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中国民众无大哀,中国不降半旗(zt)
[打印本页]
作者:
西夏名猪
时间:
2004-1-7 13:23
标题:
中国民众无大哀,中国不降半旗(zt)
国家大哀,举国便降半旗。第一次知道这道理,是1976年,先是周总理,继之总司令,再是毛主席,一年当中,降半旗者三,戴黑袖章三,印象之深刻,永不能忘记。但从那时以后,也以为只有中国最重要的领导人逝去,才可以算是要降半旗的国家大哀,民众死去,是够不上这规格的。
渐渐开发了智力,知道了些世界上的新闻,印象中外国为民众死去而降半旗的事例,总是很多。于是想到,原来外国是把民众的死亡也算作了国家大哀。可中国一直是称社会主义国家的,而社会主义的教条总是把人民抬得很高,于是又想到,中国是不可能不把民众的死亡不算作国家大哀的。查之《国旗法》,果然,第十四条有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这是把民众的死亡也看作了国家的大哀。
1999年5月12日,为哀悼驻南联盟大使馆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遇难的三位烈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所有政府机构、新华社香港分社、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均下半旗志哀。而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也降了半旗。但是,大陆却并没有降半旗的行动。这不由不令人困惑:在一国之内,竟然对国家大哀的标准有着极大的不同?
仔细地想来,大陆为民众的死亡而降半旗,真是从来没有过。在大陆,不说三、五人的死亡事件,即使民众一次十数、二十以上的死亡事件,每年也是接连不断。死的人太多了,所以也就习惯了,冷漠了,也就谈不上是国家大哀。倘若一次死二十个就降半旗,三百六十五天,中国真不知要有多少天要降半旗?这降半旗就几成了儿戏。因此,干脆不降,等哪一次死了特别多的人时再说,再举国志哀不迟。
眼见年末,12月23日,重庆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25日新闻,即有191人死亡;至29日,遇难者数字已增至234人。191人死亡,总该降半旗了吧?不降。234人死亡,总该降半旗了吧?不降。不降为何?是民众死亡191人乃至234人还不是预想中的最高数字,仍然不属于国家大哀。不属于国家大哀,自然不必降半旗。
至少到今天看,中国死一个领袖,即使他生前做过好事不多,也一定会被视作国家大哀,一定会举国降下半旗。倘是死了一、两百个民众,其生命的价值也远比领袖低贱,谈不上国家大哀,国旗照样开心地高扬。因此,中国的民众永没有大哀,国旗不会为民众降半。至于所谓《国旗法》的条款,仅仅是立法逻辑完整性的需要,是为了形式的完美。
但是,既然不为民众降半旗,就不会有为民众的真正志哀。没有为民众的真正志哀,民众的生命就永被忽视。民众的生命被忽视,中国便还会死越来越多的民众
作者:
西夏名猪
时间:
2004-1-7 13:24
自从12月23日重庆井喷事件发生之后,尽管在各类事故已成家常便饭的今天,但多达两百人的丧生,使得举国为之震惊,也深深地刺痛了人们的心。这几天来,哀悼的词语,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其中最强烈的呼声莫过于要求降半旗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而在这次的重庆特大井喷事故中,所造成的伤亡人数是罕见的,甚至超过了不少空难海难,显然,是完全合乎下半旗的规定。其实,为本国死难的公民降下半旗,也是国际通例,远如“9·11”不说,韩国为地铁纵火事件中伤亡的市民,意大利为在伊拉克阵亡的官兵,都郑重地降下了半旗,就生动地说明了,下半旗并不仅仅是政要名人的专利。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有过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但这句话所包含的前提是,国家首先要尊重爱护自己的人民,才能要求他们心甘情愿地做出必要的付出和牺牲。而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孟老夫子也已经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升挂国旗是为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在我看来,对平民下半旗,不仅是表示志哀,更是表示了国家对人民的关爱。”惟其如此,才是一个正迈进富强文明的国家应有的胸襟与气度,也体现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精神啊。
为了逝去的宝贵生命,为了悼念死难的同胞,为了抚慰生者的心灵,中国,请为他们降下半旗吧!让我们对这个身处其中的国家,还能始终怀有希望与梦想。
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http://www.yk148.com/flk/ft2.html
作者:
七碗茶
时间:
2004-1-7 18:03
说的好
作者:
导游迷
时间:
2004-1-7 18:13
:“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__应该!
作者:
大红果
时间:
2004-1-8 09:42
不说还真没意识到这点.
应该志哀!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