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因为春天冷热不调,很多小孩受凉咳嗽,而且病毒细菌猖獗的时候到了,寒咳比
较多,这些咳嗽通常表现为早上、白天咳嗽,或者突然冷一下就咳嗽。现给以下建议:
1/熏醋,一半醋、一半水睡觉前薰卧室1个小时,醋杀菌,水增加湿度,都可以有效防
止和控制咳嗽;
2/大蒜,大人炒菜的熟大蒜给宝宝吃,可以增强抵抗力,防止感冒,也可以杀菌止咳。
3/如果开始咳嗽,重要的是不要吃止咳药。可以用山楂、陈皮、甘草少量煮水,流清鼻
涕的放姜丝。也可以用山楂甘草白萝卜水。多喝热水。
4/咳嗽有痰就拍,贴子里写了方法,好好看。
5/咳嗽不会很快好,3-15天都可能,只要能控制住,精神好,不要急于去医院,防止因
咳嗽去医院补又交叉感染。
6/如果咳嗽发烧,这个季节多数是风寒引起,不要吃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吃至宝丸或感
冒清热冲剂(里面都有紫苏)。
7/咳嗽病程后,会因为久病脾虚,食欲不旺,甚至发展为积食咳嗽,这时的咳嗽已经转
化成热咳,通常是表现为夜里咳嗽厉害。需要消积止咳。喝山楂水(山楂、白萝卜在整
个治疗中都非常重要),严重的夜里总咳嗽,要吃消积止咳口服液。
咳嗽大概分以下几种
风寒咳嗽:周身肌肉酸痛、畏寒怕冷、喉痛、无汗、吐白色痰,伴有头痛、流清涕及发
烧等。(特点:其色白)西医多诊断为病毒(血相不高或血相低)血相高,如果同时具
有前面的症状,也可以先按风寒治,再配合抗生素。
风热咳嗽:发烧、口干、鼻塞、吐黄痰且吐痰不爽、喉痛。。(特点:其色红、黄)
燥火咳嗽: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特点:其色红)
痰湿咳嗽: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特点:其色
黄、白)
积食咳嗽:和痰湿咳嗽类似,因脾胃消化不良或大肠秘结影响肺部功能。
体虚咳嗽: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
或咯血。。(特点:其色黑、白)
夜咳:可能是虫咳,是寄生虫进入呼吸道造成咳嗽;可能是过敏,灰尘、螨虫造成咳
嗽;可能是鼻涕或睡前喝水,有流入呼吸道;可能是积食;可能是阳虚。
夜里和早上咳嗽,可能是干燥,可能是阴虚,可能是盖被太热,可能是寒咳,这些可以
用乌梅煮水放姜丝。
哮喘:中医理论认为哮喘最初多是由感冒引起,外邪犯肺,必先于表,如不用宣肺的辛
温、辛凉解表医治,往往不能彻底治疗,使外邪不断传里未能透达,损伤肺气(破坏了
气管内壁纤毛上皮),气机失调,以致肺气不能下行归肾,肾不能摄纳来自上部的肺
气,所以由最初感冒症状的恶寒、流鼻涕、头痛、咳嗽发烧等“肺卫表证”的正常反
应、抗病反应,而转入以喘为主“肺脾肾里症”状态的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即功能亢
进的抗病反应。因此形成哮喘。
因此要治愈哮喘,必须恢复人体抗病能力,恢复支气管功能。恢复的办法,不能经常用
扩张支气管的方法暂时止喘,因为长期扩张,支气管弹力消失,则支气管的正常“清
除”和“防卫”功能则更会减弱,痰越不能排出,此时支气管本来欲达到“清除”功能
不行,而变为“痉挛”、喘越加深。因之要彻底治愈哮喘,必须恢复人体与自然界各种
微生物各种病毒细菌进行抗争固有的防卫能力、抗病能力,恢复人体的抗病反应、正常
反应,中医学术用语叫做恢复“肺卫表证”,把已经陷入肺、脾、肾的病机,用中医
“宣肺祛邪”结合“摄纳肾气”等治法再宣透出来,经过一段治疗以后,患者一旦再患
感冒又会出现恶冷、发烧、头痛、流鼻涕等“肺卫表证”,仅服少量解表宣肺中药即可
治愈,而再不会出现功能低下以喘为主的“肺、脾、肾里症”。
咳嗽有很多种,以上只是咳嗽初起时的明显特征,初期立刻治疗就会收到好效果,但拖
延时间久,各种症状也会混合和转化,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儿童咳嗽主要根在脾胃,脾
胃健康,运化得当,就不会产生湿热和虚弱,抵抗力强就不容易受风寒侵袭,脾胃不
和,造成肺部升腾不利而产生各种咳嗽。围绕健脾润肺,下面是几个主要的食物。
1/ 白萝卜(这是被很多老观念冤枉的好食物)。白萝卜性平,对脾肺皆有好处。可以
煮水,吃萝卜,配合白糖、姜丝可治寒咳;配合菊花、金银花可治热咳;配合银耳百合
可治燥咳;配合山楂、麦芽可治积食咳嗽。个人认为白萝卜是最安全的食疗。除体虚咳
嗽使用补药时不能用,其他时候都可以用。
2/ 梨。润肺祛痰,但性寒伤脾,风寒、体虚慎用。
3/ 陈皮。用于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是各种咳嗽中的重要调和剂。
4/ 甘草。镇咳、祛痰、清肺、解毒,有润喉升发作用,可以牵引各种药物产生最佳效
果。由于升发作用,有提高血压的作用,要注意少用,有点味道就可以。
5/ 百合、莲子、银耳。这三者白色属金润肺,同时生津健脾,是治疗燥咳伤津咳嗽的
好食物。
6/ 薏米,这本应该算在健脾的食物中,但因积食湿热造成的咳嗽中,薏米起健脾除湿
的功效,所以治疗咳嗽的时候也要用到。
7/ 山药,和薏米一样,因健脾功效显著,所以不能不列在此。
8/ 枸杞,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增强人们的免疫力,体虚咳嗽和因肾虚造
成的燥火咳嗽,阳虚寒咳中可以用。
9/ 乌梅,滋阴潜阳,用于伤津燥咳,阴虚燥咳,还可以用于积食咳嗽,特别是寄生虫
造成的夜咳。
10/ 杏仁,性微温,入肺,有苦泄降气、止咳平喘的功效。有南北杏之分,南杏甜药效
很小,可作一般滋润用,北杏苦可以入药,但有毒,少用。
11/ 大蒜,味辛、甘,性温,温中健脾、行滞消食、解毒、杀虫。有杀菌去邪的功效,
可治疗哮喘咳嗽。
咳嗽治疗:
1/风寒咳嗽:冬春最常见风寒咳嗽,主要是风寒入肺造成痰多咳嗽,这时候首要暖肺驱
寒。用小儿风寒感冒冲剂或小儿至宝丸,咳嗽里还可以用通宣理肺。同时配合姜水,和
其它化痰的食疗水;
2/风热咳嗽:四季可能发生,用健儿清解液。喝进印花水。
3/积食咳嗽:根据身体情况用消积止咳口服液或醒脾养儿颗粒。
4/发烧治疗不当,热退后咳嗽不止,饮食减少,痰喘,如抗生素、寒凉药物治疗后,以
温内健脾为主。用小青龙汤(麻黄6,细辛3,五味子4,陈皮4,半夏4,茯苓5,白术5,
干姜5,炙甘草5,桂枝6,白芍3 四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忌食
生冷油腻食品,四剂。)。也可以用风寒感冒冲剂代替。
简单易用的食疗:
1/陈皮、甘草、杏仁露(大些孩子可以用现成的杏仁露)。消积化痰止咳消肿,风热咳
加金银花,风寒咳加姜丝,积食加山楂。
2/白萝卜、梨、冰糖水。润肺清热,适合燥咳、积食咳嗽。
3/百合、莲子、银耳、冰糖粥。健肺生津,可作为日常养肺食疗。
4/黄芪、山药、红枣粥。补气健脾,可作为秋冬提高抵抗力。
5/乌梅汤。生津杀虫,可治虫咳、阴虚咳嗽。
6/陈皮、甘草、菊花、山楂泡水,放蜂蜜,消食利咽止咳,可治疗各种咳嗽后期,喉咙
肿胀,痰在喉咙,食欲不振。寒咳加姜。
7/陈皮、山楂、甘草、姜、蜂蜜水,消食润喉,化痰升气,性平和,可作为咳嗽基础
水。每种3-5片煮水300-500ml 即可,1岁以内宝宝加白糖,不要蜂蜜。
8/大蒜煮熟,根据寒热情况加白糖或红糖,每天适量吃,可以防止咳嗽炎症,有很好的
辅助效果。
(待续)
祛痰药:
1/ 沐舒坦,西药,稀释痰液,以便排除,适合痰非常严重,粘稠无法吐出,甚至呼吸
困难的情况,没有专门针对婴儿的,通用,按体重计算:1.2~1.6mg/kg/日计算,分两
次饭后吃,粗算2岁以下每次用片剂的1/3片,每天2次。用糖浆更容易喂,计算方法一
样。粗算方法如下:
6岁以上儿童:每天2-3次,总量45mg
2-6岁儿童:每天3次,总量45mg
2岁以下儿童:每天2次,总量15mg(半片片剂或2ml糖浆)注意是总量,分2次。
2/王氏保赤丸,个人认为配比非常好,儿科全科药,祛痰润肺有一定疗效,尤其气管
炎、肺炎时用作辅助用药,能大大缩短疗程。
3/小儿葫芦散,和王氏功能类似,更偏重祛痰,但不如王氏易吃。
4/健儿清解液,针对热咳发烧,或寒咳后期转热或出火旺症状,消积去痰,清热解表。
咳嗽处理方法:
1/拍痰:如果咳嗽有痰,要经常拍痰,以便将肺和气管里的痰排出,方法如下:
小儿趴着,可以趴在大人腿上或被子上,注意底下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软。手掌扣成中空
状,在宝宝后背两侧肺的位置拍,左右轮拍,自肺下端向上移动,以便让肺中痰液散开
向喉咙走。左右共50到100次。拍的时候要稍用力,不要太轻,稍重不会影响宝宝。痰
到嗓子,很容易在咳嗽时进入嘴里,宝宝不会吐痰,但咽到肚子里就没事了。
2/紧急止咳处理方法:一次咳嗽猛烈或时间长了,可能造成呕吐,或其他难受情况,此
时不要拍后背,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压在后背两侧肩胛骨中间脊椎的位置,顺时
针按摩,可以缓和咳嗽,防止呕吐。要注意按住后也不要让宝宝弯腰窝着,可以另外一
只手托住宝宝前胸不动。
3/按摩肺经,在宝宝无名指,从指纹圆中心向指尖方向搓按,每次100下。
咳嗽难治,预防最重要:
1/健脾仿积食
2/健肺仿外邪
3/运动提高抵抗力
4/湿度合适防燥、湿
5/衣被要少防内热
还是那句: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咳嗽治疗原则:
1/辨别寒热,在中医,咳嗽只是一个症状,并不是一种病,问题不仅仅在咳嗽的位置。
因此辨别咳嗽原因非常重要。一般儿童主要可能是寒、热、积食。寒有白色的特征,嘴
唇白、舌头白、面颊白、尿白、痰白、鼻涕清。热有火的颜色,嘴唇红、面颊红、尿
黄、舌苔黄、尿黄、痰黄、鼻涕浓黄。积食有厚的表现,兼有火色,舌苔白、厚、痰白
浓、面颊黄、嘴唇红。通常突发的热咳很少,之前必有其他原因,容易避免。而寒咳、
积食咳,也很容易发展到热咳,所以治疗过程中要随时根据情况改变治疗方法,所以不
要用长药。
2/避免错误的治疗,咳嗽是人体排除废物的反应,咳嗽开始最重要的是不能止咳,辨别
情况,先去病根,否则废物积存,后果非常严重。止咳药有麻痹神经和上瘾的可能,切
忌随便使用。
3/及时排除痰液,可以用拍痰的方法,小儿不会吐出,咽到肚子里就可以。必要时使用
西药化痰。
4/注意环境空气清新,不要穿多捂多,保证正常散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