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西夏名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f you love him,bring him to Chang'an stock salon,for it's heaven.(股市沙龙)

[复制链接]

74

主题

0

好友

3279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16#
发表于 2008-1-21 14:31 |只看该作者

好多股票已经放弃抵抗.随波逐流了

ST银广夏  福建水泥  亿城股份

212

主题

0

好友

649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17#
发表于 2008-1-21 14:36 |只看该作者
14:29  观 察 员:港股下午开盘后继续大幅回落,目前下跌超过了900点,中石油下跌了6%,中石化下跌5%,中行、工行、建行跌幅都超过了4%
做人要厚道.

91

主题

0

好友

2786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18#
发表于 2008-1-21 14:37 |只看该作者
美国股市暴跌几天也就是10%的跌幅,咱们这跟就跟吧。干嘛跟着跌得过头了,几天跌了11%。

409

主题

0

好友

473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19#
发表于 2008-1-21 14:4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皮皮 于 2008-1-21 14:37 发表
美国股市暴跌几天也就是10%的跌幅,咱们这跟就跟吧。干嘛跟着跌得过头了,几天跌了11%。


我国有句著名的口号,赶英超美,股市也适用。

广告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212

主题

0

好友

649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0#
发表于 2008-1-21 14:54 |只看该作者
14:47  观 察 员:两市上涨个股只有100家出头,市场处于普跌之中,上证指数跌幅超过了5%,上一次上证指数跌幅超过5%是在07年7月5日
做人要厚道.

91

主题

0

好友

2786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1#
发表于 2008-1-21 14:54 |只看该作者
大盘跌得好夸张呀!

518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2#
发表于 2008-1-21 14:54 |只看该作者
跌幅这么大,没想到啊,早上听话出了好了。。。
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

123

主题

0

好友

2924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3#
发表于 2008-1-21 14:59 |只看该作者
有什么消息吗?明天如果低开的话,就做自己手里的股票T+0

74

主题

0

好友

3279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4#
发表于 2008-1-21 15:06 |只看该作者

小乙好呀.还有钱做T+0.我是没钱了.只能看着了.
呵呵.
ST银广夏  福建水泥  亿城股份

14

主题

0

好友

2058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5#
发表于 2008-1-21 15:12 |只看该作者
我k, 大盘跌的太夸张了吧。疯了。

t+0也先谨慎一点吧。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123

主题

0

好友

2924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6#
发表于 2008-1-21 15:1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可儿妈 于 2008-1-21 15:06 发表
小乙好呀.还有钱做T+0.我是没钱了.只能看着了.
呵呵.

咳,打新资金明天解冻,少量用些。主力还留着申购中煤能源呢。呵呵。

91

主题

0

好友

1216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7#
发表于 2008-1-21 15:15 |只看该作者
你跌,我跌,大家都跌,看谁能跌!
你捂,我捂,大家都捂,看谁能捂!

100

主题

0

好友

255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8#
发表于 2008-1-21 15:16 |只看该作者
我一定要捂出痱子来

58

主题

0

好友

3556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29#
发表于 2008-1-21 15:22 |只看该作者

清议:“你打喷嚏跟我有什么关系”

(本文是为周六出版的《理财周报》撰写的专稿,不得公开转载)



花旗集团四季度巨亏98.3亿美元,令全球股市、期市、汇市遭遇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最惨重的下跌。作为中国资产最重要的海外交易及定价中心,港股受到的打击似乎最为沉重,有分析称如同一次小型股灾。



不过,鉴于花旗集团2007年全年营业收入净值为817亿美元,净利润36.2亿美元,每股收益0.72美元;鉴于导致四季度亏损的直接原因是确认了181亿美元的资产减值损失,相当于市场此前预估损失的两倍,而该等损失明显具有非常损益的性质;鉴于过去6个月内花旗股价已由55.5美元下跌到27美元以下,我宁肯相信,现在是国际投资者买入花旗的一次绝好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港股之所以遭遇重挫,与其高度国际化的市场架构以及机构投资者打算转场逢低吸纳花旗股票有关。



然而,说港股重挫完全是由于花旗集团四季度巨亏引起的也不尽然,毕竟港股的调整已延续了三个月,而最初的调整显然是内地管理层紧急叫停港股直通车的结果。在此之前,由于市场憧憬内地资金“北水南调”,港股全然不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并接连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如果充分发挥内在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新兴市场受到的国际化冲击原本可以大大舒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花旗亏损事件当中,A股市场一改以往不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格局,同样遭遇重大挫折。这使人不能不联想到不久前媒体关于警惕A股市场受次贷危机影响的报道。



说真的,我实在不能接受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将演变为一场真正的金融危机而且终将导致美国经济出现全面衰退的说法。众所周知,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日本股市泡沫危机远比目前看到的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得多,但是,日本经济并没有因此陷入全面衰退,只是止步不前而已。进一步说,所谓次贷危机,说到底是银行业贷款担保品价格出现了下降,考虑到该等担保品是真实的资产,而不是完全虚拟的资产,其下跌幅度以及因此对银行业信贷安全的影响终究是有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次贷危机未必不是被美国金融界夸大的风险,其目的在于延长美国经济的增长周期,并借助美元贬值,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债权国转嫁危机成本和缓解债务压力。



说到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A股市场可能构成的影响,首先要明确的是传导机制。如果不能确认二者之间存在现实的传导路径,所谓的影响未必不是幻想。



那么,美国次贷危机可以透过中国金融机构对外投资以及相应的减值拨备的传导路径对A股市场构成影响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同时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毕竟到目前为止已知的中国上市银行对外投资规模十分有限,其中涉及次贷危机的部分更加有限。



接下来,由于A股市场还不是一个国际化的交易平台,外国人持股比例微不足道,加上等待进入这一市场的外国资金远远大于有回流意愿的资金规模,因此,即便是花旗股价再下跌一半,也不会出现资金转场压力。这应当被看作是在投资者结构以及资金面构筑的阻止美国次贷危机影响A股市场的制度性屏障。顺便说一句,这倒是提醒管理层应当尽可能拖延批准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申请。据我所知,在日本股市持续上涨的周期,日本政府同样为外国人持股设置了重重障碍,而外资大举进入日本股市是泡沫破灭之后发生的事情。



许多人担心次贷危机会透过美国经济萧条以及减少自中国进口的路径间接影响A股。但是,迫于美国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美国人很难接受更高的进口商品价格。为此,中国对美出口持续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十分严重。最近三个月的中美贸易数据亦显示问题并没有当初想像的那样严重。退一步讲,即使中国对美出口持续下降,鉴于美国是中国贸易顺差的第一大来源国,由此减少的贸易顺差对于中国舒缓流动性过剩压力会产生积极作用,并相应缓解国内的持续加息压力。



实际上,国际贸易关系终究是由比较资源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主宰的。中美两国之间悬殊的人均国民收入、工资以及土地价格差距,加上南辕北辙的国民储蓄率,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大量的中国产品来弥补其国内的供给缺口。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人可以接受美元对外贬值,但无法接受美元对内贬值,而后者在美联储持续减息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



我记得作家二月河曾经说过:“你打喷嚏跟我有什么关系。”以上分析令我相信,用这句话来评价美国次贷危机与A股市场之间的关系,或许是再恰当不过的。说到底,即使有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不可能像当年那些小型经济体那样过分依附于美国。必须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主权国家独立的经济地位,对于防止世界出现新殖民化倾向意义重大。

文章引用自:

58

主题

0

好友

3556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4030#
发表于 2008-1-21 15:25 |只看该作者

清议:片面报道岂能终结地产股牛市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近期媒体关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报道有片面之嫌。最初是一档颇具影响力的财经电视节目引用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提供的数据,聚焦北京市最近两个月的平均房价,以2007年12月市场成交均价12180元/平方米,较11月的15162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9.67%为依据,得出北京房价大幅下跌的结论。随后,类似的报道接踵而至。一时间,社会舆论似乎普遍接受了此前一度流传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的说法,并由此动摇了部分投资者对地产股的持股信心,也一度对地产股走势构成压力。



然而,如果注意到2006年北京平均房价仅为8792元/平方米,即使上述报道关于2007年12月平均房价的部分是真实的,较11月出现的环比下降也是真实的,也不能得出北京房价大幅下跌的结论。



问题的关键在于,指数变化总是表现为主趋势变化和次级趋势变化两种情况。大致说来,以上年同期数据为基数的指数变化通常为主趋势变化,以最近一期数据为基数的指数变化通常为次级趋势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关注次级趋势变化,忽视主趋势变化,所得出的结论难免是片面的,严格地讲是对事实的曲解。这与不能以2007年9月CPI较上月回落为依据而得出物价水平下降结论的道理是一样的。事实证明,那的确是一个颇为次级的指数变化,丝毫不影响现阶段CPI上涨的主趋势。



那么,媒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常识性的报道失误呢?据我观察,要么是出于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的原因,要么是受当前颇为流行的“泄愤文化”影响。



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货币市场出现的“年终效应”很容易对资金面较为敏感的股市、楼市等领域构成短暂影响。必须承认,由于近年来不断强化宏观调控政策,该等“年终效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不是很健忘的话,2006年12月的国内房价就颇受“年终效应”影响,但事实证明,在那时买到房子的人伴随事后房价的快速上涨狠狠地赚了一把。



抛开中房指数编制方法的科学性不谈,假如你生活在北京,并恰好关注房价动态,你不会不知道,过去一年北京的房价着实大涨了一番。以可比性最强的二手房价格计算,涨幅大多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



不可否认,对房价的看法的确存在“围城效应”――有房的不希望下跌,没房的不希望上涨。但这仅仅是一个主观意愿层面的问题。降落到客观的层面,种种迹象表明,同等质量并因此具有可比性的房价出现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鉴于目前政府从商品房交易当中获得的收益比例高达五成以上(包括土地出让金及土地出任环节一并征收的其他费用、针对土地二级开发商征收的各种税费以及由业主在交易环节承担的税费等等),并由此成为发展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受益方,加上该等收益占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在30%上下,迫于趋势上不断扩大的地方财政支出压力,一旦由于房地产市场陷入萧条而出现财政收入下降现象,政府将束手无策。



其次,因近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萧条而爆发的次贷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必须汲取的教训,鉴于国内个人住宅按揭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已达到举足轻重的水平,如果房价出现实质性下跌,该等实质性下跌是指尚未出售的房屋价格低于已出售的同等质量的房屋价格,势必在增加借款人还款压力的同时加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足够大的房价下跌幅度会促使借款人被动地重组债务,最糟糕的情况无疑是断供,而不论断供的原因是否真正涉及信用问题。实际上,即使不考虑房价下跌因素,持续加息已使得住宅信贷成本较一年前上涨了8%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最不希望房价下跌的可能就是商业银行。



第三,不可否认,近年来不仅针对绩差上市公司的重组力量主要来自房地产企业,而且越来越多的非房地产企业开始涉足房地产市场,包括许多一向心无旁目地扩张传统主业的制造业企业,例如海尔集团等。这也是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以此为背景,假如房价出现大幅下跌,不仅在建项目的房地产投资将暴露在亏损的风险之下,而且会严重波及非房地产领域,以至于整个工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势头都会受到影响。人们或许还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企业遭遇的业绩及财务困境,与当时出现的房价下跌关系颇为密切。



第四,由国内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格局尚未改变的事实出发,有人相信政府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给的努力可以有效抑制房价上涨。但我的观点是,在各种抑制房价的政策手段当中,最不可能发挥作用的恰恰就是该等努力。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囊中羞涩。可以肯定,政府用于廉租房的投资不可能来自房地产以外的领域,其中来自不盈利的经济适用房是很小的一块,大部分还是来自商品房。在很大程度上,所谓廉租房投资连接土地出让金的政策(该等政策在08年出现的变化是将用于廉租房投资的比例由以往的5%提升到10%),说到底是一项财政上的转移支付政策,其本质是廉租房供给增长主要取决于商品房供给增长。换一个角度说,政府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的努力必须以一个繁荣发展的商品房市场为前提。这就好比澳门特区政府关于改善当地产业结构的努力不得不以博彩业繁荣发展为前提的道理一样。推而论之,出于缩小住房领域贫富差距的考虑,现阶段不宜再出台新的限制商品房市场正常发展的政策。



最后,也是更加重要的,由于中国经济处在不断加剧的流动性过剩阶段,目前采用的各种货币紧缩工具仅仅是将过剩流动性暂时吸收到央行,未能改变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要素价格都面临向上重估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10年劳动力价格或工资大幅上涨的同时,土地要素价格的向上重估是不可避免的。说到底,鉴于土地是与劳动力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不应当也不可能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忽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惟一途径就是增加地租。没错,与农业生产领域的地租一样,房地产领域的土地出让金以及由此决定的房价,也有着地租的本质。



从某种意义上将,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就是缩小二者在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或工资和地租方面的差距。为此,我丝毫不怀疑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仍处在颇为初级的发展阶段。也正是出于这一认知,令我相信房地产在中国仍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地产股的牛市亦远未终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10-7 21:42 , Processed in 0.0959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