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建莉:没有快乐童年,很难有幸福人生 转载
尹建莉老师认为,和谐的、人员构成简单的家庭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快乐;单亲家庭与孩子快乐与否没有绝对的联系。快乐的童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那些校园暴力事件的行凶者很可能在童年经受了太多的家庭暴力。学业进步与快乐没有任何冲突,喜欢学习是人的天性。
嘉宾介绍:尹建莉,家庭教育类畅销图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尹建莉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尹建莉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
精彩语录
·孩子跟你相处当中如果老是紧张、没有被尊重,或者他觉得受到的拘束太多,他就会觉得不快乐。儿童经常性地不快乐,是会导致某些心理障碍的。
·要尽量简化一下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里面的人能少点尽量少点。
·一个孩子快乐不快乐跟他是单亲家庭还是双亲家庭没有必然的、绝对的联系。
·社会并没有特别地亏待这些杀人犯。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在童年时代经受了太多的精神折磨,即遭遇了太多的家庭暴力。
·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生活得不错,我们都知道这是父母给我们的。父母在教育观念上没有那么明确的意识,但是他们的做法恰巧契合了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做他们的孩子,我们是很幸运的。
·孩子一有什么事你就跟她发脾气,其实就把自己降到了跟孩子一样的高度了。
·那些到了高中还不想用功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长从小第一把他的学习兴趣破坏了,第二你没有培植出他的理性。
·家长给孩子择校,不要盲目的看学校大门口的牌子,因为很多名校其实是政策倾斜的一个结果。
访谈全文
孩子快乐不快乐,一眼就能看出来
网易亲子:您觉得快乐童年具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尹建莉:其实一个人快乐不快乐,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孩子很小的时候,他的情绪诉求语言是哭和笑。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动不动就哭,这肯定是表达了他的情绪不快乐;再大一点,你只要跟孩子有正常的交流,他高兴不高兴我们都能知道,这个判断应该挺简单的。
网易亲子:但是很多时候,小时候不觉得快乐的事儿,成年以后回想起来会觉得很快乐。
尹建莉:也是,其实我们成年人观看一个儿童的时候,会觉得他很多的行为很可爱,很可笑,觉得他应该是挺快乐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可能不理解孩子,没在意他小小的内心的一些感受。比如有的人捉弄孩子,骗他说“你妈不要你了”,或者“把你最好的玩具送人了”,这个时候孩子急得一哭,作为成年人来看觉得是一个趣事,多可爱啊;可对于孩子来说就觉得没有趣,甚至有有被尊重的感觉。大的教育是由生活中无数的小事构成的,几乎每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都反映了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素养。父母亲跟孩子相处中是不是理解孩子,是不是让孩子感觉舒服和自然,这是特别重要的。孩子跟你相处当中如果老是紧张、没有被尊重,或者他觉得受到的拘束太多,他就会觉得不快乐。儿童经常性地不快乐,是会导致某些心理障碍的。
构成简单的家庭更容易让孩子快乐
网易亲子: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更容易让孩子快乐?
尹建莉:首先必须是基于孩子跟父母亲有足够多的相处时间,即我们常说的要屎一把尿一把地把孩子亲自拉扯大。有的人在孩子一出生以后,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看,父母亲多长时间才见孩子一次,这样的抚养模式,那你用再多的技巧,孩子都谈不上快乐。虽然爷爷奶奶也很爱他,但是这决然取代不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护。孩子是来自于父母的,上帝造人,孩子是天然的要跟父母相处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跟了孩子相处的时间和质量。
第二个就是夫妻两个人本身感情要和谐,家里不是经常吵吵闹闹,孩子就会感觉更快乐。除了夫妻关系和谐,如果有老人的话,婆媳之间不要有什么冲突,孩子能够感受到你这种气氛。
第三是要尽量简化一下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里面的人能少点尽量少点。家里如果人口众多,又是爷爷奶奶,又是父母亲,还有保姆,甚至姑姑、姨之类的,人太多了,这个人指点他一下,那个人管理他一下,孩子会很烦燥的。孩子是喜欢兄弟姐妹有几个,即喜欢平等的玩伴,但并不喜欢有太多的“家长”,因为家长一多,指点和包办就多。有的人发现那些学业等各方面优秀的孩子,多半是家庭生活中没有老人参与教育的。只是父母亲带着孩子,白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样的孩子受到的打扰少,心理更平和一些。
再补充一点,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所有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育价值观一定要统一,不能这个人说应该这样,那个人说应该那样。否则会弄得孩子不知所措或两面派,这对他的心理健康没一点好处。当然,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必须基于你们的教育价值观是正确的;如果统一起来的是错误的观点,比如都认为可以打骂孩子,两个人合起来打骂孩子,不尊重孩子,那就更糟糕了。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很快乐
网易亲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是就一定不快乐了呢?
尹建莉:不是,一个孩子快乐不快乐跟他是单亲家庭还是双亲家庭没有必然的、绝对的联系。很多生活在双亲家庭的孩子,如果父母亲关系不好,或者父母亲的管教方式不得当,孩子照样不幸福。同时,有些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果他的爸爸或者妈妈很会照顾孩子,跟儿童相处得非常愉快,孩子照样成长得非常健康。
你看奥巴马自传就能看到,他的妈妈一个人抚养他,他的姥姥、姥爷照顾他,但是他们从来不在他面前诽谤他父亲,他父亲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他们总是在奥巴马面前说你的父亲如何优秀,出色,这就给了奥巴马很多的自信,也给他树立了一个榜样。
离异家庭的孩子多心理问题,不是父母亲分开这个事情本身造成的,而是父母的相处方式,比如不断地吵闹,粗暴相向等,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同时,父母亲性格或人格上的不完善,不仅损害到夫妻关系,也会体现在跟孩子相处中,父母不良的思维方式或不合适的言行会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及个性。
所以,如果说父母亲两个人仅是因为性格不合分手,但整个过程理性而体面,表现出完善的人格,实事求是地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孩子讲出来,都表达出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不会因为父母的分手而减少,只是相处的方式不同以前了。那么,孩子虽然会为父母分手而遗憾,但心理不会受到伤害。同时,还能从父母身上学到如何体面地做人,如何善待和宽容他人。
校园暴力事件行凶者的童年很有可能充满了打骂、歧视
网易亲子: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对他以后的发展都有什么样的影响?
尹建莉:可以说是决定一生,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很难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我们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成年人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毛病,甚至是严重的心理变态、人格扭曲,犯罪。看到这些的时候,我们会指责这个人,或者是追究社会、政策方面的问题。很少有人能够看到这些心理变态者他们的问题其实来源于童年生活,具体地说,往往就来源于他的家庭教育。
比如最近好几起校园伤害案发生后,媒体净是追究社会如何如何了,似乎是因为社会亏待了这些人,没关心这些人,他们才去行凶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论断,这样一种习惯性的宏大话语模式会给人以误导。
不要大而化之地说社会怎么怎么了,社会并没有特别地亏待这些杀人犯。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在童年时代经受了太多的精神折磨,即遭遇了太多的家庭暴力。这导致他们自卑和粗暴、心理扭曲变态,成年后往往表现出内向、易怒、冷酷、思维不健康,严重的则是残忍。请真诚地想一下,比这些杀人犯生存际遇更差的大有人在,但大家并不是都去杀人。如果一找原因就找到“社会”身上,这是板子打在空气中,毫无意义;而且会有误导,让这些变态狂也误认为他们人生的不幸是“社会”造成的。当他们想要报复时,因为找不到“社会”这个具体的实物,而基于他们多年以来形成的自卑、怯懦的心理,他们会习惯性地寻找那些比他们更弱小者进行报复。
有人指责媒体过份报道此类事件,认为这是在给潜在的犯罪分子提醒。这可能是个事实,但绝不是根源。正如媒体报道有人行骗,其中提到的骗术只有到那些胸藏骗人之心的人那里才会成为“启蒙教育”;对于心态正常而健康的人来说,只是增加一些防范的常识,绝不可能去模仿。所以要解决的还是如何少一些心理变态者,而这个工作必须是从童年做起,从家庭做起。
特别感谢父母给了我快乐的童年
网易亲子:您有想过自己的童年快乐不快乐吗?
尹建莉:我的童年总体来说还是很快乐的。父母几乎没打骂过我,同时,我的童年没有任何学习的压力,但比起同龄人来说,却有较为丰富的阅读。我父亲经常给我们订各种书报杂志,同时家里还有文革“禁书”。这些对我的成长都是很重要的。
网易亲子:您小时候的生活环境蛮好的。
尹建莉:如果说这个“环境”是指物质方面的,我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是指精神层面,应该是肯定的。当时我们在一个县城里的单位大院里住着,院里有好多孩子。动不动就看到哪家的孩子被父母追着满院打,哭得吱哇乱叫。只有我的父母从不打骂我们,所以我们家的几个孩子成年后都特别感谢我们的父母。
我父母的表率也做得特别好。我父亲当时在县城里面的职务和级别比较高,他到哪个单位都是一把手,可是我们几个孩子从来没有觉得我爸爸是当官儿的,他是特别廉洁、正直、低调的一个人。在当时大家月工资都挣三、四十块钱的时候,我父亲就挣一百多块钱。但我们家生活水平也非常低,为什么你知道吗?因为我妈妈特别热心,总拿钱去帮助别人。我妈特有公益心,为人慷慨。那时人们太穷了,甭管有血缘关系还是没有血缘关系,人家一来求她,她就会出手相助,结果经常弄得自己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单位大院里的公共厕所永远都是我妈妈在打扫,这完全是义务劳动,我母亲这样做,仅仅是她的热心和善良所致。由于我母亲经常这样做,以至于我从小就认为单位大院的厕所应该由我妈妈来打扫,直到我上初中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这样的细节中你就能看出来,我父母是怎样的一对人,这个对我们的影响也是特别深刻的。
网易亲子:您父母这样教育出的孩子肯定都很优秀。
我们兄弟姐妹一共五个人,我上面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因为我们从小生活得比同龄的孩子更幸福些,所以后来发展得比都比较好。除了大姐二姐没赶上高考,剩下两个哥哥和我,我们三个人都赶上了高考,我们都考上大学了。因为我们都是在刚恢复高考的80年代初期上大学的,那时高考的升学率是非常低的,而我们当时又生活在内蒙古那么落后的一个县城,那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考大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我们家接二连三地出了三个大学生,尤其我二哥还是1980年我们县的高考状元,这让很多人非常羡慕。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生活得不错,我们都知道这是父母给我们的。父母在教育观念上没有那么明确的意识,但是他们的做法恰巧契合了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做他们的孩子,我们是很幸运的。
孩子的幸福生活是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网易亲子:您的女儿现在已经上大学了,您有没有跟她聊过相关的话题?她的童年,她自己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尹建莉:也没有刻意聊过,我女儿今年19岁了,这么多年一起走过来,互相太了解了。总的来说她应该认为我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妈妈吧。从我们俩的感觉上来讲,也是处得跟姐妹或者是朋友一样,特别好。
网易亲子: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你女儿童年时期一些快乐或者不快乐的经历?
尹建莉:我书里面写了,我女儿一岁三个月的时候她爸爸就到外地工作去了。我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非常困难,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也不会把孩子送给在外地的老人们看,我必须要保证自己天天见到女儿。当时我也没有条件雇保姆,白天上班的时候,把孩子送给附近的一个老太太帮我看,下了班以后赶紧接回来。我女儿两周岁就送幼儿园了,那时没有日托班,每天中午都要接回家的,每天接送四趟。当时感觉非常非常艰难,真的累极了,但起码我保证了孩子能天天跟我见面。孩子幸福不幸福,真的跟你是不是从小屎一把尿一把地把她带大很有关系,决定了你和孩子间的感情,决定了孩子的幸福感。
网易亲子:对。
尹建莉:跟父母感情不融洽,哪怕你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很难对一个你不爱的孩子有多少用心是不是。
再一个就是,我凡事不跟孩子戗着来。比如孩子小时候都是要哭的。很多人一看孩子哭就哄骗孩子,或者不停的抖着哄着拍着,不让孩子哭,他不去找原因,似乎是孩子撒娇了,只要哄哄就能哄好。我觉得不是这样,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哭的,所以,我女儿她只要一哭,我就一定会努力的去寻找原因,找到了原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孩子肯定就不哭了。我那个小孩从小就爱笑,谁见了都说哎呀,你这个小孩怎么整天就是乐?我觉得这个也能代表她心理挺愉快的是吧?再往后她长大了,肯定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遇到了什么问题,就像对她的哭声一样,你看遇到的是啥问题,你用正确的方法帮她处理了,也就没事儿了。
我绝不会因为孩子哭而乱哄她或生气。当然,我也会会娇惯她的脾气,如果我确信她的哭只是想让我答应她的无理要求,那我就一笑了之,不理她,不接她的招儿,也不责骂孩子。
当然在这中间我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错误,太主观,批评她或者有时候跟她辩论,孩子偶尔也会不高兴,遇到这种情况,事后我会赶快反思自己,我就觉得但凡跟孩子发生冲突,不是你误解了孩子,就是你的方法不得当,因为成年人是一个强势者,你是一个教育的主体,你别指望孩子能处处合你的心思,不要因为孩子好你才能对孩子好,才能爱他,你的责任就是要好好教育他,所以说遇到了跟孩子发生冲突的事情,我永远不会责怪孩子,最多就是帮她指出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会赶快反思自己。哪怕真的是孩子错了,我对了,只要我们发生冲突,那我就立刻反省,尽管我说的话,道理是对的,但是可能我的方式错了,那么我要用一种好的,让孩子能愉快接受的方式去跟她讲这件事情,而不是强迫她。一个孩子幸福不幸福,她的心理健康不健康,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造成的,并不是你的一个大的教育理念或者什么大的行为造成的。
网易亲子:我觉得您真是性格挺好的。
尹建莉:也不见得,我其实也有很多缺点,只是我在孩子面前更注意。
网易亲子:但你能做到不跟孩子发脾气。
尹建莉:你要知道自己是一个成年人,孩子一有什么事你就跟她发脾气,其实就把自己降到了跟孩子一样的高度了。人家说“看一个人底蕴就看他的对手是谁”,家长如果不断地跟孩子闹别扭,那你的心理水平其实就停留在幼年阶段。当然,人的天性中有各种各样的不足,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如果说我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比一般人做得好一点,这也是得益于我多年学习的结果,如果我不注意自己的这种反思和学习,那即使当了家长也不可能做一个太好的家长。
学业的进步与快乐是绝对没有冲突的
网易亲子:她学业的进步和快乐有没有冲突?
尹建莉:没有。那些学业非常出色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往往是非常健康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真的是很快乐的,偶尔也有个别的,比如清华、北大的哪个高材生跳楼自杀的,不快乐,但那绝对是个例。而一个不快乐的孩子学业上也很难太出色。
网易亲子:有人认为学习和快乐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
尹建莉:这是错误的说法,这是曲解了人的天性。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当的管理,制造了儿童对学习的逆反情绪,我们又要强迫他接受学习,所以似乎学习跟快乐就对立起来了,这是不了解人的天性,其实人的天性是喜欢学习的,求知是人的一种本能,就跟吃好吃的是人的一种本能一样。如果你在孩子整个的求学过程当中,你的管理方法是得当的,每一种引导都是符合儿童心理,符合教育学规则的,孩子就不会有那种苦的感觉。就像我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就说《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你不强化苦,孩子就不会觉得学习是苦的。
我们的错误就是老是跟孩子说要刻苦学习,这就是一个天大的矛盾,一方面你要让孩子喜爱学习,另一方面又让他刻苦,这说明学习就是一件苦事是不是?一个东西怎么可能又那么苦,又让人喜欢呢?这绝不可能,有谁会喜欢一个药片呢?没有的。
网易亲子:有的时候,比如家长其实和孩子一样,也是面临着学习的压力,比如要考试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
尹建莉: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整个的求学过程12年,这是最关键的12年,在这12年当中,你就重视好一场考试就行了,就是高考这一场。我女儿上小学乃至初中,她考多少分我都可以接受,我永远不会因为她的考试成绩好就沾沾自喜,不好我就生气、焦虑,绝对没有,我永远让她觉得分数只不过就是一个分数,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把重点放在培育她对学习的热爱方面,培养起热爱,她才会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最后才能获得一个好成绩。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老是在成绩上斤斤计较,弄得孩子既不愉快,也不可能获得好成绩。
想方设法地保证了我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快乐的,没有压力的,她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的是愉悦,最后在高考中获得一个好成绩是是非常简单,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我女儿上了高中后学习很用功,每天睡眠不足肯定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但因为高中生已经有了很强的理性了,她的理性足够促使她拿出刻苦的精神了。那些到了高中还不想用功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长从小第一把他的学习兴趣破坏了,第二你没有培植出他的理性。
网易亲子: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尹建莉:对,为什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树一个人,别老看眼前的这点,我觉得好多家长就是太短见,从上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开始,眼睛就盯着孩子那一点考试成绩,成绩绝对是越要越少的,你的眼光有多长,就决定了你的孩子能走多远,能发展多高。
择校不如择师,小渔村的老师同样懂得教育的艺术
网易亲子:现在很多家长也是为了孩子上一个好的中学,好的高中。
尹建莉:认为上一个好的小学——甚至现在已经发展到上好幼儿园了——以后就能保证你上好高中,好大学,这种逻辑推断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绝对不是全面的,家长没有看到,在你这种疯狂的择校背后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我是没有刻意为我女儿择过校的,她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我们当时正在烟台,幼儿园和小学选的都是当地很普通的。烟台开发区的前身是烟台郊区的一个小渔村,开发区建区以后,村办幼儿园和村办小学都改成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和开发区一小,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和开发区一小正好离我家近,所以我就把孩子送到这儿。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她们学历普遍不高,有的人根本就没任何学历,都不太会写字,但是他们对孩子特别的和蔼,从不无端的责骂孩子,我觉得这一点就特别好。
讲一件事。我女儿每天到幼儿园吃早饭,有一天好不想喝豆浆,就故意拿一个手指头把那碗豆浆弄洒了,老师第一次没看见,以为她是不小心洒了,就给她擦擦桌子,又给她盛了一碗,也不批评,他们的老师就这一点特别好,从不责骂孩子,只是说“小心点,不能再把第二碗洒了”。老师一扭头,发现我女儿故意用手指头把碗拨拉翻了,第二碗又洒了。老师才知道她是故意弄洒的。一般很多幼儿园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就会罚站,大声的责骂这个孩子,但那个幼儿园的老师看见了,却没有直接骂我女儿,老师只是对所有小朋友说“以后要培养小朋友不洒豆浆的好习惯,谁洒了豆浆,罚一天不喝豆浆”。然后对我女儿说“你今天洒了豆浆,罚你今天不能喝豆浆,明天早上也不能喝。”结果第二天别的小朋友都喝豆浆,我女儿眼红死了,眼巴巴的瞅着别人喝豆浆,她喝不上,从第三天她再也不洒豆浆了。
网易亲子:这个老师真的很好。
尹建莉:是,老师特别好,跟我聊这个事,然后我就特别佩服她,老师文化程度不高,可是你看她这个处理方式是多么的艺术,像个教育家一样。
还有就是我女儿上的小学,前身也是村办小学,但是我觉得他们特别好的一点就是作业非常少,每天就留一点点作业,也没有那么多的竞赛、活动,孩子们上完了学,就是自由地玩耍,下午四点多就放学。我女儿后来到北京读初中和高中,两所学校都还不错,但她说,她感觉最好的学校就是烟台开发区一小。
家长给孩子择校,不要盲目的看学校大门口的牌子,因为很多名校其实是政策倾斜的一个结果。我觉得择校不如择师,你要看这个学校老师的教育素养如何。很多家长就说,我也不知道这个学校教育素养怎么样,你可以不知道,但是你至少不要盲目的为了择一个牌子花那么多代价。
比如,一所很学校,被某一所名校收购,招牌换了,即使校舍还是以前的校舍,教师还是那帮教师,仅仅就因为大门口那个招牌一换,立刻身价倍增,人们立刻趋之若鹜,疯狂的来择校,这是毫无意义的。虽然有些观念不便于马上操作,但是你起码在心里有这样一个观念,你知道择校不如择师的话,那你至少在择校上不会那么疯狂了吧。
我就坚信,父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我相信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占绝大部分的,我想我只要把这个绝大部分做好了,我的孩子一定会很优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