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今天你灌了没有?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自然    时间: 2007-3-22 13:08
标题: 今天你灌了没有?
   灌水    灌水    灌水 :lol   灌水 :lol   灌水 ...
作者: 极速宝贝    时间: 2007-3-22 13:11
还没来得及灌呢
作者: 大自然    时间: 2007-3-22 13:13
这灌得就够快乐
作者: 塞翁失马    时间: 2007-3-22 13:26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2 17:55

作者: garfilde    时间: 2007-3-22 21:05
灌~~
作者: 不吃鱼的猫    时间: 2007-3-22 23:16
我来了,,,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3 09:26

作者: 塞翁失马    时间: 2007-3-23 09:33

作者: 塞翁失马    时间: 2007-3-23 17:28
唉,都是我的名字,挺不好意思的
作者: 塞翁失马    时间: 2007-3-24 22:23
灌了
作者: 极速宝贝    时间: 2007-3-24 22:40
路过灌一下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38
(转)
    美国圣迭戈有两个动物园,一个是圣迭戈市动物园,还有一个野生动物园。两个动物园有同属一主。但是,以市动物园位主要展出公园,而其野生动物园是在原来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完全不以门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野生动物园完全是其市动物园的一个补充。这也是完全符合了现代城市动物园发展的要求!
    圣迭戈市动物园:
    圣迭戈野生动物园: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0

      两年前,来重庆动物园定居的矮马于2007年3月8号产下1仔,雄性,是恩爱矮马夫妻的第二个宝宝。宝宝刚出生时仅4.5kg左右,经12天的生长已有约8.5kg。今天,天气晴朗,矮马宝宝与爸爸、妈妈、姐姐一家四口在运动场晒太阳,正式与游客见面了。
      去年12月才到重庆定居的一对珍稀白袋鼠也于2007年1月产下1仔。袋鼠宝宝一出生就爬进了妈妈的育儿袋内,还不知其是“男”还是“女”。宝宝在自立生活之前都会“躲”在妈妈的育儿袋内。目前,袋鼠宝宝不停地在育儿袋内活动,只能隐约看到它的小红耳朵和长长的尾巴;偶尔也探出小脑袋呼吸新鲜空气,能不能看到,还要看你的运气了!
      来到重庆动物园,还可以看到熊猫宝宝,小猩猩等宝贝!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2
  
    在卢旺达的山林深处,有一位不幸的母亲,它怀中抱着的是它只活了六天的孩子。它带着孩子的尸体离开了猩猩群。孩子死了已经好几天了,过度悲伤的母亲仍然抱着他四处走。
  灵长类是智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虽然我们无法从表情上读出悲伤,但这些人类的近亲,他们可能知道什么叫死亡。
  但是有人说,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无法了解死亡。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忧虑,是宗教和祭祀产生的动力。死亡让人类哀痛,悲伤得不能自已。虽然动物跟人类一样,都免不了这种相同的归宿。但面对尸体,动物们并不像人类那样表现出恐惧或者悲伤
  看着他人死去,他们面无表情。甚至对食肉食腐动物来说,异类的尸体只是一顿美味的晚餐。
  当生命最终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食腐动物将会争抢着给它们送别。
  漠视他人的死亡,不代表对自身的死亡无所畏惧。恐惧是一种原始的情感,与生俱来。恐惧死亡的角马群失去了控制,夺路狂奔。死亡的阴影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牺牲品
  如果生存机会只有一个,选择被牺牲掉的,可以是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只受伤的母狮,她刚被狮群驱逐。受伤或者感染疾病的同伴让动物们看到了死神的投影,攻击和躲避他们是很常见的行为。而那些被驱逐的动物是危险的,哪怕是强悍的狮子
  这只母狮的麻烦不仅仅在于它受伤的后腿,她怀孕了。而且即将分娩。
  漫长的黑夜即将来临,杀机四伏。月光下,生与死在不停地更迭
  瘸了腿的母狮分娩了,幼小的狮子在哭泣,它受伤的妈妈永远也不可能有能力照顾它
  远处传来了危险的声音,母狮走得没有任何迟疑。受伤的母狮势单力薄,猎狗总是团体作战,这是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战斗。
  被遗弃的幼狮,悲伤的哭声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回响,它们吸引来了一个死神
  通常情况下,豹子会想都不想就杀死这只幼崽,但这一次,这只自己也刚刚做了母亲的豹子会如何对待这只刚出生就被遗弃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婴儿?
  猎狗的声音在逼近,他们是草原的杀戮机器。
  母豹还在犹豫
  她发出低吼,希望能震慑对手
  然而这些杀手不动声色
  她走了,别无选择,她永远也养不活这只小狮子。幼狮最后的机会也失去了
  一个生命刚出生就走到了尽头
  母狮就在不远的地方,她低吼着,她在呼唤同伴,也在呼唤自己不幸的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笼罩着她,她要寻找一个避难所。她的吼声被无意中听到了,但召唤来的不是狮群,而是两只流浪的公狮。.他们一路小跑着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目的一样难以琢磨
  这种行为非常少见,但一样凶残。.强烈的噬血本能和袭击受伤同类的冲动使他们无法停止。母狮希望逃脱死亡的命运,没想到最终在同伴手里断命。这是一桩凶残的灭门血案。
  在非洲大草原上,到处都是杀与被杀的游戏
  跨越90个纬度,来到地球上最纯净的陆地,冰雪的南极,一片被死亡笼罩着的寂静。
  雄企鹅,他们是最顽强的生命。
  雄企鹅承担着孵化任务,他们必须在冰天雪地里整整一动不动地站三个月。而雌企鹅外出寻找食物。雌企鹅回来了,忍受着寒冷、饥饿和孤独的雄企鹅一下子骚动起来
  一代小企鹅诞生了,雄企鹅履行了作为父亲的职责,接下来,将由妻子接手后续的工作。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品尝圆满的结局,很多雌企鹅再也没有从海上回来,一直苦苦盼望的雄企鹅们终于失望了。他们默默地离开了小企鹅,被遗弃的小企鹅在寻找父亲。父亲的腹部曾经是还没有长好皮毛的他们最好的避风港。
  他们在雪地里跑来跑去,希望找到大企鹅照顾他们
  很多时候,其他成年企鹅会无私地抚养同伴的孩子,然而这是一个自顾不暇的时节,成年企鹅纷纷离开,小企鹅的悲剧命运已经注定。
  死亡似乎不再是灾难,而是一轮平静的淘汰。成千上万的小企鹅,就这样死了,没有一声哀鸣。
  一具尸骨是悲剧,一百具尸骨只是一个数字。企鹅父亲,曾经有最伟大的父爱,一旦知道自己也将面临死亡的结局,他们会抛弃骨肉亲情,选择离开。他们的离开似乎一反常态,而真相是他们也需要保护自己,毕竟,明年又将是新的一年
  严酷的冬天埋葬了无数生命,终于,春天来了,又有很多生命降临。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繁育后代、成长、斗争、死亡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成千上万的角马正在经历他们的命运,有的逃避,有的面对,有的活下去,有的死亡。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点,在动物的世界里死亡没有太多的恩恩怨怨 .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2
    将自然保护区开发成旅游区,以此来吸引人们。野生动物对这种做法“不感冒”,当“家园”“豪华建筑”崛起,人类纷至沓来时,它们黯然离去……

  鄂尔多斯遗鸥“搬家”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的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以保护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然而,保护区仅仅建成十几个年头,一直在此繁殖的鄂尔多斯遗鸥却逐渐迁徙,另寻新家。
  据介绍,这里的遗鸥是自然界遗鸥4大种群之一的鄂尔多斯种群。1987年以来,在鄂尔多斯市政府大力保护下,这里的遗鸥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数量最多时占自然界该种群繁殖个数的60%左右。
  然而,这一情况近年来发生了变化,遗鸥数量大幅度下降,许多遗鸥迁徙他乡。据专家的研究结果,保护区内鄂尔多斯遗鸥数量的下降和迁徙,主要是干旱造成的。还有一些专家认为,保护区遗鸥数量锐减与保护区被开发成世珍园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有直接的关系。
  记者在鄂尔多斯遗鸥的主要繁殖地泊江海子湖边看到,为了发展旅游,当地旅游部门在湖边建了许多观鸟台,并修筑了供游艇停靠的码头,有几十艘游艇停放在码头周围。观鸟台周围还修建了其他旅游设施。
  旅游部门和游人也许没有想到,如此多的人观鸟,如此多的游船在湖面上飞驰,如此嘈杂的外部环境,已经惊扰了遗鸥。
  扎龙保护区:人与鹤争食
  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本应是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食物,如今却成了到此观鹤游人的盘中餐。
    记者最近途经扎龙自然保护区时,发现到这里观鹤的人与鹤“争食”的现象严重,公路两侧以活鱼为招牌的“活鱼店”“活鱼馆”林立,到这里品尝鱼虾的游人络绎不绝。
  在一个叫林旬的地方,公路两侧的“活鱼店”“活鱼馆”不下十几家。最红火的当数“郭氏活鱼店”,仅店前停的汽车就有10多辆。走进店内,只见里面有六七间餐厅,10多张桌,桌桌满员。在靠近厨房门前的五六个大盆中,装满了鲜活的鲤鱼、鲢鱼、白鱼、鲶鱼、小虾等。
  保护区内的芦苇也被当地人大量割去卖钱。据说,这些芦苇是被送到附近的造纸厂作为造纸原料的。看到这些状况,记者不禁担忧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命运。如果人们照这样吃下去、割下去,终有一天,丹顶鹤会与扎龙自然保护区“拜拜”。
  人造景点侵扰沙漠绿洲
  不仅一些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受到旅游开发的侵扰,就连生活在人们难以涉足的沙漠绿洲中的野生动物,也受到人造景点的侵扰。不合理的旅游开发让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被破坏,也使得生活于此的野生动物不得安宁。
  不久前,记者乘吉普车翻越数座高大的沙丘,到达巴丹吉林沙漠里的一个湖泊。尽管行程险阻,80度的陡坡也不鲜见,但依然看到好几辆货车忙忙碌碌,往这片绿洲拉运建筑材料。湖泊四周皆是高大沙丘,置身于此,如同身在世外桃源。然而,刺耳的电锯声响彻大漠深处,打破了本来的宁静……一座小木桥修至湖泊中心,以方便游客钓鱼,湖中的鱼儿就成了游人的美食。
  记者又驱车驶入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已直达沙漠里的5个湖泊。站在湖岸,一座座别墅闯入视野。偌大的广场上,一根根灯柱排列整齐。这里的旅游设施相当齐全,就连厕所也安装了下水设施,“条件”比原来好了许多,但湖泊里的鱼儿和芦苇荡中的鸟儿日渐减少,一些鸟儿已连续四五年不见踪影。
  “亲近”过了头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环境,而不是以旅游开发为目的。人与野生动物相处,应当尊重野生动物的自然属性。
  将保护区变成了旅游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亲近”过了头,动物们就不会“领情”了。至于,打着建立保护区的旗号,大搞旅游开发的做法则更是不足取的。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3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动物园。“动物园”这个概念本身就隐含了“城市”这个概念的部分属性。狩猎文明与农业文明是产生不了“动物园”一说的,工业文明出现了,人类便有了自己的动物园。
    动物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地球生命的最后胜利。人类终于可以挎上相机、挽上情人的手臂漫步狮身虎影之前了。人类从来没有这么自信过,敢用食指指着狗熊批评它的长相,敢和雄狮对视呲牙做个鬼脸,人类也从来没有这么潇洒过,轻意地对鳄鱼扔一只烟头,对昏睡的老虎吐一口唾沫。人类对凶猛动物的敬畏原先可是了不得的,诸如“老虎的屁股”、“吃了豹子胆了”、“河东狮吼”都是动物留给我们人类的最初惊恐。这些话如今只剩了“比喻”意义。武松要活着,也不至于披红戴绿了吧,人类总能把自己恐惧的东西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人类就是这样伟大。要是世上真的有上帝,他老人家现在一定也在笼子里了。

    这样一想我便害怕,九天缚龙、五洋捉鳖之后,人类的敌手又将是谁呢?抑或万一哪里的猴子吃错了药,进化得比人更厉害,我们会被关到怎样的笼子里去?
    我读过几部关于动物的书。在许多这样的科学读物里,都有动物“作用”的介绍。而这样的“作用”又是以人的需求为前提的。比如说,一提起犀牛,便是:肉可食,皮可制革,角坚硬,可以入药,有强心、解热、解毒、止血之功效。至于老虎,更是了不得,就是那根虎鞭,也足以抵档一卡车“东方一枝刘”.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每一员对动物世界的习惯心态都是帝王式的。为我所领、为我所用。而一旦动物们以“人”的姿态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时,三岁的孩子都知道,那只是“童话”。假的。成人是没有童话的。你要自以为是一只兔子,喊狐狸一声“姐姐”,世界人民都会拿你当疯子。人类可是有尊严的,在动物面前个个是真龙天子。完全可以这样说;动物园时代开辟了动物的奴隶主义时代。
   
    说到这里很自然地要写到三样动物:狗、猫、猪.我之所以要提及这三位先生,是因为我的一个发现:所有的动物园里,几乎都没有他们(是他们,不是它们——宇注)的身影,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一笔而过。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家常”,即:通了人性。先说狗。狗的口碑并不好,是谓“小人”也。“狗眼看人低”、“狗腿子”、“狗娘养的”、“狗尾巴’”都已经“人格”化了。然而人类爱狗,狗乃人类一宠物也.·何故?他是通了人性的。狗的“似人非人”满足了人类“主子”思想与“奴才”思想的矛盾需要。张承志先生在一篇文章里非常诗意地论述过狗思想与狗精神。我读了几乎热泪盈眶起来。我一冲动,差一点说出“我要做狗”这样的话。我甚至觉得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落后于日本民族,正是由于缺少了某种思想与精神。后来我终于没有这样喊,我似乎弄通了一个参照:狗之可贵,也是对人类之需要而言的,有了这个参照,狗才可敬可爱起来,失却了这个参照,便是瞎激动。我们人类既然已经做了君王,就得有点君王的样,要不然,狗会伤心,也会批评我们,说我们“为君不尊”。      其实,要真让我做狗,我还是乐意的。甚至我会努力做一条好一点的狗。但好狗是有标准的,就是决不学人样。狗的不幸是学了人,且通了人性。这真是狗的大不幸。人类的精明之处在于不让狗做真正的狗。让狗有点人模,同时又还是狗样,人类用一块骨头或一个肉包子使狗渐次“异化”,终于落到“狗不狗、人不人”。我个人认为,“人不人狗不狗”这句古语蕴藏了人对真正狗性的尊重,狗后来之所以下三流,在其“不狗”之上。狗在这一点上不如狼的坚决。人类之所以不能蔑视狼,是狼有自己的原则:不给我骨头我吃人,人类只能远之。狼总是对人类说:在上帝面前,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动物园里最焦躁不安的就是狼,他总是来回走动,想着他的千秋宏愿、未竟事业,胸中汹涌万倾波涛。我每次见到狼都郁闷难平。
   猫要下流得多。我几乎不想提这东西。她泪汪汪的大眼和满嘴胡须简直莫名其妙。她小心翼翼的小解模样、躲在角落里打量人的姿态、眯起眼睛弓着腰体贴主人的抚摸触觉的努力,都标示了她的委琐。猫的最大特点在其腰板上,猫的腰板那样没骨力还背了个脊椎动物的名,真是讨了大便宜。但谁又计较她呢?猫的不怕甩打可能是另一种天赋,一跤之后;她总能站得很稳,立场坚定,四爪朝下。可不知道怎么回事,猫站得愈稳,我愈觉得恶心,站得那么稳还要看狗的脸色,不如摔死了省事。
    关于猪,我想说它是一种植物。长满肉,随农夫宰割。或者我想这样说,它是一种会走路的肉。人类用几千年心血教它做奴才,它就是连这点心智也没有,只能把它杀掉。猪是唯一在杀戮时得不到同情和新生的生命。生得肮脏,死得无聊。作为生命,猪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真正来到动物园,来到那些被称作“动物”的世界里去。我是爱逛动物园的,有时带着妻子,但大多独步而行。我的心中碰上大波动是不肯坐咖啡屋的。于我而言,动物园是平静风火浮躁、产生感觉与思想的地方。我到许多城市都要先去动物园。有动物园垫底,什么样的人我全能对付——这只是一句笑话罢了,我的的确确是爱走走动物园的。
    就个体生命力而言,人类只能数中等水平。人类最终能按自己的逻辑摆布世界,这实在是一件不逻辑的事。康德对人类的秩序曾有过热情洋溢的赞美,人类给定了宇宙一个法律,宇宙似乎真的执行了这一法律,康大人一定高兴坏了。狮、豹、虎、熊、狼,谁的“腕儿”不比人大?谁的“交椅”没有人高?上帝就是把世界给了人类。我注意过上述动物在铁笼子里的眼睛,他们无限茫然。他们弄不明白上帝一不小心,小丑怎么就成了主宰生灵的英雄了。莎士比亚毫不自谦地说,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狮子们当然是知道莎士比亚的这句话的,他们嗤之以鼻、死不认帐。然而,历史只认成败。这是历史的小气处。
    优势的大逆转在两个字上:琢磨
    动物们不注重上帝的心思,而人类爱琢磨宇宙里所有的举手投足。人类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便有了目的;人类明了怎样才能达到目的,便看见了规律。有了目的、把握了规律,人类的身影在地平线上慢慢变得巨大。一支麻药,一个陷阱,猎豹的矫健身躯倒下去了,黑熊的粗硕个头坍下来了。四两拨千斤、以毒攻毒……动物世界节节败退。人类,这个上帝的平庸之子,开始对世界微笑了。人类牙齿的洁白光辉标志了他对世界的占领。就像西方寓言里老猎人对狐狸说的那样:任你满身灰毛,但见我白发苍苍。“白发苍苍”显示了人类在“琢磨上的多大耐心与功力!”动物们失败了,他们在囚笼里追忆似水年华与失却的天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悲夫!昔日横空莽昆仑,平阳狮落遭人欺。
    站在动物园里,我时常想,如果没有人类,世界的主人到底会是谁呢?或者说,如果上帝再给所有的动物一次机会,谁是世界最后的“秦始皇”呢?
    我看好狮子。
    这里头当然有我对狮子的偏爱,但更多的是一种哲学推论。我注意过古埃及人的图腾意识,他们的“狮身人面”这个汉字翻译是成问题的,而应当是“狮身人头”。古埃及人在尼罗河畔、金字塔下、黄土之上对生命的理想格局一定是绝望的。“狮身人面”说明了他们矛盾的心态。这种绝望心态给了他们极大的勇敢想象:人类的理性精神 +狮子的体魄=理想生命,只有这个生命方能与“自然”打个平手。这样的想象结果是苍凉的、诗意的,是哲学的、也是美学的。
    然而,就狮子自身而言,他蔑视“智能”。狮子对自身体能的自信与自负使他视智力为雕虫。狮子的目光说明了这一点。我常与狮子对视。从他那里,我看得见生命的崇高与静穆,也看得见生命的的尊严与悲凉。与狮对视时我时常心绪浩茫、酸楚万分,有时竟潸然涕下,我承认我害怕狮子。即使隔了栏杆我依旧不寒而栗。他的目光使我不敢长久对视。那种沉静的威严在铁栏杆的那头似浩瀚的夜宇宙。那种极强健的生命力在囹圄之中依然能将我的心灵打得粉碎。我没遇见过狮吼和狮子发威。他就那样平平常常地看你一眼,也胜得过千犬吠、万狼嚎。我意识到这是不公正的,不“民主”的,但民主似乎并不见得是生命力的平均。   狮子是离上帝最靠近的一种动物。狮子的表情一定正是上帝的表情。狮子的眼睛里一定有上帝的精神内涵,谁能与狮子对视,谁就在接近上帝。问题是,有哪一种生命能与狮子对视呢?在狮子面前,所有的生命只能做一件事:转过身去,然后,撒腿狂奔。
    人类就是这样离上帝远去的,不少动物都是在逃跑中建立起了自己生命的特征。上帝一定无可奈何死了。生命世界就这么一个窝囊像。
   
    我注意过以狮子为代表的高级动物和以蚂蚁为代表的低级动物的区别。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越高级的动物往往越孤寂,同样,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高级动物们都有一种懒散、冷漠、孤傲的步行动态,都有一双厌世不群的冰冷目光。他们无视世界的。接受与理解,只在懒洋洋的徜徉中再懒洋洋地回回头,看过自己留给苍茫大地的踪迹,他们便安静地沉默了。他们的沉痛与苦楚都是隐蔽的,他们的喧哗与欢愉也是静悄悄的。这种沉默可能宋之于他们涉足过的广袤空间。巨大的空间感是易于造就巨大孤寂感的。在孤寂里,生命往往更能有效地体验生命自身与世界。我知道这世上并没有鲲鹏,我所知道的这种动物是从庄子的《逍遥游》里得到的,“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可以想见,在九万里青天之上,大鹏垂翼而飞,将是怎样的大孤独大自在大道遥。谁能知道他的精神空间呢?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读《庄子》,得到的不是悟彻、“看透了”,而是苍凉与酸楚。世界是那样的不可企及,就连庄子这样的巨哲,也只能借想象中的鲲鹏而逍遥一番,可见逍遥是多么困难。而今大街上满是“何不潇洒走一回”,真是浮躁得了不得。   蚂蚁就是能闹。我想许多人都是爱看蚂蚁“走穴”的。为了一粒米,一块肉屑,一只苍蝇的尸体,蚂蚁出动了成千上万的部队,他们热情澎湃,万众欢呼,群情激愤,汹涌而上,汹涌而退。我时常在观察蚂蚁时失却了世界。蚂蚁辛勤的一生让人肃然起敬,又让人可卑可叹。我时常出于同情,给蚂蚁王国送去一大碗米饭。我想,那可以给他们的国家用好几年了。但是不行。蚂蚁就是那种忙碌委琐的品格,这种品格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没有了那种让人难忍的品格,蚂蚁就不存在了。他们勤劳而又安居乐业,他们为此而充实而幸福,我们又何必硬要同情幸福者什么呢?
    和蚂蚁是不能谈哲学的。有一个夏日午后我把一群蚂蚁放到一只乒乓球上,我不停地转动小球,蚂蚁就那样用功地“长征”了一个下午。我想,蚂蚁一定在说:啊!地球是多么巨大。我敢打赌,说这话的蚂蚁是最智慧的一只蚂蚁,相当于“诗蚂蚁”吧。
    说到这里极易产生出这样一种误会,以为动物的高级与否决定于他们的体积。其实未必,与动物自身的气质习惯相较,体积实在是次要的,虽然体积提供了更多的能量。比如说熊,我便不太喜爱,这也是个缺乏孤寂感的家伙,行为怪异,心气飘浮,由于积了一身好力气,便有些像做打手而暴发的那一类,手持大哥大,腆着大肚皮,整天喷着酒气,横行霸道,凶残无礼。处处可见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蠢样。在动物园里,熊是受戏弄较多的一族。熊在动物里属于那种为长不尊的典型。这委实也受制干熊自身的品格了。
   
    我从赵忠祥先生解播的专题片《动物世界》里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弱小生命之间往往是相互同情的,互为因果、相依为命的;强大生命之间则是另一种景象,他们之间彼此都很克制,懂得尊重与忍让。我注意到非洲草原上猎豹与雄师的和睦相处。他们井水不犯河水的安祥画面让我感动。猎豹在一边怀旧!而狮子则享受自己的天伦之乐。这对“一山容不得二虎”是一种嘲弄。这是强大生命之间表现出的一种真正自信。这样的自信是上帝赋予的,没有任何装腔作势,故而平静如水。比较起来人类与狗就小家气多了,胆子越小的狗就愈会叫,自卑的人类则喜欢端着一张架子,放不下。其实,生命的自信是这个世上平静的根源,只要有一方对自己没把握了,世上就有了阴谋与战争。越是担心被对方吃掉;越是想一口吃掉对方,而且吃得不光明、不磊落,即使衔着改手的尸体,也要躲进丛林里去。等吃完了死尸,才敢弄出一副王者的模样宋,舔舔唇边的血迹,踱着四方步,朝夕阳款款而行。    我觉得动物间的这种等级差别是极有意味的。等级其实正是秩序。它展示出来的恰恰是强、弱之间的力量落差。有了这个落差,弱者的同情与强者的礼让显得太局限了,永恒的生动的画面是:吃与被吃。
   
    在这里我想提及另一类动物,牛、马、驴、骡。这几位朋友我想分开来提及,当然是出于他们与我们人类的特殊关系。这几位朋友中,我对驴的感受是特别深厚的。所有有眼睛的生命中,驴的眼睛是最动人的。我读大学时最常做的事就是看驴眼。驴的眼睛光润而又忧郁,他注视远方的凝神模样完全是一位抒情诗人。但我从来听不见驴倾诉什么。罗曼·罗兰说,许多不幸的天才缺乏表达能力,把他们沉思默想得来的思想带到坟墓里去了。我认为罗曼·罗兰这话完全是为驴说的。和驴对视时常让我双眼湿润。在我读大学的最后一个初夏,我正经历着人生的第一个关口。那是我的灵魂极其苦痛的日子。我不得不逃课,一个人在校园内外四处走动。就在这个初夏,我的大学校园突然出现了许多驴,他们是为一个高大建筑物拖运砖木的。驴的眼睛很快吸引了我,我是怀着一股崇敬端坐在驴面前的。驴的眼睛太美了,超凡脱俗,典雅清澈,闲静时似娇花照水,眨眼处似弱柳扶风。完全是产生大思想的样。驴就那样伤心郁闷地望着我,对我寄托了无限希望与重托。我从驴的眼睛里看见了拯救、启蒙等伟大话题。这样痛苦的对视持续了十多天。我想我快发疯了。人也瘦下去。但驴就是不开口,甚至不给我任何暗示。我一遁又一遁在心里问,驴,你忧郁什么,你痛苦什么?驴眼就是阴天那样不语。驴留给我心灵的创伤是巨大的,至今不能愈合。我总觉得我至今有一种境界没有领悟,有一种情感没有体验,有一种心灵震颤没有经历,有一种使命没有完成。而这些不是我的大学图书馆留给我的,是一群驴。我怎么也弄不通长了这样聪慧眼睛的动物为什么会被人类说成蠢驴”。人类真是太囊孔我觉得我们应当好好研究研究驴,甚至可以建立一门新兴的“驴学”学科,没准“一不小心”便会弄出个相对论或哥德巴赫猜想来。谁知道呢。
    下面当然就要说到骡子。骡子是带有喜剧色彩与悲剧意味的东西。这东西相当怪。我怀疑只有中国有这种东西,我甚至觉得其他语种里压根没有与“骡”这个汉字相对应的单词。谁都知道骡子是杂种,是马与驴的乱伦结果。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骡不能生育后代。依照逻辑,骡子似乎是(似乎是——宇注)不该有性别和性欲这两样伟大事物的。这样说来,骡子到底算不算动物就很让人头疼。一个有血有肉的种类居然没有生育能力而存活在世上,委实滑稽到荒唐的地步。太好笑了。一个在种上没有延续能力,一个在类上没有列相列宗,却能在世上永垂不朽下去,骡子真是旷世奇才。如果骡是人类的事,那好笑的当然是人类,如果只是中国特有,这样的“中国特色”也太让人哭笑不得了。不过,我至今没在动物园里见过骡子,是共同疏忽,还是从来就没人拿骡子当“动物’?我个人认为,这个话题蛮有意思。
   
    听说,仅仅是听说,不少国家——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是有“国家动物园”的。国家动物园的玩法和城市动物园的玩法有一同一异。同,都是看动物,异,方法是相反的,一个是动物在笼子里,一个是人在笼子里。如果这个“听说”是成立的,“国家动物园”就太反讽了。虽然这种玩法很新鲜,也很刺激。
    主与客的位置变化,看与被看的心理逆转,是我们能够面对与承受的么?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涉及到自由上去了,万一人类没有自由了,能否指望动物们建立一支“绿党”么?关于自由,放在这里讨论可能更惊心动魄些。人类给予人类自由与不给予人类自由,早就闹了不少话题,当人类一旦从属手动物之下时,人类一所有的人,对自由曲看法会不同的吧.由此可不可以这样说呢,当人们意识到自由之可贵时,其实我们离笼子就不远了。笼子意味着空间的失去。而没有空间的时间,是多么可怕、恐怖!所以人类发明了监狱,剥夺你的空间,只给你时间,以此达到惩罚和净化。这时的时间是无比狰狞的,虽然人人都求长寿,活到百岁是每人的奢愿,可又有谁愿意听到“有期徒刑100年”呢?完全可以设想,当人类处在动物的笼中时,人类一定会干脆连时间也不要的,一死了之了。幸好人类终究没有成为笼子里的尤物。不过我们别忙欢呼我们的胜利,动物的“想于而没敢于”的事,没准人类自己会那么做。人类“一不小心”就会做出自己目瞪口呆的事。我很担心伟人们的“一不小心”。魔鬼还正是上帝“一不小心”给弄出来的。就算人类不这样作贱自己,把自己放进笼子我也很为我们的未来担忧,有句话是怎么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时候谁还弄得清哪里是笼子东,哪里是笼子西?夜里唾不着觉哩。没准一觉醒来,动物们正在我的铁窗外头,夹着烟,挎着BP机,留着对分头,满嘴狼言狈语,谈笑风生地一路走过去,那真是没辱煞列祖列宗也!那时候我们总不至于蹲在笼子里,无计名选举“笼长”吧?
    然而,我倒是希望我们的国土上能有一座“国家动物园”,从“国家动物园”里走一遭的人,应该都能成为真正的人。至少,能知道人类的今天还是有点乐趣的。这么说吧,上帝既让我们做人,上帝既拿我们当作“人”看,总得对得起上帝啊。我这样说当然没有“人类沙文主义”的意思,就像我说“我要做一条好狗”一样,既做了人,就该做得有点人样。人的模样、狗的嘴脸,狼心驴肺、鸡脖子鸭爪,也太不是东西了吧,让上帝见了也吓昏了头,总不太厚道。就我个人而言,投了“人胎”是没有自豪的,既做之,则安之吧。我最听不进的便是拿“当牛做马”以示自谦的一说,牛和马要不碰上人,日子差不到哪里去吧,哪里就不如人呢。人类真是自大惯了,骂自己都不会骂,说到底“国家动物园”是用得着的,比读一回博士来得管用。
    八
    该说的其实都说了。为了弄点所谓的“深度”,不妨玩一回深沉,也“思考”一把。弄不好也“一不小心”弄出一部启示录来。
    我们人类总爱说这样一句话,“地球,我们的家园”。这话气派的确大,三下五除二就冲出院墙国界,直指地球。不过地球委实不独是我们人类的。没准有人说,人类这么多人,地球不给我们,还能给谁,这话差大了。地球上蚂蚁有多少?麻雀有多少?苍蝇、蚊子又有多少?人家也没拿地球当家私。我不是共产党人,不过我委实是一个地球共产主义者,大家都在地球上混,玩玩罢,有什么必要独吞?
    人类对其他生命种类的不节制行为是一种不妙的事。我知道人类的理想,是想拯救生命。就是创建动物园,除了满足人类的好奇之外,确有拯救动物的意思。但根据我的阅读经验,我发现,人类一旦想拯救什么,什么就会遭殃,这样的结沦似乎被人类自身的实践多次证实。把狗还给狗,把狮还给狮。把水牛还给水牛。这是我们人类唯一要做的事。生命一直是结伴而行的,别的生命都进了动物园,人类的末日便不远。上帝的事还是留给他老人家去做,他老人家不发话,不让我们“按既定方针办”,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做人为上,替动物们想得太多,当心人家不领情。我别的不怕,就怕人类自作多情,“一不小心”把自己给赔了。(毕飞宇 )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3
生命——动物摄影 第一辑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4
  据俄罗斯《真理报》7日报道,美国外星文明研究之父、“SETI”计划创建者弗兰克-德拉克相信,在银河系中至少隐藏着200个高度发展的外星文明,然而寻找外星文明的“SETI”计划却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外星文明信号的痕迹。科学家于是提出了一种“动物园理论”,那就是地球只是外星人的一个“实验动物园”,根据实验规则,外星人严禁和作为实验动物的地球生命进行任何通讯联系。

  【推测】银河系有200个外星文明

  据报道,弗兰克-德拉克是美国外星文明科学研究之父,也是寻找外星文明的“SETI计划”的创建者。“SETI计划”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任何人只要下载“SETI计划”提供的程序,就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处理由波多黎各阿雷卡纳特的射电望远镜提供的天文无线信号数据,从中筛选可疑的外星文明信号。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超过500万台家庭电脑加入了寻找外星文明信号的“SETI计划”。

  据弗兰克-德拉克称,他相信在银河系的2000亿颗恒星和它们的行星中,可能隐藏着至少200个高度发展的外星文明。而据其追随者评估,这一数字可能在1万和100万之间。

  【现实】至今未收到任何 外星人信号

  然而到目前为止,“SETI计划”的科学家却仍然没有发现丝毫外星文明信号的痕迹。而美国NASA也正在发起一项耗资100亿美元的“独眼巨人”计划。

  根据该计划,1000个望远镜将被按15公里的间隔安置在一个广阔的区域中,这些望远镜组合起来,可以接收1000光年之内的外星信号。

  为了让外星文明知道地球人的存在,人类曾多次通过太空船向宇宙深处发送过地球文明的信息,包括绘着地球在银河系中位置的地图、人类的DNA密码、巴赫的音乐唱片、埃及金字塔的图片等,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解释】外星人被禁止与地球联系

  为了解释推测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动物园理论”,即人类之所以收不到外星文明传来的信号,是因为外星人只是将地球当做了一个实验动物园,外星人在遥远的地方观察着地球的演变。

  根据实验规则,外星人禁止和地球生物包括人类进行任何通讯联系,所以这是“SETI计划”几十年没有收到任何外星信号的原因。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外星人将人类当做是“天真的婴孩”,因此很难和人类进行交流。加拿大科学家最近的研究显示,地球的年龄比银河系其他太阳系相似行星的年龄,大约要年轻20亿年左右。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4
    我对不少事的相信,看似坚强、实际上很脆弱。比方说:动物应该生活在大自然、而不是动物园。如果有人不这么想,而他又很雄辩,我也许就会动摇。
  我手上正读到的这本小说,主角是印度一个动物园老板的小孩,这小孩在小说一开始就很大声责备我们这些天真的人类,说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动物有多么热爱野外;多么热爱远走几公里,只为了喝一口河水,还要没事被河里的鳄鱼吓得半死;或者,多么热爱狂奔到心脏都快爆炸,却连只兔子都捕不到;又或者,以为动物多么热爱永恒地被蚊蝇绕头飞舞,永恒地被吸血的小虫死叮在伤口上。
  这个动物园老板的小孩继续说:当我们这些人全心相信土拨鼠爱钻洞、狮子爱奔驰、蟒蛇爱猎杀的时候,我们自己却快乐地为自己盖起遮蔽风雨的房子,装自来水管、开医院看病、开超级市场买洗干净的肉、开汽车免得走断腿。我们这么享受干净的水和食物、安全的住处,有人替我们剔去鱼的刺、有人拔去我们的坏牙。
  这样的我们,却自命正直地相信动物都该活在野外、发炎、拉肚子、牙痛、中暑。
  这个小说里的孩子,觉得好的动物园绝对是天堂,住在里面的动物幸福得要命,才不可能想念野外的饱一顿饿十顿、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如果一定要把这些动物再赶出去,赶回大自然,那叫惩罚,不叫“放它们自由”。
  我没有被这小孩说服。我觉得人为了自己奇奇怪怪的原因而出手去干涉动物的生活,是件很蛮横的事。
  可是被干涉了的动物,是不是比较幸福?我就不知道了。笼子很小的鸟、缸很小的鱼,当然很苦。那如果笼子大到像一栋楼、鱼缸大得像一个湖呢?
  有人喂养和照顾、渐渐失去天性,描述起来很可悲。但是宝宝啊,我们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了。为了换取医疗、食物、住所、汽车,我们心甘情愿地住在舒服的笼里、做很多工作、考很多试、观看、也被观看。
  我本以为我可以很坚定地对动物园这件事发表意见,哪知道一个小孩的质疑,又让我看见了自己。
——选自《有一天哪,宝宝》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5
  国内外很多动物试验和跟踪观察表明,热带森林中有一种猿猴,每遇身体不适,打寒战时,就会寻找并咀嚼金鸡纳霜树皮,很快即病愈康复;乌干达森林中的一些猩猩一旦患肠道病,便食以白尖木和茜草属的一些植物自疗;野兔受伤后,会撞擦蜘蛛网上的粘性网丝止血;大象怀孕时,主动觅食紫草科小树枝叶,而这类小树枝叶经分析含有催产素成份……

  动物的自疗防治疾病之本领,启示人们开发研制了不少新药,蛇医用半边莲解蛇毒是受了狗的启迪;据说,云南白药的首创者民医曲焕章,是在一次猎狩打中了一只老虎,抬回家后那虎竟然逃走,后经查明是吃了一种止血草,于是曲焕章便将此草采回,佐以它药,研制成了驰名天下的云南白药。

  生活在南美洲波利维亚热带中的印第安人,若不慎被野兽或毒蛇咬或意外事故受伤流血不止时,往往不是立即找医生,而是找一种叫“波克”(意为神医)的猪,这种猪的奇能之处是只要让它的舌头舔一下受伤流血的伤口,不一会即自动止血、去毒、消肿,而无论再严重的伤口经舔治几小时后都会结痂,比用药还灵验。因此,当地住户为防不测,家家户户都有一头这种特用猪。

  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一位牧场主和几位健康学家在一次合作试验中发觉,用受过专门训练的奶牛舔秃头患部,竟能治愈秃头,重生秀发。为此开办了一家“奶牛诊所”,求治者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收入可观。

  土耳其加尔温泉生活着一种怀有治愈牛皮癣及其他皮肤病绝技的神奇小鱼,一旦前来就医的病人入水,小鱼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第一批主动咬噬皮肤珍面的痂皮和清理伤口,第二批鱼则不断撞击清洗,第三批作最后治理,这样经几个疗程后,患者皮肤完好如初,不再痛痒和复发。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5
  对于大部分国外动物园来说,政府只提供部分资金,还有些动物园,政府根本不提供资金。因此他们必须依靠门票和公众的赞助,幸运的是,几乎所有的动物园每年都能筹到他们所需的资金,他们是如何筹措到这部分钱的呢?是因为外国人比中国人更热爱动物,还是因为他们更慷慨,都不是,而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税收政策。
  在中国一谈到税收政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而不是个人。虽然中国也有个人所得税,但个人并不报税,只是每月发工资时由单位代扣。但在西方国家每年年初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向税务部门申报上一年度的收入情况并纳税。这时凡是曾以支票形式付给过你薪酬的地方都要寄给你一份统一的表格,上面有付款的详细清单,这份表格同时也会寄给税务部门一份,使你无法逃税。收入越高,纳税比例就越大,例如收入4万元按5%纳税,超过5万可能就要按10%纳税,而向各种合法的基金会或组织捐款,可以冲抵你的收入,为了少缴税,大家就纷纷解囊,喜欢艺术的可以捐给博物馆,喜欢政治的可以捐给党派,而喜欢动物的则捐给动物园(不一定直接捐给动物园,可以是保护协会或基金会,动物园再向这些地方申请),结果是皆大欢喜,省去了政府大包大揽还管不好的麻烦。当然这种纳税管理需要严格的法律约束和先进的银行系统的支持,专家曾解释说中国至少要6年以后才有条件实现这样的税务管理系统。任何国家如果像中国这样大量使用现金,也一样无法实行这样的税收政策。
  中国的动物园和国外一样,政府只提供部分资金,或者根本就不提供,动物园只能靠门票和出租地皮维持生计,并且同样规模的动物园,中国动物园的员工数量有的甚至是国外动物园20多倍,难怪有的动物园园长戏称"人比动物还多"。
  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以及旅游城市,动物园游客较多,收入也不错,动物园的发展也较平稳,而在其它地区,动物园的前景实在令人担忧。(转载)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长周末和带薪休假,以及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逛公园、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人比以往更注重生活质量。在旅游项目中,动物园几百年来一只保持着其它项目无法与之比拟的魅力,每年全世界有近十亿人次,中国有近亿人次参观动物园,最近两年的五一节长假,各动物园更是异常火爆,动物园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热点行业。
    然而中国目前的动物园建设,由于贪图大而全的虚名,往往投资过大,动辄就是上亿元投入,资金浪费严重,加之设计不合理,致使投资难以收回,使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其实中小动物园只要设计合理,动物物种选择适当,一样可以吸引游客,而且占地小(150亩左右)、投资少,利润反而要比大动物园可观。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6
  穿山甲、蜂猴(Slow loris)、鳄龟(snapping turtle)、星龟(star tortoise)、长臂猿…这些都是新加坡动物园去年所收留的动物。
  去年,动物园共收到了118个由公众捐赠、被警方捕捉或被农粮局充公的动物,数量比前年多出5倍。
  被收留的动物初到动物园时,必须和其他动物隔离开来,因为它们都是动物园没有或并不打算增添的动物品种。
  在隔离期间,园里的兽医和管理员会照顾这些动物,检查它们是否生病或受伤,同时喂它们吃富有营养的食物。
  去年,动物园共投资了25万元来扩大它的隔离空间,为的就是收留这些动物。动物园也改善了隔离间的设施,园里新的野生动物保健及研究中心也为这些动物提供最佳照顾。
  虽然园里的设施进步了,不过,这些被捐赠和没收的动物其实是在和园里原有的动物竞争有限的空间。因此,动物园园长赖威敏指出:“我们鼓励公众不要购买或饲养稀有动物为宠物,因为野生动物需要特别的饮食和环境,并不能在住家环境好好生存。”
  至今,已有171个动物成功融入动物园,一些稀有动物也被遣返回它们的出生国或该国的动物园。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7
  以前听到一种传说,说有些人患了不治之症,就突发臆想,想把自己超低温冷冻起来,等到若干年以后医学发达到能治疗他的病时再解冻治疗。我们现在谈的动物园保护野生动物,其实也是这样一种思路,目前人类活动严重地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迫使大批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唯一的办法是在动物园等地保存这一物种的种群,进行科学管理,人工繁殖。等到将来人类找到能解决自然资源危机的办法,开始恢复被剥夺的动物生境时,再把它们放归自然,就像圣经中描述的诺亚方舟故事一样。圣经中记载,人类的恶行触怒了上帝,上帝决定发洪水把他们摧毁,但又不想做得太绝,就通知诺亚制造一艘大方舟,带上自己的家人,再把地上跑的动物和天上飞的鸟儿各带上一对儿,他们上船后天就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洪水滔滔而来,最后淹没了地球上的一切,除了方舟上的动物,其它都被上帝消灭,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以后,雨停了,天也开始放晴,水慢慢地退去,渐渐地露出了陆地,诺亚放出去一只鸽子,鸽子衔回来一只橄榄枝,证明灾难已经过去,一切可以重新开始,于是人类和动物又开始在地球上生衍繁息。正为有这样的传说,所以现代动物园把自己神圣的工作比喻为诺亚方舟行动。
  把动物重新放回栖息地被称为再引入(Reintroduction),再引入是一项很严肃的科学工作,然而不幸的是这一严肃的保护行为在中国被一些人庸俗化了,还有一些人好心办坏事,把动物随便放生,也不管那些动物是不是生活在他准备放生的地方。为什么不能随便把动物放归自然呢?
  
  生态上还有一个术语叫不当引种,不当引种有时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许多物种的灭绝就是不当引种造成的。在太平洋上的关岛,原来有一种名叫密克罗尼西亚翠鸟的小鸟,由于人类把一种蛇引入到关岛,这种蛇吃掉了翠鸟的卵,致使密克罗尼西亚翠鸟在关岛灭绝,现在只剩下仅有的几十只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中。著名的度度鸟的灭绝也和不当引种有关,度度鸟是原产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的一种不会飞的大型鸟类,十六、十七世纪欧洲人运送香料途径毛里求斯发现了种种大鸟,水手们开始肆意猎杀度度鸟,导致度度鸟数量急剧下降,更可怕的是,这个岛上原来没有捕食动物,但随着欧洲商船的到
来,猫、猴子、蛇、鼠等动物也都被带到了毛里求斯,这些动物把度度鸟的卵和雏当成食物,给度度鸟带来了灭顶之灾,最后在1681年度度鸟彻底从地球上灭绝。恶意猎杀和不当引种是度度鸟灭绝的原因,度度鸟灭绝后,岛上的一种树,颅顶树的种子再也无法发芽,只能等待灭绝,因为这种树的种子必须经过度度鸟食道消化后才能发芽。
  
  那么把原来就生活在那里的动物放回去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也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可行性研究,在确定物种放归后没有负作用并且可以长期生存下去之后才可以实施放归行动,放归后还要进行长期的监管工作。放归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要放归的物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不能有
疾病;对放归的地点要进行评估,放归的动物要有健康的谱系管理,不能有遗传缺陷;要放归的物种已经过野化训练,没有异常行为,也不能有和人过于亲密的关系,捕食动物还要有自我生存能力,但要防止它们对放归地区的居民和牲畜构成威胁;另外放归计划必须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保障。
  一些动物园为让游客特别是儿童增加对动物的感性认识,一般都在园内设有小动物区,放些温顺的家畜让孩子们触摸,我们也提到过动物园对动物进行一些驯化工作,如让长颈鹿学会走进运输笼箱,但对于准备将来放归自然的濒危物种,应该进行野化训练,最好疏远和人的关系,如在美洲鹤的放归项目中,从孵化开始研究人员就尽一些可能不让鹤与人接触,不让它们听到人的声音,也不让它们看到人的真实面貌,加州秃鹫的放归项目也用一只假的秃鹫嘴巴戴在饲养员的手臂上来喂小秃鹫,以为是它们的父母在喂它们。
  不知为什么,中国所有的濒危动物养殖机构一律起名为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而驯养二字用在濒危动物身上是极不恰当的。还有一些人认为爱动物就应该能和它们接触,能拥抱、抚摸它们,这是把人的想法和行为强加给动物,并不尊重动物。更有甚者,打着野化动物,放归自然的幌子,让游客自己掏钱买鸡、牛、羊等活家畜喂老虎和狮子等猛兽,其实不过是想多赚钱而已。且不说喂活食是否人道或兽道,这些动物吃惯了家畜,如果放归自然,它们也同样只会寻找家畜捕食,必然要和栖息地的居民发生冲突,如果没有家畜吃,很可能会饿死。另外老虎是独居动物,那些以商业为展出目的的虎却是群体饲养, 这种情况下老虎的捕食行为也不是它们的自然行为。而放归自然项目,必须保证动物不能有非自然行为存在。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7
非洲掠影——长颈鹿篇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8
非洲掠影——大象篇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8



     敢和非洲狮、花豹、猎豹摸爬滚打、敢骑在长颈鹿、鸵鸟背上和非洲象头、鼻上;敢和眼镜蛇对望……在旷野的非洲,没有她不敢的——他是非洲原野上的精灵和天使,是旷野生灵的朋友!
     蒂皮,一个出生在非洲的法国女孩,在非洲的童年里,有动物陪伴其成长,她成为了能也动物交流的使者。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9
非洲掠影之四,斑马、羚羊篇!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49
非洲掠影,第五辑: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0
      或许你不知道,世界上最大、动物保护措施最完善的野生动物园位于南非共和国姆普马兰加省的东北部,叫做“克鲁格国家公园”。它东西长约350公里,南北宽60公里,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据最新资料统计,克鲁格国家公园内有147种哺乳类动物、114种爬行类动物、507种鸟、49种鱼和336种植物。这里是真正的动物王国,许多在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在公园里的数量也多得惊人。比如,这里约有1万头大象、2000头狮子、1000头花豹、2500头犀牛、10万只羚羊和2万匹斑马……
  克鲁格的确是个好地方,但也因为它地方实在太大,搞得人们常常看不到什么动物就“空眼而归”,所以在中国游客中也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到克鲁格一辈子后悔,到了克鲁格后悔一辈子。今年复活节(3月21日),同事们一起商量上哪儿去玩,记者就提议上克鲁格去看动物,但同事们大都是老南非,对记者的提议颇有点嗤之以鼻。他们说克鲁格里除了几头慢悠悠晃动的大象,一群傻乎乎饮水的水牛和一些像在自家农场里吃草的羚羊外,根本没什么可看的。但不知为什么,记者就是想去亲眼看看克鲁格,虽然没什么人响应我“愚蠢”的提议,记者还是决定一个人前往,亲眼见识一下非洲“五霸”(大象、狮子、花豹、水牛、犀牛被称为非洲五霸,是非洲动物的象征)。
  游客要签“生死状”
  3月底的南非还是夏末,5时多天就亮了,6时记者从约翰内斯堡驾车出发,行车4个多钟头,才到达了克鲁格公园的南大门。开车进大门前,保安人员要对每辆车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有人将枪支带进去猎杀动物。在入口处有一块明显的标示牌,上面写着:这里是动物的天堂,从现在起你必须呆在车笼里,如果你打开车窗或胆敢下车的话,那一切后果自负。另外,公园还要求每一位游客签署一份“生死状”,以避免承担重大伤亡事故的责任。
  可能是门口的告示牌说得有些恐怖,开车进园后,记者很是紧张,把车窗关得紧紧的,车速也比较快,生怕有什么大动物猛地窜出来……但记者这样开了近10公里,除了看见空中飞过的几只不知名的鸟和离公路较远的几群羚羊外,几乎没有看到什么动物,反倒看到许多人把车停在路边,举着望远镜寻找动物的踪影。看到别人都是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记者的紧张情绪也逐渐消减,随之而起的是一种渴望,一种强烈想要发现什么的冲动。
  大象差点掀翻奔驰
  有了想发现动物的念头后,记者把车速减了下来,此时才猛然发现,克鲁格公园的景色真美。这一路过来到处都是绿色,有平整的草地,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灌木丛,有错落有致、枝繁叶茂的小树林,还有从灌木丛边缓缓流过的小溪……
  感谢望远镜的发明者,记者第一次拿起望远镜,就发现了动物。在小溪的下游,有几头水牛正在戏水,从望远镜里看,这些水牛的样子似乎和国内农村耕地的水牛没什么区别,但国内的水牛一生都在鞭子抽打下劳作,这里的水牛却悠悠然在玩耍。
  再往前行,路上除了看到几只野鸡和一小群在石头缝中攀爬的狒狒外,没什么让人惊喜的发现。看看表已接近下午4时,公园内的宿营地5时30分就要关门了,记者不禁加大了油门。突然,就在记者车右前方约10米处的灌木丛中传来了劈里啪啦的声响,似乎有大动物出没。果然,不一会儿3只大象出现在柏油路上,两大一小,显然是一家子。它们慢悠悠地在马路上走,完全不把就近停靠的车放在眼里。这3头大象加起来的重量近20吨,记者坐在车里都感到它们走在路上的震动。这是记者第一次与大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心里真是感到既紧张又刺激。记者前面那位开着奔驰S500的车主不知是不是受刺激过了头,竟然又开车向前,直到与3头大象中的小象并行,间距不到1米时才停下来!小象比奔驰车稍高些,很显然它并不喜欢有东西影响它散步,于是用身子蹭了蹭奔驰。奔驰车被小象一蹭,右边轮子几乎离地,吓得司机赶紧倒车,把路让给小象。
  坐敞篷车找狮子
  抵达克鲁格最大的宿营地SKUKUZA时已是下午5时。这里的外围设有两层电网,为的是防止有动物进来侵害游客,在电网的外围还有一条环绕的护城河。借着黄昏的余光,记者和许多游客一道,隔着电网在护城河边寻找动物,到天黑的一个多小时里,记者又看到了几条鳄鱼和一头河马,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难得出现的犀牛。
  吃晚饭时,有导游招呼游客参加夜间寻找动物的队伍。公园内有规定,下午5时30分以后,除宿营地内带保安的敞篷车,所有游客都不得驾车离开宿营地,因为夜间是狮子、花豹等凶猛动物频繁活动的时间。交了75兰特(约7美元)的费用,记者登上了一辆可以乘坐20人的敞篷货车。敞篷车的扶手高度只有1.5米,许多游客觉得不安全,随车的司机兼保安菲力浦让大家不用担心,因为园内的动物是不会袭击坐在车内的乘客的。看到菲力浦背着一把单管猎枪,记者想起曾看过的一篇文章说,这些导游身上背的枪是用来打人的,因为园内规定不准猎杀动物,而人一旦不幸被狮子或豹叼住,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导游会用枪把人打死。记者当时就不相信这种说法,现在正好向菲力浦求证。“那只是一些导游的玩笑话。事实上一旦有动物吃人,我们就会用枪把吃人的动物打死,因为如果让这些尝到吃人甜头的动物继续生存,将对游客产生很大的威胁。”
  别看说得挺吓人,车子在外面兜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只看见了几只猫头鹰和一具被豹叼上树吃剩的羚羊尸骸。车上的游客觉得没意思,提议干脆回营地睡觉。就在这时,不知是谁轻轻叫了一声:来了!
  于是几辆车的探照灯齐刷刷地照了过去。只见在我们前方约20米的地方,有2头母狮正沿着柏油马路缓缓走过来。猛地被探照灯一照,它们停了下来,接着又遇上“长枪短炮”(照相机)的袭击,那两头狮子显然是惊慌失措,一转头钻进了路旁的灌木丛。
  终于看到了狮子,但它们却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威风凛凛。看来即使是在野生动物园,因为人的“入侵”,这百兽之王也失去了它原始的秉性,不再“骄傲自大”,而是很清楚地知道,谁才是这世界的主人!
  人和动物的两个世界
  第二天中午11时,记者便驾车离开SKUKUZA营地。这次记者没有走来时的路,而是往西行。一路上没有看到什么动物,惟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公园创始人保罗—克鲁格的塑像,他那雄狮般苍劲的脸庞和深邃的眼神,都让人暗生敬佩,毕竟他提出开辟野生动物园区是在100年前。
  出了公园大门,记者又一次回望克鲁格公园,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两旁冰冷冷的铁丝网。这铁丝网内和铁丝网外始终是人和动物的两个世界。在铁丝网里,人们费尽心机要营造一种近乎自然的生态环境,然而在铁丝网外,自以为是的人类始终还是被万能的大自然包裹着。就是这种忽然涌上心头的复杂情绪,让记者觉得到过克鲁格,还是不后悔。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0
    平静似镜的湖面中突然探出几头河马,惊得正在湖边悠闲漫步、喝水的鸵鸟、羚羊远远逃开,以往只能在非洲国家公园见到的场景,在上海动物园也能一睹为快了——上海动物园非洲动物展区2月14日正式开园,市民能在这儿领略到非洲动物的“原生态”生活。
“回到非洲的家”
“让非洲动物回到属于自己的家园”,上海动物园园长熊成培当上了非洲动物“回家”的“领路人”。上海动物园有非洲动物十多种,包括非洲狮、斑马、河马、獏、鸵鸟、羚羊、白犀牛等,以往,它们分别住在全封闭的笼舍内,最远的相隔1公里多,常年不相往来。
一早,分居各处的非洲动物“回家”了,第一批十多种、三十多头非洲动物,来到了这个占地4000多平方米、完全模仿非洲原野风貌设计的非洲动物展区。
“适应新家生活,至少需要半年”,熊成培介绍说,“从不同笼舍搬来的动物总要经过一番领地争夺后才能和睦相处,动物园饲养员会当好动物的‘维和部队’角色,密切关注它们的动向,一旦发现有‘武力’倾向,立刻‘调解’,做好‘停战’工作”。当然,对于不见血的小冲突,饲养员也会让动物们自己“协商解决”,“这样能让游客尽情欣赏到动物的原生态生活”。
非洲狮暂不搬家
非洲动物展区自然不能少了非洲“动物之王”非洲狮,“但目前动物园暂不考虑将非洲狮放入非洲动物展区”,熊成培认为,“动物园要展出动物和谐相处的善的一面,狮子的到来肯定会打破非洲展区的宁静”。但同时他透露,动物园会考虑在非洲展区辟出一角,单独展出非洲狮,这样非洲动物展区才完整。
两年建四大展区
除了非洲动物展区,上海动物园将在2009年底之前,再建亚洲食草动物展区、中国特产动物展区、澳洲动物展区。四大展区建成后,上海动物园将改变按动物分类展出的模式,把动物按原产地进行生态展出。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0
非洲掠影最后一辑: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1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2

   龙猫,学名南美洲栗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美洲栗鼠科动物,因其酷似宫崎俊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卡通龙猫,所以后被香港人改名叫[龙猫]。  
  龙猫性格非常温顺,活泼,喜欢跳来跳去,好动,富有好奇心,对每件新事物都先嗅嗅,再咬咬来研究一番,龙猫属于高原动物因此不易生病,龙猫很干净,没有寄生虫。龙猫自己会洗澡,并且可以自己度过周末,不用担心照料问题,龙猫的排泄物没有味道,养在室内没有问题。龙猫得毛很软,并且不会掉得到处都是。龙猫必须从小喂养,这样长大后龙猫才不怕人,并且龙猫只认一个主人,只听一个主人的话。  由于龙猫身上的毛的密度非常的高,比猫狗要高二三十倍左右。一般猫狗身上,一个毛孔有两到三根毛,但是龙猫有四五十根左右  所以跳蚤这些东西在他们身上无法存活(不知道是不是给憋死),还真是个干净的小东西。在国内买,好象要人民币1500左右。因为龙猫已经绝种,现在的龙猫都是人工饲养的,繁殖基地好象有三个,德国是其中之一,所以这里的龙猫只要89欧元,不到890。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2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3
    有一些动物爱好者会在市场上购买一些濒危动物并希望能够把它们放归野外,愿望虽好,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有些动物并不一定自然地生活在被出售的地区,因此在放归后往往很快死去或者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事与愿违的是,这样做反倒推动了那些非法从事野生动物贸易的人,去捕猎更多的野生动物。
  我也不主张把家养的宠物猫送到山里去。在中国,家养的猫不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虽然还有一些野生的小型的猫科动物是它们的同类),而且它们在自然界的天敌数量也很低。这样一来,为了维持生存,被放归山林的家猫就有可能去猎食野生的啮齿类动物或鸟类。在美国,猫是野生鸟类的主要威胁之一,它们每年要捕食好几百万的鸟类。
  虽然爱护宠物与自然保护不是一回事,但我却不同意“爱护宠物与自然保护无关”的说法。拥有第一种类型的宠物不仅有许多经济的、社会的和心理学方面的益处,也为人们进一步去喜爱并保护野生动物铺平了道路。事实证明,那些跟宠物猫宠物狗一起长大的人比起那些从不养宠物的人更理解、更关心动物。
  拥有自己的宠物能够帮助你认识到:动物不仅仅是人类可以吃的“东西”,它们也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智慧、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养宠物也往往是人们进一步去喜爱野生动物的开始。在我们从事保护工作的时候需要科学的指导,但是我们对于自然的爱护最初却源自于情感、道德或精神方面的动力。
  我希望,在我们教育宠物爱好者们放弃那些不负责任或不够科学的对于宠物的爱护(也可以说是动物福利)的同时,也要承认,爱护宠物还是有益于自然保护的。
  说起动物福利,我想还应弄清楚自然保护和动物福利两个概念的差别。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在实际操作上更要确保物种得到保护,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而从事动物福利工作的人,更关注人们如何对待动物(无论是野生的还是圈养的),使它们免受损害。
  世界自然基金会及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都曾资助过使藏羚羊免受猎杀的行动。我们虽然也认为虐待猫和狗是很不好的事情,但是猫和狗不是面临灭绝威胁的动物,不属于自然保护的范畴。对于我们来说,用有限的钱和时间去拯救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以免它们从这个地球上永远消失,更为重要。
  我们不仅应该保护藏羚羊和大熊猫,当然也应保护植物和昆虫,因为它们都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生物遗产的一部分,是我们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正如人们所说的:“这个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后代那里借来的。”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3
一、与狗主人充分沟通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陌生犬接触前一定要和犬主进行充分的沟通。从犬主那里你要了解到这条犬的秉性特征,比如它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它在什么情况下不容追⑴鹊取?BR>
二、初次见面不要选在黄昏后
    狗在夜晚警戒心会增强,因此如果你想和一只陌生的狗迅速熟悉的话,最好不要把初次见面的时间安排在黄昏之后。

三、从上风方向接近狗
    对于比较温顺的狗,地点的选择并不是很重要,但对于凶猛的狗来说,站位的选择就大有学问了。首先,你要站在上风位置,让狗可以嗅到你的气味,这样会使它更容易接受你。其次,对于比较凶猛的狗,你要注意保持一个安全距离,不要让它伤到自己。

四、切忌蹲在狗旁边
    尽量摆低你的姿势,你高高地站在狗面前会给它一种压迫感不利于与狗进一步交流。对于小型犬,你可以半蹲在地上与它交流,但对于大型凶猛犬只,你千万不要蹲在或脆在它身边,因为一旦狗对你发起攻击,你将无法及时避开,后果会很严重。

五、你的气场很重要
    对于温顺亲人的狗你根本无需花费太多力气,只需要轻柔地对它讲话,抚摸它,稍加逗引便可完成亲善过程。不管狗是凶猛还是温顺,你都要去想:“你真可爱,真乖”!要知道,你的思想和对狗的态度会通过你的气场感知给狗。不要以为这是故弄玄虚,事实的确如此。

六、不要紧盯着它的眼睛看
    不管是人还是狗,紧盯着对方的眼睛看是一种挑衅的行为,会激怒对方。所以与对你不熟悉,怀有戒心的狗接触时一定不要紧盯着它的眼睛看。

七、摇尾巴并不都是表示亲热
    狗的思想会通过它的动作表现出来。一般说来,狗在发怒进攻的时候会耸起身上尤其是肩部的毛,使它看上去比平时要大一些。另外狗摇尾巴并不都是表示亲热,亲热地摇摇尾巴很柔顺,而警告即将发动进攻时尾巴摇摆得很僵硬。

八、怎样对付凶猛的狗
    不要立即接近它,首先在它的视线范围之内和它的主人亲切交谈,让它看到主人对你友善。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肢体语言一定不要大,否则会引起狗的戒备。不要盯着它的眼睛看,发自内心地去爱它,让狗感觉到你对它很友善没有威胁。如果狗对你扑叫不止,切忌大吼或假装打它,不要试图压倒它,而是让它冷静下来再进行交流。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4
     大家都知道大象分为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它们以庞大的身躯个聪明的头脑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中国云南、印度等地方,大家都把大象看作神圣与纯洁的象征。
     但是,由于人们的贪婪,对大象的补猎从几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在20世纪后半叶,人们才逐渐开始了解到,地球上,大象的数量越来越少了。而所有的原因,都是因为大象那对洁白的象牙!
     亚洲象与非洲象不同,亚洲象只有雄象才会长出象牙,而这也就导致了雄性亚洲象成为偷猎者的目标。在最近这上百年的进化中,人们已经发现,野生雄性亚洲象的象牙,变得越来越短小了,很难看到长到一米以上的象牙了,甚至已经出现了成年的野生雄性亚洲象,长不出象牙的现象!这,到底的自然的选择,还是人为的破坏,还是因为人为的影响导致亚洲象作出如此的选择?而且现在,非洲象也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也许再过几十年、上百年,我们的后代将再也看不到一根真实的大象象牙了!
     如今,我们还可以听到,在生活野象的地方,经常有出没的野象毁坏庄稼、踏人致死的新闻。人和象之间,那种和谐、亲密的关系,变成了抢夺、仇恨、甚至是杀戮!人象冲突,和大气变暖等环境问题一样,已经不在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问题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亚洲象野外种群稳步增长,数量约为300头!
     我虽然生活在重庆,没有野生的大象,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城市化发展继续迅速扩张,那么,在这巴山蜀水中生活了千百万年的动物也会不会涌进市区,和我们争抢生存的空间呢?
     最后,只说一句:爱护生命、珍爱地球!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5

透过澳大利亚这家动物园的长颈鹿和斑马展区,你可以看到他们最著名的建筑!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5
  世事真是无奇不有,凶猛的狮子理应会吃掉弱小的狗只,但在萨达姆长子乌代行宫内发现的多头幼狮,竟然由两只雌狗兼任母职,不但相安无事,而且互相依偎亲热,每当有陌生人走近,雌狗还会装腔作势地担负起保护幼狮的责任。
  在巴格达南郊某个地方的某个庄户人家里,美军怀疑有人可能正在饲养从动物园里偷出来的长颈鹿。在当地动物园管理人员的帮助下,美军正试图把它们找出来。“他们已经吃掉一头长颈鹿了,”31岁的上尉威廉说,“在其余的长颈鹿被吃掉之前,我们得把它们救出虎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伊拉克局势渐趋稳定的一个好征兆———毕竟美军开始有功夫来为动物园里的动物担心了。5月6日,美军官员邀请各路记者前往重建后的巴格达动物园参观,然而记者们却看到,动物园中的笼子大多数已经空空如也!
90%的笼子都是空的
  巴格达动物园里的动物在全盛时期一共有650只,战争一开始,管理人员全都跑了,留下的动物们不是饿死就是被抢掠。到现在,只剩下大约10只动物:两只孟加拉虎、3只狮子、3头野生伊拉克猪、1头箭猪和两只棕熊。工作人员还从萨达姆长子乌代的私人动物园里迁来了7只狮子、3只鸵鸟和两只印度豹。一名美军士兵说:“情况真得很糟,90%的笼子都是空的。”
  瘦得可以穿过铁栏
  这些动物之所以会生存下来,动物保护专家估计,可能是因为贼人怕被咬死而不敢近身。但它们也已经被饿得奄奄一息了。这些侥幸生还的动物们都饿得瘦骨嶙峋,一名美军士兵说,它们瘦得简直可以“穿过铁栏杆走出兽笼”。
  而那些没能逃过抢掠的动物包括:骆驼、鹿、马、猴子和上百只鸟。它们有些被吃掉了,有些则被拿到市场上售卖。一些美军官员称,每到周五,这些动物们就会被人公开拿到市场上出售。他们还怀疑,萨达姆长子乌代饲养的良种马可能早就变成了伊拉克人餐桌上的美食。
  战火下诞生的小生命
  在一个独立的小动物园里,6只幼狮10天前刚刚出生,这里曾是萨达姆长子乌代的私人动物园。它们的妈妈趴在幼狮面前打着盹,它们的爸爸则冲记者撒了一泡尿。“没人知道她怀孕了,”一名从美国赶来的动物保护组织成员博格纳说,“一天早上,她突然分娩了。当时黑蒙蒙的一片,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久后,我们才听到声音,然后就看到6只可爱的小家伙缩在一个角落里。”
  此时,离幼狮进餐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记者看了看菜单,这些小家伙的伙食还挺不错,一天牛肉一天驴肉交替着吃。“今天是吃驴肉的日子。”博格纳先生说,驴肉在当地市场上比较容易买到。
  尽快让失散动物回家
  本周日,巴格达中断多日的水源终于恢复供应,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们抓紧清洗肮脏的草皮和笼子,还要给为数不多的动物喂水。35名工作人员差不多都回来了,现在,他们的薪水是每人20美元。
  巴格达动物园园长莫萨也回来工作了,此外,动物园还新招了一名南非的野生动物专家安东尼。在一位英国人的捐助下,科威特的一家动物园每天都会为巴格达动物园提供1650磅的牛肉作为食物。美军下士皮艾尔说,“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现在这儿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全新的动物园,”他说,“笼子都是干干净净的,草地也浇了水,环境挺好的。”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失散在各处的动物们尽快回到园子里来。园长莫萨说:“如果你们的人看到一只山猫的话,能通知我们一声吗?它就在附近,我们必须找到它。”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6
    不去尼泊尔,就不会真正体味到她的原始、古朴、纯净的美。
  在我们印象中的这个神秘内陆小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现在从广州搭乘飞机,不用5个小时就可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这里不但有绵延的雪山、神秘的热带雨林、奇异静谧的风光,还有虔诚多样的宗教信仰,淳朴热情的民风,以及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小资、敬畏与开放陆离交织的斑驳图景……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有其引人入胜的魅力,但能够当作梦来收藏的地方并不多。尼泊尔,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喜马拉雅山雄姿 轻而易举欣赏到
  初到加德满都,一句亲切的问候“Namaster(你好)”,就可以让你融入加德满都的滚滚红尘中。但当你穿行在加德满都谷地,随便登上四周的小山,劈头盖脸的灰尘和都市的喧嚣瞬间遁形,远处延绵的雪山辉映着明丽的天空,尼泊尔的自然之美,将你裹得严严实实。
  虽然平均海拔只有1000多米甚至更低,但尼泊尔却有8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素有“山地王国”之美誉。不像中国内地,要跑到青藏高原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才能看到喜马拉雅山。但在这里,随便一个海拔不高的观赏点,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尽情欣赏喜马拉雅山的雄姿。这是尼泊尔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距加德满都200公里的博卡拉,是尼泊尔唯一坐拥湖光山色的城市。四周终年积雪的山峰如同天然屏障,隔绝尘世的纷扰,神韵天成。这里最美的莫过于那被群山拥抱的费瓦湖:天晴时分,银白的雪峰倒映在碧绿的湖水里,随波摇曳,构成了博卡拉世外桃源般的诗意画卷。费瓦湖畔有一条三四公里长的小街,街边有很多漂亮、干净的小旅店,还有各样的餐馆和酒吧,价钱也不是很贵。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可在这里多住几日,整天对着费瓦湖发呆,或租辆自行车慢悠悠地骑着,这种妩媚和惬意,很有几分像云南的丽江……
  到奇达旺国家森林公园探险,可真切体味尼泊尔的生态之美。这里有尼泊尔最大的野生动物园,你可以骑着大象进入原始森林寻访动物踪迹,幸运的话,可以和鳄鱼、孔雀、犀牛等动物亲密接触。当然,你还可以乘吉普车兜风,划着独木舟顺河而下,围着篝火观看当地的舞蹈等。记得,千万不要错过在河边看夕阳,那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美。
  庙比屋多 神比人多
  尼泊尔是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尼泊尔人对神的敬畏与虔诚,不仅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孕育各种建筑艺术的摇篮。
  说尼泊尔“庙比屋多,神比人多”丝毫也不夸张。仅加德满都这座古都,就有各色寺庙3000多座,最有名的有杜巴广场、帕坦和巴德岗。杜巴广场位于加德满都市中心,也是游客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囊括了尼泊尔从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入口处的活女神庙最吸引人的目光。活女神是从众多女孩中挑选出来的最美丽和聪颖的一位。当这位三四岁的女孩被选为神后,就住在这里接受教育,除了特别的宗教节日,常人是见不到她的。
  由于没有围墙又对当地人完全开放,尼泊尔的寺庙看上去有点像集市,很多当地人随意坐在寺庙的台阶上休憩,或在寺庙四周摆摊,但这并不妨碍鸽子在古老的广场上自由自在,世俗的喧嚣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对神灵的敬畏。
  在尼泊尔旅行,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本地人。大部分的尼泊尔人,都是个性憨厚、纯真、热情、友善的。尼泊尔虽不富裕,却也称得上是购物天堂,还有很多让你忍俊不禁的美食。有很多老外,就呆在这里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在花园里阳光下吃早餐,下午看看古老的广场,晚上在烛光下吃晚餐后逛逛小商铺,随便和店主侃侃价,乐趣无边。
  尼泊尔,有你想像中的一切,也有你想像外的一切……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6
    说起老虎,众人皆知老虎素有“老虎屁股摸不得”、“一山不容二虎”的凶猛之处;还有诡诈如狐狸想张扬自己也只能借助百兽之王而“狐假虎威”的威风凛凛的一面。可是,老虎也是很温柔的,恐怕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本人有幸感受了一回老虎的温柔。
    今年五月五日凌晨三点多钟,济南动物园的东北虎顺顺产下了一对双胞胎姊妹花,她们出生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大自然也用自己的威势来祝贺百兽之王的诞生,姊妹花由此得名“雷雷”、“鸣鸣”。
    两个小家伙刚出生时不但爬得很不协调,就连眼睛也不能睁开,一如襁褓中的婴儿乖巧且无助,只在饿的时候“嗷嗷”地叫几声,这叫声只有让人怜爱的温柔,并没有百兽之王的威慑。一个多礼拜以后,她们才懵懂地睁开眼睛张望还有点陌生的世界,可是她们对虎妈妈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在日复一日的耳鬓斯摩中她们早已熟悉了妈妈的味道。这段时间,虎妈妈对两个宝贝疙瘩可是疼爱有加,除了哺乳、逗弄以外,还时时关注着小家伙们的安全,一有惊动即把小虎叼含在口中四处寻找更安全的地点。这真是捧在手中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极尽母性的温柔。出生二十多天以后,小虎们才能蹒跚学步,这时的虎妈妈更来了忙,除了哺乳,还要教小虎走路、嬉戏、扑咬的本领,天气热时,还得陪着小虎在水池中戏水玩耍,虎妈妈除了小虎休息时能歇一会儿,整日忙前忙后。
    为了虎妈妈的健康,也为了小虎能早日独立,在虎崽们能独自吃肉时,管理人员就忍痛让她们分笼生活了。分开后的头两天,小虎们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四处寻找妈妈的怀抱;而虎妈妈却显得悠闲自在,好像终于卸下了沉甸甸的包袱,很轻松的样子。但是,到了第三天,小虎们慢慢适应了没妈自己过的日子,而虎妈妈却母性大发,急切地寻找小虎的身影,不时扒着隔壁的笼网翘首张望,吃肉的时候也总是剩那么一小块儿。刚开始时,管理人员以为是虎妈妈心情不好,饭量下降了,可是,投放的肉减量后,她仍然剩下一小块儿,这样的日子过了有十多天,虎妈妈的情绪才稍微平静了一点儿,但是,肉还是会剩下。管理人员经过认真观察终于明白了虎妈妈的良苦用心:那剩下的肉原来是她给小虎崽们留下的饭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2:58
兰花螳螂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3:02
    秦岭南坡的佛坪自然保护区,那里是国宝大熊猫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羚牛的主要分布区。我们计划徒步穿过佛坪自然保护区,重点是要考察秦岭南坡与北坡的差异,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能看到大熊猫和羚牛。
  从周至到佛坪的路,今天是108国道,古时是有名的几条蜀道之一的傥骆路。在古时,沿着这条路可以从长安翻越秦岭进入陕南的汉中盆地,到达洋县、汉中,再从汉中盆地经米仓道,翻越米仓山到达四川。这条路以险峻崎岖而闻名。乘车沿着这条路行进,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翻越秦岭的艰难。在秦岭的北面,沿着黑河河谷而行,路虽惊险,但风光极佳。峭壁从车旁拔起,须仰头凝视,河水在深渊中奔流,探身才能俯看。一路几乎是在峡谷中穿行,一个接着一个的峡谷:龙骨峡、虎豹峡、黑风峡……然而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古人在这样的峡谷中行走,一定是走修筑在悬崖上的栈道的,我们却一直没有看到古栈道遗迹,我想大概被拆掉了,或者年久自然消失了。

  望着在崖底奔流的一江碧绿的春水,一丝隐忧掠过心头,这么好的水,这么好的峡谷,水电公司怎么会放过赚钱的机会,因为在我的经验中,凡我走过的高山峡谷、风光优美的地方,无论怎样偏僻,都会有水电公司的影子,去年在大香格里拉考察时,我们看到在横断山区最偏僻的大山中,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岷江与这些河的支流——鲜水河、九龙河、力丘河等等,都成了水电公司的战场。何况这里并不偏僻。忽然前面传来惊呼:“怎么这河干了,没水了。”
  我的担忧果然不是杞人忧天。在这一段峡谷风光最美的河段,河中巨石林立,可是河水却没了踪影,我知道这是近几年在全国水电部门兴起的所谓引流式发电造成的。即把河水引到一个山中的隧道里,经过水轮机发电,从山的另一面再把河水放出来。这种发电方式对水中的生物是毁灭性的打击;对自然景观的美,伤害也是严重的,它让河流干枯,使峡谷失去水的映衬,生气全无。我国西南地区许多河流都被这种发电方式,搞得断断续续,时而出现,时而隐身,地理书中还没有一种名称称呼这种人类造就的新的河流,我谑称之为:断续河。
  经过几公里干涸的河道,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拦水坝,河水是从这里被截,引入一个隧洞去发电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家发电公司厂房的墙壁上写着巨大的标语:发展水电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眼前这条美丽的命运多舛的黑河,发源于秦岭的主峰拔仙台,源头一段叫红水河,向东南方向流入大蟒河,经过厚畛子,始称黑河。这一段这条河是在秦岭的南坡流淌的。原来自从我们登上拔仙台,从南坡下山,这条河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好像亲密的伙伴一样。然而这条流淌在秦岭南坡的河流,怎么会越过分水岭,流到了秦岭的北坡来了呢?在车上,陕西师大的贺明静教授解释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流淌在南坡的红水河与大蟒河并不属于北坡的黑河水系,但由于秦岭北仰南俯,北坡比南坡陡峻,因此北坡的河流切割的速度快,溯源侵蚀的能力强,北坡的黑河最先切穿了分水岭,把南坡的大蟒河夺了过来。正是河流的这种切割和袭夺,使秦岭的脊线并不是呈现一种平直连续的状态,而是起伏曲折、错综复杂。
  大约下午6点多钟,公路通过一条隧道,越过了分水岭,进入了佛坪县境。一进县城,街道两边的林阴树——枇杷,在提示我们已经进入了亚热带,这里已是南方。
  我们来到了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这里的秦岭野生动植物博物馆,很值得一看。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雍严格先生,他是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是一位在秦岭工作了几十年的大熊猫专家。据说,他如果带你到野外,就定能见到大熊猫,他对佛坪大熊猫的分布了如指掌。
  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多,分布的密度大。据1998年的调查,在佛坪保护区7个大熊猫活动区的29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79只大熊猫, 2000年调查的结果,保护区内已有大熊猫约100只。平均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一只。
  我国的大熊猫分布区仅限于四川、甘肃和陕西的部分高山中。四川卧龙保护区的大熊猫名闻遐迩,但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却知名度不高,其中的原因是四川卧龙重视大熊猫的人工繁殖。已经成功繁殖了100多只大熊猫,中国旅居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熊猫都是从四川卧龙保护区送出的。陕西秦岭佛坪的大熊猫虽然在人工繁殖方面不如四川卧龙,但是野外大熊猫的密度却远远超过四川卧龙。因此在四川卧龙野外考察看到大熊猫的几率几乎是零,而在陕西秦岭佛坪保护区看到大熊猫则容易很多。
  雍严格说,他们2003年3月去野外研究大熊猫,连续两天看到大熊猫,一天看到了6只,另一天看到了5只。因为佛坪的熊猫可见性高,因此搞科研的和摄像师都愿意来佛坪。四川电视台拍野外的大熊猫纪录片,不去卧龙,反而来陕西佛坪;北大的潘文石教授在佛坪研究大熊猫8年,是因为在这里能经常见到野生的大熊猫。
  
  雍先生还发表了一个有趣的消息:“陕西秦岭的大熊猫比四川卧龙的大熊猫长得漂亮好看。”
  “陕西的大熊猫的头型是‘猫头’,头型是圆形的,四川的大熊猫是‘狗头’,头型像狗头,嘴巴前伸突出,像狗熊。相比,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圆头圆脑更可爱。”
  雍先生说得有道理。因为有一条规律说:人类喜欢有“幼体特征”即像儿童的动物,据说这是迪斯尼公司的动画家研究出来的规律。他们画的米老鼠、唐老鸭几十年来演变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像儿童:头越来越圆,越来越大,鼻子则越来越短;如果是反面角色就反其道行之。大熊猫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就是因为它太像儿童了。它的圆脑袋、笨拙而肥胖的身体,走路摇摇晃晃的姿态都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
  雍先生说:“陕西秦岭的大熊猫比四川卧龙的大熊猫漂亮好看,不是我的发现,而是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几年时间研究的一个成果。他通过测量两地大熊猫的头骨和基因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秦岭的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是两个不同的亚种,因为两地的大熊猫已经隔绝了5万多年的时间了,这么漫长的时间足够秦岭的大熊猫演化成一个新的亚种了。这种演变的结果就是:秦岭的大熊猫的鼻子越来越短了,头型越来越圆了。”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5 13:02
    小熊猫是亚洲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山、亚高山地带的特产珍贵动物,目前仅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等地,以及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北部。小熊猫在国际上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我国也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关于它们在野外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等,人类在认知方面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中国野生动物女摄影师、昆明鸟类协会常务理事王英,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对生活在野外高海拔地区的一家小熊猫进行了拍摄和观察,从而揭开了野外小熊猫神秘的“面纱”。
    老君山上巧遇“九节狼”
    2001年8月初,在云南省昆明市财经商贸学校任教的王英老师与几位同好,来到云南省丽江地区老君山拍摄极少有人见到过的小熊猫。王英跟同伴先在山下普米族寨子的一户人家中住下,当地人称小熊猫为“九节狼”。
    第二天天还没完全亮,王英跟同伴就向老君山上进发了。老君山很大,丛林密布,一连7天,他们连小熊猫的影子都没见到。第八天中午,大家爬到海拔3000多米的地带,都累得走不动了,便坐下来歇息。王英坐在一棵大树下,喝了几口山泉水,然后拿出来一个苹果大口吃起来。
    突然,树上有水落了下来,掉到了她的脸颊上。王英抬头向树上看去,一只动物正用尾巴卷住树枝,头朝下四脚抱在树干上,大张着嘴瞪着眼睛看着她手中的苹果。它的嘴里不住地往下淌着口水。
    “啊,快来看,小熊猫在这里!”王英欢喜万分,把同伴们招呼过来。大家举起相机对着它猛拍了一阵。小熊猫一看这么多人,就往密林里逃走了。两个小时之后,当大家艰难地穿过一大片箭竹林时,终于发现了小熊猫的家。
    在一棵枯死了的大树的树洞外面,一只雌性小熊猫正懒洋洋地仰着晒肚皮。不一会,它起身钻进了树洞,当它再出来时,带出来一只体型稍大的小熊猫。这正是在树上流口水的那只小熊猫,它是雄性。看来它们是“两口子”,这个树洞就是它们的家。
    让王英等人惊喜的是,没过多久,树洞里又钻出了两只雄性小熊猫幼崽,看来应是两兄弟。这大小4只小熊猫在树洞前不停地嘻闹着,其乐融融。它们看起来是温和文静的。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熊猫,王英情不自禁拿出了一个苹果,扔到了它们面前。
    小熊猫父亲率先抢到了苹果,咬了一口,把苹果让给了小熊猫母亲。小熊猫母亲吃了一口之后,或许也觉得十分好吃,便又把这好东西让给了两个儿子。
    孰料,这小熊猫哥俩为了这个苹果争抢起来,最后激烈地斗成了一团。小熊猫母亲一巴掌打在了哥哥的脸上,哥哥于是便不再争了。王英看到这一切心里真是感慨不已,觉得小熊猫跟别的动物相比,在一些行为上很像人类。小熊猫在她心目中更为美好和可爱了。
    急中生智,阻止与豹猫的争斗
    2003年8月,王英再一次来到了老君山上小熊猫一家生活的地方。这天,小熊猫“两口子”结伴经过住处附近的乱石时,忽然有两只豹猫拦住了它们的去路,小熊猫“两口子”连忙跳到一块突凸的巨石上,身靠身准备御敌。
    两只豹猫看来也是一对夫妻,它们扑到巨石下面,仰头张嘴露出尖牙发出“呼呼”的示威声,还不停地挥舞着爪子恐吓小熊猫。小熊猫“两口子”平时很少发出声音,但这时显然很愤怒了,它们瞪着巨石下的豹猫发出了像猫生气时叫出的“嘶嘶”声,还吐出了唾沫,到后来,它们的声音变成了短促而低沉的咕哝声,并且直喷粗气,看来是暴怒了。
    两只豹猫似乎很有“头脑”,它们一只在巨石前正面挑衅,一只来到了石后打算进行夹击。两只小熊猫也很精明,当即也一前一后锁定了各自的对手。石下的雄性豹猫终于发难了,它“呼”地一下跃上了巨石,头一侧,向雄性小熊猫的脖子咬去。雄性小熊猫把头一闪,躲过了这致命一击,随即也回头咬向了雄性豹猫的喉咙。它俩嘴爪并用,在巨石上大战起来。与此同时,雌性豹猫和雌性小熊猫也打了起来。这一对小熊猫跟这一对豹猫在巨石上斗了许久,不分胜负。
    小熊猫夫妇转变了主意,它们迅速爬上了旁边的一棵大树,豹猫不甘示弱也跟上去了,跟小熊猫“两口子”在树上互相追逐、撕咬,整棵大树的树枝被它们弄得哗哗作响。豹猫见在树上难讨便宜,便主动跳下了树,又把战场引到了地面。到了地面,它们越战越激烈,在地面上还是斗得个棋鼓相当,不分胜负。
    在一边观战的王英真是急得不得了,豹猫也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再斗下去很有可能两败俱伤。这是王英不愿看到的。于是,她壮起胆子冲它们大声喝阻,还拾起土块扔到它们身边。这场小熊猫跟豹猫的生死之战最终被王英阻止了,交战的双方各自跑开了。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再后来,王英看到这两种动物即使再相遇了,也不会发生战争了,它们会各自让开,成为能够和平相处的睦邻了。
    更大发现,珍兽竟是“肉食者”
    一天黄昏,王英从山上回到寨子自己所住的人家里,吃过晚饭后,她便沉睡在火塘边了。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她突然被寨里几声狗叫声惊醒过来。没过多久,她听到隔壁的猪圈里传来了猪们慌乱的走动声。
    借着月光,她看见一只小熊猫钻进了猪圈。王英很是吃惊,不明白小熊猫进猪圈意欲何为,一时间,她竟忘记了叫喊。
    猪圈里养着一头大母猪和四五头小猪崽,它们见小熊猫进来了,都低声惊叫着,在圈里窜来窜去。最终,它们都挤在了猪圈的一个角落处。这时,小熊猫趴在了地上,贴着地面匍伏着无声地向猪们移近。靠近了,它猛地扑了上去,直接咬住了一头小猪的喉咙。咬死小猪之后,小熊猫叼着死去的小猪退到进猪圈的地方,然后四脚用劲倒爬上木条“墙”,其间还多次将它的九节环尾卷住上方的木条,以借力把自己及嘴里叼着的小猪拉上去。最后,小熊猫把小猪带出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英来到了山上小熊猫“两口子”的住处,在那里,她看到了一具小猪的残骸。小熊猫也吃肉的事实让王英对这类动物又有了全新的了解。这说明在小熊猫的“食谱”里,并不全是“素”的。当然,它们平常吃得最多的,还是竹子和野果。
    提起小熊猫,很多人便会想到大熊猫,以为它们是同科近亲动物,其实小熊猫并不属于大熊猫科,而属于浣熊科。
    对小熊猫一家连续几年的拍摄观察让王英对小熊猫充满了感情。资料显示,小熊猫数量已极为稀少,专家建议我国应尽快将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以引起社会和人们对这类动物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这类动物的保护。对此,王英特别支持。
作者: 塞翁失马    时间: 2007-3-27 19:20

作者: 塞翁失马    时间: 2007-3-29 19:11
现在灌水已没什么意思了,没有那份心情了。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29 23:24

作者: luotongbo    时间: 2007-3-30 07:04

作者: 塞翁失马    时间: 2007-3-30 10:00

作者: 塞翁失马    时间: 2007-4-25 15:37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