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29|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泪看完《卢旺达饭店》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7 15:3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很少有电影能够像《卢旺达饭店》这样从开头几分钟起就紧紧抓住了我的心和神经。由于观看时一直紧缩着肩膀,看完后疲惫不堪,颓然倒进了椅子里。

我做国际政治研究,卢旺达事件并不陌生,相关的资料,论文和数据也掌握了不少,可是那时只是冷峻地把其当成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案例,脑子中想的是背后的大国博弈。现在,我鄙视自己,也鄙视美国、法国、联合国,鄙视一切有良知却没有行动的人和国家。这样的人间惨剧绝不应该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时事新闻,《卢旺达饭店》让我看到了其中真实的血和泪、绝望和恐惧。

我本来是想搜索《南京,南京》,无意中打开了《卢旺达饭店》。我们对自己的伤痛记忆犹新,对西方人的灾难也不陌生。我们无数次地检视和反省着南京大屠杀、印尼黑五月、犹太集中营,在灾难历史的回溯中一遍遍安慰自己的伤疤。可是,至少我自己,在看《卢旺达饭店》之前,从未对那个大陆、那个人种的灾难有过切肤的体验。

当惨剧发生时,西方强国的人道主义、人权、和平、民主等等等等一切幌子都丢掉了。因为那里没有石油,没有大国力量争夺,那里也不是咽喉要地,不是世界传媒关注的重要地区。所以那里的人们可以像蟑螂一样成批地死去,丝毫不影响其他地方的人们看着国际新闻咽下精致的早餐。30年代的我们不也是同样的命运?日本军人的刀每天涂满中国人的血,国联却上演着不疼不痒的辩论。

保罗,男主人公,比利时航空公司旗下卢旺达饭店的主管,胡图族人(实施屠杀的民族,但他的妻子是被屠杀的图西族)。他是个小人物,天天讨好着各路权贵,就是为了关键时候能够给自己的家人找条生路。这被一位哲学家称之为“老鼠的智慧”:总能在房子倒塌之前离开。但是当命运将他和1200多名难民联系在一起时,他的智慧升华了。他成了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主管,好胡图族,好男人,好人。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能做到吗?不知道,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我只能说,我希望尽量对得起良心。

也希望每个人,都追问自己同样的问题。当我们这样做时,人性的光芒就会突破世故的茧壳奔射而出。

如果去比利时,我想去拜访保罗。我想亲眼看看这个非洲的辛德勒。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41#
发表于 2009-5-1 22:28 |只看该作者
刚才又仔细琢磨了下排骨兄弟29楼的回复

针对“建国后......”这句话我胡说几句。不晓得是不是你部分想到的。

一个事实是,王胡子在西北杀少数民族杀了不少。
另一个事实是,王胡子之后历任封疆虽然没有到这种程度,但基本保持了比较高压的态势。
还有一个事实是,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还是现在,杀汉人始终是那边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
这种传统往回推能一直推到汉民族形成的时代。

所谓“三区起义”,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利用汉人影响力下降的时机搞民族独立兼种族清洗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不幸的是为了尽快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居然部分默认其合法性。从这点上讲,确实是民族政策的大失误之一。
西北的事情,有机会我们应该叫上玉儿好好聊聊。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40#
发表于 2009-4-29 13:29 |只看该作者
这几次的性质还不太一样吧...
反托是政治斗争,中原战争是战乱,长春...sigh,
长平也应该算是战争,秦国养不起,但是又不能放,这四十万赵卒一死,等于解决了赵国,基本上秦国在东方就平趟了...

董卓是屠杀 ...
玉儿 发表于 2009-4-29 10:01

呵呵,有些本身不能算是屠杀,但里边嵌套的屠杀规模可一点都不小啊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83

主题

0

好友

1982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9#
发表于 2009-4-29 11:26 |只看该作者
像看待所有屠杀一样看待南京大屠杀,

158

主题

0

好友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8#
发表于 2009-4-29 10: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儿 于 2009-4-29 10:27 编辑
中国历史上的屠杀当然并不少见,除了楼上所举的,秦长平之战坑二十万,董卓屠城,满族入关留发不留头,三十年代中原大战,反托派,解放长春等等等等,罄竹难书.但是均不以种族灭绝为目的,也主要不是以民族为分界线 ...
排骨鱼 发表于 2009-4-29 09:44


这几次的性质还不太一样吧...
反托是政治斗争,中原战争是战乱,长春...sigh,
长平也应该算是战争,秦国养不起,但是又不能放,这四十万赵卒一死,等于解决了赵国,基本上秦国在东方就平趟了...

董卓是屠杀,满族入关在江南是屠杀...
因为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立威以杀戮而屈服...

缘于汉人的种族灭绝在五胡乱华,冉闵的一道“杀胡令”,多个胡族遭难,羯这个民族甚至灭亡了...
不过当时也是因为五胡的杀戮在前,以暴制暴,而且当时汉胡之间的矛盾是广泛的,已经不可调和...
汉族以种族为界的屠杀我也觉得不会轻易发生,汉人信奉的儒释道的都比较讲求占领精神,而不是消灭肉体...
而反过来,汉人数量太多,不然元朝,清初必然会有种族屠杀...


...

158

主题

0

好友

45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7#
发表于 2009-4-29 09:51 |只看该作者
曾国藩因为在南京的屠杀手段残暴,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现在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
水晶骨头 发表于 2009-4-28 22:14


"曾剃头"的称呼是在曾国藩攻陷南京之前很早就有了。
曾国藩对付太平军和对太平军支持同情的人奉行的是‘宁可错杀,不可姑息’的策略,湘军参战之后不久就有了‘曾剃头’的称呼

但是南京的杀戮确有其事...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6#
发表于 2009-4-29 09:44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历史上的屠杀当然并不少见,除了楼上所举的,秦长平之战坑二十万,董卓屠城,满族入关留发不留头,三十年代中原大战,反托派,解放长春等等等等,罄竹难书.但是均不以种族灭绝为目的,也主要不是以民族为分界线.尤其是现代化以来,中国没有出现大的民族斗争,也许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模式起了某种积极作用吧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7

主题

0

好友

1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35#
发表于 2009-4-28 22:14 |只看该作者
BOY的第3点不太同意,今天早上坐地铁还琢磨这个事呢.
有本书叫《现代性与大屠杀》,的确,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大屠杀似乎成了一个普遍现象,还有民族冲突、各族歧视等等。德国,东欧,巴尔干,非洲,东南亚都发生过 ...
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文化上。
排骨鱼 发表于 2009-4-28 09:45

这个问题,早有人总结过:然吾闻德相毕士麻克呵李鸿章曰:“我欧洲人以平异种为功,未闻以残戮同胞为功。”------《革命军》邹容
但问题不是文化上,而是政治上的。
中国历史的主流书写,就是一部政治史。为了所谓“江山社稷”,不惜大规模屠杀、屠城,史书记载早已屡见不鲜。
且不说扬州十日,或张献忠的四川屠杀。就说屡遭屠城的南京,1937年的浩劫造成30万同胞丧命,但在1864年7月,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即今天的南京,据最保守估计所杀人数在50万左右。据清人记载,湘军“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万室焚烧,百物荡尽,而贡院幸存”, “自五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愈于今日。” 这次屠杀,是历来南京灾难中最惨烈的一次。屠城、焚烧城后,南京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了。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记载:“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清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所谓伏尸百万,除了战死者,就是曾国藩在城内外屠杀的平民。“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十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城最多有100万人。可到光绪登极的1875年,人口还不到50万。后来李鸿章署理两江,认为南京城需要百年方可恢复。曾国藩因为在南京的屠杀手段残暴,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现在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4#
发表于 2009-4-28 21:29 |只看该作者
BOY的第3点不太同意,今天早上坐地铁还琢磨这个事呢.
有本书叫《现代性与大屠杀》,的确,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大屠杀似乎成了一个普遍现象,还有民族冲突、各族歧视等等。德国,东欧,巴尔干,非洲,东南亚都发生过 ...
排骨鱼 发表于 2009-4-28 09:45

我的观点
屠杀可以避免,民族种族矛盾不可能避免。

何止是不同的民族、种族,哪怕是两个个体,矛盾就不可能避免。无论是什么关系:夫妻、母子、兄弟等等等等。
如何化解、解决、搁置矛盾可以引进文化、人性、法律等等。
但我个人认为,对矛盾本身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
任何妄图彻底消除矛盾这个概念本身存在的想法和努力都是不可想像的,以这种观点指导思维和行为,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人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状态和态度尽量避免生病,但不可能不生病。
人必须认识这一点,同时要掌握对抗各种疾病的手段。光靠善良的心和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33#
发表于 2009-4-28 15:39 |只看该作者
胡适有句很不错的话: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160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32#
发表于 2009-4-28 14:30 |只看该作者
范兄认为,需要左,也需要右。我倒是觉得,胡适当初的“充分世界化”,还是有他的思考的。
上联:绿毛龟龟缩半场,横批:国安傻逼。诚征下联。

160

主题

0

好友

10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

31#
发表于 2009-4-28 14:26 |只看该作者
哈哈,范兄的文字多看几篇,当然很就会很清楚的知道范兄的观点,和新左派八竿子打不着,所以我才是戏言只是有些新左派的风格。当初第一次看到乌有之乡,说真的,感觉就和见到外星人一样。
新左派里面也分左中右,虽然确实有公然向当权者献媚讨好的,并不都无耻,也有一大批是因为洗脑过甚,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茫茫然的人云亦云。
上联:绿毛龟龟缩半场,横批:国安傻逼。诚征下联。

42

主题

0

好友

5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30#
发表于 2009-4-28 14:10 |只看该作者
这当然是文化问题

记得在陈寅恪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有一章,讲“夷夏之辨”,结论是“胡汉分别,不在种族,而在文化”--这样反思历史,才算真的有收获。

文化不是一个民族的私产,乃是世间的公物,文化文化,重点在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9#
发表于 2009-4-28 09:45 |只看该作者
BOY的第3点不太同意,今天早上坐地铁还琢磨这个事呢.
有本书叫《现代性与大屠杀》,的确,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大屠杀似乎成了一个普遍现象,还有民族冲突、各族歧视等等。德国,东欧,巴尔干,非洲,东南亚都发生过以种族清洗为目的的大屠杀。
但是更深一层,在西方文明的历史上,这并不稀奇,宗教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战争比比皆是。而中国历史上虽不乏屠杀和暴行,但是以民族清洗为目的的行为比较少见,尤其是现代化以来。建国后的民族政策,也不能不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文化上。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142

主题

0

好友

3701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8#
发表于 2009-4-28 09:40 |只看该作者
楼上众位的分析各有道理,但是看这个电影,针对卢旺达这个事件时,我宁愿抛弃早已习以为常的政治思维方式,只想做一个长着肉心的人.
排骨我所欲也,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排骨鱼是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26 18:12 , Processed in 0.0619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