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oy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红楼心得之——八股文拾零

[复制链接]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0-9-25 00:06 |只看该作者
近半年来
时常夜读八股文章

四书之皮毛未触
楹联之精要不得
不敢言之“习”
弼马温三筋斗未及“开笔”

然国学之精深不见底
所谓糟粕吾亦为澧酪耳

————这段是我自己胡诹的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0-9-24 23:58 |只看该作者
贾政用“惟士为能”为题让宝玉试作,该题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宝玉破题为“天下不皆士也,能无产者亦仅矣。”惟士为能“强调的是士人的恒心,若从士人的恒心方面着眼破题,从反面说,这是“反破”,宝玉能从反面扣住题意破题,所以贾政说:“也还使得。”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0-9-24 23:56 |只看该作者
第三题“则归墨”,题目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原文是:“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是讲战国时代杨朱、墨翟学派的影响的。作文时需杨、墨并举方合题意,宝玉的破、承,能扣住题意,所以贾政认为“还算不离”。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10-9-24 23:54 |只看该作者
宝玉第二篇习作《人不知而不愠》,也是用孔子的话作题目。孔子的原话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上文还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理学家认为,孔子上下这几句话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是讲做人的修养的。以“人不知而不愠”为题作文,须照顾这几句话的完整意思。代儒把宝玉的破题改为“不以不知而愠者,终无改其‘说’、‘乐’矣”,体现了这些话的完整意思。宝玉用“能无愠人之心,纯乎学者”破题,贾政批评说“似单做了‘而不愠,三个字”,就是因这宝玉没有照顾上下文的完整意思。另外,孔子的话是讲君子的为人的,宝玉用“纯乎学者”破题,没有扣住为人和道德修养的题意,所以贾政又说宝玉只从学习的角度理解,是犯了下文‘君子’的分界,不合“题位”。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10-9-24 23:53 |只看该作者
在这段描写中,贾政就贾宝玉写的三篇八股习作及塾师贾代儒的修改进行了讲评。第一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题目出自《论语•为政》,这是单句题,用的是孔子的话。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是孔子用自己学习、修养的次第勉励后学的话。宝玉的“破题”是“圣人有志于学,幼而已然矣。“幼”字语义含混,不能准确说明“十五”的意思,这与破题的要求不合,因而贾代儒把“幼”改成“十五”就准确了。宝玉作“承题”,前两句“夫不志于学,人之常也”,表现了他“自幼不喜读书”的个性,贾政对此是不能容忍的,所以责备宝玉“本性不是个学者的志气”。宝玉“承题”末句是“圣人十五而志于学不亦难乎”,贾政批评“这更不成话了”,为什么?《四书集注》引程颐解释孔子的话说:“孔子生而知之者也,随其心之所欲,而自己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理学家认为,孔子好学是“从心所欲”,是由其本性决定的,宝玉的解说与理学家的认识相悖,自然就会被看做“不成话”了。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10-9-24 23: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y77 于 2010-9-24 23:49 编辑

很少看后面的章回

这次有幸扫上几眼,看到这一段,不禁想起前一段读过的一本小册子
《八股文概说》,作者王凯符

我以为这本小书是自高中毕业后在语文方面个人受益最大的教材

这段描写之生动,反复琢磨了几个晚上的功课,本想写上些零碎狗尾毛毛
思量再三,无力

连蒋梦麟这策论秀才都不敢与陈独秀这八股秀才同阶比肩
我等无秀无才之辈岂敢信口

还是把王老师傅的原文摘录
细细体会之是为妥贴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29 22:19 , Processed in 0.0668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