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玉玉妮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塔,音乐,他们 The end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1#
发表于 2010-10-8 23:30 |只看该作者
亚诺什 斯塔克(Janos Starker)
Janos Starker,美籍匈牙利大提琴家。从小在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10岁第一次上台演出,20岁入布达佩斯歌剧院与爱乐乐团任首席大提琴。1948年移居美国,并执教于布卢明顿印第安那大学,先后任达拉斯交响乐团(1948-1949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乐团(1949-1953年)、芝加哥交响乐团(1953-1958年)首席。1958年辞去芝加哥交响乐团职务,任印第安纳大学专职教授。 Janos Starker有高人的技巧,追求质... 全部内容»
Janos Starker,美籍匈牙利大提琴家。从小在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10岁第一次上台演出,20岁入布达佩斯歌剧院与爱乐乐团任首席大提琴。1948年移居美国,并执教于布卢明顿印第安那大学,先后任达拉斯交响乐团(1948-1949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乐团(1949-1953年)、芝加哥交响乐团(1953-1958年)首席。1958年辞去芝加哥交响乐团职务,任印第安纳大学专职教授。 Janos Starker有高人的技巧,追求质朴、刚劲的演奏。他重新编订了巴赫的6首无伴奏组曲,强调了那种粗砺、刚劲的表达。他演奏的科达伊的奏鸣曲,把此曲技巧上的高难度表现得游刃有余堪称绝活。而他在Mercury录制的德沃夏克协奏曲,舒曼、拉罗、圣桑的协奏曲,都是他最成熟时期的丰硕成果。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2#
发表于 2010-10-8 23: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玉妮妮 于 2010-10-8 23:36 编辑

初听斯塔克,是听他演奏的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
http://www.google.cn/music/album?id=B98d8d11b3b712494

沉郁的大提琴,听者带着沉思
琴声低回,某个时候,看彻孤独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3#
发表于 2010-10-8 23:41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4#
发表于 2010-10-8 23:41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感觉,音乐的境界
是旁若无人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5#
发表于 2010-10-9 00:00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6#
发表于 2010-10-9 00:01 |只看该作者
仲夏夜之梦序曲目录
     
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作曲家,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1829年在巴赫逝世后首次指挥《马太受难曲》,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他创作了《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几部重要的作品。1843年在莱比锡创办新音乐学院任院长。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
编辑本段作品由来
  《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共写过两部音乐作品,一部是在1826年作者十七岁那年所作的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次年改编成管弦乐曲,被称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另一部是1843年为《仲夏夜之梦》所写的戏剧配乐,其中的序曲就选用了当年所作的序曲。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的代表作,它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全曲充满了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清新气息,又体现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是门德尔松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在虚无缥缈的短引子之后,音乐进入小提琴顿音奏出的轻盈灵巧的第一主题,描绘了小精灵在朦胧的月光下嬉游的舞蹈。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欢乐而愉快,由管弦乐齐奏伴随着雄壮的号角,呈现出粗犷有力的舞蹈音乐,并立即转入热情激动而温顺的恋人主题,曲调朴素动人。经过多次音乐的发展变化,乐队又奏出了舞蹈性的新主题,具有幽默、谐谑的特征。在后来门德尔松所作的十二首《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中,也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篇章,常被编为组曲演奏。这里选用了其中最为著名的两首:《夜曲(E大调)》和《婚礼进行曲》。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7#
发表于 2010-10-9 00:03 |只看该作者
《仲夏夜之梦》,一个如梦如幻的名字,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此剧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戏剧史上影响巨大,后人将其改编成电影、故事、游戏、绘画等。

著名戏剧
  编剧:威廉·莎士比亚   
简介:   《仲夏夜之梦》是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后一部也是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整部戏剧情调轻松,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乱点鸳鸯谱”的故事。剧中有穿插了小闹剧当作笑料,即众工匠为婚礼所排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喜剧以及排戏经过。这部戏剧没有什么深远的  仲夏夜之梦演出
社会意义与内涵。它所包含的,只是纯净的快乐,仿佛是一部戏剧的狂欢,中间也掠过一丝爱情所固有的烦恼,但亦是加以欢乐化、喜剧化的。   书中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有两个男青年拉山德(Lysander)、狄米特律斯(Demetrius)同时爱上了女青年郝米娅(Hermia),而郝米娅恋着拉山德,她的好友海丽娜(Helena)又恋着狄米特律斯。郝米娅为了反对包办婚姻和情人私奔,来到约定好的森林里。海丽娜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狄米特律斯,二人也跟着赶到了森林里。这个森林里本来住着仙王、仙后和侍奉他们的小仙、精灵,此时仙王、仙后正因为一个“换儿”(传说中仙人常于夜间将人家美丽的小儿窃去充做侍童)而不和。仙王为了让仙后做出让步,便派小精灵迫克(Puck)去取来魔汁(西方一朵纯洁的白色小花因为误中了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受创伤后而流出的汁液)以戏弄仙后。这种魔汁有这样的魔力:如果它滴在睡者的人的眼皮上,无论男女,醒来一眼看见的生物,就都会发疯似的爱上它。   因为魔汁的出现,整个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魔汁滴在睡着的拉山德的眼皮上,他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是误闯进来的海丽娜,因此而“移情别恋”,对海丽娜大献殷勤,这让可怜的郝米娅伤心万分;而狄米特律斯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恰是被精灵引来的海丽娜,因而“旧情复燃”,这让可怜的海丽娜苦恼万分。两个同样美丽、善良的女孩如今一个被悲伤逼得要发疯、一个被惊喜冲昏了头脑,于是开始恶意地揣测甚至中伤起对方。而另外两个痴情的  仲夏夜之梦演出
热血青年又在愤怒中为海丽娜而决斗。此刻我们发现这四个人分别在不同的方向跑着,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顿生同情。幸福的斗争是如此艰难,天命弄人,可是这种斗争的过程并非一种痛苦,一种悲剧,而是一种有着快乐意味的戏剧性的东西。而在这个故事中,最具戏剧性的情节恐怕要数仙后在魔汁的作用下与一个闯入林中的织工荒唐的“相爱”。这个滑稽可笑的织工本来是和几个同是手艺人的伙伴们来林中来排戏,小精灵迫克使织工变成了一头更可笑的蠢驴,而仙后在接触魔汁后一觉醒来时正是看见了这个可怜的家伙。于是对于织工而言,“横祸”又变成了“横福”,因为他得到了尊贵的仙后的恩宠。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又显得多么滑稽!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魔汁的威力、仙王的旨意和小精灵迫克的顽皮。后来也正是按着仙王的旨意,魔力得以解除、情人终成眷属、仙人和好如初,仙界、人间复归太平。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8#
发表于 2010-10-9 00:08 |只看该作者
所谓” 狂想曲“,通常是指一种以歌谣乐句和自由形式谱成的短曲。 狂想曲的名称源出于希腊文,原来的意思是用轩昂的语调朗诵的一段史诗。十九世纪以来,狂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一种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常常取材于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的音调。

  狂想曲(Rhapsody)这个名词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咏吟者,他们用乐器伴奏歌唱或朗诵,后来在专业创作中是指以民歌曲调为主题而发展的器乐幻想曲。大多数“狂想曲”是以缓慢的民歌曲调为基础进行变奏,又与宣叙调式的段落和快速的民间舞曲段落相对比,音乐富于民间特色。   十九世纪以后,狂想曲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发挥、结构较自由、具有史诗风     Rhapsody
格和民族色彩的器乐独奏曲或管弦乐曲。多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叙事性段落,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艾奈斯库的《罗马尼亚狂想曲第一曲》、拉威尔的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斯拉夫狂想曲》、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等。拉夫、拉罗、德彪西、巴尔托克也都作有同类乐曲。


http://www.google.cn/music/search?q=Rhapsody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9#
发表于 2010-10-9 00:09 |只看该作者
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简介
  贝多芬、舒伯特曾写过圆舞曲,威伯的《邀舞》也是精心处理过的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更是钢琴作品中的范例,而通过老约翰·施特劳斯和兰纳奠基、小施特劳斯发展起来的  圆舞曲
圆舞曲则有别于他人,他们的圆舞曲有典型的维也纳风格,俗称维也纳圆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绪和调性相仿的舞曲连贯组成,注重内容的标题性,既能在舞厅里伴舞,也能在音乐厅里演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
历史沿革
  舞曲一般起源于农村。圆舞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发展起来的。所以,有些圆舞曲也叫维也纳圆舞曲。溯源追根,圆舞曲的前身是奥地利民间的“兰得勒舞曲”,这也是一种农村舞曲。老约翰施特劳斯是公认的圆舞曲之父,圆舞曲在“兰得勒舞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这些特点决定了  圆舞曲
圆舞曲的体裁特征:速度较快,3/4拍或3/8、6/8拍,节奏常是“X — X |或 X.X X |或 X | X — X | X”,从第一拍或第三拍开始。这些特点,配合上环绕支点音旋转的音调,便生动地产生旋转打圈的动作感。圆舞曲的体裁特征,更鲜明地体现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圆舞曲伴奏音型是强弱分明的三个均匀的四分音符(在3/8拍则是八分音符),每小节一个和弦,第一拍是强拍,奏和弦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较高音区奏其它和弦音。   圆舞曲出现以前,在欧洲宫廷中流行的都是四平八稳,温文典雅,配合着上层社会小姐,太太拎着裙子屈膝行礼等动作的呆板的舞曲。圆舞曲的出现,它的热情奔放、感情充沛的音乐给城市中的舞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和活跃的气氛。所以很快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便传遍全欧洲,代替其它舞曲,成为一百多年来最流行的舞曲体裁;并且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供伴舞用的实用性圆舞曲和供音乐会演奏用的艺术性圆舞曲两种类型。   圆舞曲虽然只是一种源自日常生活的音乐体裁,但是它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表现多样的内容和丰富的感情。这可以从很多著名作曲家写的圆舞曲中得到证明。十八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写了近五十首短小、精悍、具有民间风格的圆舞曲,称作《德国舞曲》。之后,舒伯特写了二百余首供钢琴独奏的圆舞曲,大多具有感情真挚、纯朴、民间风格鲜明、形式简练严谨的特点,一般都用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再后,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作曲家肖邦写有十四首音乐会圆舞曲,使圆舞曲不再附庸于舞蹈而具有抒情的诗意和辉煌的技巧。维也纳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他是一位主要从事圆舞曲创作的作曲家,具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他一生写了447首圆舞曲。他创作的大量圆舞曲中,最脍炙人口的可算是《蓝色的多瑙河》了。这首圆舞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声合唱曲,曲名全称《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上》,后来作者又亲自改编为乐队演奏的圆舞曲,很快流传于全世界。随后,这首乐曲又被很  施特劳斯与圆舞曲
多作曲家改编成独唱曲和各种乐器的独奏曲。   与此同时,圆舞曲在俄罗斯也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在格林卡的《幻想圆舞曲》中第一次使圆舞曲这样的生活舞曲得到了交响性的展开,尤其是柴可夫斯基在他的创作中圆舞曲具有独特的重要位置,他不但在《天鹅湖》等舞剧中写了许多著名的圆舞曲,并且把圆舞曲纳入了交响套曲的统一构思中,成为交响乐中的一个独立乐章。他根据俄罗斯节拍的特点,创作了绝无仅有的5/4拍圆舞曲(如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并在许多深刻的、沉思的、抒情的主题中运用圆舞曲的体裁,使圆舞曲成为深入刻划心理体验的手段。他的《忧郁圆舞曲》中,在轻快的圆舞曲的面纱后面,表现了沙俄时代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深深的忧虑。   我国在解放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人民生活的改善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圆舞曲这朵外来的鲜花,得到了很好的移植和培育。我国的作曲家将外来的体裁和民族的音调相结合,创作了许多民族风格的圆舞曲,如《青年圆舞曲》、《春天圆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等,这些乐曲既有鲜明的圆舞曲的体裁特征,又有中国人民特有的热情和含蓄,欢乐而沉着的性格特点,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的幸福和美满。
代表作品
  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出生在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与其父亲约翰•施特劳斯同名。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这么两个字。 施特劳斯家族为圆舞曲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   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奥地利、全欧以及全世界热爱音乐的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10#
发表于 2010-10-9 00:11 |只看该作者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11#
发表于 2010-10-9 00:13 |只看该作者
奏鸣曲(Sonata)是种乐器音乐的写作方式,此字汇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发出声响。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种曲式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作曲家依然创作著给乐器演奏的奏鸣曲,但相较于古典乐派以及浪漫乐派的奏鸣曲,20世纪的奏鸣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亦称“奏鸣曲套曲”。由3、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1件乐器独奏或 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
奏鸣曲一词来自意大利文sonare,为鸣响之意,在16世纪前就已存在。   16世纪时泛指一切器乐曲,与声乐曲相对。   17世纪早期,由五段或更多段对比性乐段组成的器乐合奏作品一般被认为是奏鸣曲,由此发展成巴罗克式的奏鸣曲,三重奏鸣曲是当时的重要体裁,通常有两种形式:“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   到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取代了三重奏鸣曲的地位,最早为键盘乐器创作独奏奏鸣曲的作曲家是萨尔瓦托雷(Salvatore)和库瑙(J.Kuhnau),其后的独奏奏鸣曲以D.斯卡拉蒂和D.阿尔贝蒂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C.P.E.巴赫确立了近代独奏奏鸣曲(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形式,包括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第三乐章慢板、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快板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   18世纪下半叶,海顿、莫扎特省去了以往奏鸣曲中的第二乐章或第三乐章,确立了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快板—行板—快板);在贝多芬的发展下,奏鸣曲体裁又向前迈了一步,就乐章数量来看他的作品包括三个乐章,有的扩展为四个乐章(创用小步舞曲,稍后用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在发展规模上接近交响曲结构;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为这种体裁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标志着奏鸣曲进入成熟的发展时期。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始终是由一件或两件乐器演奏的最重要的器乐体裁,它展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史诗性、标题性、主题的发展性、变奏性和歌唱性等方面;乐章的数目有所发展,多乐章、单乐章(李斯特首创)不一。该时期对奏鸣曲做出重要贡献的有舒伯特、肖邦、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   20世纪的奏鸣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当时重要的作曲家大都写过这种体裁的乐曲,但风格迥异,形式不同。例如巴托克的奏鸣曲融入了民间音乐因素而且具有协奏风格;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斯克里亚宾、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布列兹、潘德列茨基运用新技法进行奏鸣曲的创作。
编辑本段各时期艺术特色
  早期奏鸣曲“sonata”一词源自意大利语“sonare”,意为“鸣响”,13世纪始见于音乐用语中。16世纪初泛指各种器乐曲,以与声乐曲的泛称康塔塔相对。如G.戈尔扎尼斯的《琉特奏鸣曲》实即两首舞曲,G.加布里埃利的《轻和重奏鸣曲》是器乐合奏曲等。继加布里埃利之后,S.罗西、M.内里、B.马里尼等意大利作曲家,均称自己所作供乐器演奏的坎佐纳为奏鸣曲。
古典奏鸣曲
    d大调第四奏鸣曲 管乐类
17世纪中叶以后,古典奏鸣曲开始出现并巩固其某些特征。其中,意大利作曲家A.科雷利对套曲形式的奠定起了重大作用,他所作的奏鸣曲均由慢—快—慢—快4个乐章组成,并交替使用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写法;D.斯卡拉蒂则通过500余首奏鸣曲的创作实践,确立了古典奏鸣曲式(见奏鸣曲式)。当时的奏呜曲分为两类:一类是源自坎佐纳的教堂奏鸣曲,另一类是由一系列舞曲组成的室内奏鸣曲。前者主要在教堂演奏,后者多用于宫廷娱乐,并由此而发展成后来的古组曲。不论教堂奏鸣曲还是室内奏鸣曲,除少数为无伴奏的独奏形式外,多数均为重奏形式,且普遍运用键盘乐器演奏通奏低音。由于键盘乐器属加用性质,不居重要地位,故在计算声部时均被略去。如由1件高音乐器(小提琴、长笛等)、1件低音乐器(大提琴等)和键盘乐器共同演奏的奏鸣曲,不称三重奏鸣曲,而称二重奏鸣曲;由两件高音乐器(小提琴、长笛或小号等)、1件低音乐器(大提琴或维奥尔等)和键盘乐器共同演奏的奏鸣曲才被称为三重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在当时十分盛行,是最常见的体裁之一。   从早期奏鸣曲到古典奏鸣曲的转变,不仅是结构上、更是风格上的根本转变。在被称为前古典派的作曲家G.B.萨马蒂尼、斯塔米茨父子、C.P.E.巴赫等人的作品中,教堂奏鸣曲与室内奏鸣曲已日浙混为一体,音乐转向主调风格。同时,重奏也不再是最主要的演出形式,而常改由1件乐器独奏,或1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完全定型。J.海顿、W.A.莫扎特都采用了第 1乐章为快板乐章和双主题的原则。在L.van贝多芬的创作中,各类奏鸣曲占55首,为其他器乐作品的半数。他的贡献是:扩大了各乐章的结构,使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对比更加戏剧化,尾声成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贝多芬晚期所作的《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中,还加进了赋格。与此同时,奏鸣曲套曲形式在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器乐体裁中,亦取得了居于支配性的地位。事实上,室内乐中的三重奏、四重奏,是由3件、4件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协奏曲是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交响曲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因此,奏鸣曲套曲乃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乐曲形式之一。
浪漫派奏鸣曲
    大奏鸣曲
从 C.M.von韦伯、F.舒伯特开始的浪漫主义奏鸣曲,与古典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在风格上则有明显的改变,如重视感情表达、旋律优美、和声色彩浓郁、节奏富于变化、演奏技巧有重大发展等。F.F.肖邦的3首钢琴奏鸣曲,J.勃拉姆斯的3首钢琴奏鸣曲和2首小提琴奏鸣曲,C.-A.弗朗克的《小提琴奏鸣曲》等,都充分发挥了古典奏鸣曲严密的形式感与浪漫主义音乐情思奔放的特点。F.李斯特的奏鸣曲作品,显然受到他所首创的交响诗的影响,他在《b小调钢琴奏鸣曲》中,将长期形成的多乐章套曲结构的特征,倾注到单乐章中去,并通过主题贯串的手法,开创了大型单乐章奏鸣曲的先河。浪漫派时期重要的奏鸣曲作曲家还有R.舒曼、E.格里格、C.圣-桑斯、G.福雷等。
近代的奏鸣曲
    奏鸣曲
20世纪初,与厌弃19世纪传统的思潮有关,奏鸣曲创作再次出现向不同方向发展的趋势。А.Н.斯克里亚宾的第5~10钢琴奏鸣曲,和声、曲式均有创新,但同时也显露出神秘主义的倾向。C.德彪西晚年所作的《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则回复到巴罗克时期的乐器组合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奏鸣曲套曲因新古典主义思潮的兴起而重新得到重视。I.F.斯特拉文斯基、D.米约、A.奥涅格、F.普朗克等都作有此类套曲。特别是P.欣德米特,为各种乐器所作的奏鸣曲达36首。其中有一部分在结构和风格上都与古典传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L.亚纳切克、B.巴托克、С.С.普罗科菲耶夫、Д.Д.肖斯塔科维奇等人则糅合古典乐派和浪漫派的传统,融汇民族乐派与近代的种种作曲手法,赋予作品鲜明的个性。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有:巴托克的两首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两架钢琴与打击乐器的奏鸣曲》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钢琴奏鸣曲》等。此外,还可看到形式上保留奏鸣曲痕迹,手法上具有偶然性、即兴性因素的奏鸣曲,以及按奏鸣曲一词的古义所谱写成的器乐小曲。前者如P.布莱兹的《第二钢琴奏鸣曲》(1948),后者如J.凯奇《为加料钢琴而写的奏鸣曲和间奏曲》中的奏鸣曲等。凯奇的这一乐曲,实际上是一首古二段式的舞曲,经在钢琴的琴弦间塞进各种物件后,所发出的音色空茫而冷漠,体现出一种拟古、复古的意向。
编辑本段奏鸣曲简史
巴洛克时期
  奏鸣曲在十七世纪初是指为一或二件旋律乐器,以及一个数字低音(Figured Bass)声部而写的乐器作品,也就是一种重奏曲。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主要有两种,“独奏奏鸣曲”(solo sonata) 以及 “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由于在这个时期的乐器曲均有一个低音声部存在,因此,参与演奏的人数并非其名称上的数目。 巴洛克初期的奏鸣曲可由单一乐章或是多乐章而组成,当时的乐章尚未有固定的排列顺序及形式,奏鸣曲的乐章可自由的跟舞曲混合。17世纪中开始,奏鸣曲可供不同场合使用之需而分为“教会奏鸣曲” (sonata da chiesa) 以及“室内奏鸣曲” (sonata da camera)。“教会奏鸣曲”的风格较严谨,大多是由注重对位法的乐章而组成;“室内奏鸣曲”则在前奏曲后接上舞曲,风格和曲式都自由许多。从这个时候开始,“教会奏鸣曲”在乐章的排列顺序上渐渐有了规范----四个乐章,各乐章的速度为慢─快─慢─快。到了科莱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时期,他数量丰富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更是奠定了“教会奏鸣曲”的排列顺序。“室内奏鸣曲”虽然还是没有固定的乐章数目及顺序,但是也开始沿用转换乐章时变换速度这个规则。   小提琴在巴洛克初期是最被看重的一种旋律乐器,因此当时有大量的小提琴奏鸣曲出现,此外,还有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存在。在此种曲式中,又属巴赫所做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组曲最考验演奏者的技巧。至于键盘乐器方面,早期的键盘乐器奏鸣曲数量并不多,一直到巴洛克盛期,由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inico Scarlatti 1685-1757)写下数百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之后,此类奏鸣曲才跃升为主流。
古典乐派
  受到启蒙时代的理性思考所带来的影响,古典乐派的音乐无论是在创作风格或是技巧上都和巴洛克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于此时期的音乐家开始运用简明的曲式从事创作,导致曲式的结构在古典乐派渐渐确立成形。这个转变也为奏鸣曲带来了固定的创作形式。   古典乐派时期的奏鸣曲大多是由三或四个乐章组成,除了少数例外,这个时期的多乐章作品中的第一乐章,一定是快板,而且是采用“奏鸣曲式”创作,其调性则是乐曲的主调。第二乐章通常是和第一乐章形成对照的慢板,曲式并无一定,可以是二段式(体)、三段式(体)、或者是变奏曲等。在由四个乐章组成的奏鸣曲里,第三乐章多为小步舞曲(minuet)或是诙谐曲(Scherzo),这两种曲式都是三段式(体),速度通常是中等到快速的范围内;如果乐曲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三乐章则会有终章的气势。第四乐章要具备终结全曲的气势,必须能和第一乐章互相呼应,作曲家偶尔会采用“奏鸣曲式”或是生动活泼的“轮旋奏鸣曲式”创作。上述的曲式结构在十八世纪后期成为固定模式,海顿、克莱门蒂、莫扎特以及贝多芬的多乐章作品,均采用此格式创作,克莱门蒂的Op.2是第一部真正的钢琴奏鸣曲。[1]
浪漫乐派
  浪漫乐派的奏鸣曲大多数仍保留古典乐派所传承下来的四个乐章的形式,但是和古典乐派的奏鸣曲相比,此时期奏鸣曲的乐曲长度明显的增加了许多。在曲式方面,古典乐派的曲式结构仍被采用,但是大多数人仅约略遵循曲式的规范,有的作曲家将曲式的结构完全拓展开来,有的作曲家则省略部分结构。[1]
浪漫乐派后

编辑本段典型奏鸣曲
小奏鸣曲
    大奏鸣曲
系指形式短小、内容单纯、易于演奏的奏鸣曲。小奏鸣曲一般有2~3个乐章。第 1乐章用奏鸣曲式,但没有展开部而仅有短小的过渡。例如M.克莱门蒂、J.库瑙等所作的小奏鸣曲。但20世纪以来,F.布索尼、M.拉韦尔、Д.Б.卡巴列夫斯基等作曲家所作的小奏鸣曲,则艺术性和技巧性都很高。
大奏鸣曲式
  所谓“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12#
发表于 2010-10-9 00:14 |只看该作者
协奏曲(concerto)一词源自拉丁文collcertaye,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曲也就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独奏协奏曲作品。
  另有两件相同或不同乐器与乐队竞奏的复协奏曲(或和双重协奏曲)、三件相同或不同乐器与乐队竞奏的三重协奏曲,单乐章的小协奏曲,乐队与乐队竞奏的控化的大协奏曲等。控化的协奏曲多用三乐章的套曲曲式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古典乐派及浪漫乐派的部分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多采用双重呈示部,先由管弦乐队演奏第一个呈示部,之后独奏乐器加入演奏,随后由独奏乐器为主演奏另一个内容不完全一样的第二个呈示部。除此外,在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再现部结束、结尾开始前的主和弦第二转位和弦后安插由独奏乐器演奏的华彩乐段,并用属和弦上长时值的颤音过渡至管弦乐合奏的结尾。   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莫扎特以大量的创作-二十多首钢琴协奏曲,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以及长笛、单簧管、小号、圆号等为独奏乐器的协奏曲确立了至今还被袭用着的协奏曲形式。这种协奏曲由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乐曲通常包括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多为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常用回族曲式或奏鸣曲式。第一乐章的后部有一个华彩段(第二、三乐章有时也插入较短的华彩段)。起初,华彩段由演奏家根据乐曲的基本主题作即兴发挥,到十九世纪后则由作曲家写成固定的曲谱。现代音乐家演奏古典协奏曲时所用的华彩段曲谱,是由后来的作曲家写成的。贝多芬为协奏曲形式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使独奏部分与乐队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交响性的发展,使协奏曲的思想性、艺术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五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对协奏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杰作。   浪漫乐派以及后来各国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作品中,独奏乐器更富于鲜明的表现力、感人的歌唱性和高难度的技巧性,整个乐曲往往也具有更强的动力感和交响性。肖邦的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帕格尼尼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珍品。李斯特把多乐章套曲的艺术构思集中凝聚起来,创造了单乐章的协奏曲形式,他的两部单乐章的钢琴协奏曲成为侩炙人口的名著。二十世纪以后,如苏联的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则以人声与乐队结合而成。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的某些协奏曲,则更显出“浓缩”、简短的特点,“新维也纳乐派”韦伯恩以无调性的十二音序列形式写成的协奏曲,现今仍居同类型作品的“鳌头”地位。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13#
发表于 2010-10-9 00:16 |只看该作者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交响曲
“Symphony”一词源于古希腊,原义为“共响”。至中世纪,指两音谐和地结合,有时亦指某种乐器意大利作曲家G,加布里埃利首先用之为曲名,称其声乐与器乐合演的圣乐曲为《神圣交响曲》(1597)。此后,乃泛指声乐与器乐合演的乐曲。1607年,A,班基那里及S.罗西各自出版一部纯器乐的交响曲。1619年,M。普雷托里乌斯在一部论述近代曲式的著作中提出:交响曲应为不含任何声乐声部的纯器乐合奏的作品。从此,交响曲开始摆脱声乐,转为器乐的作品,标志了交响曲的一个重要转折。此后,很多器乐作品如:歌剧、清唱剧等的器乐引子、序曲或前奏曲;J.巴赫的3部创意曲和帕蒂塔的开始乐章;J.海顿的某些四重奏等,统称交响曲。20世纪,I.F.斯特拉文斯基刻意仿古,还写了《管乐器交响曲》(1920)。
编辑本段体裁特征
  古典交响曲通常有四个乐章,其基本特征为: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音乐活跃,充满戏剧性,由两个对立主题作呈示、展开和再现,示意矛盾的起因、发展和暂时的结果。   第二乐章,三段体或变奏曲,曲调缓慢如歌,内容往往表现生活的体验和哲理性的沉思,是交响曲抒情的中心段落。   第三乐章,常用小步舞曲或谐谑曲,音乐体现了矛盾冲突之后的闲暇、休整和娱乐。   第四乐章,多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内容与矛盾的结果有关,常表现乐观、肯定的态度和胜利凯歌般的节日欢庆场面。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交响曲  纯白交响曲
[1]的前身是巴罗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们采用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快—慢—快结构谱写管弦乐作品,并将其称为交响曲。从此,交响曲逐渐取代了巴罗克风格的乐队协奏曲,成为音乐会中主要的器乐形式。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得到了真正的确立和发展,主要归功于曼海姆、柏林和维也纳乐派。曼海姆乐派奠定了古典交响曲四乐章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套曲形式。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对交响曲进行了改革,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形式,后来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向发展的顶峰。交响曲在音乐表现上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刻的哲理性,它的结构与奏鸣曲一样,通常为四个乐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有一定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容具有文学性、标题性,曲式结构更自由,乐章数目不定(有一、二、五、六、七乐章组成的交响曲),乐队编制庞大,音响华丽而丰满,民族风格浓郁等。以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布鲁克纳和马勒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20世纪的交响曲受各种音乐思潮的影响,构思独特,乐队编制有大有小,音响复杂多变,风格多样。以德彪西、斯克里亚宾、威廉斯、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普罗科菲耶夫、米约、肖斯塔科维奇、科普兰、梅西昂、奥涅格、欣德米特和辟斯顿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早期交响曲
  早期的交响曲(1725~1760)由17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来。序曲的“快板一慢板—快板”的3段形式,为交响曲的套曲形式打下了基础。18世纪中后期,序曲性质的交响曲脱离歌剧, 吸收大协奏曲、组曲及三重奏鸣曲的因素,发展成独立的3乐章的器乐体裁。但这时曲式尚未最后确立,交响乐队的编制也未成形,交响曲仍属器乐重奏及小型乐队演奏的作品。这时,不少作曲家,为创建交响曲体裁作出了贡献。意大利的G.B.萨马蒂尼开始运用早期奏鸣曲式、动机式的旋律写作交响曲,并于1760年开始废弃通奏低音,以铜管乐来填补和声。曼海姆乐派的J .斯塔术茨创建了一个训练有素的双管制交响乐队,首创了具有“渐强”、“渐弱”等力度变化的演奏风格,并使管乐器起到独立的声部作用。维也纳乐派的M.G.莫恩首先在他的《D大间交响曲》(1740)的慢板乐章后,插入一个小步舞曲乐章,创造了旱期的4乐章交响曲形式。在创作中,他与G. C.瓦根塞尔等都重视乐队色彩的运用,扩大管乐器的作用,并使小提琴成为乐队的主体,他们与斯塔米茨一起都为发展交响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古典时期
  18世纪  联华交响曲
,规范的交响曲式,经海顿、w.A.莫扎特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实践,最后完全确立。典型的古典交响曲包括4个乐章:第1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2乐章,稍慢或慢板,具抒情风格,用节略的奏鸣曲式、三段式、复三段式或变奏曲式。通常是第1乐章的下属调或关系调。第3乐章,快板或稍快,复三段式,在主调上用带有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形式(贝多芬改用谐滤曲)。第4乐章,终曲,快板或急板,在主调上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有时曲前冠以慢板的引子、曲后殿以尾声。此外,海顿在确立古典曲式的和声结构、运用调性变化构成戏剧效果,以及乐器组合的规范化等方面;莫扎特在创作强烈对比的主题,扩大展开部的篇幅,以及保持不同乐章间的平衡方面,均作出了贡献。L. van贝多芬首先在交响曲中注入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先进思想及革命热情,并扩大乐曲的展开部与尾声,扩大乐队的编制及加入人声,以谐谚曲替代小步舞曲以及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如:动机的发展、主题的对比与贯串、和声进行的富于动力件、不规则重音的应用及音量的突变等),深化了交响曲这一体裁,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他《第三交响曲》,又开创了浪漫主义交响曲的新纪元。
浪漫主义时期
  19 世纪以后的交响曲,不论内容、形式及技巧,都有根大改革及创新,形成了一个群芳争研、繁花似锦的局面。例如:F.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开拓了以歌唱性旋律取胜的抒情交响曲的新领域。F.门德尔松的《苏格兰》、《意大利》交响曲,飘逸、洒脱、旋律优美、配器华丽,均采用了具有3个主题的第1乐章形式。R•舒曼的交响曲以诗情 画意动人心弦,他的《第四交响曲》以一个主题贯串全曲,结构紧凑,犹如一部单乐章交响曲。H•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开创了标题交响曲的先河,并首先采用代表特定形象的“固定乐思”,在全曲中贯串发展,成为标题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法。F.李斯特师法柏辽兹,创作了《但丁交响曲 》与《浮士德交响曲》等,创造了单乐章标题音乐的新体裁——交响诗。A.布鲁克纳常采用德国众赞歌的和声及管风琴式的对位及踏板音,使交响曲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息。J.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常采用主题贯串发展的手法创作交响曲,使乐曲的结构严谨、乐思统一;并创造了以连续的三度关系来安排4个乐章的调性,效果新颖。G.马勒的交响曲规模宏大多用人声。他的作品常吸收民歌、圆舞曲、进行曲、众赞歌和歌 曲曲调来进行创作。他的《第八交响曲》规模宏大,演出人员众多,号称“千人交响曲 ”,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交响曲之一。此外,由于当时欧洲民族意识高涨,许多作曲家)H•A•里姆斯基-科萨科夫、A.H.鲍罗丁、柴科大斯基、A.德沃夏克、J .西贝柳斯等都创作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交响曲。C.圣-桑、V. 丹第等人则创作了协奏曲型的交响曲。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在乐章的数目与安排上以及乐队上的编制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及变革。
现代的交响曲
  20世纪,交响曲依然是音乐中的重要体裁。不少杰出的作曲家都致力于交响曲的创作,并进行各种探索及创新。A.勋百格、A.von韦贝恩谱写了序列音乐的交响曲。B.布拉赫尔等创作了无调性的交响曲。w•布克哈特创作了复调式交响曲,A.布利斯还写了一部《色彩交响曲》。现在又有人从事于“ 无字型曲布 ”、小型器乐、声乐重奏以及电子音乐的交响曲的创作。同时,一种崇尚简洁、精练的复古主义倾向正在兴起。室内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曲、早期交响曲模式的作品等不断增多,斯特拉文斯基甚至采用16世纪末的交响曲模式,创作了合唱的《圣诗交响曲》。
编辑本段交响曲的产生意义和特点
  symphony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并以交响乐队来演奏的大型套曲形式。交响曲在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创作上,它是作曲家们写作技巧高度发展的体现和产物;在发挥器乐表现力的广度和深度上,它都达到了顶峰。虽然实质上它是一部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但它比奏鸣曲拥有更宏大、更丰富、更高级的表现力。
编辑本段交响曲代表作曲家
  海顿作有交响曲一百余部,莫扎特作有五十余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的不朽之作,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响曲》等八部。浪漫乐派的其他作曲家如柏辽滋、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鲍罗廷、德沃夏克、西贝柳斯、布鲁克纳、马勒等均作有著名交响曲作品。近现代的著名交响曲作曲家有奥涅格、伏昂·威廉斯、格拉祖诺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米亚斯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萧斯塔科维奇、恰恰图良等。   海顿,J.Joseph Haydn(1732~1809)<br> 奥地利作曲家。1732年3月31日生于奥匈边境下奥地利的一个村镇罗劳,1809年5月31日卒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世代相传的车匠,母亲是贵族府中的厨工,家境贫困,12个孩子有6个夭折,海顿是12个孩子中的第2个。<br> 生平 喜爱音乐的父母使海顿自幼受到民间音乐和教堂音乐的熏陶,从孩提时代就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他有漂亮的童声高音,不但能模仿唱出他所听到的每首歌曲,而且可以在自制的小提琴上拉出这些旋律。海顿的亲戚──海恩堡教会合唱团指导J.M.弗兰克看中了他,从此6岁的海顿永远离开了父母,他在多瑙河畔的海恩堡教会合唱团里唱弥撒曲,学习乐理和常用乐器哈普西科德小提琴。学业艰辛,正如他后来回忆的那样“鞭挞多于膳食”。两年后,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乐长G.罗伊特去海恩堡物色歌童,海顿被选进了唱诗班。<br> 17岁这一年,海顿因变声被解雇,开始了一贫如洗备尝辛酸的生括。为了糊口他教几个孩子学音乐。一位朋友为他在维也纳找到了一间阁楼栖身,聊以自慰的是阁楼里有一架旧哈普西科德。晚年他对G.A.格里辛格尔(第一本海顿传记作者)谈起那段生活时说:“每当我坐在那架破旧的、被虫咬坏了的哈普西科德旁边时,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幕”。在这里,他勤奋自学,练键盘乐器、小提琴,研究理论。1754年他认识了当时颇负盛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声乐教师N.波尔波拉,海顿向他学习作曲、意大利文和声乐,同时为他的声乐课弹伴奏,兼当仆人。<br> 1755年海顿受菲恩贝格伯爵邀请,参加在其府邸举办的四重奏晚会,担当四重奏中的小提琴手。次年海顿的第1部《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问世。经菲恩贝格伯爵介绍,1759年海顿应聘担任了捷克莫尔津伯爵府邸中的乐队指挥和室内乐作曲家。在这一年里,海顿创作了《第一交响曲》。次年,海顿与维也纳假发商J.P.克勒的女儿安娜结了婚,婚后夫妇不睦,长期疏隔,终无子嗣。<br> 1761年是海顿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莫尔津伯爵遣散了乐队,海顿就去艾森施塔特任P.A.埃斯泰尔唁济亲王的宫廷副乐长,不久任乐长。从1761年起直至1790年乐队解散,海顿在埃斯泰尔哈济宫廷度过了一生中最可贵的30年。作为一个贵族宫廷的乐长,首先是附属于主人的奴仆,要按照亲王的意旨办事:他创作管理和指挥乐队,对歌唱者进行训练,以至保管乐器,抄写分谱。宫廷的艺术趣味和繁杂的行政事务限制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另一方面,宫廷的管弦乐队、合唱队、歌剧院、木偶剧场等又为他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写作机会,并能直接检验自己的作品,从而增删修改,臻于完善。海顿大部分的佳作是在埃斯泰尔哈济宫廷中写成的,包括约60部交响曲,40首弦乐四重奏,约30首钢琴奏鸣曲,5首弥撒曲和11部歌剧等。<br>海顿声誉渐著,1764年他的作品在巴黎出版,1765年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英国报纸上。1781年结识W.A.莫扎特时,他已蜚声欧洲。年近半百的海顿与初显风华的莫扎特建立了诚挚的友谊。莫扎特自认为是海顿的学生,声称首先从海顿学习了怎样写作弦乐四重奏;他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题赠海顿。海顿也十分倾慕和重视莫扎特的天才,他由衷地承认莫扎特歌剧创作方面的优势。在海顿后期的作品中,也显露了莫扎特音调柔和、感情细腻风格的影响。80年代的梅顿达到了创作上的成熟时期<br> <br> 海顿确立了乐队的双管编制和近代配器法原则,奠定了近代交响乐队的基础。

41

主题

0

好友

479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14#
发表于 2010-10-9 10:10 |只看该作者
我来啦
玉玉
假期过的快乐吗?
为女虽弱 为母则强

193

主题

0

好友

514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15#
发表于 2010-10-9 11:23 |只看该作者
914# 小熊妈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9-30 00:21 , Processed in 0.0709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