,和圣咏主题中“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热情呼声辉煌地交织在一起,将音乐推向震彻寰宇的高潮,贝多芬用毕生心血凝结的《第九交响曲》在宣告人类团结友爱的胜利欢乐的时代巨响中结束。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7#
发表于 2010-10-12 00:31 |只看该作者
读乐评是很有趣的事情
对音乐的探讨,和音乐一样,
也很迷人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8#
发表于 2010-10-12 01:24 |只看该作者
把耳机摘了
。。。
这个夜,深了

41

主题

0

好友

479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39#
发表于 2010-10-12 08:44 |只看该作者
早点休息啊~~
为女虽弱 为母则强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40#
发表于 2010-10-12 10:00 |只看该作者

96

主题

0

好友

2086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41#
发表于 2010-10-12 10:24 |只看该作者
介个,水塔好高。。。。
音乐。。。。不懂。。。
俺先找个背景音乐,陶冶一下。。。。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42#
发表于 2010-10-12 10:41 |只看该作者
941# 豆豆妈
哈哈,你来了,。。。。这是珍稀呢
我看乐评,是比准备考试还要认真的------读一读,读读别人怎样,试着用文字,描绘那些音符
行文一篇篇,背后是音乐欣赏的高度和敏感度
紧锁眉头看着这些乐评,真是心潮澎湃

好的乐评,让人看着过瘾的乐评,很难找
这种难
是因为鉴赏的局限,表述的局限等等,
没有太多的人肯多花时间好好鉴赏
这是个花里胡哨的世界

有时候,我想
沉思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听音乐的惯性更有什么用呢

有一天
我家宝宝能象豆豆那样妙语连珠般
作为妈妈
我的欢乐
应该抵得上听过的所有的音乐吧

所以尽量
尽量,做务实的妈妈
需要向别人好好学习。。。

41

主题

0

好友

479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43#
发表于 2010-10-12 11:46 |只看该作者
想的太多了
顺其自然
就好
为女虽弱 为母则强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44#
发表于 2010-10-12 16: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玉妮妮 于 2010-10-14 23:06 编辑

贝多芬的作品,听的很多
最最多的,全盘收下的,是钢琴奏鸣曲---各种版本,许多人演奏的版本
最欣赏的当属里希特演奏的贝多芬
先入为主,可能,我细听其他弹奏,总会和脑子里深刻的里希特版本做细节上的对比,一比再比

会有不同的味道
宛若喝不同的茶
精妙之处不可言喻般
但如果一定要说最爱
里希特的弹奏在我的喜欢里,首当其冲

贝多芬是激情的柔美----他真的很柔美
比如悲怆,------那个令人感动的慢板-----是大师内心,多么多么精致唯美的声音呢
http://www.songtaste.com/song/365214/

听贝多芬,真的容易失眠
特别是听杜普蕾演奏的奔放的贝多芬
华彩乐段
这是文思泉涌的绝妙诗篇

以我的看法
音乐的精妙是酣畅淋漓
这种妙不可言的酣畅淋漓,表达最多的,就是贝多芬
听他的音乐,兴奋,过瘾
因为他谱写的旋律
连成一串,一片,一大片,包住你
仿佛是在音乐的浩瀚美梦的海洋里
如此幸福

此生难忘那次在雪地里听他的op 24
就是那么样的寒冷和白雪里
恍然间
我的心灵受到了触电般的感动

在雪地里听春天 (别人给的标题而已)
实在太快乐!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45#
发表于 2010-10-13 11:30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5-1-11 08:17 , Processed in 0.0655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