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琥珀之城默认分类 2010-05-20 04:17:32 阅读47873 评论26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来了快三年,还没有好好写过剑桥,正好《生活》约稿写“旅居生活”,就写了这篇。因为很快要离开了,也算是纪念。
-------
1.
在一个朋友家的聚会上,我和一位英国老先生有过一场小辩论。
我说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保留Mill Road上的那些老房子。“如果是保护国王学院、三一学院之类的地方,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它们历史悠久建筑壮观,但是Mill Road一带的房子,说新不新,说老不老,低矮破旧,看上去象贫民窟一样,有什么保留价值呢?”
“我觉得保护历史遗产很重要,你们中国的建筑遗产破坏得太厉害了。”他说。
“但是历史遗产也要有选择地保留吧。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快,一个以前10万人的城市变成1000万人,如果不把一些老房子拆掉盖高楼,那990万人住到哪里去呢?剑桥房价也高,如果有选择的拆掉一些盖楼,可以缓解房价吧。”
“我主张保护建筑遗产,是主张保留一个活的历史,所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都应该保留,除了那些宏伟建筑,普通人生活过的房子、街道也值得保留,因为它们记录的是历史的另一个侧面……”
2.
“活的历史”,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形容剑桥给人的印象。
第一次到剑桥时,我的感觉是掉进了一个时间的琥珀。
世上有很多历史名城,但在我去过的历史名城中,没有哪个城市的历史感象剑桥这样“活生生”。大多数古城里,无非是有几个收门票的历史建筑,人们跟着旅行团从大巴上一拥而下,咔嚓咔嚓照一堆相,然后再一拥而上回到大巴一去不返。这个情境里的历史,象一头被阉割的野兽,完全没有脾气,默默地蹲在游人相片的背景里打盹,游人看不到这头困兽瞳孔里曾经辽阔的草原,它也懒得去理会这些游人东张西望却注定一无所获的眼神。
但是剑桥不同。15世纪盖的图书馆现在可能还有学生在里面看书,16世纪的餐厅还有厨师在里面懒洋洋地做羊角面包,一堆自行车若无其事地靠在17世纪的墙上,学生透过宿舍窗户看到的那颗树和18世纪的某个学生看到的一摸一样,而如果你在一个下雨的黄昏走在Trinity Lane的石板路上,会疑心迎面走过来的那个人会不会是拜伦。
历史在这里如此稀松平常,你不需要用照相机去捕捉它。野兽就在它自己的草原上奔跑,而你,这无数代人中某一代中的某一个,不过是它奔跑中来不及看清并被远远甩在后面的一只昆虫而已。
3.
我对剑桥适应的速度有些让自己吃惊。07年来剑桥之前,我生活一个几乎和剑桥截然相反的城市——纽约。纽约人声鼎沸、应有尽有、像个巨大机器一样日夜轰鸣。在纽约的6、7年里,我挤人山人海的地铁,去迷宫一样庞大的卡内基艺术中心看演出,去摩肩接踵的第五大道买打折衣服,去餐馆林立的中国城吃广东海鲜——
然后我到了一个下午5点大多数咖啡馆就关门了、马路窄得刚够一辆车通过、一年365天大约有265天或阴或雨的小镇。
几乎没有觉得不适应呢。还是,连不适应都可以适应呢?
每次下雨,同事都会叹息:“Terrible weather!”我也叹息:“Terrible weather!”
现在我坦白,我其实非常喜爱雨天,觉得每次下雨都是一场免费音乐会。
有一次我很晚下班,走在深夜的街上,走到Hill’s road和Lensfield road交界处。雨中的大街几乎空无一人,但是无数红绿灯仍然在勤勉地交替闪烁,街角的教堂边上有一个雕塑,一个瘦长的少年,张开双臂,抬头仰望天空。我想我真热爱这深夜的大街啊,它和白天如此不同,好像一个成人变回了一个婴儿,好像一个密封的房子突然被风吹开了一扇门。
4.
也有始终无法适应的,就是漫长幽暗的冬天。
这里的冬天不算太冷,但由于纬度高,冬天天黑得早,最早的时候下午三点半左右天就开始变黑。对此英国人的解决办法是成群结伙地去“pub”喝酒。但是对于在这里无亲无故、又不喝酒的人,该怎么办呢?
没办法,熬。像16世纪的航海家熬过大西洋一样熬过冬天。
我的办公室有一个很大的窗户,对着一条小马路,小马路对面是一面维多利亚时代的红砖墙。夏天的时候,墙上阳光灿烂,叮咚作响,但从九月开始,太阳开始冬眠,缩回去的时间就越来越早。这样的灰暗的冬天,与其说让人抑郁,不如说让人心慌,仿佛下楼的时候,窄窄的楼道上出现一个老太太,她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慢慢往下挪,你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能跟在后面抓耳挠腮。
难怪在剑桥期间,我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的热情史无前例地高涨。
没办法,一整个大西洋呢。
经常我家里同时打开着好几本书:厕所里一本政治哲学书,床头一本非洲政治书,客厅里一本《外交季刊》,餐桌上一本英国历史,门厅里一本建筑史……我无亲无故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这样车水马龙起来的。我和自己的关系由此也从愤恨、厮打、打累了各自坐在角落里气喘吁吁走向了和解乃至同舟共济。
5.
我一个英国学生问我:你对英国的感受如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我说:一样啊,和我想象的一样缓慢、阴郁和沉闷。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
当然也不完全是玩笑。
若干年后,等我回忆自己在剑桥的日子时,回忆到的很可能是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幽暗的会议大厅里,50个穿着黑袍子的博士们,开着一个叫Governing Body Meeting的学院会议,大家七嘴八舌地热烈讨论一张名人捐赠的桌子该放在哪里,有的说图书馆,有的说餐厅,有的说校长办公室,而我坐在一旁昏昏欲睡。
真的,一张桌子的摆放位置,需要50个博士花上半个小时讨论吗?
我几乎都要因此反思过度民主的弊端了。
严肃地对待小事,是剑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之一。也许这是英国文化的特色,也许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只剩下小事可讨论的结果。中国报纸的头条可能是本市领导又引进了一个几十亿元的工业项目,但是剑桥报纸上的头条,很可能只是当地的立委倡议把某条路上的坑坑洼洼填平。
这种认真对待小事的态度,也反映在教育上。比如,中国或美国任课老师大笔一挥可以决定学生成绩的情况,而剑桥大学改本科生的考卷实行双向匿名(学生不知道哪个老师改他的考卷,老师也不知道他改的是哪个学生考卷),而且每份考卷两个老师改,如果两个老师给分相差太大,还要引入第三个人做裁判。
作为一个老师,这样的规则是烦不胜烦的。作为一个学生,这样的规则则是可喜可贺的。
仔细想来,这样的较真精神,真的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条件吗? 一个学校的老师认真地对待学生,需要花费多少GDP呢?还是只需要一种“认真对待权利”的精神?每次看到有人用经济不发达来为很多中国人不排队、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来辩护时,我就想,人均GDP到底和随地吐痰有什么关系呢?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到底有他妈的什么关系呢?
6.
我问一个学生,你觉得英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排队。
英国人对规则和秩序的尊重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剑桥由于马路窄,开车易堵,所以多数人市内交通靠自行车。就如何安全骑车的问题,有很多交通规则,比如要带头盔,晚上要开自行车前后灯,更不用说要老老实实等红绿灯了。我开始以为戴头盔这样的规定,也就是纸上写写而已,我自己反正是不会为了安全骑车而买头盔的。
但我惊奇地发现,早上去学校的路上,有一半左右的骑车者都真的戴头盔。我还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装自行车灯并在晚上打开。有一回我的后车灯坏了,还被一个后面的人吼了一声。
我以前回家的路上,一个十字路口上有一个行人交通灯,还有一个汽车交通灯,绿灯亮时行人灯先亮,过5秒钟左右汽车绿灯亮。自行车属于模糊地带,可以跟着行人走,也可以跟着汽车走。我发现,总有一批骑自行车的人,无论如何要等着汽车绿灯亮了之后再过路口——尽管自行车道和行人道相互平行,根本不冲突,尽管交叉街道的红灯早就亮了,他们过马路是完全安全的。有一回我在行人绿灯亮了之后蹬车过去,又被后面一个人给吼了一声:“你这样骑车是不对的!”
我心想真是多管闲事,给你送北京去,你一辈子也别想过马路了。
当然同时也感慨,法治精神发源于这个国家,一点也不奇怪。
基本上要预测一个国家的民主质量,统计一下有多少人爱闯红灯可能是非常有效的变量。一个有很多国民不但不闯红灯、行人绿灯亮了还不够还非要等汽车绿灯亮才发动自行车的国家,对人类文明做出不成比例的巨大贡献,那是非常地不奇怪的。
7.
说到对文明的贡献,剑桥大学最突出的贡献恐怕就是它产出过的科学家了。牛顿,达尔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图林,发现DNA结构的Crick和Waston,写《时间简史》的霍金……以及很多我根本叫不上名字来的科学家们。
话说也是剑桥校友的李约瑟同学曾经提问: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呢?
我想这事难道很费解吗?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与北京的国子监成立时间大致相当。问题是各自都在教什么呢?中世纪剑桥大学的课程包括:逻辑学,几何,数学,法律,医学,修辞,音乐,当然也少不了神学。国子监呢?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你说,当全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在那摇头晃脑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关于这个浩瀚世界的知识缩减为“人际关系学”时,人家从逻辑、从几何、从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出发,抵达现代物理、天文、生物知识,有什么奇怪吗?如果牛顿出生在中国,20岁的他,冥思苦想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空中飞并把这个困惑告诉他人时,他爸爸会不会一巴掌扇过去,说:你吃饱了撑的是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不赶紧讨个老婆去!
我以前在国内读研上课时,可怜的老师时不时被学生这样质问:老师你说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能不能教点对我们找工作有帮助的东西?
我很想知道当年牛顿讲授重力原理和月亮轨迹时,是不是也有一帮这么讨厌的人在问:老师你说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而如果有人这样问,牛顿会不会反问:难道仅仅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还不够吗?
8.
虽然剑桥对政治和人文领域的贡献不象科学领域那么璀璨,但也不乏重量级历史人物。话说一位叫罗素的老师,由于长期受到一位叫王小波的同学追捧而享誉中国,但罗素似乎并不是剑桥人文领域里最出色的。他的一个学生曾经在论文答辩会上拍着他的肩膀安慰说:“没关系,我知道你永远也不会看懂我的论文的”。那位同学名叫维特根斯坦,是个终生一惊一乍的drama queen。
另一位令罗素战战兢兢的剑桥校友是经济学家凯恩斯。罗素老师曾经这样评价凯恩斯,“每次我和他辩论的时候都胆战心惊,因为大多数时候和他辩论都是自取其辱。”
当然另一位老师又对凯恩斯不服,他既不是剑桥的老师也不是剑桥的学生,但是他任教的伦敦经济学院二战时撤到了剑桥,而他正好在此期间写了一本很牛的书叫《通向奴役之路》。为什么说这本书牛呢?它很大程度上是批评凯恩斯的,但凯恩斯对它这样评价:“无论道德上还是哲学上,我都对这本书完全赞同,不仅赞同,而且深受打动。”好吧,地球人都知道,那位老师名叫哈耶克。
往远里说还有更多的传奇。1805年,一位同学来剑桥上大学,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剑桥,觉得它是酒鬼和流氓出没之地。“我找到一个新朋友了,世上最可爱的朋友”,1807年他给朋友写信道,“一头驯化了的熊,我把它带到了这里。他们问我带它来干嘛,我说,要不给它一个教职吧。”这位猛男,名叫拜伦。
更大的猛男是1615年到这里来上学的。N年之后,他看当时的国王很不顺眼,便伙同其它议会成员把该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又过了N年,国王的儿子复辟了,又把该猛男的尸体从坟里挖了出来,头骨取下,插在一个竹竿上示众多年。后来几经周折,该头骨1960年被送回了剑桥大学,埋在Sidney Sussex学院。该猛男,众所周知,是改变英国历史的克伦威尔。
历史悠久,换个说法,就是八卦资源极大丰富。
9.
有一天我家网络坏了,就去学院餐厅上网。那时候早就过了晚饭时间,但是有两个吃完饭的女孩没走,一直在那聊天,主题是反恐战争和英国的穆斯林移民问题,两人越说越大声,一个多小时还没说完。我一边为不能清净上网而心烦意乱,一边又忍不住感慨:我在剑桥中餐馆吃饭时,从来没有听到过旁边的中国大学生如此激情洋溢地讨论公共事务,都是新世纪新青年,怎么会如此不同呢?
当然我也见过激情洋溢的中国学生。一个在这边读高中的中国女孩,报考我们学院。面试的时候,但见她反应如秦刚般敏捷,言语如姜瑜般犀利,“中国迅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表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反华份子们根本不了解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每年我还能读到很多这样的来自中国的本科硕士博士申请材料。他们有一套战无不胜的语言和逻辑体系,充满了信念,却丝毫没有困惑。
但是没有困惑的青春是多么荒凉啊。
教三年书下来,我发现最好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充满好奇心。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地追问和反问你,更重要的是,不断地追问和反问自己。他们最开始跟你讨论问题,也许会从某个作者在某本书里说过什么开始,但最后总是慢慢地转向经验世界中的问题本身,以此来反思理论的合理性。
“我决定开始学印地语”,一个学生最近告诉我。
我吓了一跳,问:为什么呀?
“因为我以后想研究东印度公司,学印地语有帮助。”
“可是东印度公司的材料都是英文的吧。”
“印度方面应该也有印地语的材料。”
我得承认,一想到以后我回国了很可能再也碰不到了这种仅仅为了搞懂一个问题而去学一种相对生僻语言的学生,便感到颇有些难过。
10.
在这个琥珀之城,我最喜爱的,是它的墙。
各种各样的墙。有19世纪经典的红砖墙,有哥特式教堂阴森的大理石墙,有小碎石拼贴起来的小围墙……最不好看的是那种黄中带绿的砖墙,看着脏兮兮的;最好看的是17、18世纪左右翻修的一批学院外墙,大块石料,简洁硬朗,原来大约是米白色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演变为斑驳的古铜色。不单是颜色,还有光泽,质地,和被时间的小火慢慢炖出来的醇厚气息。
我在剑桥经历过的最动人一刻,是有一次开学术会议,开到一半溜出来散心的片刻。走廊一边是个大玻璃窗,窗户对着一个中古庭院,院子里是一块绿油油的草坪,在雨中晶莹透亮,雨声的背后是庭院一角的钢琴声。我趴在窗前,想, 这个弹琴的人,应该是一个14世纪的少女,穿白裙子,金色的头发,白血病人,还没得及爱过就已经死去。继而觉得时间也许从来就是静止的,旋转的只是我们这些从黑暗中来到黑暗中去的人。
去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800年,在中国有宋元明清,在英国有帝国兴衰。其间无数帝王将相叱诧风云,无数战士血战沙场,无数文人奋笔疾书,如今他们都纷纷歇菜了,唯有这个小河边上的大学城依然生机盎然。他们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剑桥大学这个宴席吃了800年还是灯火通明。
8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有一项是组织剑桥的800个师生给100年后的剑桥师生写信,我看到这个新闻时不免惊叹,好家伙,时间单位都是以百年记的。但转念一想,人家已经悠哉游哉地度过了800年,再折腾个800年也不稀奇。可惜没人让我给百年之后的剑桥学生写信,不然我会像金圣叹老先生那样务实,告知100年后某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豆腐干和花生米同嚼,有火腿滋味”,对了,Mill Road上那家韩国店的豆腐,比旁边那家广东店的好吃。
-
37人 | 分享到: 阅读(47873)| 评论(262)| 引用(24) |举报
关于英国大选的访谈 福利国家的梦醒时分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zaida_20 highvar@ smartlao 王毛 |▌Li'er 灵 小妮 g.h20092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验证码:换一张
05-21 16:34牛--手
刘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我是个初中生。自幼酷爱自然科学喜欢琢磨物理学问题。可惜对英语没有天分无缘高中。我花了20余年时间研究琢磨推演出了6个基础物理学原理。我意识到这些原理的重要性。但我没有渠道不知如何处理这些原理。身边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我。我该怎么办。这些原理包括用磁力推演的地球结构。恒星结构。银河系结构。飞碟原理。太阳系飞行原理。跨星际飞行原理。以及一篇物理学猜想。我该如何处理这些原理呢。也许你看了以为我在发疯。但其实这些原理并不深奥。只是你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思路而已。找出正确的思路和核心问题后很容易推演出这些不可思议的原理的。飞碟原理并不深奥。甚至可以说很简单。只是你们没有想到。我明白我的发现绝对可以轰动整个世界。可我一个初中生实在没有渠道发表我的发现。我该怎么办
回复
05-21 16:52mica518 回复 牛--手
回复 05-21 17:07alalyc 回复 牛--手
可以负责任的说,经过20年的对物理学的研究,你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我豪不夸张的告诉你,往前推3000年,往后看3000年,没有人能超越你! 但是作为21世纪的有痔青年,更要全面的充实自己,平时还应该看些文学和哲学方面的著作,比如说故事会和青年文摘啥的。
回复 05-21 17:32◆¨岚F`ん 回复 牛--手
你初中生,话了20余年研究物理学原理?你当了几年的初中生? 20余年研究生都可以读完了吧?
回复 05-21 18:49梦想 回复 牛--手
如果你生活没有压力,可以去大学请教一下老师,多去图书馆,如果你天天还得讨生计,我劝你还是想想该怎么生活,业余爱好可以,但是不能影响自己的生活
回复 05-21 21:03游离者 回复 牛--手
别谈飞碟,别若外星人,知道吗?踏踏实实做个忠实的地球人。
回复 05-21 21:19dsafs 回复 游离者
有意思吗?一个小孩子,能够有兴趣做物理研究,有什么不对?做错做对了又怎么样,我们现在的物理期刊里又有多少文章是有意义的?小孩子我支持你发表,自己去大学里找老师,给他看,要爸妈帮忙,都行,上网查,有很多期刊其实只要你给钱就能发。
回复 05-21 22:41游离者 回复 dsafs
哈哈,没有错的,我只是说千万别若外星人而已,因为霍金是这样说的啊。这是善意的告诫。嗯嗯,努力地赚钱,然后给点钱应该就可以发表了、
回复 05-22 08:38欣藤 回复 ◆¨岚F`ん
他的意思不是他现在还是个初中生,他是说虽然做了那么多研究,但是他的学历只有初中。他可能在读完初中以后就没有继续升学,机缘巧合开始研究物理。我猜他应该已经三四十岁了。
回复 05-22 14:09◆¨岚F`ん 回复 欣藤
其实那应该说初中肄业...抱歉.我理解错了...对不起.
回复 05-23 11:09木卫一 回复 牛--手
如果你想试试的话不妨找人翻译后头到国外期刊。但最大的可能性是你的那些原理都没任何意义。
回复 05-24 11:37Delicious 回复 牛--手
找物理学期刊啊
回复 05-27 23:15bzp89 回复 牛--手
在中国说这些都是白费,你还是想象的生计问题吧,
回复 06-21 11:10AndyLee 回复 木卫一
意义,又是意义,或许是能卖多少钱吧......
回复 06-25 17:18三旗文化 回复 ◆¨岚F`ん
一点不假:小学10年,初中12年
回复 08-13 16:511 回复 ◆¨岚F`ん
有病之人
回复
08-07 16:15YY
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我会在一个脏乱的街道上随便吐痰,但不会在华丽大厅的地毯上随便吐痰。就跟走在乡间的人会把屎拉在草地里,走在城市里的人不会把屎拉在街道上一个道理吧。人均GDP跟随便吐痰的关系可能就在这里吧。 还有,听说法国人很不遵守交通法规,听说啊。
回复
06-03 09:35女儿淙淙小不懂
你好刘:我最近刚看过《晚清风云》,对于发展,我有不同的理解。我很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可惜,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这种悠然的幸福永远逝去了。冒昧地问一下啊:你有孩子吗?我女儿六岁,上一年级,每天除了作业,还要弹琴跳舞,孩子好累呀,可是谁也救不了他们,为了有一个成功的明天,今天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
十年前吧,我们虽然贫穷,却从不为未来忧心,虽然结婚时住的是集体宿舍,可是我并不担心买不起房子,短短十年过去,你看现在,除了现实连梦想都觉得异常奢侈。
非典,禽流感,甲流,手足口病,农田里的农药,化肥,水污染,大气污染,转基因食品,过去几千年的发展都抵不过最近几十年的迅猛,有时想:如果当年不是枪炮打开了国门,中国会怎样呢?我们会很落后,很没素质吗?英国的绅士风度和中国人的善良热情是多么地不同,前者只是表现的风度翩翩,而后者给你的是满心的温暖,识大体而不拘小节;遵守秩序和心存善意的随和,只不过是你选择喜欢哪个罢了。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历史被谁谁推动者,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人类目前已经极度繁荣,不仅令人担心,这样不计后果的发展,结果会是什么呢?人类将以什么样的形式灭亡呢?
回复
06-25 17:21三旗文化 回复 女儿淙淙小不懂
当所有的人看了你的话时,就灭亡了——都吓死了。
回复 08-04 09:46开源头活水得如许清渠 回复 女儿淙淙小不懂
说的好,
回复
08-03 15:47lxsfq
受益个屁啊,就是讲点我们不知道的崇洋媚外的狗屁东西吧,看到其第五段最后一句。你有本事你怎么不当救世主啊。
回复
08-01 11:47往事如风
琥珀之魂.剑桥之魂.仔细拜读.受益颇深.
回复
07-31 18:41夏芷
陶醉在“被时间的小火慢慢炖出来的醇厚气息”里,谢谢博主!
回复
06-28 11:25Jesse
好文,耐着性子看完了全文,真是很不错,过惯了那个地方的生活就不用回来了,因为你没回来就已经觉得失望了.为什么一定要回来呢?
回复
07-11 20:31南方的柚子树 回复 Jesse
就是的,如果是我,选择留在那里。
回复 07-26 11:29JUNE 回复 南方的柚子树
good!!!
回复
07-26 11:25JUNE
曾去英国可惜没去剑桥,那是个令人向往有古典味道的地方,你能生活在那太幸福!!!
回复
07-21 14:50josie0910
最先知道的剑桥是从那首<再别康桥>.在愿望里有一栏记录,是希望在将来的某天能去剑桥生活一段时间.现从此文中多少知道了一点剑桥的细节.琥珀城,真如此!
回复
07-20 13:32无畏之徒
等着《民主的细节》,平邮真的好慢!哎
回复
07-12 12:45红酒女人
女儿8月去剑桥,先让她们感受一下此文,哈哈~~~
回复
07-11 20:31南方的柚子树
好让人向往剑桥。
回复
05-20 09:01xun1978
现在“人际关系学”仍然是最重要的,官场、企业、文教、体育、等等。各行各业精“人际关系学”者昌、讲科学、讲逻辑、有独立思考精神者亡。
回复
07-08 12:07yy 回复 xun1978
各行各业精“人际关系学”者昌、讲科学、讲逻辑、有独立思考精神者亡。精辟啊!这也该是古今中外的定律吧,从古至今几千年又出了几个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还不是区区可数得清楚的。中国的人文与生存哲学注定了中国是成就这个定律的经典之国!
回复 07-08 12:42xun1978 回复 yy
回复
06-30 12:08nana
喜欢你的文字,理性和感性似乎带我到了小河边的剑桥
回复
06-27 22:02PP
谢谢!
回复
06-22 20:16xdx126
回复
06-13 20:27eZra!那个铁石心肠的船长。
“ 仔细想来,这样的较真精神,真的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条件吗? 一个学校的老师认真地对待学生,需要花费多少GDP呢?还是只需要一种“认真对待权利”的精神?每次看到有人用经济不发达来为很多中国人不排队、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来辩护时,我就想,人均GDP到底和随地吐痰有什么关系呢?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到底有他妈的什么关系呢? ”
“ 往远里说还有更多的传奇。1805年,一位同学来剑桥上大学,但是他一点也不喜欢剑桥,觉得它是酒鬼和流氓出没之地。“我找到一个新朋友了,世上最可爱的朋友”,1807年他给朋友写信道,“一头驯化了的熊,我把它带到了这里。他们问我带它来干嘛,我说,要不给它一个教职吧。”这位猛男,名叫拜伦。”
亮点好多呢。
回复
06-06 14:53史然
奇女子
回复
06-04 13:05mamimon
看了你的书,让我有个异想~~请你来写个剧或电影。这个念头变得十分强烈。。。我在想办法联系你。你还在剑桥吗?我17号到伦敦,21号回国。(我曾在纽约生活工作过15年,现在在上海工作。Producer. Female.
回复
05-31 09:29bal
转到了你这里了,诶奋斗在考研的路上
回复
05-29 13:45乖乖
我买了一本《送你一颗子弹》,搜到了你的博客。哈哈,很高兴认识你。
回复
05-27 18:13weihongyan-1234
嗯 真的是琥珀之城 凝固的是时间、历史
回复
05-27 09:26鱼观沧海
写的真好,让我心生向往,无限的向往,想穿梭、飞越,想我的人生重新来过。
回复
05-25 07:53plainjane
作为一个生长在石家庄、清华本科毕业、现在在哥大读博士、住在Claremont Ave.的摩羯女孩,很久之后终于感到应该在你的博客留个言了。
你好~
回复
05-24 23:07珊儿
中国从上层到下层引发的一场群体恐慌,希望早日结束吧~
看了老师的文章,受益匪浅。个人感觉中国如今对实用主义的追捧是基于五四以来对封建文化的批判而产生的一种过度修正现象,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有一种的奴性或者说是惰性,不讲逻辑,不愿意独立思考,倾向顺从权威。中国人讲中庸,其实很欠中庸,大众容易被传媒鼓动,非左即右。而在这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为了速度,而被我们舍弃或者蔑视的东西,也许本应该是生命意义之所在。
回复
05-24 20:56洪庆
我真诚地叫你一声“老师”,发自肺腑地说声“谢谢!”如果你和摩罗先生都是针对国人的启蒙老师,你的启蒙教育更切合实际。希望你的思想能够在我们这片土地遍地开花,芬芳吐艳!!!
回复
05-21 11:35yjcgxlz093
写的很好,我举起双脚都要赞同啊.我以前在国内读研上课时,可怜的老师时不时被学生这样质问:老师你说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能不能教点对我们找工作有帮助的东西? 我很想知道当年牛顿讲授重力原理和月亮轨迹时,是不是也有一帮这么讨厌的人在问:老师你说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而如果有人这样问,牛顿会不会反问:难道仅仅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还不够吗? 但你这段话,我觉得终究是有些软弱无力了,生存的压力(且不去探究,因为那就太复杂了,不知您有什么好的看法)无法忽视啊.
回复
05-21 12:52银狐 回复 yjcgxlz093
浮躁就浮躁啦。生存压力只是借口吧。一个研究生再怎么也可以解决生存问题吧?问题是你是否热爱知识。
回复 05-24 14:03yjcgxlz093 回复 银狐
你理想化了,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某个研究生的问题,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有勇气与社会决裂的人存在,但并不多.
回复
05-24 10:40寒山孤人
娓娓道来,又那么地情真意切,但你要多谈一谈怎么样来改造中国,而不要总是那么悲观地哀叹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你要有承担起改造中国历史的胆魄和勇气。
回复
05-24 07:4911
有比较才有进步,中国人多出去有好处
回复
05-24 06:27喜欢SaGa
当然我也见过激情洋溢的中国学生。一个在这边读高中的中国女孩,报考我们学院。面试的时候,但见她反应如秦刚般敏捷,言语如姜瑜般犀利,“中国迅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表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反华份子们根本不了解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每年我还能读到很多这样的来自中国的本科硕士博士申请材料。他们有一套战无不胜的语言和逻辑体系,充满了信念,却丝毫没有困惑。
但是没有困惑的青春是多么荒凉啊。 教三年书下来,我发现最好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充满好奇心。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地追问和反问你,更重要的是,不断地追问和反问自己。他们最开始跟你讨论问题,也许会从某个作者在某本书里说过什么开始,但最后总是慢慢地转向经验世界中的问题本身,以此来反思理论的合理性。
回复
05-24 03:50工作者
回复
05-24 01:45萨曼莎
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值得谈,就象剑桥的墙值得谈,因为它美,它有故事,可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值得谈的东西吧?多少好东西被人为的破坏,一点不留情,取而代之的新东西其实不过是极其肤浅没有价值的糟粕,我们喜欢制造假大空的东西,没有传承,没有故事,空洞无聊得可怕。。有赞同我的吗?
回复
05-24 01:23萨曼莎
真好!
回复
05-23 22:37jmheyuxin
上来拜读
回复
05-23 21:43浏阳河井底之蛙
请问:您所在的地区,自来水多少钱一吨?居民用电多少钱一千瓦时?营业用电呢?地价多少钱一平米?房价呢?谢谢。
回复
05-23 16:41suddenlyattack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下之事都有潜移默化的因果关系!就像我们不知道,买美国的国债同变相进贡有何不同,我们可能在用仅有的资源供养一只羽翼即将丰满的美洲金雕。鹰有时候飞的可能比鸡还低,但是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 弱贡万国役,治则天下强!虽然咸鱼翻身的奇迹发生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在美国领航下的政治、经济、军事、信息制霸背景下的小鸡吃米图楚楚动人、熠熠生辉!最后还是一道菜啊!
回复
05-23 12:49图瓦卢i
有种意识流的感觉
回复
05-23 12:38月光溶溶
仓廪实而知礼节。
回复
05-23 12:13亚亚
呵呵,英国的剑桥哦!
回复
05-23 12:05高鹏飞
很经典
回复
上一页 1... 23456-1-1... -1下一页 页脚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订阅此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