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方伟大军事思想背后的艰辛里程ZT

[复制链接]

106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9 11: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关注军事思想与理论的网友应该可以朗朗上口般背出安托万·亨利·约米尼、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朱里奥·杜黑、威廉·米切尔、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这些影响世界200多年来军事思想与理论变革的先导与先知的大名。

★约米尼与克劳塞维茨
安托万·亨利·约米尼与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几乎是同时代的两位军事理论巨匠,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可谓源源流传至今在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之中,两位军事思想先行者的书,仍然是必修科目,诸如我们熟知的《战争艺术概论》与《战争论》。 在法国大革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争与革命无疑成为当时欧洲社会的主旋律,而克劳塞维茨正是其中对战争意义理解最为深测的一个军事理论家。他的《战争论》探索战争奥秘的深度是克劳塞维茨死后一百多年来,任何一个军事理论家从未达到过的,并受到了各国的重视。但是谁又知道,正是如此一位天赋异常突出的奇才,他的思想却难以立足于德国军界,我们可以难以想象在当时克氏如果失去香霍斯特、冯·格赖泽瑙、冯·博因、冯·格勒这些实权人物无私的支持与帮助克氏在保守的德国军事理论阴霾与国王故意冷落之下还会走多少歪路。1831年年仅克劳塞维茨患霍乱逝世,谁也无法想象的到包括克氏本人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竟如此短命,以至于差点影响到了自己理论的正式成书。多少年过去后,真正使《战争论》名噪天下的是德国统一的功臣之一、第二帝国的名将陆军元帅冯·毛奇,他在晚年接受法国记者的一次采访中说《战争论》是给他最深刻影响的几本书之一。从此《战争论》在德国总参谋部和军队中得到了肯定无疑的公认,并熏陶着德国一代又一代的军人。 相信克劳塞维茨在天国那一边了解到这些之后也将安息了。想必克氏他的老冤家对手安托万·亨利·约米尼似乎好些,身为瑞士人的约米尼早年受父亲所命在法国从事薪金十分丰厚的股票经理人。但从小对军事有极其浓厚兴趣的他面对拿破仑在欧洲所向披靡,已经深深被这位英雄人物所吸引,志做一个拿破仑式的英雄,工作之余全身心地学习军事理论。后毅然辞去待遇丰厚的股票经纪人工作,投身到拿破仑的军队中,开始了军旅生涯。想比克劳塞维茨坎坷的从军经历约米尼似乎幸运的多,由于出众的才学,他很快就被拿破仑所赏识,他的《论大规模军事行动》更使拿破仑欣喜不已.可是,好镜不长当内伊元帅准备向拿破仑提携约米尼为少将的时候,却遭到了参谋长贝蒂埃的嫉妒与反对.约米尼气愤至极。在佩尔舍维茨停战期间,于1813年8月14日离开法军,来到设在布拉格的联军总司令部,投奔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在俄国的时间也是他事业的颠峰,并获得了上将的最高的军衔,这个是在本文中我所提及的那些军事思想与理论家中军衔最高的一个.综合约米尼与克劳塞维茨,他们的命运旅程都不是一帆风顺,但却又年少得志,死后自己的军事思想理论却通过了另外一个划时代的军事思想家所推崇、所发扬,约米尼通过小马汉,克劳塞维茨通过老毛奇,冥冥之中当这些过去与现代(相对而言)的军事家思想与理论相互碰撞的时候,那呈现的就是另外一个“纪元”。

★马汉与杜黑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与朱里奥·杜黑,一个是“海权论”的鼻祖,一个是“空权论”的缔造者。他们的著作被后来者沿用到今日,并不断的得到推崇。但又有谁知道曾经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军事理论可以被高层理解所付出的巨大汗水与牺牲。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一般人喜欢叫他小马汉,因为他的父亲既为西点军校著名教授丹尼斯·哈特·马汉,也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十六时候小马汉便考进了美国海军军官的摇篮——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并开始了他的艰辛的军事生涯。毕业后他相继在“国会”号军舰、海岸炮舰“塞米诺尔”号等军舰上任职,也许就是因为长期面对的海洋的生活,使海洋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的牢牢扎根在马汉的心底里。但是面对门罗之后美国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与大陆主义,他们认为美国不需要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既然不与欧洲列强竞争,就不需要有一支海军来向他们挑战。大陆领土的防御只需要一支较小的海军,能在战时袭击敌人的商业线并为守卫海岸的堡垒提供补给。当时的美国海军部长认为:“这里没有殖民地,海岸险峻,而且有大西洋与好战的欧洲海上列强隔开。要保卫这里爱好和平的人们,战后这非常小规模的海军已经足够了。”所以,马汉的“海权论”似乎比想象中要更难得以实现。但一些客观原因却幸运的改变了这一些保守思想的,由于美国边疆的消失,工业生产过剩和劳工运动都预示着一场危机,这一切都更加坚定了美国向外扩张的信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展商业向非扩展领土,旨在把扩张主义者引入海外市场迫行侵略性贸易,以缓和国内工业生产过剩的局面,恢复市场繁荣,维持国内安定。然而此时美国不具备通向海外市场的自由通道。欧洲各国控制着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市场。当这些矛盾相互撞击的时候,马汉的“海权论”便成为了化解这一些的良方。而在时空的另外一头,一位虽然年龄比马汉要小上许多的人,但是其开拓思想却与马汉并列于历史长河之中的人——杜黑,也正在为他的“空权论”思想的实现做着艰巨的实现,面对保守的军政府、面对军内只对轻于空气航空器的重视,为了证实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他甚至被降职,后来还被军事法庭判除了一年徒刑。直到一战过程中意德战线,德军仅仅利用6个师就突破了意大利战场的卡波雷托防线,使意军遭受了十分沉重的打击,之后军事当局对此次战役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入狱前军事当局没有面对杜黑对他们的批评所造成的。很快杜黑也因此被完全免除了之前的罪名。无论是“海权论”也好,“空权论”也罢都面对过军内保守势力的强加干涉与压制,但是在历史发展的滚滚的车轮却无法抹去这些经典的理论。

★富勒与利德尔·哈特
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与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和之前我们所说的两对军事思想家有所不同,之前无论是约米尼与克劳塞维茨或者马汉与杜黑,他们或是政治取向与军事理论上有巨大差异,或者直接就是理论上的针尖与麦芒 ,而富勒与利德尔·哈特却有着极大共同点,无论是国籍还是军事思想都尽露无疑。想必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军事学家富勒有一些不同在于他的阅读面十分广阔哲学、科学、艺术、历史、文学无不涉猎(在出任坎伯利参谋学院主任教官期间他提出了“要理解战争就必须先了解和平,了解人们心理,了解自然、地理,了解工业、商业、政治和金融”。毫无疑问这种思想遍来源于从小对广博的知识面了解之上),也因为他对这些表面上看上去与军事无重大联系的书的大量阅读,让他一位关系要好的同学误认为精神不正常了,就是这样富勒开始了自己极其坎坷的军旅生涯。由于对“机械化战争”与坦克的无比推崇,受到了来自以黑格为首的“骑兵内阁”等势力的排挤,所以,富勒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幸而在1920年那个夏天,他认识了比自己小整整十七岁的利德尔·哈特,经常又是整整一年来自信件上的辩论,两人很快成为了莫逆之交,利德尔·哈特也经常使用自己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富勒仕途低谷期为“机械化战争”做出贡献。面对满是荆棘且毫无意义的军官生涯,富勒于55岁的退出现役,并开始了他军事记者的生涯,这些又与利德尔·哈特一样,成为军事记者的那断日子正是他们军事理论更为受人关注的开始,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机械化战争的巨大成果,更让富勒赢得的崇高的声誉。利德尔·哈特作为未能上完大学、又因战争中毒气中毒而退出现役的军事思想家,面对曲折他做出的成果却比许许多多将军突出的多。同为英国人,他们的理论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样式,但又是由于保守力量的存在,主流军事思想晚了整整数十年才得以承认。

在上面这些西方伟大的军事思想与理论家成功的背后,我们可以靠到为取得自己思想理论最后的胜利,他们付出的代价往往是我们现在的人难以接受或者是承受的。总结一下他们的共同点不外乎有这么几点:
①:年少得志,军事理论生涯却相对十分坎坷与曲折,由于自己的才华经常会遭受到一些人的嫉恨。例如约米尼由于被人嫉妒无法晋升元帅,一气之下投奔沙俄;马汉为了掩饰自己的才华,不得不每次考试都考第二名,以避免同学的嫉妒……
②:思想先进,但是常常保守分子的抑制与打压。杜黑为他的“空权论”得罪了陆军、得罪了军政府被送进了大牢;富勒也为他的理论遭到了“骑兵内阁”的排挤……
③:影响深远,约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马汉的“海权三部曲”、杜黑的“空权四部曲”、富勒与利德尔·哈特对“机械化战争的概论”等等他们的军事思想理论化做了一本本经典的书籍流芳于后世,并不断使得到借鉴。
④:军衔普遍低,除了约米尼在俄国做过上将过,其余最高的不过少将,最低的德尔·哈特仅仅是上尉。可见先进的军事思想并非完全掌握那些具有国家或者是实权的角色饿人上面,我想这点也可以激励我们这些朋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的位卑言轻,要大胆、要敢于建立属于自己的思想与理论,一时别人对自己的偏见可能会铸就你一世的光辉业绩!

我对他们的通篇概论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宣传了一些军事思想理论或者是这些人,而是希望朋友们要如第四点所说那样,忠于自己的信仰,敢于表率自己的思想!
一定要把红旗插上台湾。
我可能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26 09:26 , Processed in 0.0960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