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95|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3 13: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卷一

柏杨所著的《白话版资治通鉴》开篇中所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略有偏差,不过看他后来评论司马光的言论,他的翻译也有一定道理。古文中的“卑”与“贱”字与今义所差很大。孔子虽是维护礼教之人,但他为《易经》所撰之文还应单独分析。
至于其后15~18页中他的观点,我也不敢苟同。当然我也知道司马光在历史上是个保守派的代表,但并不代表他所维护的“礼义”就一定不对。历史人还应该放在历史中去看,才能较少的偏离历史主题及原貌。我认为司马光只是学死了书本,若他通晓《易经》就该知道和明白: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能掌握变化和领导变化的人是第一等人;随机应变的人是略次一等的人;最次一等人是意识不到变化,甚至变化来了也不应变之人,这类人还有可能会阻拦咒骂变化。我认为司马光就是这一类的人。
且不说现今的民主思想是何年何月才走入中国,只在当时来看司马光的言论,是很传统的思想,这种思想于古时未必不对,不该全盘否定,毕竟司马光之后的朝代也全部没有脱离这一思想。
皇帝责令司马光著此《资治通鉴》必定有道理,司马光也必定有过人之处。

未完……
1

查看全部评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7-8-13 13:29 |只看该作者
我曾发帖问过关于看待历史著作的问题,就是因为看柏杨这书才想到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07-8-13 13:40 |只看该作者
《周纪一》中前半部分所记载之历史是三家分晋前的原委,事件起源于三家国君的祖父一辈。
之后记录了魏国国君魏斯及其臣子的一系列言行,读后感慨良多。
其间,柏杨也评论了一段司马光关于一个人品德与才能的言论。对比二人所说的观点,真是各有千秋,也各有道理。我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与才能并不像柏杨所说那样需要盖官论定。一个人的言、行,足以显出一个人的品德与才能,不用等到此人死后再去评论。
而对于柏杨在23~24页提出的一个困惑:“以司马光学问的渊博,为什么没有冒出一点民主法治的构思?”我以为,柏杨有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站在了本时代去看待历史!“民主法治”这四个字存在最多不过二百来年,如何可以用近代之西方观点看古代中国之事呢?其论谬矣。用什么思想去治理国家恐怕不是“学问渊博”就足以说明的。幸好柏杨只是困惑而不是指责!

我做札记不敢妄评历史,只做为一旁观者,略做记录。

柏杨做学问一丝不苟,不仅在书中加入原司马光未录之重要史实,还增加许多历史知识,修改原文之错,令人佩服。

至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一辑第一本90页,完成了原文《卷第一•周纪一》的全部内容。柏杨在结尾写了一小段评论,我百分之九十都是同意的,另外百分之十略做保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07-8-13 13:53 |只看该作者
上午初读《资治通鉴》过于执着于柏杨所评之言,反倒没有着眼于历史本身所带来的启示,实在有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之嫌疑!
《卷第一•周纪一》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魏斯(文侯)和其臣子的一系列事件与对话;另一个便是杀妻求将的吴起。不过我觉得像魏文侯一样的有道明君很多,像吴起一样的济世偏才却不多。说吴起“济世”并不是说他慈悲,能救民于水火,反而他是个很残忍之人,为求一将职不惜杀害自己的结发妻子。但是他太有能力和本事了,他所辅佐过的君王都将国力变强盛了许多,外患也少了许多。从这个角度说,吴起对人民能在乱世中平静生活几年起了积极作用,所以我说他“济世”。而说他拥有的是“偏”才,是因为他为人并非正直不阿,应算个邪派人物。为求得国君信任不惜亲手杀妻,这样残忍之人说他行为偏激应该不过分吧!
柏杨在第62~63页对吴起的一生也有一段评论,说他“心直口快,胸无城府”,是个“既有能力而又正直的知识分子”,我是不大同意的。当然,我没有看过其它史书,不知其它史书上是如何描述此人的,但是通过司马光所记录的史实来看,吴起应该是名将才,虽然最后于楚国做了宰相并推行改革,但在鲁国、魏国都是带兵之将啊!总之吴起杀妻不管原因和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正直”二字就不该给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07-8-13 14:06 |只看该作者
卷二

晚上读至秦孝公用公孙鞅变法,似乎感受到了法家学派一旦被推行后那种严酷的社会氛围。社会治安是非常好了,但我感觉人民似乎失去了本性中自由的那一部份。因为畏法,所以不敢为非作歹,同时,也会积压很多负面情绪在心底,只等着时机一同爆发。这一治世手段近眼前、轻长远,必不能流传于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58

主题

0

好友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07-8-13 14:08 |只看该作者
妹子好志气,要坚持啊...


"柏杨做学问一丝不苟,不仅在书中加入原司马光未录之重要史实,还增加许多历史知识,修改原文之错,令人佩服。"

未必,未必,不要受柏杨影响,这个人的很多观点偏激...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读史自然还是要把自己放到其时才对,
上面的开篇话若放到现在恐怕会被批的体无完肤..但对于封建历史,就是这样的...

文言文韵味多好啊,不必看白话的,别人嚼过的东西终究会不自觉的有别人的观点....
<<通鉴>>属于编年史, 就史实而言,应该是可信的...

看过多遍了,前面看的细,后面看的粗,还在经常看...有益,有益

[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7-8-13 14:10 编辑 ]

158

主题

0

好友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07-8-13 14:3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菜鸟 于 2007-8-13 13:53 发表
另一个便是杀妻求将的吴起。不过我觉得像魏文侯一样的有道明君很多,像吴起一样的济世偏才却不多。说吴起“济世”并不是说他慈悲,能救民于水火,反而他是个很残忍之人,为求一将职不惜杀害自己的结发妻子。但是他太有能力和本事了,他所辅佐过的君王都将国力变强盛了许多,外患也少了许多。从这个角度说,吴起对人民能在乱世中平静生活几年起了积极作用,所以我说他“济世”。而说他拥有的是“偏”才,是因为他为人并非正直不阿,应算个邪派人物。为求得国君信任不惜亲手杀妻,这样残忍之人说他行为偏激应该不过分吧!
...



吴起,这个人可是了不得,政治,军事都够级别,“兵家孙吴”,他几乎和孙子齐名了...
他先后在鲁,魏,楚为将,都是大有所为
有兵书<<吴子>>传世,

这个人不是残忍,
你看看他的很多观点:

吴子认为 兵不在多而在“治”,
"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而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这句话是说:兵凶,国家之祸,不宜多)

吴子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
.....

吴起杀妻求将,应该说功名心重,急于成名.......

[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7-8-13 14:42 编辑 ]

55

主题

0

好友

1260

积分

终极会员

馆里员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07-8-13 14:53 |只看该作者
柏杨的书,国内很多学者觉得有些偏,不过,这也是史学的特色,角度不同,位置不同。
尤其是不在国内做学问的史家,思想羁绊相对少些,值得学习。
moon shine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07-8-14 10:41 |只看该作者
哥哥说的真好,小妹也是初读此书,不过也对照了原著,所以看得很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07-8-14 10:59 |只看该作者
第147~149页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了,得到商君封号的鞅也落得一个车裂的下场。
原本我认为商鞅又此下场只是因为他的政治手段过于严苛,而实际上,商鞅为人从此书记载来看也是有诸多问题。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商鞅的改革虽然使衰败的秦国重新强大了起来,但他本人树敌太多,殊不知有人卧薪尝胆等着商鞅不再得宠或秦孝公死时,杀之而后快。商鞅为什么没有意识到他的屏障只是一个秦孝公、为什么就不怕秦孝公先他而去呢?
我觉得,商鞅在政治上是个成功者,但在做人上却是个失败者。并因为他而牵连全家没得好死,真是历史的残酷与悲哀啊!

[ 本帖最后由 菜鸟 于 2007-8-14 11:01 编辑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07-8-14 11:03 |只看该作者
第158~165页

苏秦和张仪这对朋友的事迹我是很不理解的。不过苏秦提出的“南北合纵”政策确是有非常的战略眼光。他游说六国国君的言辞也是可圈可点。据书中记载,他与张仪同庞涓、孙膑同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和孙膑学的是行军作战的兵法,苏秦和张仪学的是纵横捭阖的政治策略。这两对学生在历史上留下的故事还真是颇多相似之处。比如,苏秦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及张仪,庞涓也是有这样的自知之明;苏秦为了达到自己“合纵”的政治策略,便故意利用国君之口激怒张仪,庞涓也是这样利用国君之手让孙膑成为废人,庞涓是凶狠多了!不过结局却是完全相反:庞涓与孙膑反目成仇,各保一主,互为敌人,最终庞涓死于孙膑的神算之下;苏秦和张仪却不是,二人虽也各投了不同国君,张仪却是身在秦国但保证促成苏秦“南北合纵”之谋略,让其余六国共同抗击秦国。不知张仪是真心还是假意这样待苏秦,我想应该再去查查别的史书如何记载再做定论!
再说说这“南北合纵”的提议,柏杨也在书中说了“这是六国抗秦的唯一方式”,我觉得这么绝对去说有点主观了。但确实是相当高明的一个办法。不过六国签好盟约之后第二年就让秦国的诈术给破坏殆尽、就此瓦解。六国还没有尝到“合纵”的好处,就放弃了“合纵”这条路。我认为原因有如下几个:首先,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混乱年代,六国互相没有信任可言。这个年代朝不保夕,只相信力量,只要足够强大,就可以侵略别国,要求割地。这个强权政治的年月,六国之间也常有战争,只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与实力从而不被别人吞食掉。基于这样的历史基调,六国也只能达成表面的一致。六国任何一国都无法抗衡强秦,因此联合抗秦也是历史所趋。可历史也局限了六国联合的实质实现,因为六国间数百年都是猜疑着演进的。如何能一夜之间就达到共识呢?
其次,苏秦其人。在这个战乱年代,每个有些学识的人都想立足当下,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有七个选项。苏秦首选是秦,可生不逢时,秦国刚车裂了卫人商鞅,秦惠王正厌恶外国客卿,因此苏秦才选了他的第二选项。那么当时的人恐怕谁也没想过黎民苍生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吧。当时,恐怕就剩下权力啊、势力啊、战争啊、欲望啊、名声啊……就连孟子也在忙于宣扬自己的学说,并使自己的学说适合当时的当权者。他改变了孔子的思想,因为他知道孔子的学说根本无法推行。我读过南怀瑾先生的作品,他是非常推崇孔子的。她说孔子被尊为“圣人”不是偶然的,孔子一生所宣扬的学说孔子自己知道是为当世所不容的。但孔子仍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为孔子坚信的事业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顺天而行”,天道如何孔子就要如何。他的学生曾析说出孔子的心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就是站在苍生的角度上说出了一个和谐而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我想苏秦应该是没有这样的胸怀,他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想恐怕就是如何能学以致用,名垂史册。也许我的看法也过于主观臆断了,可我在他们身上没有看到悲天悯人的心肠,只有尔虞我诈的计谋,这应该是草根布衣的悲哀,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南北合纵”最终失败了。失败在六国互相猜忌的前提下,也失败在盟约签订的萌芽期就被秦国“诈”死了!假设,六国此盟约签订后能够联合攻秦一次,能够多些时间和机会让六国尝尝好处,那是否六国能够将“合纵”进行到底呢?不过这是一个容不得任何人喘息的年代,一切就是要快:富强快;衰败快。真是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这一谋略提出是必然的,失败也是必然的,一切都在冥冥中有天意存在。就让我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走入战国时代,感受那血雨腥风的动荡吧!

至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一辑第一本第186页,完成了原文《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的全部内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15

主题

0

好友

7670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07-8-14 16:19 |只看该作者
读得很细致嘛
NIMBUS

184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终极会员

心理咨询师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07-8-14 16:54 |只看该作者
恶补历史的空白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19

主题

0

好友

151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07-8-14 20:43 |只看该作者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42

主题

0

好友

1837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07-8-14 21:50 |只看该作者
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也许不必仔细分析六国失败的具体原因,就是六国尝到了合纵的好处,也不能坚持到秦的灭亡,而是在六国中崛起的一个或两个终止这个合纵,到时候统一天下的不是秦,但跟秦没有分别
过程也许不同,结局大约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11-16 18:41 , Processed in 0.0737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