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我去赤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洲之行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16#
发表于 2006-12-23 21:01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码头附近拍照桑加河对面的原始丛林时,偶然看见从岸边到水面,布满了绿色的叶片,似瀑布般倾泻而下。这是一种类似海虞的植物,叶子大得像写字台面,使人无法靠近它们的身边,根本看不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茎。
      美丽的非洲,宽阔的刚果河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茂盛的原始森林遍布非洲大陆,从飞机上向下望去仿佛厚厚的绿色地毯。绿色的非洲,充满生机。
      美丽富饶的非洲是人类最后的净土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17#
发表于 2006-12-23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边陲小城——韦索
韦索是刚果(布)北部的一座边境小城与喀麦隆一水之隔,全市约两万多人口。11月20日我们一行五人乘机从布拉柴维尔来到这里,考察韦索国际机场候机楼、贵宾厅和警察局续建项目事宜。一下飞机我们发现韦索“国际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和停机坪,四周全都是一人多高的荒草和灌木丛。机场出口有一片两米多高的混凝土柱和三间就着柱子搭建的简易平房,这里就是机场人员办公室兼安检站。在刚果接待人员阿科列斯的陪同下,我们走出机场,走进了韦索。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18#
发表于 2007-1-1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韦索是一座贫穷落后的边陲小城。红土和沙子铺成的土路,被碾压得坑坑洼洼。司机阿科列斯是个新手,车速很快。我们坐在车里颠簸得晃来晃去,不得不拉住车内的拉手环来控制自己的身体。据阿科列斯介绍,这里白天停电,晚6点至10点供电,有钱人都自己买发电机来发电。水供应也不足:当年法国人建的水塔早已报废,现在用的是1995年中国人建的水塔供水。用水的人多,压力不足,高处经常没有水。当地没有工业,种地也是靠天吃饭。1985年市政府实施85计划,开始修建道路和飞机场。由于资金不足中途搁浅了。至今韦索市没有一条柏油路和水泥路,飞机场也只建了跑道和停机坪,候机楼成了烂尾楼。机场没水、没电,工作人员有飞机时才来上班。沿途我们见到了当年筑路工人的驻地,10多间平房,院子里整齐的排列着十余台施工机械。
       韦索地处桑加河流域(刚果河上游水源之一)原始丛林边缘,全年没有旱季。气候温暖而湿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毫米)。花草树木生长得比布拉柴维尔更加茂盛,到处充满了绿色,生机盎然。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19#
发表于 2007-1-6 19:28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韦索市区,与其说是城市倒不如说更像乡下小镇更为贴切。这是一座花园般的小镇,人们没有工作,自然悠闲自得的在街上逛来逛去;见不到几辆汽车,没有车水马龙,不会堵车更不用说尾气污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没有工业,自然没有污染。这里有肥沃的土地,但是当地人缺乏农业技术和种子而很少种地;人们因为没有,故而不用化肥和农药。所以这里一切都是纯绿色食品;居(乡)民养鸡、养羊甚至连养猪都从来不喂饲料(因为没有)采取放养,故而尽可放心食用。桑加河宽阔的河面,清澈的河水,蕴藏着丰富水生资源。渔民们划着独木舟捕捞硕大的鲶鱼、鳗鱼等数不清的鱼类和巨大的蚌类。茂盛的原始丛林为人们提供了黄羊、麂子、鹿、野猪、猴子和豪猪等野味。
       考察三天,我们每天吃的都是野味和鱼(没有别的东西可吃),厨师把带骨肉剁成拳头大小放在锅里煮熟,味道还可以。只是全是瘦肉,有些噎得荒。鱼则剁成三至五公分厚的片,用油煎熟或煮熟。如此大的肉块和鱼块吃上几块就饱了。还有一道菜是煎香蕉(非洲的一种香蕉有一尺多长,生吃不好吃,心发硬),用棕榈油煎熟,颜色微黄又香又甜很好吃。酒足饭饱走出旅馆散步,仿佛置身于热带植物园。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0#
发表于 2007-1-6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原以大家对我所介绍的内容不感兴趣了,准备就此收手,今天又看到有新朋友关心此帖我很高兴,再坚持、坚持吧!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1#
发表于 2007-1-14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在韦索走出住的旅馆出门左转“闲庭信步”不到10分钟来到桑加河畔。河边有个货运码头,布拉柴维尔等地的货物多是通过这个码头进入韦索。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在等待卸下船的货物,有的在等待装船,更多的是来看热闹的孩子们。河边有条林荫大道,寂静无人。两边高大的树木和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显示着绿色的勃勃生机,充满了鸟语花香,与码头的热闹景象仿佛毫不相干。周围热带景色美不胜收,真是惬意!
       这是一座美丽而宁静的城市。富饶的土地、宽阔的桑加河和一望无际的热带丛林养育着韦索。真是上帝的恩赐!
       然而,这又是一座贫穷落后的城市。缺水少电路况差,工业、农业、畜牧业一样都没有。韦索人有句至理名言“我因为没有钱,所以没有工作”。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愿善良淳朴的韦索人民多几分劳碌少几分贫穷!
在参观一家砖厂途中。我见到一个十岁左右的黑人小学生穿着鲜艳的校服,红色上衣配着白色裤子,斜挎着书包,站在丛林边草丛中全神贯注的读书。刹那间,我仿佛感触到了什么?啊,是希望!韦索——边陲小城的希望和未来 !我让司机减慢车速,向他招手示意。小孩快速跑了过来用询问的目光望着我,我掏出500西非法郎扔给了他。车加速前进走出很远了,小孩仍然站在路边向我们挥手再见。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2#
发表于 2007-1-14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ingniao 于 2007-1-8 08:46 发表
写 的挺好
lz见过面包树吗?我小学时,看过一个关于非洲科普的小故事,说那边有种面包树,结的果实烤烤就能吃,就象面包一样,中学地理书上也讲到过,印象特别深(也可以说是馋坏了吧,可能我对特产的特报感兴 ...

十年前第一次到非洲曾见过面包树,以后出去我会留心拍照。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3#
发表于 2007-2-4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因前段时间出差及近期较忙,非洲之行暂停了几周,现继续!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4#
发表于 2007-2-4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动乱
        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我们的项目部基地设在体育场和人民宫之间。出后门正对着人民宫(八十年代我国政府援建项目)大门,向西驱车10分钟即可到达刚果河码头,距布拉柴维尔仅一河之隔。
        当年我从金沙萨去贝宁时,就是从这里渡过刚果河转乘飞机赴贝宁。1997年四月中旬被调往贝宁之后没几天,扎伊尔金沙萨开始骚乱。卡比拉领导的反政府武装一路势如破竹,打到离金沙萨100公里处停住脚步,集结待命。城内,政府军和雇佣军乱成一团。内部因给养等问题经常发生枪战,整个城市人心惶惶。我们项目部技术组长杜XX带领十人撤往刚果(布)。暂住在布拉柴维尔中建公司驻地,观察时局变化。为了保护基地的国家财产不受损失,老杜带人每隔十天半个月回金沙萨一次。给黑人护厂人员发工资,了解时局形式,检查驻地情况,顺便带些肉、菜回来(中国人自己养猪、种菜)。
        组长老杜在非洲工作近二十年,多次经历动乱局面,自己戏称福大命大。有一次,杜准备第二天过河去金沙萨。大家头天晚上喝酒高了点。早上起晚了,错过了头班船。老杜和大家正在吃早饭,商量着赶第二班船过河。忽听码头方向传来一声巨响,不久,传来消息说,有人带了一捆手榴弹致使船上发生爆炸。当即炸死四人,受伤者众多。好险!捡了一条命!
        没过几天,蒙博托家族逃离金沙萨。“国军”四分五裂,卡比拉率兵进入金沙萨。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5#
发表于 2007-2-10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1997年6月4日 因卡比拉率兵入城后封锁刚果河数日,码头关闭了。老杜带着电工大刘来到布拉柴维尔机场乘私人小飞机去金沙萨。这是架老掉牙的飞机,比轿车矮、窄,略长。机头前面有两个螺旋桨。飞行员打不着火,螺旋桨不转,跑在前面用手扒拉螺旋桨,转动一个再扒拉另一个螺旋桨。机舱内是双排座,加上飞行员仅能坐八个人。大刘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老杜坐在大刘后面心里直犯嘀咕(大刘平时好奇心重,看见什么新鲜物都喜欢摆弄摆弄)一再叮嘱大刘千万别动任何东西。飞机总算飞起来了,仿佛老牛拉重车般喘着粗气慢慢的向上爬升。突然,一股强气流迎面而来。飞机陡然下降,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老杜坐在飞机里心中忐忑不安,飞高了怕飞机失控,飞低了又怕被交战中的双方枪炮打下来。飞机安全降落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下了飞机,一进机场大厅俩人都傻眼了。机场工作人员都不见了,到处都是持枪的大兵。见到他们进来,齐刷刷的目光都落在他们身上。顿时,大厅里静悄悄的,只有大刘穿着那双带钉子的皮靴走起路来嘎嘎得响声显得特别刺耳。老杜带着一幅大墨镜,手握两个“大哥大”,把心一横,挺胸抬头镇定自若的往前走,大刘人高马大拎着一提包钱像保镖般跟在后面。(战乱时期,金沙萨一片混乱,到处是公开的抢劫。外国人基本全撤走了,民航已经停飞。此时,居然有中国人敢飞到这里,不知何方神仙?)趁着大兵们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走到大门口。见到等在门外的自己人(护厂黑人)和汽车,连忙招呼他们进来接过箱子,分咐立即上车,疾驰而去。真是命大,又躲过一劫!城内一片狼藉,驻地门外躺着四具黑人尸体…..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6#
发表于 2007-2-10 23:20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nny 于 2007-2-7 11:40 发表
听说非洲小咬特多,出门要把露在外面的肉全蒙上  是吗

全蒙上也没用,可种各样的虫子隔着衣服都能咬到!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7#
发表于 2007-2-16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43名护厂黑人各个头系白布条,象敢死队员一般保卫着基地。卡比拉的部队是从东部带来的,(“有些还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毫无法律意识。浑身挂满子弹袋,端着冲锋枪,动不动就开枪杀人。”老杜语)他们不懂法语也听不懂林加拉语(主要民族语言)只会讲斯瓦希里语。我们的崔翻译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说相声的马季先生要是在就好了),幸亏有个食堂做饭的黑人会讲斯瓦希里语,在大兵来搜查时作了不少解释工作。借住在这里的北京商人“药王”积极主动而又胆战心惊的买了大量的面包送给“解放军”。军官们惊讶、感动一番之后当即下令:不准骚扰西诺瓦(中国人)。自此之后没有了什么麻烦。基地保住了,“药王”三个集装箱的药也保住了。听说战后不久金沙萨极其缺乏药物,“药王”抢得先机很快把药批发出去,发了一大笔财。此是后话。
       战火渐渐平息。刚果(金)刚刚平静。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8#
发表于 2007-2-16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些照片想与各位朋友共享,没办法上传。

[ 本帖最后由 我去赤道 于 2007-2-17 08:40 编辑 ]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9#
发表于 2007-2-23 21:28 |显示全部楼层
逃离布拉柴维尔
         刚果(金)刚刚平静。然而,就在老杜回到金沙萨的第二天,刚果(布)又乱了起来。新老两位总统因选举问题在布拉柴维尔兵戎相见。曾记得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现如今,可怜这十位中国兄弟不远万里来到非洲,为了非洲人民的繁荣富强和中、非之间的友谊来援建工程。现饱受战乱之苦。
        1997年6月5日早6:15分,布拉柴维尔打响了第一枪。萨苏(现总统)因不满意当时在位的总统,任期已满屡次借故拖延大选,与其发生“武斗”(还是我们国家好。枪支弹药严格管制,连鸟枪和玩具仿真枪都一律收缴。除了军警之外有枪的一律按歹徒论处,少了好多麻烦),最终自己登上了总统的宝座。非洲特色就是如此:急了拿枪就打,不用论资排辈熬着。当总统就像当猴王,谁胳膊根硬谁称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放之四海而皆准。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30#
发表于 2007-3-3 20:35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暗香盈袖 于 2007-2-24 16:08 发表
怎么越来越觉得楼主像是田大哥啊!

田大哥是谁?与我经历相似?回去后要认识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长安新城

GMT+8, 2024-6-24 21:46 , Processed in 0.0602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