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秋季节,幼儿要防手足口病

[复制链接]

120

主题

0

好友

1339

积分

终极会员

终于不加班了......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4#
发表于 2005-7-7 12:4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1、夏、秋季节,幼儿园要防手足口病
手口足病也称为手口足综合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易在1-4岁的幼儿中流行,夏、秋季多见。

  发病初期一般有低热或者不发热,很少有高热者,有时和上呼吸道感染不易区别。继之,在口腔内两颊粘膜、软腭出现疱疹,水疱破溃后形成小溃疡,因而会导致咽痛、下咽困难、流涎、影响进食甚至拒食;手足远端部位出现疱疹性皮疹,常呈斑丘疹及水疱疹,疱疹如米粒大小,边缘充血,手掌、足底外侧为好发部位。一般患病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

  手口足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经口腔进入肠道,也可以由污染食物或水源食入,还可以通过空气吸进人体。因此,幼儿园预防手口足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护易感儿童。在手口足病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讲究卫生,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认真洗手以免吃进这种病毒;密切接触者还可以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预防。

  2、控制传染源。幼儿园如发现第一例病孩应马上隔离并消毒所有玩具和房间,接触者要检疫一个星期。

  3、切断传播途径。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利用阳光或紫外线消毒;注意环境及饮食卫生,防止接触传播。       


2、谨防儿童手足口综合症       

手、足、口病是小儿疱疹性疾病之一,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临床以口腔、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故亦称手足口综合症。此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儿童,其传染源是罹患或感染了该病毒的人。病毒由飞沫经呼吸道或被污染的物品经手入口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水传播扩散。
患儿开始常有发热,体温在38.5○C 左右,伴轻微咳嗽、流涕、流口水、哭闹。1~2天后口腔出现疱疹,而且多发生在颊粘膜或舌上,也可见于齿龈上颚,疱疹上有黄白色的伪膜,周围有红晕,而手足等部位出现的疱疹性皮疹,如米粒或绿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好发部位:手掌、足趾等处,下肢、臀部特别是与尿布接触部位易呈密集性丘疹样皮疹。
治疗手足口病可口服板蓝根冲剂和多种维生素;以抗生素、鱼肝油涂口腔,消炎止痛;芦甘石洗剂外搽于皮疹处止痒;注意保持疱疹周围清洁,防止皮肤继发感染。一般一周左右可痊愈。预防措施主要是做好隔离,流行季节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养成孩子饭前饭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警惕幼儿手足口病
www.xzedu.jsinfo.net  2002-6-6 15:38:51  徐州教育信息网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皮肤和口腔粘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2000年春末夏初在徐州数家幼儿园发生爆发流行时,由于缺乏对此病的认识,加之传播迅速,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甚至有人将此病与口蹄疫混为一谈。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又称手足口综合症,本病在国外1957年已有报道,我国于1981年始由上海报道,之后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发生过流行。手足口病多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及EV-71型等肠道病毒所致,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带病毒者。当人体感染后,病毒经过肠道等处的繁殖,进入血液,进而再繁殖,最后在易被压迫的部位如手、足等处游离出来,形成局部病灶。据测,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喉排毒1~2周,而且在出现症状前数天其血液、鼻咽分泌物和粪便中均存在病毒,因而在潜伏期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患者鼻咽分泌物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鼻咽分泌物、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经口接触传播。人群中虽然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儿童最多见,尤其是四岁以下的婴幼儿。因此,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儿童,由于接触密切,易造成爆发流行。就以我园为例,2000年4月3日在晨检时发现第一例手足口病患儿,两天后患儿所在班的幼儿以及与患儿在同一居住地并乘坐同一接送专车的幼儿相继发病,至6月4日最后一例患儿发病,共有34名幼儿患手足口病,波及4个年龄组5个班。全园发病率12.9%(34/262),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手足口病患儿多数突然起病,可见幼儿的手足远端和臀部有几个至几十个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疹圆,比水痘疹小,边缘充血,中央无凹陷,2~3天后开始吸收,不留痂。手掌、足底外侧为好发部位,亦可见于臂、腿部位。口腔疱疹分布于颊粘膜、舌边以及硬腭等处,易破溃成溃疡。由于口腔疼痛,幼儿会出现流涎、厌食,有的患儿在发病前1天或发病同时伴有低热或中热。患病后如没有并发症发生,经过7天左右疱疹消退,不留瘢痕。手足口病一般愈后良好,值得重视的是,由EV-71型感染的患者,可能会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患病期间如有发烧不退伴有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心律不齐、心率改变等,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尽快送医院诊治。还要注意,手足口病应当与口蹄疫、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咽颊炎、水痘等相区别。
  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服维生素C、B及清热解毒中药和抗病毒药物。要加强护理,做好口腔卫生,早、晚及进餐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易消化、营养丰富、清淡、稀软的为主,禁食刺激性食物。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要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
  幼儿园是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场所。由于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高峰集中在夏秋季,春末夏初发病的也不少见,而且具有每隔2~3年流行一次的规律,所以,幼儿园的保健人员应该高度警惕手足口病,加强预防意识。把好传染病发生流行的三大环节。如本地区发现手足口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健康教育,向工作人员和家长介绍本病的表现、流行特点、预防措施等知识;2、加强晨检和全日观察,发现患儿及时隔离治疗约两周以上;患儿所在班隔离至连续三周无新患儿为止。同时全园各班每天进行空气、幼儿各种用具及患儿呕吐物、排泄物的彻底消毒;3、采用药物预防,给幼儿服板兰根冲剂或抗病毒口服液一周,隔离班幼儿可连服两周。流行季节对幼儿进行有关药物的雾化吸入,预防病毒感染。总之,综合性防病措施的实施,是预防幼儿手足口病的保证,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口蹄疫≠手足口病

  近两年来,口蹄疫在亚欧国家的牲畜中不断暴发流行,尤其是今年以来,英、法以及蒙古、韩国大规模的牲畜动物暴发口蹄疫,使得全世界震惊,因为可以传染给人发生口蹄疫。手足口病是儿童中常见的传染病,发病季节和某些症状与口蹄疫有相似之处,但却是两种传染病,不应混为一谈。
  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疾病名称与疾病分类不同口蹄疫的英文名为AphthaeEpizootic;手足口病的英文名为Hand,footandmouthdisease。手足口病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列为ICD-9074.3和ICD-10B08.4,是完全独立的一种病。
  二、病原体不同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人畜共患病原体。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各地流行中常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即COX.A16)。
  三、传染源不同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肠道携带病毒的人,属于人类疾病。
  四、传播途径不同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瘢,经皮肤黏膜感染的;偶尔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  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五、发病人群不同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很少有超过5岁以上者。
  六、症状体征不同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部位均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手足口病大多无热或低热,仅有呼吸道感染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指、足部、臀部、膝部丘疹。
  七、诊断依据不同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手足口病,患儿传染性明显,呈流行性传播,且临床表现有区别。口蹄疫、手足口病都可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必要时分离病毒做出病原学确诊。

慎防手足口病       
      
作者:保健医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5 更新时间:2005-6-23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在夏秋季比较常见,主要发生在1岁至5岁儿童,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流行。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感染病毒后经3到6天的潜伏期,才出现临床症状。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这种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主要侵犯手、足、口、屁股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患童先出現微烧、疲倦、厌食等症狀。随后2-3天,口腔黏膜、上颚及舌可发現多处小水泡或潰疡;而手、足、口、屁膝盖等部位亦會出現零散之小而呈长椭圆型之淡紅斑疹或边小水泡疹。由于人类迄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亦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所以早发现、早隔离患者,是控制这种病不发生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对手足口病患儿用过的食具、衣物及时进行煮沸消毒。患者的排泄物,必要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


小儿夏季谨防手足口病


北京石景山区新世纪幼儿园朱心怡小朋友日前口腔内出现了米粒大小的疱疹,手、脚上生出红色丘疹,并伴有低烧,医生诊断这是患了手足口病。专家提醒家长,手足口病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主任孙黎明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孙黎明提醒家长,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


幼儿手足口病袭来

(2005-06-28 14:45:00)

可能出现小范围流行,一般一周可治愈

本报讯 (林小红 那伟 高树灼) 近日,我市一些幼儿园的孩子出疹子。家长说,又不像麻疹,但很让人担心。这是什么病?

市第一医院表示,这是手足口病,可能会出现小范围的流行。

市第一医院儿一科陈茂荣主任医师介绍,这种病叫做手足口综合征,人们习惯称“手足口病”。近日他本人已在门诊、急诊发现10几例手足口病的零散病例。其他医生也接诊了一些。

他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全年均可发病,常发生在3-11月份,6-8月份为高峰期。近三四年来,厦门地区每年均有出现小范围的流行。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成人和大儿童也会传染上这种病,但是由于大部分以隐性感染为主,所以没有很明显的症状。

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低烧,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数目在4到10几个不等,故而得此病名,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

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或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或健康的带病毒者。病儿说话时的口水飞沫中带有此病毒,可传染其他小孩。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这一点对幼托机构来讲非常重要。预防上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时,可适当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板蓝根等。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利巴韦林、病毒唑等。若小儿有发热时,可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也可口服退热药或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对破溃处,可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及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要多喝温开水,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

(厦门晚报)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_____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在手、脚和面部的皮疹。

征状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在人体内潜伏大约一星期左右,然后便开始产生类似感冒的症状,如轻微发烧、胃口下降、燥动不安等。几天之后,皮疹便开始出现在手脚四肢上,有时会出现水泡;口腔粘膜上可出现疼痛的溃疡。这些皮疹和溃疡在一星期左右便会慢慢退去,病也就跟着痊愈。

成因
  致病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和EV71型肠病毒。这些病毒可由病者排泄到大便里,也能经由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感染他人。其它的途径包括直接的身体接触,或间接地接触到受污染的对象而发病。 受感染的多是五岁以下的小童,由于这些小童的身体抗感染力通常较低,而且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又高,所以特别容易致病。

自行处理
  发烧期间可给予适当的退烧药,保持足量的水分和饮食。

预防
  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不要让小儿接触不干净的玩具,避免病儿和其它小儿一起玩;大小便后要洗手,教导小儿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及掩盖住口鼻。

治疗

  可吃退热药物。但注意不可给孩子吃阿司匹林,因为可能对生命造成危险。

  如患者持续发热不退,皮疹出现发炎现象,便须要去看医生。

预防
  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不要让小儿接触不干净的玩具,避免病儿和其它小儿一起玩;大小便后要洗手,教导小儿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及掩盖住口鼻。



谨防小儿手足口病  
        (2002年05月27日 14:46)                
            副主任医师康冬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疱疹性传染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在手足口三个部位发生水疱。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以6~8月份为高峰期,尤以1~2岁的幼儿最多见。本病感染性强,容易在托儿所、幼儿园中造成传染和流行。

   该病患者和健康的带病毒患儿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患儿用过的玩具、吃过的食物、说话时的飞沫等途径传染。刚发病时像感冒的症状,如发热、流涕、厌食、咽痛等,继而口腔内出现水疱疹或溃疡,以舌、颊粘膜及硬腭等处为多。稍后在手足远端、手背指间、足跟边缘等处也出现丘疹样皮疹,后转为疱疹,结痂。病程大多7~10天,预后良好,但也有极少数患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本病的防治不可忽视。

   预防本病,一是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拥挤,衣被要勤晒。二是幼儿要注意饮水、饮食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三是在该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更不要到患手足口病者的家中串门。四是对病人应早期隔离最少1周,可服用板蓝根冲剂预防。

如何防治手足口病

  _____  

所属栏目:国内学术资源 加入时间:2003年8月18日9:46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如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也能造成传播。
  易感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4岁以内占发病数的85%-95%。
  流行方式:常呈爆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聚集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2到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到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摄氏度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所起疹子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
  并发症: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治疗措施: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加强监测,注意预防是控制该病流行的关键。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解毒中草药、维生素B和C等进行预防。注意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在流行的季节和地区,要尽量少让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和与患儿接触等,以减少感染机会。
  (张庆村) 摘自《齐鲁晚报》


小儿夏季谨防手足口病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6 月20 日 | 文章来源:新华网        
      
北京石景山区新世纪幼儿园朱心怡小朋友日前口腔内出现了米粒大小的疱疹,手、脚上生出红色丘疹,并伴有低烧,医生诊断这是患了手足口病。专家提醒家长,手足口病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此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

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主任孙黎明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孙黎明说,手足口病虽然不算危重疾病,但其传播快、易流行。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孙黎明提醒,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

孙黎明指出,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或学校。(记者  朱治德)


one more link:  http://www.renreni.com/BabyDetail.aspx?TypeID=003
健康最重要

64

主题

0

好友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3#
发表于 2005-7-7 22:32 |只看该作者
嗯,偶怎么早没见这种文章啊,

外甥生这种病时吓了一跳。

赞!

49

主题

0

好友

2715

积分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5-7-7 14:21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得详细至极,赞一个。

24

主题

0

好友

1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1#
发表于 2005-7-7 13:09 |只看该作者
谢谢搂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5-1-10 07:30 , Processed in 0.1230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