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打印本页]

作者: 冷玉沉音    时间: 2005-10-31 22:02
标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精选)白先勇 策划

《牡丹亭》的魅力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林黛玉走过梨香院,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那《牡丹亭》艳曲“良辰美景奈何天”、“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使黛玉“感慨缠绵”,“不觉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已是《牡丹亭》(一五九八年)问世后一百六十年。而在明代就有娄江女子感动于杜丽娘身世,十七岁幽怨而终。又有杭州女伶饰演杜丽娘,若身临其境,在舞台上气绝身亡。另一位遭遇不幸的人则题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这些都可通见《牡丹亭》永远的魅力。

  《牡丹亭》魅力,就在一个“情”字。而此“情”之奇,奇在源于一“梦”。

http://book.sina.com.cn/nzt/1087375177_peony/index.shtml
作者: 六月天    时间: 2005-11-1 11:42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沙发
作者: 逸云    时间: 2005-11-1 13:39
楼上感慨缠绵醉于此,主人却偏不在,我来瞧个究竟
作者: e669    时间: 2005-11-2 11:12
嘿嘿,咱也跟名人凑凑近乎!
作者: boy77    时间: 2005-11-2 11:1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作者: 枉堕红尘    时间: 2005-11-2 11:19
有些经典,能够比肩的真的不多,让我们在流丽的行文,缱绻情怀之间走走停停......
作者: 冷玉沉音    时间: 2005-11-5 12:16
昨天闲来无事,买了三本口袋书:<西厢记>,<桃花扇>,<徐霞客游记>,小书看着方便.
作者: 冬翼    时间: 2005-11-5 16:00
壁云天,黄花地,晓雁南飞,总是离人泪。

窗外正是此景啊。
作者: 花间一壶酒    时间: 2005-11-5 16:46
牡丹亭,桃花扇,都是千古绝唱
但我很不喜欢西厢记,一对偷情的男女而已
作者: 清水浅浅    时间: 2005-11-10 15:23
下面是引用冬翼于2005-11-05 16:00发表的:
壁云天,黄花地,晓雁南飞,总是离人泪。

窗外正是此景啊。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s:60]  [s:22]
作者: 枉堕红尘    时间: 2005-11-11 08:56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作者: 枉堕红尘    时间: 2005-11-11 08:59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 冬翼    时间: 2005-11-11 21:10
下面是引用清水浅浅于2005-11-10 15:23发表的: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s:60]  [s:22]
三人行,必有我师。
谢谢。
作者: 冷喻沉吟    时间: 2006-4-18 23:31
徜徉在古文化之中,享受舞美音美,韵律整体文化之美

一晚上的熏陶让痴迷于古文化的我一次次地发出衷心的赞叹
作者: 猪颜不改    时间: 2006-4-19 10:38
我可在旁边看着你打哈欠啊, [s:24]  [s:28]
作者: 逸云    时间: 2006-6-4 09:48
有谁读过《废艺斋集稿》?
作者: 逸云    时间: 2006-6-4 09:57
从谁绚写惊人句
聚石盘盂亦解颜
作者: 冷玉沉音    时间: 2006-6-4 13:17
下面是引用逸云于2006-06-04 09:48发表的:
有谁读过《废艺斋集稿》?

搜索了一下: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新证据


  近日,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研究又有重大突破。曹雪芹研究会第一任会长胡德平等学者经过深入考证,找到了证明曹雪芹另一部著作《废艺斋集稿》真实性的有力证据。

  早在1973年,已故著名红学家吴恩裕先生就在《文物》杂志撰文指出:“曹雪芹《红楼梦》以外,还有一部佚著——《废艺斋集稿》及其附录《瓶湖懋斋记盛》残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整个文化界的极大反响,也挑起了一场持续二十余年的关于《废艺斋集稿》真
伪的大争论,成为红学界的一桩公案。

  据了解,这部《废艺斋集稿》共分八卷,每卷各讲一种为那些残疾而又无告的人用以谋生的手艺。第一卷《蔽芾馆鉴印章金石集》是关于刻图章的;第二卷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是讲扎、糊、绘、放风筝的;第三卷讲编织工艺;第四卷讲脱胎手艺;第五卷讲织补;第六卷讲印染;第七卷《岫里湖中琐艺》,是专讲园林布置的;第八卷《斯园膏脂摘录》,讲述烹调技艺。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只有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的部分图画和文字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有一篇附录,是曹雪芹的好朋友爱新觉罗·敦敏写的《瓶湖懋斋记盛》,现原文仅剩前半篇 ,后半篇根据抄存者的记忆写成了白话文。《瓶湖懋斋记盛》一文详细记述了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腊月二十四日曹雪芹在敦敏的槐园里同董邦达、过子和、端隽、于叔度等人的聚会。聚会的起因是敦敏的一个亲戚从福建回北京,带来许多字和画。他把其中署名李龙眠的《如意平安图》、署名商祚的《秋葵彩蝶图》等送给了敦敏。敦敏为了鉴别这些画的真伪,请来了曹雪芹和董邦达,董邦达为当时画坛主持风雅之人物,历任户、工、吏诸部尚书, 乾隆二十七年迁左都御史,与曹雪芹颇为熟识。曹雪芹在鉴定时指出《秋葵彩蝶图》是一幅“足资珍藏”的著色工笔花鸟绢画精品,为明代画家商祚所绘。《如意平安图》为元人仿北宋李龙眠的赝品。

  曹雪芹鉴定过的《秋葵彩蝶图》与《如意平安图》均在1965年陆续公布于世,除了吴恩裕先生在1977年曾对《如意平安图》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外,没有引起更广泛的注意。现在,严宽先生又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圆了吴恩裕先生的梦。更为可喜的是,曹雪芹鉴定过的《秋葵彩蝶图》现又发现了它的珍品所在。另外,曹雪芹对李龙眠画技高超的鉴赏水平,在两位先生的论文中得到了详实生动的论证。最后,对《石渠宝笈》印章的破解更使两位先生的论文臻于完美。

  两位先生的研究得出:《秋葵彩蝶图》即为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秋葵图》,已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名画集》收录。当时曹雪芹鉴定的另一幅仿李龙眠的《如意平安图》现已更名为《元人如意平安图》,被收录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宋元明清名画图录·花鸟卷》中。

  两位先生通过查阅大量的明清史资料,发现了这两幅画和曹雪芹的关系,并考证出这两幅古画被曹雪芹鉴定后,进入皇宫,为乾隆皇帝收藏。它的发现,不仅为《废艺斋集稿》及其附录《瓶湖懋斋记盛》的真实性提供了实证,还为鉴定曹雪芹的另一件遗物书箱子和考证香山正白旗39号曹雪芹故居提供了佐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胡德平先生在经过对《瓶湖懋斋记盛》文中提到两幅字画和李龙眠绘画艺术的再研究后,一改以前对此文的“稍持保留态度”,转而成为对此文的肯定论者。并撰文《〈瓶湖懋斋记盛〉再谈——从发现曹雪芹鉴定过的古画资料说起》和《戏剧性的一幕——〈秋葵图〉续入〈石渠宝笈〉年代考》两篇进行论证。

  在当前红学界对曹雪芹生平资料了解甚少的情况下,证实了《瓶湖懋斋记盛》一文的真实性,对于曹雪芹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篇文章极大地丰富了今人对曹雪芹的了解。其中记述的丰富内容,使人们对雪芹迁出京城之后的生活、经历、创作、追求以及和友人的往来有了更翔实的材料。胡德平先生还指出:这一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填补了人们对曹雪芹空白历史的了解:

  1. 曹雪芹离开京城,并不是做了隐士,过着一种单纯著书的隐居生活,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多项社会活动,扶贫救残、创办自救自养事业。他和朝廷的上层仍然有联系,并且加深了对下层旗人、寒士和穷人生活的了解。

  2. 曹雪芹不但是中国、乃至世界伟大的文学家,写有流传千古的《红楼梦》,而且还写有叙述总结中国古代百工的工艺图书——《废艺斋集稿》。这部残稿的录文应引起红学界的充分重视。

  3. 曹家被抄回京以后,雪芹最亲的男性家庭成员,就是他的养父,实为亲叔曹頫,乾隆二十三年期间,寓住寺庙之中。\n
  4. 雪芹以内务府旗人身份和本人的才学技艺,和皇家的如意馆画苑自始至终维持着一定关系。

  5. 雪芹善画,并擅西洋画技,但绝无可能卖画糊口。

  6. 雪芹于乾隆戊寅年(1758年)“徙居”香山卧佛寺山后的白家疃,已为定论。香山卧佛寺是怡亲王允祥的家庙,白家疃今天还保留着允祥的贤王祠、戏楼。从中可知曹頫、雪芹终身都与怡亲王家族有着抹不掉的关系。曹家一时脱离不了内务府旗籍,曹頫、雪芹终其一生也未离开怡亲王的掌控。

  7. 雪芹住香山正白旗军营与徙居白家疃并不矛盾。

  由以上可见,这一发现是曹学研究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胡德平等先生的研究已从口头传说、非物质文化起步,中经对墙壁诗、书箱子及《废艺斋集稿》等文物、文献的论证,现已发展到对于清朝政史典籍的考证领域中来,对曹雪芹身世的研究更加全面立体化了。
http://cul.sina.com.cn/s/2005-03-24/117237.html
http://news.163.com/05/0322/11/1FEPOGSQ00011247.html


  
作者: 逸云    时间: 2006-6-4 14:59
芳卿或留下曹公的什么东西。她来自何方?去了哪里?难破之谜
作者: 狐狸    时间: 2006-6-5 09:07
这个题目,这两句词,似是最爱
作者: 逸云    时间: 2006-6-5 12:31
狐狸也在探讨?作为有可能是最后陪伴曹雪芹的伴侣,但愿有关芳卿以及芳卿所知道的曹雪芹的题目终有一天有解。
作者: 蝴蝶情结    时间: 2006-6-5 13:17
自古女子多痴情,多情只为无情累,问世间情为何物?
让多少痴情女子心碎......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处难觅有情天。

情到尽时转无情,无情更比多情累。

君为我谱无声曲,此去闻曲如闻君。

未到恨时难知愁,愁起心头不知恨。

听风方觉秋雨至,已忘共饮西窗时。

云起天边残阳血,一声傲笑一把泪。

把酒欢歌何时有,人笑我痴我偏痴。

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作者: 狐狸    时间: 2006-6-5 13:20
下面是引用逸云于2006-06-05 12:31发表的:
狐狸也在探讨?作为有可能是最后陪伴曹雪芹的伴侣,但愿有关芳卿以及芳卿所知道的曹雪芹的题目终有一天有解。
哈哈,只是喜欢,有时间多听老兄教诲
作者: 逸云    时间: 2006-6-5 13:34
呵呵,我比你知道的大概还要少,也只是感兴趣
作者: 逸云    时间: 2006-6-5 13:36
另外,我感觉曹寅和曹雪芹简直就是预言家!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6-6-5 13:39
如何预言?愿闻其详!
作者: 狐狸    时间: 2006-6-5 14:04
下面是引用逸云于2006-06-05 13:34发表的:
呵呵,我比你知道的大概还要少,也只是感兴趣
比谦虚呢,你的文采大家公认,的确对红学感兴趣,也看了几遍,挺喜欢看关于红学研究的,只是喜欢而已,有机会一起沟通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6-6-5 14:25
我就看过刘心武的揭密红楼梦!
作者: 狐狸    时间: 2006-6-5 14:30
下面是引用菜鸟于2006-06-05 14:25发表的:
我就看过刘心武的揭密红楼梦!
刘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但他的红学研究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风波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6-6-5 14:31
我感觉他很有思想的啊!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6-6-5 14:31
开辟的研究之路也和别人不一样!挺有道理的嘛!
作者: 菜鸟    时间: 2006-6-5 14:32
我是他研究路上的粉丝!
作者: 纳兰    时间: 2006-6-5 15:29
这帖子不错,促使我重翻了翻《牡丹亭》和《楝亭集》~
作者: 狐狸    时间: 2006-6-5 15:37
下面是引用菜鸟于2006-06-05 14:32发表的:
我是他研究路上的粉丝!
他的红学理论应该是仅供参考
作者: 纳兰    时间: 2006-6-5 16:20
刘心武~还是回去写他的小说比较好,小时候翻我家旧书堆时看过他的《班主任》、《爱情的位置》什么的,还不错,挺好玩~算是所谓伤痕文学时代的代表作品吧~
等到他梦中作诗的笑话一出,我就对他不太感冒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事件)~后来想了想,搞不好他真与黄庭坚千载之下英雄所见略同也未可知啊~

他揭密红楼梦的咚咚我也时不时见了一些,第一感觉是:还是人家文学家有想象力~想象力当然不是坏事,历史学也有很多有分量的论文是文学家写的~

不过若换了是我,就直接另续一部红楼梦了~打着揭密还原的旗号,难免被人嗤笑讥讽~
作者: 逸云    时间: 2006-6-5 17:32
下面是引用狐狸于05-06-2006 15:37发表的:

他的红学理论应该是仅供参考
同感。
作者: 莲步青云    时间: 2006-6-8 17:00
无论怎样努力
我们也无法真正的走入作者的心理,一切都是“我们”的“自我”解读。
这就是Bruner所说的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无论怎样的阐述,我们自己的观点想法或是借鉴他人的理论,其解说总是主观,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唯心是绝对的。而我们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落花点点离人泪,更与谁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

解读别人,就是解读自我。
作者: 狐狸    时间: 2006-6-8 21:22
解读别人,其实是在猜想别人,其实是在说明自己,在发挥自己,也许、估计、大概,也只能如此而已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