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本文的主题:德国车跟日本车究竟谁的品质的比较好?!我们不妨从北美市场来检视这个问题;北美市场是全球最大,也是公认对外来者最开放、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这里的车辆数及厂牌够多,而且该地区气候多样化,这表示这个市场的比较基数够大、使用者类型够分歧、使用环境够多样,与其他小地区的数据相比较,反映出来的数据比较具有代表性。根据Consumer Reports这个最冷酷客观、曾经让许多大企业下不了台、也是北美最大的消费者组织的统计,以三年车龄之内出现毛病的数量作比较基准,品质最好的前五个全部是日本厂牌;最差的五个由好到坏依序是Saturn, GMC, M-Benz, Volkswagen, Cadillac,新车的可靠度及顾客满意度也呈现类似的分布。接著看看日本车在德国的表现如何;根据德国最大汽车杂志Auto motor und sport在2003年年初对读者的调查,尽管最想要的车仍然是德国车,但是德国人心目中品质最好的车清一色是日本品牌。连德国人自己都认为日本车的品质最好,日本车德国车的品质争议真的可以就此打住了。
一看到Made in Germany一般人直觉上会联想到高品质、坚固耐用。为什么德国货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人们的既定观点是随著时间的演进而逐渐累积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所以我们回顾历史,看看德国货等于高品质这个刻板印象从何而来;自从英国引发工业革命,德国跟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紧跟英国的脚步全力发展工业,在20世纪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期间,德国在化学、炼钢等领域中已经有许多足以跟英法相抗衡,甚至是世界顶尖的科目。可是严格来说这个时期的德国货在当时世人的眼中不算非常突出,在当时享有如同今天德国货神话地位的是英国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通货膨胀的摧残下,德国的工业历经了一段黑暗期,直到纳粹掌握政权,德国的基础科学及各式轻工业才算重新回到常轨继续发展,也由于纳粹的重视,这段期间内的发展非常快速,德国货从这时候开始慢慢取代英国货成为高科技、高品质的代名词。战争可以考验一个国家内在潜力;在战争的激发之下,德国的工业潜力全力爆发开来,战时开发出来的新科技、新技术不计其数,跟汽车有关的就有:多气门引擎、喷射供油系统(机械式)、合成机油、增压器、合成燃油、锻造技术、粉末冶金…..等等族繁不及备载。尽管挟其科技优势,还是不敌盟军的数量优势而败下阵来的德国几乎亡国,命运掌握在盟军手上的德国人民前途一片茫然不知国家何去何从,唯一能够自己掌握的就是重拾擅长的工业制造换取衣食温饱。尽管家园残破不堪,许多大都市、工业区在盟军的大肆轰炸下(连许多古都、住宅区也遭受盟军滥炸)重工业破坏怠尽不说,连基础建设也几乎不复存在,不过经过数十年工业化的浸淫影响,德国工艺精神已经深植人心,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加上战败的刺激以及求生存的激励,西德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于1950年代中期,工业产质就恢复到战前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