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排骨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圣经杂谈(90楼更新)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76#
发表于 2008-1-24 16:26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熊 于 2008-1-24 16:13 发表

当小鸟鲜血淋漓时我不会眼睁睁看着不管的,我会闭上眼的---------老熊语


狠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77#
发表于 2008-1-24 16:2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熊 于 2008-1-24 16:13 发表

当小鸟鲜血淋漓时我不会眼睁睁看着不管的,我会闭上眼的---------老熊语


跟郭德刚没学好的!这人学点好——难;学坏——快且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56

主题

0

好友

8044

积分

终极会员

无人能及

Rank: 8Rank: 8

78#
发表于 2008-1-24 16:32 |只看该作者
用得着跟他学吗


好了不搅局了,排骨鱼请继续啊...呵呵
飚泪的女人伤不起呀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79#
发表于 2008-1-24 18:13 |只看该作者

看到排骨兄弟的作品了

圣经,我小时候读过“圣经故事”
看历史看文学的时候,好像有些许提及

自己有空找来一本,看了2页不到就晕了

我有好多同学,去了西方没两年,回来基本都信奉基督
而且特别虔诚,饭前必作祷告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80#
发表于 2008-1-24 18:21 |只看该作者
和大家讲两件我认为特别有意思的真事

有一次,我还在上一个单位的时候,和法宇航谈判。
大家知道,军工国际贸易中回扣是无法避免的。按照洛马的总裁讲“我还没见过没有回扣的军火合同”
那个首席有一次私下和我们吃饭,又谈起这个问题,他反复讲,哪些不能落在纸面上,但他一定会兑现
最后,特别认真的以这句话结尾“主在看着我”
我们这些受党教育多年的人面面相觑



现在的单位,还是非正常商务问题
我们那个项目经理信基督,他的原话是“这事我要回去和主商量商量”
第二天“主没有同意这么大的额度,我们得再调整调整”
我当场几乎吐血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81#
发表于 2008-1-24 21:1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排骨鱼 于 2008-1-24 15:06 发表
我谈圣经并不是我信仰基督教,也不意味着我不欣赏基督教.唯一的目的就是启发阅读经典的兴趣,引起大家的讨论.
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引发不同人不同的思考,一部圣经,可以看作经,史,子,集,既是哲学,也是诗歌,我们作为俗 ...


同意。

无论东西方,对古典作品的诠释和解读都是无止境的。

古典作品留给后世的无限自由空间,也是它所以具有永恒魅力的主要原因。

241

主题

0

好友

230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82#
发表于 2008-1-24 21:3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y77 于 2008-1-24 18:21 发表
和大家讲两件我认为特别有意思的真事

有一次,我还在上一个单位的时候,和法宇航谈判。
大家知道,军工国际贸易中回扣是无法避免的。按照洛马的总裁讲“我还没见过没有回扣的军火合同”
那个首席有一次私下和 ...


我看了也开始吐血了。。主,您太忙啦。。。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83#
发表于 2008-1-25 13:3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oy77 于 2008-1-24 18:21 发表
和大家讲两件我认为特别有意思的真事

有一次,我还在上一个单位的时候,和法宇航谈判。
大家知道,军工国际贸易中回扣是无法避免的。按照洛马的总裁讲“我还没见过没有回扣的军火合同”
那个首席有一次私下和 ...


我回去要问问主,您说这事是真的吗?
主说:问事的人太多,工作忙,记不清了,好象有这么回事~!
我只能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以上纯属虚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84#
发表于 2008-1-25 13:36 |只看该作者
据说二战快结束的时候
盟军101空降师阿登山区被包围了
巴顿将军挥师驰援
一路上风雪交加,行军缓慢,大家心急如焚

巴顿将军笃信上帝
每天读圣经祷告
他找来了随军牧师,要求他向主祈求好天气
结果,次日天气专好

巴顿将军的原话是:快把那个牧师找来,他跟上帝很有交情,我要亲自给他授勋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85#
发表于 2008-2-21 15:38 |只看该作者
有限的生命
西方经济学最为重要的理论前提是“稀缺”这一概念。如果世界达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境界,人们各取所需,便不再需要有“经济”这样的行为。正因为人人都想得到的东西是稀缺的,所以会产生需求,产生供给,产生交易和市场。可是如果换个方向思考——人类最稀缺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生命。
正由于人生苦短,所有事情都要在活着的有限时间内去做,物质的稀缺才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因素。由此看来,西方经济学忽视了最根本的稀缺。一句戏联称:“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影;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的确,如果跨越了百年之限,那么尘世的是是非非、得得失失又都何足挂齿?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寿命正在不断增长,百年已经不是人生之限。可是即使如彭祖般活八百岁,岂不仍旧终有一死,与螟蛉朝生暮死有何分别。因而,汉语中的“大限”一词可谓传神,人类社会还有什么限制比生命的限制更大呢?
正是由于生命的稀缺,每个理性的经济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永生的渴望。道家炼丹修仙,佛教修行正果,埃及法老希望灵魂转世,基督教追求因信得救,都是十分理性的行为。原来宗教并不是如此那般超凡出世,无非也是追求稀缺资源的一种经济行为而已。可是这种追求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悖论。人们在市场中的经济行为同样是为了追求稀缺的资源,可是人们足够理性,没有人渴望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资源。这种追求是有限的,因而也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永远饶有趣味。在生命的市场上,人们却无法如此冷峻。他们渴望一劳永逸地获得永生。什么是永生?用经济学的语法来表达就是得到无限的生命,消灭生命资源的稀缺性。可是如果再多追问一步:生命一旦无限,这种追求还有什么意义?对永生的追求如果可以实现,就摧毁了追求永生的动力。这个悖论在经济市场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市场生生不息,活力无穷。生命的市场不可能如此。
好在,永生暂时还无法实现。这就是宗教为什么至今仍然存在的原因。出于同样的原因,所有宗教对于永生的描述只限于一幅美好的静止画面。没有一个高级宗教将这一画面再推进一步,设想出永生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生活。试想如果货物满世界都是,还有谁稀罕到市场上去购买。同样的,如果生命的有限可以解除,宗教这个大市场一定会变得门庭冷落。宗教不会愚蠢到去挖掉自己的根基。
宗教不做的事情,思想者们却偶尔会做。波伏瓦就提供了一个永生之后的动态生活场景。在她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中,一个中世纪的王子获得了永生的能力,本以为终于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他所有的梦想,最终却发现每次“轰轰烈烈地干一场”之后,收获的却总是失望。他陷入了对生命的疲倦。波伏瓦也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倡导者,从这部小说中可以读到她对存在意义的理解。在我看来,由于生命有限,存在才有意义。或者不如说,有了死亡,才有了存在。谁能设想出比永生不死更可怕的恶梦呢?
幸好我是会死的。有限的生命使我静夜仰望星空时充满着对无穷的钦羡,使我辛勤工作之际得到了渺小而幸福的成就感,使我面对选择时不得不放手一搏而非留待日后,使我每年春节只需要回乡看望父母、祖父母而非多如星宿的曾曾祖祖,使我珍爱每一次经历、每一丝感触、每一声感慨、每一个缘份。幸好生命是稀缺的,使我不得不熙熙攘攘地跻身于生命的大市场,丈量着一尺一寸的光阴,就像农贸市场上的一个布商,这种丈量使我的生命有了刻度,有始有终,容易把握。不然的话,我不知道我脆弱的灵魂能否承载那无穷的份量。因为有死,我才会爱。我爱的人在我的生命中得到了永生,我也在爱我的人心中得到了永生。没有人会爱上一件不朽的事情,不朽者也决不会去爱。
写到这里,我用去了我生命的一定份额,也写出了我一辈子所能写出的文字的固定比例,这就是死亡带来的意义。如此,还有什么必要感叹人生之短呢?还是苏东坡看得透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又何羡欤?
1

查看全部评分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86#
发表于 2008-2-22 17:21 |只看该作者
赞啊!
最好的相对论——正因为有了死亡,所以才有了存在!

我喜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42

主题

0

好友

183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87#
发表于 2008-2-24 16:37 |只看该作者
同样年龄的古人比现代人成熟,大概是因为现代人寿命更长,所以更加挥霍青春年少的时光

470

主题

0

好友

652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88#
发表于 2008-2-24 19:03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在西方吸血鬼故事里,永生是一种惩罚,死亡才是解脱。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89#
发表于 2008-2-24 19:37 |只看该作者
悲剧的诞生——你猜

看排骨兄弟的文章
就像看你猜

能静心读完一个章节
都是我这庶民的精神胜利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90#
发表于 2009-4-28 10:01 |只看该作者
文明史与耕地轮作

在人类发明出化肥以前,土地的肥力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农业生产的问题。不少最早产生人类文明的地区由于地力的枯竭而逐渐沙漠化——自然的沙漠化和文明的沙漠化。人类生产活动必然会破坏地表植被,从而断绝了腐殖质积累的来源,而农作物的生长又会耗光原有的营养物质。长此以往,土地成了石女的肚怀——产不出东西来了。于是风沙和阳光夺去了土地中的水分,干燥的表土流失,这就是自然的沙漠化过程。自然的沙漠化必然带来文明的沙漠化。人要吃饭才能生存,农业生产能力的衰退导致这些地方被人们废弃,文明的遗迹便逐日被湮没于漫漫黄沙之中了。非洲中部的沙哈拉、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土”、尼罗河流域的绿洲、中国的西北地区,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尽管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一些地区的沙漠化趋势无可避免,既不是植被破坏的恶果,也不是现代工业所致温室效应带来的灾难,而是缘于第四纪冰川末期以来气温上升的长时段趋势,可是从近代以来的环境史来看,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变迁之间的确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在整个历史中,人类都在与土地肥力的丧失进行着斗争。《圣经》中的一些内容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基督教的创世说中,上帝用六天造世界和人,第七天休息,我认为可能就是轮作制的一个隐喻(虽然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这个隐喻体现在《旧约•出埃及记》记载的“十诫”中,其第四条就是:
“你们要守安息日,把它看为神圣的一天。六天之内,你们要工作谋生,但到了第七天,你们就什么也不可以做,惟独要向上帝守安息日。”
这一隐喻在《出埃及记》第二十三章(“其他当守的律例”)就更直白了:
“六年之内你们可以耕种田地,积存土产,但到了第七年就要让土地休息,不耕不种,……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依照这条规例去行。”
“你们只要工作六天,到了第七天要休息,这样,牛驴就都可以歇息,你们家里的奴仆和寄居的也就可以得到一个舒畅的机会了。”
摩西与上帝立约之时,上帝不厌其烦地再次强调安息日:
“你要吩咐民众,叫他们定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我与民众立约的永久记号,这是叫他们知道是我耶和华使他们成为圣洁的。……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都要守安息日,纪念这永久的约,这是我和他们立约的永久记号。”

可见安息日在犹太教中的重要性。在以农耕为基础的时代,通过一种隐喻的形式如此强调休耕轮作,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农业时代的“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学”。

中国先秦时期实行“三圃制”,一块耕地要划成三分,每年轮番耕作,总有一份是处于休耕状态。这种方式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要胜于所有耕地都进行休耕。三圃制既保证了地力的持续,又维持了产量的稳定,为幅员辽阔的大帝国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前学历史专业时,老师讲过许多关于先秦土地制度的东西,可惜那时不用功,现在又没有时间去考证,所以一直没搞清楚究竟中国古代实行什么样的轮作制)

当然,轮作的发展并没有停留在休耕这个初级阶段。张五常在《卖桔者言》一书中也提起过轮作制(“会走动的资产”)。他说:“在研究中国农业时,我很佩服中国人养鱼的智慧。水稻的田地竟然在稻收成后,加水而用以养鱼。鱼可为稻田增加肥料;鱼收获后,又再种稻。在农业上,轮植的合并选择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在我所知的数十个轮植的方式中,我以为鱼与水稻替换最富想象力。”依我看,中国的“鱼米轮作制”不仅最有想象力,也最为合乎自然规律和科学发展观,无怪乎江南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正因为如此,“鱼米之乡”成为一个美丽的理想,从古到今寄托着无数人对美满生活的向往。

农业时代的人类,多少还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这不仅是一种伦理,更是生存的智慧。而工业文明打破了个平衡,直到人类意识到“增长的极限”,才终于开始反思发展的模式。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一种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不会反思的人类也无法进步。记得80年代在河南老家时,每年秋天都会有几天烟雾弥漫的日子,其实并不是自然现象,而是郊区农民焚烧秸杆、恰恰遇低气压天气,烟雾便盘桓数日不去。那感觉比北京的沙尘暴还不如。后来政府开始重视环境,要求“秸杆还田”。现在看,不仅响应了“科学发展观”,也符合最原始、却最强大的土地肥力原则。对待自然,不能抱着商业文明的价值观,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长久来看,有取有舍,才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轮作的精神,今天依然有用。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5-1-3 16:20 , Processed in 0.0507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