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错把红楼当青楼:当红楼误入三国[转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1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1#
发表于 2005-11-15 22:57 |只看该作者
沙发!这篇文章也有点哗众取宠呀

226

主题

0

好友

3787

积分

终极会员

丸走盘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05-11-15 20: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半年前,刘心武在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设座,一向为学者置之高阁的红楼梦研究一时大热,与《大长今》、超级女声一起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不久,央视乘势再度重播。
大名必伴有大谤。先是青年学者吴祚来在博客网痛斥刘心武,引来上万网友跟帖,多家媒体轮番报道。近期,红学界的权威人士、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孙玉明等也纷纷发表评论,一时又是沸沸扬扬。
这样一场文案其就如同《三国演义》著名篇章《赤壁之战》跌宕起伏,今记者借用其中桥段,让大家看看当代红学家、作家的众生相,欣赏一场文坛浮世绘。
梅开二度不欠东风
提起刘心武,人们不会觉得陌生,他曾以《班主任》沉实、质朴的风格赢来许多读者的喜爱。在以往,他是以小说家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中的。自其搁笔沉寂数年之后,突然出现在央视《百家讲坛》大谈红楼秘史,一时间名声鹊起。虽是梅开二度,却不欠东风。
此东风以吴祚来在博客网吹起的那股尤为猛烈,他的一篇网文《从刘心武“包二奶”看知识分子的堕落》以两万多点大关报收,引来了诸多跟帖,大多集中在“酸气太重”、“故弄玄虚”、“历史事件简单化”、“捕风捉影”、“生拉硬拽”等方面。此文章还惊动了刘心武本人,引发二人的一场争辩。此系后话,待文章从头说起。在《从刘心武“包二奶”看知识分子的堕落》中,吴祚来说:《红楼梦》是中国文人无补于世的大纪实,当知识分子从一块补天之石转入红尘之时,就完成了第一次肉身的堕落。当知识分子们把《红楼梦》当做情色小说来读,到将其情色部分当做研究对象、痴迷人物背景,再到把情感和思想都交付其中时,他就完成了从情感到思想层次再到情色邪教的堕落,而刘心武走完了全部堕落的过程。刘心武研究红楼,实属“红教徒”之举,而刘心武研究秦可卿,形成“秦学”就大有“包二奶”之嫌。世有权贵的钱包二奶、权包二奶,而今有知识分子的文包二奶、“红”包二奶。看官不必纳闷,且听其细说原委。知识分子有贼心无贼胆亦无贼之经费,包不着养明星,退而求其次包养秦可卿、林妹妹们,整天品评,从头品到脚,肌肤头发,事无巨细。吴祚来说,知识分子深究林黛玉与权贵们造楼包养女明星其实没什么区别,各自都在心理层面上,觉得自己高雅了。不同之处在于:权贵们(赖昌星们)建“红楼”玩弄八方妙女,知识分子包二奶是把《红楼梦》、《金瓶梅》、《肉蒲团》中的女子包养在家中,红袖添香夜读书。
吴祚来意在指责刘心武把红楼的春天弄得“色乎乎”的,这篇《从刘心武“包二奶”看知识分子的堕落》则把干瘦的刘心武先生包装得肉乎乎的。
黄盖新传
非议多了,刘心武回应说,那些非议者们“看我老了,便拿来当靶子射”。红学家评他没有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他说“我研究《红楼梦》并不妨碍我对现实的关注,我发表在报刊上的随笔,以及出版的小说、散文集里都可看到关注现实民生、为弱势群体呼喊的文章,我私下做了许多公益事业,别人不闻不问,这显然对我是不公平的。”吴祚来说他“文包二奶”,刘心武说:“说我研究《红楼梦》是‘包二奶’,这却对我的人格造成了毁损。我家有妻儿,这话传出去,那将是件多么尴尬的事。”吴祚来言词激烈,他则自我解嘲:“或许他是个‘愤青’,发泄一下对他身心会有好处。”
“赤壁”之战
刘心武的辩解并没有带来太多支持,许多评论家纷纷对其研究提出异议。学界基本上持反对的观点,网民见解不一,有表示支持的,亦有表示反对的。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把刘心武归为新索隐派,他说“老索隐派所影射的还实有其人,新索隐派影射的对象则是虚妄的。刘心武只是回头走了一条自红学产生之初,就出现的索隐派老路,而这条路已被红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是走不通的。”他在《艺术评论》杂志上坚决地说,《红楼梦》不是一部影射某人某事的书,也不是暗藏有与它表现出来的人与事截然不同的谜底的谜。它没有什么像刘心武说的“密码”,不能用“破译”或者“揭秘”的方法来弄清的。《红楼梦》不是暗藏意外的谜语集,也不是奇思妙想制成的游戏,而是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孙玉明在《艺术评论》上发表看法,认为刘心武解读《红楼梦》有三大误区,第一是想当然,比如刘心武说,曹雪芹有一个姐姐入了宫,但史料绝无此人。第二大误区是生造,比如刘心武认为《红楼梦》有些有回前诗的,有些是没有,是因为《红楼梦》是作者还没有来得及补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红楼梦》没有哪一回有回前诗,一个版本的第七回篇首有类似诗的几句话,但那并不是回前诗,而是别人家的批语,是脂砚斋的评述。第三大误区是治学不严,刘心武把所有的批语,都当成了脂砚斋的东西。网民的评论也有许多反对的声音,亦有不少支持者,基本观点都集中在对其娱乐性质的认可上。
本人的红楼三国评话到此就结束了,有诗说得好:
曹公当年住漏房,举家食粥饿肚肠。
红楼一朝成绝响,四十万人有口粮。

作者:晶报记者李祺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25 14:59 , Processed in 0.0595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