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关于乳品的一些小科普 [打印本页]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6 16:44
标题: 关于乳品的一些小科普
近来沸沸扬扬的三鹿事件,搞的全国人民谈乳色变。
本人虽然多年不从事食品行业了,但一些个人体会还是想和同学们分享下下。
作者: 逆水行舟    时间: 2008-9-16 16:46
等着看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6 16:53
标题: 牛奶是个好东东
开宗明义,喝奶好,是大好,不是小好。
某种意义上讲,牛奶是种“全营养”物质。意思就是说,生物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膳食纤维)这里面全有了。有人可能提出比例不合理,科学的讲,没有任何一种复合物是放任四海而皆准的合理比例,不同人的不同状况所需的比例也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吹毛求疵的要求“完美”的营养配比。
举个例子,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如果能得到牛奶供应,基本可以满足相当长的机体需求。
虽然这东东很多人不认同,也可能喝起来有些不适反应。但这都是有原因的,也可以解决的。等后面我慢慢聊。
总体而言一句话:喝牛奶好。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6 17:03
标题: 刚挤出来的牛奶和我们见到的鲜奶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可能很少有同学见过挤牛奶和亲身接触一下新鲜的牛奶。
那我来大概形容一下吧。
不同的牛牛在不同时期奶也是不同的(我们有时讲初乳、常乳和末乳)。但可以肯定,刚挤出来的奶,和我们市面上见到的所谓“鲜奶”完全是两种东西。刚挤的奶显得又稀又淡,而且好像很不均匀的样子,色泽也有些差异。
可以肯定,这些奶是不适合立即饮用的,即便经过煮沸消毒也是口感不佳的。
这种奶固形物(这个我后面再慢慢解释)含量很不稳定,而且可能携带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关键是喝起来就像掺过水一样。所以啊,要是有人叫卖现挤的牛奶,别理他。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6 17:12
标题: 市乳、市乳
这是个比较好理解,显得比较土鳖,但又很专业的词。
通俗讲,就是符合国家规定,可以上市销售的鲜奶。
国家对于市乳的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进步、食品安全要求提高,市乳的指标也不断变化。具体是什么指标呢,数字我就不列了,基本是这么几项:
固形物含量(又出现了,等等我再专题讨论)
生产及运输储存条件
微生物含量等

就是说,从牛牛身上挤出来的奶,必需经过加工调整,搞成差不多一个模子,符合一些规定后,就叫市乳了。
至于有哪些程序呢:
检测、调整固形物含量(再忍忍)、均质(不理解?从字面想想先)、消毒、封装、运输、储存、销售。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6 17:23
标题: 几个小概念(一)
混合物:大家化学课学过吧,不同物质在一起。牛奶就是一种混合物。
乳浊液和悬浊液:这个,好像物理课也学过吧。意思就是这种液体不是象水或酒精那样,而是有很多小液滴悬浮于另一种不相容的液体中。悬浊液是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
可以说,牛奶就既是乳浊液,又是悬浊液。其中的很多乳脂肪、乳蛋白等是不溶于水的,它们以极微小的小液滴或小颗粒悬浮于牛奶中。这些东东我们既可以把它们打的非常碎,让它们在乳中分散的非常好,几乎就像纯液体一样(这个过程就叫做均质,OK?均匀的均,质量的质,明白了。)
也可以把它们提取出来,让牛奶只剩下液态的水、乳清等。提取出来的这些,就是“固形物”,很形象吧。
说固形物大家可能有些生,讲“稀奶油”,大家就理解了吧。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6 17:35
标题: 牛奶的营养物质和香气从哪里来?
嘿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乳品中固形物的含量。
这些东东含量可能并不很高,但绝对是牛奶之所以像牛奶的决定性因素(有点胡拽是不是,担待下但待下)
很多同学是不是觉得有些乳品喝起来觉得“浓”“稠”“香”
如果人家是诚信商家的话,毫无疑问,固形物含量高啊。
但如果人家是奸佞小人的话,这就难讲了,因为很多种方法都可以替代稀奶油来让牛奶显得更像牛奶,例如增稠剂、呈味剂,具体是些啥呢,有些无毒,有些少了无毒,多了久了有负面影响。脱离业务很多年,现在很多高科技添加剂咱已经不太能讲出来了。

顺便提一句,几乎所有的市乳都必需用稀奶油调整固形物,否则是不能达标的。稀奶油多贵呀。所以替代品应运而生,这也就是这次三聚氰胺出现的原因。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6 17:48
标题: 为什么有人喝牛奶会泻肚
简单讲,就是乳糖在作怪。
乳糖,属于糖类的一种,甜度大约是蔗糖的1/6(所以牛奶喝起来不甜,但你咂吧咂吧又觉得有些甜味)
乳糖这东东,在体内是需要代谢的,否则到了肠子里,会对肠子产生刺激,泻肚就是必然的啦。
人体代谢各种物质需要相应酶(就是生物催化剂)的参与,否则拼上小命也没用。代谢淀粉要淀粉酶,代谢蛋白质要蛋白酶等等。那代谢乳糖就需要乳糖酶。人生下来的时候,体内的乳糖酶水平一般都不低,因为要吃奶嘛。但是断奶以后如果基本放弃摄入乳品的话,酶就会像脑子里记的单词一样慢慢下降。这是个过程,如果你天天记,慢慢就会上升,你突然不记了,它也不会一天就消失掉。
所以,喝鲜奶泻肚的人,就是你体内乳糖酶水平太低所致。你突然间喝上一大杯,不泻肚才怪,但这种泻肚对身体并无什么负面影响。要是想改变,有两个办法,一是循序渐进的从少喝点开始,二是喝酸奶。
为什么喝酸奶呢,晚上有空再拽。
作者: xchl    时间: 2008-9-16 18:05
呱唧呱唧~~~~~

晚上没空也看~~~
作者: 草地    时间: 2008-9-17 11:07
标题: 继续关注中
很专业的,长知识。谢谢了!!

继续关注中......
作者: 三泰中医美容    时间: 2008-9-17 11:16
谢谢楼主,特别好的小知识!
作者: 饼干    时间: 2008-9-17 11:34
阿。。真牛。。这都是你自己一点点敲得么?
作者: 窗边的小豆    时间: 2008-9-17 11:47
lz加油,我现在决定做您老人家的FANS啦!
作者: 呼啦圈    时间: 2008-9-17 12:07
PF,每次看LZ写的东东很受感触,那么理性、客观、科学的去分析问题,简直是太PF了。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7 12:29
谢谢同学们鼓励,脱离业务很多年了,很多地方可能不是很准确了
大家包涵呀
作者: tiger    时间: 2008-9-17 12:33
还有吗?如果楼主能说服我去买麤奶粉,一定给你加精!
作者: 可可豆    时间: 2008-9-17 12:34
对楼主的景仰如滔滔江水啊。等着看后续
作者: tiger    时间: 2008-9-17 12:35
问一下楼主:为什么小时候我们喝的牛奶,火上一煮表面就漂着一层奶油呢?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7 12:36
标题: 和酸奶为什么不泄肚
这个问题也好理解,因为乳糖没了呗
那乳糖都哪里去啦?变成乳酸啦。

酸奶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乳品中的乳酸菌发酵了乳中的乳糖,代谢成了乳酸。所以酸奶喝起来酸溜溜的。
那为什么酸奶比较鲜奶呈凝固状或稠乎乎的,那是奶里面的蛋白质变性所致。蛋白质在很多物理条件变化下会变性,就是改变其物理状态。比如原本来是液体,后来成了固体,但其化学结构却没发生变化。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生鸡蛋和煮熟鸡蛋的区别。

所以,喝酸奶不会泻肚。
作者: hibernate    时间: 2008-9-17 12:40


这个字读三鹿吗?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7 12:43
原帖由 tiger 于 2008-9-17 12:35 发表
问一下楼主:为什么小时候我们喝的牛奶,火上一煮表面就漂着一层奶油呢?

不仅是小时候的鲜奶,现在很多简装是鲜奶也是这样。
不仅简装鲜奶,基本上未经脱脂的乳品都会是这样。

前面讲过,奶是一种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均质这个工艺做得好,就显得像水,固形物分布的颗粒小,比较均匀。
均质这道工艺做的简单,不要说加热这么大的物理冲击,就是静置沉淀一下,固形物也会有析出的现象。

再引申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藏族同胞打酥油,其实就是个分离奶油的过程。
要奶油或者说固形物从奶中析出,可以用加热、离心、搅拌等方式进行。
作者: lightw    时间: 2008-9-17 12:45
很生动
作者: 移动的水晶    时间: 2008-9-17 13:06
楼主老有学问啦
学习了。
作者: 逆水行舟    时间: 2008-9-17 13:19
原帖由 hibernate 于 2008-9-17 12:40 发表


这个字读三鹿吗?


以前没见过这个字
作者: 绝对小天使    时间: 2008-9-17 13:26
偶端个板凳认真听
作者: tiger    时间: 2008-9-17 13:36
原帖由 逆水行舟 于 2008-9-17 13:19 发表
以前没见过这个字


GB18030字库里有,怎么念还真不知道,我用的五笔
作者: tiger    时间: 2008-9-17 13:38
小懒为此帖加色了~~
本帖成了绿色乳品专题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7 13:51
标题: 酸奶都一样吗?
答案是不一样,这点没啥说的
咋个不一样呢?嘿嘿,听我慢慢讲

酸奶的历史很悠久了,从前假惺惺的考证过什么古埃及什么巴尔干什么我国什么的,总之就是很久远了。

酸奶既然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那我们先看看这乳酸菌。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拽,其实这是个非常不准确的词。大家知道生物学的分类:门纲目科属种,乳酸菌不是这种分类学的概念。凡是可以发酵乳糖产生乳酸的微生物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

乳酸菌的种类有很多,所以代谢效果也千差万别,从广义上讲,很多放坏了的鲜奶也属于酸奶(这点不绝对,很多坏的鲜奶不仅是乳酸菌发酵,还可能是其他微生物发酵,产物不一定单纯是乳酸,所以大家别想当然的热热就以为能喝)

虽然乳酸菌的种类很多,但适合酿造酸奶的没几种,最常见的有两种(别拍我,这名字说什么我也要得瑟一下)一种叫保加利亚乳杆菌(挺有特色吧,业内简称保杆)一种叫嗜热链球菌(这个就显得一般般啦)

世界上大多数酸奶生产者基本都用这几种微生物,大部分不是一种,二是混合使用。所以呀,如果菌种纯,酸奶实质上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有的像豆腐脑,有的像稀糊糊呢。
这个区别其实真没什么技术含量,无非是工艺上实现的。
讲两个词大家就明白了,像豆腐脑那种叫凝固型(就像从前很多大瓷瓶装的那种)
像稀糊糊那种叫搅拌型,现在大多数都属于搅拌型了,其实就是在发酵阶段或成熟后加以搅拌和后处理一下。
相对凝固型而言,搅拌型不用担心乳清析出(这个现象后面会专题讨论),易于二次消毒,易于采用各种形式封装,易于添加辅料和各种添加剂。所以现在大都采用搅拌型。
上班啦,下班再说吧
作者: 麻辣鸡丝    时间: 2008-9-17 14:23
牛人啊,对你的佩服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作者: 桃子    时间: 2008-9-17 17:25
我一直都是BOY的粉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7 23:25
同学们抬爱,实在不好意思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7 23:57
标题: 自己做酸奶好吗?
答案是:大部分情况下不推荐。
是不是很出乎大家的意料,其实这个观点可以推而广之。
很多东西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做一个乐儿,那是一回事。但如果认为自己做的就会比市场上的好,这个观点千万要纠正,至少很多情况下不是这样。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展开聊聊。
现代食品工业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其规模化效益不是家庭或作坊可以比拟的。

就拿酸奶做例子好了。
无论你是制作一吨酸奶,还是制作一升酸奶。制作机理是一样的。工艺过程是省不了的。
都必须经过原料预处理、接种微生物、发酵这些阶段。而这些过程工厂要远远比家庭好控制、控制的精准到位。
原料的筛选和预处理:工厂可以控制奶源,可以进行规模化消毒和标准化调整。而家庭的奶源只可能是超市买来的鲜奶,有些同学可能根本就不预先消毒,这样很容易引起杂菌污染。
接种微生物:工厂可以有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菌种筛选、控制接种量、动态监控等。而家庭只可能要么买现成的干粉酵素或采用现有酸奶做“引子”,这根本不可能有活化、筛选的机会,听天由命。
发酵过程:微生物发酵需要适宜的环境,针对酸奶制作而言,温度是很重要的。工厂可以严格控制在37摄氏度或其他最适发酵温度,上下温差不会超过0.5度。而一吨发酵罐的温度变化和一个杯子是不同的。环境温度变化很大,大罐要很久才能有些许变化,这期间足以调整温度了,而杯子就会显得很敏感。而家庭制作,温度基本不易控制准确。
口感调整:例如添加甜味剂,大家想想,一锅汤和一碗汤哪个比较好调味。前者一勺盐下去也不用担心,后者稍多一点点你就没办法。

所以结论是
不仅是酸奶,很多食品家庭式制作不一定好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8 00:14
标题: 几个误区(一)
1 添加剂都是坏东西
食品添加剂是个广义的范畴,没有添加剂,就没有食品。
在我们印象中,好像添加剂总和香精色素防腐剂有关。
的确,这些都是添加剂的一种,但添加剂还有很多种,例如调味剂。我们最常见的调味剂是盐和糖。
2 糖多了不好无糖就是健康。
大错特错!糖是人类的必须营养素,没有糖,人类生存不下去的。不仅蔗糖是糖,馒头米饭也是糖,人类怎么可能不吃糖呢。
所以,除非你有某些疾病要控制糖摄入(看清楚了,是控制摄入而不是绝对避免,否则人没法活下去的),否则大可不必刻意控制糖。
当然,什么都有个度,太甜糖太多超出你的代谢能力造成肌体紊乱也不行,但普通鲜奶中的糖或加点糖、风味酸奶中的糖,这些都是很正常的量,适当吃些只有好处没坏处。
咱再说说无糖甜味剂,老实说,这些东东没一样是好东西,吃了不如不吃或干脆吃糖(某些疾病患者除外)
听听这些名字:木糖醇、甜蜜素、安塞蜜、阿斯巴甜、焦糖素、蛋白糖、糖精
我负责的讲,没一样是好东西,这些吃了至少是没好处。具体机理我也记不清了,记起来也讲不明白。
但请大家相信,如果你没有什么疾病或嗜甜的问题,千万别信什么健怡、无糖健康之类的鬼话!
困了,先到这儿吧
作者: 游龙    时间: 2008-9-18 08:18
行,还是你有时间,不用哄闺女玩了是吧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8 09:38
标题: 几个误区(二)
1 脂肪不是好东西
和糖一样,脂肪也是人类的必需营养素之一,没有脂肪,机体就没有能量储存,就没有对环境的应激能力,就不健康。
当然,脂肪太多也不行,这点明白就OK,不用讨论什么。
乳品需要脱脂吗?答案是,根本没必要。
乳品中的脂肪比例很低,一大杯奶也就能脱出不到指甲盖那么大一点奶油,您说有必要没有。前几年流行的什么脱脂乳,什么无限轻松,纯属噱头(现在看不到了吧)。
而且脱脂必然伴随整个固形物的损失,连蛋白质啥的都脱的快没了,你要再把这些提升回来又满足无脂肪,就必须添加些东西,想想都可怕。
一旦脱脂,奶就不好喝了,水唧唧的。

2 蛋白质都是好东西
科普几个概念
蛋白质是无限复杂的,数量种类无穷无尽。蛋白质是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没多少种,和人有关的也就22种,就是这有数的几种氨基酸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结构,构成的丰富的蛋白质。
所以,不是什么蛋白质都是能吃的。
那我们反过来推一下,人吃进蛋白质后是不能直接利用的,必需经过代谢分解成氨基酸,再由人肌体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所以,吃什么蛋白质不是体内就会有什么蛋白质。所以那些号称可以口服的什么初乳、什么免疫球蛋白,纯属胡说。除非静脉注射,否则吃进去非但没有什么作用,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蛋白质是不是越多越好?
错、错、错
蛋白质是需要代谢的,形成氨基酸后又需要机体重新合成新蛋白质
这是个有些复杂的生化过程,一旦摄入过多、肌体代谢紊乱,代谢过程和产物就会发生变化,不一定最后出现需要的蛋白质,而是生成了一些胺类物质,这些东东轻则搞得你口臭,重则要你小命半条。
所以,鸡蛋牛奶无限制的摄入会引起胺中毒。
不仅是这些,再讲两种情况,听着都可怕
一种叫氧中毒,一种叫水中毒。
意思是纯氧吸多了人会兴奋死,水喝太多了肌体内环境紊乱也要命。

要去干些工作,有时间再拽吧
作者: 方晴    时间: 2008-9-18 09:41
长知识。不过弱弱的问一句,木糖醇有啥害处啊?糖尿病患者吃的甜食好像都是木糖醇代替糖的吧,包括酸奶。。。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8 09:44
标题: 转一篇比较专业的文章你就明白啦
原帖由 方晴 于 2008-9-18 09:41 发表
长知识。不过弱弱的问一句,木糖醇有啥害处啊?糖尿病患者吃的甜食好像都是木糖醇代替糖的吧,包括酸奶。。。

木糖醇(Xylitol?也叫戊五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它的分子式为C5H12O5,是木糖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外形为结晶性白色粉末,广泛存在于果品、蔬菜、谷类、蘑菇之类食物和木材、稻草、玉米芯等植物中。它可用作甜味剂、营养剂和药剂在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中广泛应用。

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能参与人体代谢,进入血液后,不需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而且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是最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型食糖替代品。~~~~


但是木糖醇和葡萄糖一样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木糖醇在代谢初始,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加,但在代谢后期,就需要胰岛素的促进。因此,木糖醇不能替代葡萄糖纠正代谢紊乱,也不能降低血糖、尿糖、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实践表明木糖醇并不能治疗糖尿病,而且木糖醇吃得过多,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糖尿病人不宜多食木糖醇。
木糖醇和普通的砂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牙齿的清洁度,但是过度的食用也有可能带来腹泻等副作用,这一点也不可忽视。
作者: 百年糊涂    时间: 2008-9-18 09:47
boy同学是个好同学,学习啦
作者: 天行者    时间: 2008-9-18 09:47
太佩服了
作者: bessie    时间: 2008-9-18 09:56
和同学们一样,我也一直认真学习boy的专著,就是想请教boy家吃什么奶制品,我就跟着学就行了,省事
作者: tiger    时间: 2008-9-18 10:11
嗯,误区一中关于添加剂和糖的说明很受用

再问楼主:我们平时喝的瓶装三元牛奶(每天送奶那种),制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8-9-18 12:15
写的挺好的,咂吧咂吧后觉得通俗易懂又风趣
作者: 暗香盈袖    时间: 2008-9-18 12:33
我现在就想知道喝什么牌子的鲜奶安全? 我不喝奶,但家里老人喝着呢。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8 16:31
原帖由 tiger 于 2008-9-18 10:11 发表
嗯,误区一中关于添加剂和糖的说明很受用

再问楼主:我们平时喝的瓶装三元牛奶(每天送奶那种),制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普通市乳的生产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原奶检测——调整固形物含量——均质——消毒——灌装——运输——配送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讲,有几个环节需要注意
原奶收购是很难控制的一道,有些大厂有自己的奶牛基地,有些小厂没有,有时奶源紧张时大厂也跑到村里直接找奶农或找奶贩子收。这次三聚氰胺事件就源于此。即便是自己的奶牛基地,也不一定能保证乳品全寿命的所谓“绿色”。因为牛牛不用抗生素问题是很大的,动不动闹病,而且一闹一大片。不过话说回来,追求所谓无抗奶我个人到不是很认可。抗生素只要使用时机、剂量、品种选择正确,一般不大会传递到奶中,即便有一点点,基本无碍。

调整固形物含量这一道,一般大厂不会乱来。小厂就难说了。

均质这道工艺对食品安全影响不大,但对乳品的物理性状影响很大。

消毒吗,有好几种方法,一般大厂的消毒工艺很成熟,无论什么方法都是达标的。

灌装,这是个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却是非常重要也非常费钱的一道。在食品工程中,这是一门大课。
大厂一般灌装环境和线基本还是让人放心的。

运输及配送。这有点让人担心。按照规定鲜奶的运输储存有严格要求,但一般做的都不是很到位。不过只要别野蛮装卸致使包装破损,在常温下的时间别太长,及时饮用,一般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最后回到领导的问题
我得像祥林嫂一样再说一遍:乳品是食品原料中,食品安全最高危的一种。
日本鬼子(今天918,想想都恨的牙痒痒)、欧洲、美国和我国台湾都出现过大品牌乳品出现安全事故的先例,既有液态奶也有奶粉。既有原料问题也有生产工艺问题,甚至还有人为因素。
所以,谁也不敢保证哪个牌子没问题。

从我国乳品历史讲,在内蒙乳品企业崛起之前,我国全国性的大品牌有三家:北京三元、石家庄三鹿、上海光明
地方性的乳品企业非常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之后蒙牛和伊利的崛起使得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在液态奶市场上,外资基本够呛。从前的帕玛拉特、卡夫都不得要领。
雀巢作为世界食品界的巨擘,也没有在中国充分拓展产品线。

三元作为咱北京的老字号,基础建设算是扎实,奶源保障基本到位。
我只能讲这些,不是我顾忌什么,这就是客观现实。
作者: 毛毛    时间: 2008-9-18 16:41
受益匪浅啊!谢谢boy!
作者: 忆江南    时间: 2008-9-18 16:42
我要做BOY77的FANS!!!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8 16:43
原帖由 暗香盈袖 于 2008-9-18 12:33 发表
我现在就想知道喝什么牌子的鲜奶安全? 我不喝奶,但家里老人喝着呢。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全世界都是这样,不仅乳品,很多大的食品品牌都曾经出现过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个人不推荐品牌
我个人觉得原则是:
老人喝奶非常好,乳品中的钙特别适合老人。
原先喝什么奶,如果国家检测没发现问题,就继续喝好了,尤其是液态奶。这次一出事,一时半会儿谁也不敢搞什么猫腻。放心喝。
关注新闻,因为毕竟这次国家大面积彻查。
要是不幸喝的牌子上了榜,也不用担心,事情是个非常恶劣的事情,但严重程度或说对成人健康的危害程度其实比想像的要轻微的多。
换一种牌子,毕竟如果喝习惯了突然改变饮食习惯也是对健康不利的。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8 17:19
标题: 几种添加剂
添加剂是一门科学,其手册比辞海还厚

今天讲几种容易误导大家的添加剂:
1 山梨酸钾:嘿嘿,这和山里长的野梨一点关系都没有,彻头彻尾的防腐剂。至于毒性,本帖不做讨论,国家有标准。
2 柠檬黄、苋菜红:和柠檬、苋菜一点关系都没有,化学色素。
3 CMC:常用于乳品,这东东学名叫作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别以为是什么营养物质。
4 蛋白糖:无糖甜味剂,别说营养性了,副作用都不小。
5 蜂蜜:很多蛋糕都叫蜂蜜蛋糕,蜂蜜本身当然是好东东,问题是现在标注添加蜂蜜的一般都用的果糖,这玩意儿和蜂蜜一个味儿,也是蜂蜜中含量很高的糖,问题是这东东和蜂蜜是两回事,也不是一个价儿呀。
作者: 清风绿水    时间: 2008-9-18 21:08
崇拜
作者: keke    时间: 2008-9-18 22:29
标题: 佩服佩服

作者: tiger    时间: 2008-9-18 22:30
偶就问了一个问题,楼主给我回答了近一千字,感动ing
作者: 窗边的小豆    时间: 2008-9-19 08:30
果然昨天的新闻液态奶三元没查出那玩意
作者: 冬天的雪    时间: 2008-9-19 09:19
昨天女儿知道三聚氰胺奶粉的事情以后,吓得不敢喝鲜奶了。今天看了楼主的介绍,我心里也踏实了。多谢楼主!
我们以前喝蒙牛袋奶,现在改成三元了。
作者: 草地    时间: 2008-9-19 13:24
请教一个问题:

有人说,最好的奶拿去做酸奶了,其次是做纯奶、高钙奶,再次是花色奶(花生奶)、早餐奶.......。

是否正确??

[ 本帖最后由 草地 于 2008-9-19 13:58 编辑 ]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9 16:20
原帖由 草地 于 2008-9-19 13:24 发表
请教一个问题:

有人说,最好的奶拿去做酸奶了,其次是做纯奶、高钙奶,再次是花色奶(花生奶)、早餐奶.......。

是否正确??

我看过你说的那篇文章,以一个乳品企业收奶负责人的身份或说口吻写的。

那篇文章中有一些是事实,有一些偏颇了,有一些以偏概全。

乳品像其他商品一样,细化程度很高,也分产品线,也分高中低端。
既然是有这种划分,在原材料分级时就进行分类是正常的。
而且这种原材料预处理和分类,是食品工程中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不仅乳品,其他也一样。

首先原材料有差异这是事实,就像苹果有大有小。食品原料绝大多数不可能像其它一些工业原料一样做到收购时就进行标准化。
至于是否想其所说高端产品做酸奶,我脱离业务很多年,不了解。
但有些原则是可以肯定的,就像炒股票,什么什么优先。

还是这个前提,确保食品安全的情况下。
单风味或所谓原味的产品需要等级比较高的原料。食品工业中有一种添加剂叫作风味掩蔽剂,这个好理解,你要喝原味的和你喝草莓味的添加物是不同的,草莓味可以用这种风味把原料中的不良风味掩蔽掉。说白了就是口重了就尝不出来。

高端产品会采用高等级原料。这个也好理解,人家卖的贵总要有个卖的贵的理由。而现在酸奶相对鲜奶而言就属于高端产品。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如果你有一筐苹果,你可能会怎么样?我指的是过去那种未经分级的苹果。
你会先打开看看综合情况,把大的新鲜的拿出来孝敬爹妈或喂给孩子。把一般新鲜的拿出来自己吃。把有些问题的挑出来煮粥或做果酱。把烂很多的直接扔掉。

所以,原料分级是个正常的,必需的过程。大厂的低端产品应该也是符合标准要求的(道德缺失除外,我不在这里把这两件事掺杂起来)。
至于是不是那篇文章所说的分级原则,就不了解现在的工艺细节了。
作者: 芳邻    时间: 2008-9-19 16:27
帕玛拉特、卡夫
我说怎么现在没见到这两牌子的酸奶了.淡出视野很久的感觉了
作者: 草地    时间: 2008-9-19 16:32
标题: 回复 55楼 的帖子
谢谢楼主了!!
非常非常佩服!!崇拜啊
作者: 贵足享受    时间: 2008-9-19 16:40
问楼主:
如果我自己养头奶牛,挤出来的奶应该怎样使饮用的营养价值最高?
作者: 方晴    时间: 2008-9-19 16:46
原帖由 草地 于 2008-9-19 13:24 发表
请教一个问题:

有人说,最好的奶拿去做酸奶了,其次是做纯奶、高钙奶,再次是花色奶(花生奶)、早餐奶.......。

是否正确??

不会吧,我怎么听我一个搞食品的朋友说最好的奶做了纯奶,然后是酸奶,最后是奶粉呢。。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19 16:48
原帖由 贵足享受 于 2008-9-19 16:40 发表
问楼主:
如果我自己养头奶牛,挤出来的奶应该怎样饮用的营养价值最高?

起哄是不是

姑且当你是科学的问好啦
回答是这样的:

奶牛的奶不是什么时段都适合挤的,一般初乳我们把它留给小牛,否则的话太没道德了。
常乳我们依据牛牛的状况定量挤,别挤起来没完,也别想啥时候挤就挤。否则牛牛也难受,产量和质量也会波动。
末乳我们一般不挤。

挤出来的奶如果你自己确实想喝,就一条原则,别挤出来就喝。
关于消毒这一块,常用的有巴氏消毒(80摄氏度30分钟),煮沸,高温瞬时消毒。此外还有照射、微波等稀罕办法。

就家庭而言,挤出来的奶煮沸是最好,最直接的办法。煮开就行了。
但注意,不是煮开就保险了,尽快喝,否则空气中的微生物又会污染了。

至于营养损失,你大可不必琢磨这事,煮开损失的营养和你自己膳食不平衡无法正确吸收利用的营养比,纯属毛毛雨啦。
作者: haha    时间: 2008-9-19 16:58
佩服
多谢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08-9-19 17:13
标题: 相当佩服

作者: 一抹蓝云    时间: 2008-9-19 17:33
很专业啊,
作者: 沙沙    时间: 2008-9-19 17:36
一口气读完了.
作者: 小桥悠悠    时间: 2008-9-20 11:16
标题: 读完都费好大劲呀,楼主是什么专家呀?
不容易呀,为咱新城写了这么多。感谢!
作者: 牛奋蹄    时间: 2008-9-20 12:00
请问,喝鲜奶采用哪种方式加热比较好?
作者: 阿战    时间: 2008-9-20 22:30
长知识.PF楼主的功底!致敬,学习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20 23:17
原帖由 牛奋蹄 于 2008-9-20 12:00 发表
请问,喝鲜奶采用哪种方式加热比较好?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鲜奶有各种包装
理论上讲,北京市场上的最低端产品(塑料袋简装、·需冷藏)在正确的储存条件下,保质期内都可以直接饮用。

利乐枕和盒装的就更没问题了。

如果加热是为了口感或不适宜喝冷饮,家庭加热牛奶一般有三种方式。
我们还是姑且默认为不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1 直接煮开。最简单,有二次消毒的作用(如果乳品本身没问题这个必要性不大),但固形物容易分离,即静置乳脂肪会在表面聚集成膜。
2 微波加热。比较清洁,问题在于温度不易控制。最大的问题在于,也是微波处理所有原料的最大问题:水分损失太大,奶喝起来觉得“干”。特别提醒,所有装有液态物质的密闭容器,无论是罐头还是鸡蛋还是袋装牛奶,绝对不可以直接放入微波炉加热,否则爆炸不是闹着玩儿的。
3 水域加热。泡入高温水中。优点是所谓营养损失最小,温度好控制,饮用感觉比较“柔和”。缺点是相对比较麻烦,时间较长,而且一旦乳品受到微生物污染,这种方法的灭菌效果几乎没有。

最后说一下所谓营养损失的问题。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营养损失均可忽略不计。要是有什么专家讲哪种方法会损失多少多少营养,饮用就没效果了。纯属学术无能之流,不去研究些需要研究的课题,整这些无关痛痒的。

所以,具体情况看您家的需要具体处理啦。
作者: 牛奋蹄    时间: 2008-9-22 13:46
我通常都是用微波炉加热鲜奶,可是看了这篇文章后也不敢用微波炉了。请boy77给分析一下:问题有那么严重吗?http://www.caxc.net/viewthread.php?tid=68125&extra=page%3D3
作者: 丰收    时间: 2008-9-22 15:20
看过,学习了
作者: tiger    时间: 2008-9-22 15:28
以前一直觉得三元牛奶味道象水,没奶味,不好喝,后来好象有媒体报道,说三元解释说他们的工艺比较先进,颗粒更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请问boy77是这样的吗?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22 15:30
微波加热的原理不复杂

主要就是利用了水分子的极性(这个没学过物理化学会觉得有些难理解)。通俗讲就是水分子某种意义上就像磁铁条,两头具有“极性”,而不是个均匀的木头棒。

把一根磁铁条放到磁场中,它就会沿磁力线方向自动偏转到位,改变磁力线方向,磁条也会随着改变位置。
微波炉工作时就是个高频变化的大磁场,水分子在里面不停的转呀转,热量产生了。

既然是这个原理,那不仅水分子,只要有极性的分子都会发生这种运动。从这个角度讲,物质的性质是否会发生变化也不是可以确定的事。

微波加热血浆?这点我颇有些怀疑,我对医院不了解,但我个人感觉,这不像是个事实。血浆、生物性制剂等照道理是绝对不可以用微波加热的,这是个常识。

此外,微波本身如果泄露,肯定是要人命的事,但微波炉是个非常成熟的产品,有过不当使用导致爆炸的,但目前为止没有微波泄露的先例。

关于癌这件事,我们又要从另一个角度谈谈。
首先,我不是医学院出身,但大概了解过点点基础概念。
所谓癌细胞,就是变异了的细胞,不起正常作用不说,还不断增长复制,导致肌体机能丧失。

至于为什么正常细胞会变异,可能性有很多,一种是各种刺激,物理、化学都可能。例如高温、放射性辐照、化学物质侵染等等。
一种是遗传因素。
还有很多其他可能因素,这个非常复杂,而且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广泛性的结论。
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点,现代科技、医学水平还不足以作出明确的机理性研究。很多都是经验性研究。

那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上,首先可以肯定,哪个收到微波辐射患癌症的可能性肯定大。但微波安全我们讲过,不用担心。
吃了一些化学性物质也会使得患癌症几率增加,例如一些碳化物、烟尘中的苯并篦物质。
至于微波加热的食品是否会产生致癌物质,这个好像不比烹炒来的多,这种研究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那到底用不用微波炉呢,这个,很多科技带来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显现的,也不是现在就有结论的。
例如手机会不会致癌?转基因大豆会不会致癌?

我个人的态度和做法是,微波炉该怎么用怎么用。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22 15:37
原帖由 tiger 于 2008-9-22 15:28 发表
以前一直觉得三元牛奶味道象水,没奶味,不好喝,后来好象有媒体报道,说三元解释说他们的工艺比较先进,颗粒更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请问boy77是这样的吗?

固形物颗粒更细有可能,这就是均质工艺做得好嘛。
问题不在于固形物颗粒,而在于固形物含量。
含量高,再细也有味道,含量低,再粗也没味道。

还有就是另外一种可能,喝着“浓”是人为添加了增稠剂,这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 慧慧    时间: 2008-9-22 15:37
那到底买什么液态牛奶给孩子喝好呢?听说三元一点问题都没有,LZ可以买吗?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23 04:31
原帖由 慧慧 于 2008-9-22 15:37 发表
那到底买什么液态牛奶给孩子喝好呢?听说三元一点问题都没有,LZ可以买吗?

出了这种事,目前一段时期以内,哪个厂商的液态奶估计也不敢造次。
所以,我个人是基本不挑牌子,该咋喝咋喝。

三元,只能说是受检批次没有查处添加三聚氰胺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而且,如果真是奶源除了问题
有两件事我们必须认识到:
1 很多食品中都有奶或奶制品作为添加物,例如糖、冰淇淋、炼乳、奶酪、干酪、饼干等,如果奶源大面积受到影响,这些毫无疑问也跑不了。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恐慌,这些量引不起什么问题。
2 这次是一个三聚氰胺,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不该加的加进来,不能绝对排除。

但还是这句话,这段时期内应该比较安全。
至于今后会不会放松监督,或有更“先进”的非法添加剂出现,谁也不敢保证
就像兴奋剂一个意思

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服禁药,就放松对禁药的打击
就改变对禁药的态度
更不应因此丧失对体育运动的信心,进而不去锻炼
作者: 点点    时间: 2008-9-23 12:50
专业,而且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太佩服了!
另外,LZ需不需要说明,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严禁转载什么的?
很想介绍给好友分享
作者: boy77    时间: 2008-9-24 01:19
盖这个塔的目的是希望在这种敏感时期
各种消息不断变化
各种恐慌不断出现的时候
能尽我所能把一些事情讲的客观、充分一些
使大家能对事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判断

所有内容均为本人键盘敲出来的原创
由于脱离业务很多年,有些地方可能不准确了
请同学们指正、讨论

以上内容我个人没有发表在其它地方
我自己也几个月不写博客
如果有同学转贴出去,无需说明什么
能让大家尽量全面了解情况本来就是我的初衷

只有一点
如果转贴,请尽量至少保持一个段落的完整性
尽量不要星星点点的摘几句话,以免引起歧义

感谢大家关注和支持
真的希望我的同胞们能身体健康
国家能尽快处理好各种局面
我们可以走在正确发展的道路上

[ 本帖最后由 boy77 于 2008-9-24 01:20 编辑 ]
作者: 牛奋蹄    时间: 2008-9-24 07:58
每一个问题楼主都能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这水平非一般人所能比。这个塔体现了boy77的爱心、耐心,还有渊博。盛赞!
作者: 点点    时间: 2010-1-12 13:02
添加剂是一门科学,其手册比辞海还厚

今天讲几种容易误导大家的添加剂:
1 山梨酸钾:嘿嘿,这和山里长的野梨一点关系都没有,彻头彻尾的防腐剂。至于毒性,本帖不做讨论,国家有标准。
2 柠檬黄、苋菜红:和柠檬、 ...
boy77 发表于 2008-9-18 17:19

今天又翻出BOY77的这个贴
给孩子买吃的,发现不含添加剂的实在是太少了
好象除了坚果类,找不出什么
而那些添加剂,实在猜不出字面后面代表着什么副作用
可是又不能除了吃饭,什么零食也不给......
作者: 不吃鱼的猫    时间: 2010-1-12 13:26
我今天才学习到这个帖子啊,,感谢BOY,感谢点点同学顶贴,,
作者: 沫沫    时间: 2010-1-12 14:41
我也今天才看到,学习了,我特喜欢喝牛奶,可是检查身体的时候还是缺钙,请lz给讲讲,一天喝多少奶合适啊,医生说孕妇一天要喝500克的牛奶,这量算不算多啊?
作者: 传说中的小新    时间: 2010-1-12 14:42
也是今天才看了这个帖子
咱这智商的,能全看下来而且看明白不容易啊,BOY真是个人才!
作者: supergirl    时间: 2010-1-12 15:53
我也是今天才看到呢 。
呵呵 。 我的医生让我一天喝两袋奶, 吃2个鸡蛋,是因为我要控制饮食,医生怕我营养不良 。
不知道  沫沫  是啥情况 。
喝牛奶晒太阳 ;) 。
作者: afterall    时间: 2010-1-12 16:36
现在的宝宝都在喝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喝到什么时候合适?是不是到一定阶段就喝鲜奶(我指超市卖的袋装奶)更好?
作者: 传说中的小新    时间: 2010-1-12 16:38
这里成了有问必答专栏了,哈哈
可是楼主呢???????
作者: 小白兔    时间: 2010-1-12 20:52
有可能的话再讲讲奶酪知识吧,好像是现在奶酪变成香饽饽了
作者: boy77    时间: 2010-1-12 21:48
今天又翻出BOY77的这个贴
给孩子买吃的,发现不含添加剂的实在是太少了
好象除了坚果类,找不出什么
而那些添加剂,实在猜不出字面后面代表着什么副作用
可是又不能除了吃饭,什么零食也不给...... ...
点点 发表于 2010-1-12 13:02

别说您啦
我家LD在专业上的造诣比我强十万八千里,而且一直没有脱离业务
我现在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给孩子买啥吃的让她看见数落一通,一般格式是这样的“你又给她买???这里面都是些啥你又不是不知道!!!你!~◎#¥%……※×()”

不谈孩子,我个人呢,是十分的不在意。罐头、膨化、炸制品等等都不在意。
我的想法是,膳食平衡和心情顺畅是长寿的法宝。
对于孩子来讲呢,当然还是要更注意一些,但搞得风声鹤唳是大可不必的。
多吃正经饭少吃乱七八糟的零食是不二法门。
零食吃点就吃点,一块半块大可不必紧张。
作者: boy77    时间: 2010-1-12 21:53
我今天才学习到这个帖子啊,,感谢BOY,感谢点点同学顶贴,,
不吃鱼的猫 发表于 2010-1-12 13:26

多少年的帖子被同学们翻出来,真感动。
这是三鹿三聚氰胺闹得最凶的时候发的,就是希望我的邻居们、同胞们、兄弟姐妹们能用科学、合理的心态面对问题。

这两天在广州,刚刚看到
再次感谢同学们信任呀
说不对的地方千万请大家原谅
作者: boy77    时间: 2010-1-12 22:04
我也今天才看到,学习了,我特喜欢喝牛奶,可是检查身体的时候还是缺钙,请lz给讲讲,一天喝多少奶合适啊,医生说孕妇一天要喝500克的牛奶,这量算不算多啊? ...
沫沫 发表于 2010-1-12 14:41

缺钙,这事涉及因素非常多,和喝奶并不构成充要条件。
当然喝奶是补充钙质的最佳途径之一。
有人身体里某种物质水平就是不高,可能先天造成,也可能和膳食结构有关,更可能和怀孕有关,很多人到了孕期就是会缺钙、缺铁、血糖高,要重视,但千万别让妇产科那些医生吓得一惊一乍,这些现象非常普遍,只要在合理的下降或上升范围内,辅之以温和科学的处理方式,大人孩子只会营养过剩不会缺这缺那。
我认为只要自我感觉良好,身体状态顺畅就OK。

还有,喝牛奶和有效利用牛奶中的物质不是一回事
喝奶要平衡,不要突发性的增大或减少摄入量,摄入水平不要波动太大(其实吃啥都是这个原则)
一天喝多少奶?
因人而异,500ML,对于孕妇而言这个绝对数值只少不多,只要没有乳糖不耐症状(就是泻肚)出现,喝个上千毫升没有任何问题。
作者: boy77    时间: 2010-1-12 22:06
也是今天才看了这个帖子
咱这智商的,能全看下来而且看明白不容易啊,BOY真是个人才!
传说中的小新 发表于 2010-1-12 14:42

惭愧呀惭愧
我小时候没养成好习惯,写完东西别说修改,看一遍都少
前言不搭后语、病句、错别字
嗨,您担待着看吧
作者: boy77    时间: 2010-1-12 22:16
现在的宝宝都在喝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喝到什么时候合适?是不是到一定阶段就喝鲜奶(我指超市卖的袋装奶)更好?
afterall 发表于 2010-1-12 16:36

这个不绝对,而且没有个必然流程

好的配方奶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肯定比鲜奶适合的多,从营养结构上讲。
问题在这里,孩子到了一定阶段,必须适时添加相应的辅食。从营养上讲很多辅食营养熵值并不高,但必须综合考虑孩子的成长。
人不仅需要代谢蛋白质,还必须学会代谢糖、脂肪等等。适时添加辅食就是为了让孩子逐渐具备这些机能,体内平稳的产生相应的代谢酶,以便日后健康成长。

我自己的孩子大约是从一岁左右开始加入部分鲜奶的。
这个因人而异,不绝对。
加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突然间就全换了。她一天要是喝5次奶,就从一次换鲜奶开始,不喝不勉强,喝了也不立即加大频度。
3岁以后照道理配方奶的比例就可以很低或完全被鲜奶替代。
作者: boy77    时间: 2010-1-12 22:18
这里成了有问必答专栏了,哈哈
可是楼主呢???????
传说中的小新 发表于 2010-1-12 16:38

我在遥远的南方呀
作者: boy77    时间: 2010-1-12 22:19
有可能的话再讲讲奶酪知识吧,好像是现在奶酪变成香饽饽了
小白兔 发表于 2010-1-12 20:52

这个,我家LD前一阵子还做过研究发表过文章,要不,请她叨叨下
作者: 传说中的小新    时间: 2010-1-12 22:28
又是细心耐心的回帖啊
我也要当BOY粉
收藏了
绝对用得着的帖子
作者: 冰糖    时间: 2010-1-12 23:30
谢谢LZ这么好的文章,从第一页到第五页,仔细拜读了一遍,受益匪浅。我说呢,我小时候应该是喝鲜牛奶长大的,怎么现在虽然还是很喜欢牛奶的味道,但喝完就想吐,找到答案了,可能是从大学开始,尤其是婚后,早饭不规律了,很长时间没喝牛奶产生了乳糖不耐受症。
   另外,还有个问题想请教:羊奶和牛奶比哪个更好呢?
作者: 小冉    时间: 2010-1-13 00:37
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一口气全看完了,简直就是受益匪浅啊~
楼主真是好啊!学习了
作者: 点点    时间: 2010-1-13 08:06
87# boy77


我自己也是十分的不在意
现在心里塌实多了
真喜欢这样带劲的贴
作者: boy77    时间: 2010-1-13 08:53
另外,还有个问题想请教:羊奶和牛奶比哪个更好呢?
冰糖 发表于 2010-1-12 23:30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了营养、饮食、食品工业的一些原则问题

可以讲,都好。下面叨叨几条原则希望对您有帮助。
1 人是需要各种各样营养素,至于摄入多少,什么比例,这个因人而异。所以食物多样性是件好事。
2 没吃过或不习惯的食品,最忌讳就是暴食。同样,经常大量吃的食品,也忌讳突然停掉。要调整都需要个过程,最好是平稳的。
3 各种食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乳品。对于哺乳动物而言,物种不同,乳品的营养结构也有所不同。甚至同一物种,不同时期,不同个体产生的乳汁也有不小的差异。
对于任何哺乳动物而言,亲妈的奶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最适合的。
要是单从营养熵值的高低来判断,有些莫名其妙的动物比牛、羊甚至人类要高得多,问题是一来不见得适合人,二来采集也实在困难。
4 就是个逻辑问题了。很多东西之所以固定为某种模式,是个人类选择的过程,是个比对后综合结论最优的选择结果,而不是倒过来。
例如乳品原材料,全世界都最后选择了牛乳。这是因为相对而言,牛乳产量大、营养结构相对接近人乳、采集相对简便。饲养奶牛的综合效益强过饲养其它(这个综合效益当然也考虑到了营养结构)
例如酿造葡萄酒,是经过上千年的选择,发现某些种类的葡萄适合酿酒。而不是反过来。
所以啊,现在好多时候食品工业里经常冒出来一个貌似新颖的东西,例如“山葡萄酒”“羊奶制品”“山猪肉”等等等等。我可以负责任的讲,这大部分是搞个由头赚高附加值。某种角度讲,这是种历史的倒退而不是什么新尝试。老祖宗早就替我们尝试过了,然后觉得不行才不用的。
当然,我不是反对改良,但改良得的确是个改良,不能是个噱头。
当然,经常也可能“新颖”产品的提供者会打绿色、营养价值高、营养结构合理等口号。我个人认为,食品安全、绿不绿啥啥的不是靠“新”“野”“少”来保证的。人没良心,啥都没用,人有良心,啥都没事。况且那些成熟产品有成熟的检测管理流程,而那些新鲜玩意儿就不能保证了。

吃东西是件轻松的事,是件享受的事,要注意,但千万别搞成心理负担,别搞成追逐高附加值。
最后呢,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果能轻松找到可靠的羊奶奶源,适当喝一些当然挺好,但要是特别费劲,或者这个奶源不见得可靠,或者价格高的不得了,我看就当没这回事吧。
作者: 阿战    时间: 2010-1-13 14:09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再加上个人对食品与营养方面的了解与学习,曾一度真的什么都不敢吃了,简直成了一种焦虑,看了楼主的文章,学到了心态平和是第一位的,饮食平衡是第二位的,难得糊涂吧!
作者: 不知道    时间: 2010-1-13 14:55
今天才学习,真是感谢楼主,我可以继续放心喝牛奶了。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