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城

标题: 北京的小升初 最爱费奥剑法tigong [打印本页]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5
标题: 北京的小升初 最爱费奥剑法tigong
本帖最后由 wszx1990 于 2011-12-2 08:53 编辑

在前面的几句话:
各位朋友,以下的这一些,是我对现在北京的小升初的一些心里话,有担忧,有悲哀,有希望,也有无奈。作为一个高二的学生,作为一个小升初的亲历者,我知道这对于那些孩子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煎熬,不平则鸣,我有必要拿起我的笔,我唯一的武器,来向万恶的小升初开炮,来保护那些比我幼小,比我更可怜的孩子们。
如有认识肤浅之处,还请指出,诚心地与各位家长交流。
•引子
从前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卖锁的商人的船只被飓风吹到在太平洋上的某个岛屿上,搁浅了。他们想把船上的锁卖给岛上的土著人,但是他们向土著人比划了半天,土著人却一点兴趣也没有。
原来,这个岛上的居民家家都没有门更没有锁,他们的食物都是平均分配的,家家都一样,还要什么门和锁?
  两人商人思索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拿出了船上仅剩下的一些新鲜的羊腿,一个人向站在自己面前的土著居民每人发放四条羊腿,而另外一个人则向站在自己面前的土著居民每人发放一条羊腿。
  第一天,岛上的居民风平浪静,他们白天照样上山捕猎,晚上则回家睡觉。第二天,岛上的居民还是没什么变化。第三天,依然在平静中度过。第四天,终于有人向他们问起了防盗锁的事了。第五天,他们的防盗锁被岛上的土著居民抢购一空。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5
•混乱不堪的现状
如今,在绝大多数处在小学高年级的家长每周六都有了一个固定的事情要做——带孩子去各种辅导班,占坑班,一只大手拉着一只小手穿梭于各个辅导班,甚至有的时候连吃中午饭或者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在马路上一边吃快餐一边快步行走……
回家以后,在草坪上踢球,在小巷中追逐的身影早已经消失不见,能够看见的只是书房里那一盏盏直到深夜仍然亮着的灯,越来越多的练习册与卷子,还有如瓶底般厚的眼镜片……
于是,有有识之士高呼:救救孩子。
但是,已经十年过去了,小升初却并没有因为大家的呼声而改变,反而是愈演愈烈,名校门前一到周末就人山人海,各种英语等级考试和数学奥数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
各种辅导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地发展起来,小学奥数,公共英语,剑桥英语,三一英语等等,一时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形成了和“高考经济”,“中考经济”相仿佛的“小升初经济”。
而名校也越发地骄横起来,名校里一个教不上课,只配看图书馆的人物,都可以指着家长的鼻子,把家长骂的跟孙子似的,而家长反倒要点头哈腰地卑躬屈膝,当真是岂有此理!
教委为了解决小升初难而设置的电脑派位而今已经成了低能儿的代名词,似乎只有那些什么也不会的无能之辈才会去参加那个电脑派位,而一些中学因为只接收电脑派位的学生而变得声名狼藉,被小学老师妖魔化,好像是监狱和集中营。
而教委订下的另外一个规定——名校不得组织考试、补习班,也完全成为了一纸空文,各个名校都和校外辅导机构联合起来,把“占坑班”转移到民营机构,然后两家一起瓜分家长口袋,不知是四六开还是三七开,反正看样子是不亦乐乎。
为此,教委还是做出过一些努力的,他们推出了“推优”的政策,即小学可以将最优秀的几名学生推荐到一些所谓的“重点中学”。但是这又让很多家长怨声载道,一旦自己的孩子评不上就说老师收受贿赂,在网上大吐苦水抑或是破口大骂,一时间“推优”政策也走到了风口浪尖。
小学升初中,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在北京,却偏偏变得那样困难、混乱了呢?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5
永无休止的循环
        我曾经听过许多家长的心声,有的家长说:“我们也没有多么高的要求,说什么非上重点不可,就是想不要去到那个派位的差学校,因为一去那种差学校,就会变成小流氓一样的人,一辈子就都毁了。”
        非但如此,小学老师也经常教育班上的学生们:“千万不要去XXX中学,那里的学生你们都看见了,就都和小混混似的,搂搂抱抱的,打架的……”好像这些学校就成了黑社会,这些学校里的学生都是被社会抛弃的人一般。
        那我就不由要问,这些学校是一开始就那么差吗?那他们为什么变得这么差呢?
        让我们坐回时空机,把目光投向8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那个时候据我父母回忆,每个中学都有一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一些普通中学,比如花园村中学之类的,也能出考上北大的优秀学生,而重点中学里,也有考不上大学的……
        那为什么这三十年来,这些学校每况愈下,以至于变成现在的样子了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循环造成的:
好的学校是: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受到学生的青睐——获得好的生源——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差的学校则是:没有好的成绩——不受学生待见——没有好的生源——成绩越来越差。
于是,一届又一届过后,终于让某些学校最终滑向深渊,没有任何人愿意去那个学校,而最后无可奈何而去那个学校的学生也往往因为世人的眼光(你都混到那种学校去了,没戏了,还学什么学?)而越发地堕落,最终被大家所妖魔化。
因为出现了这样的循环,所以一些普通学校要是想获得重点学校一样的好生源和好名声,就必须去赌中高考成绩。也往往是这些学校出现一些丑闻,比如逼迫学生中考前和本校签约,在节假日组织强制参加的补习,甚至剥夺差生的中高考资格等等。
这些学校在生源上就比重点中学差了一截,如果再不在其他方面出一点“阴招”,还拿什么和重点学校竞争生源呢?
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了,我们就像是文章开头那个故事里的土著人,我们因为几块肉的差距,而开始被商人牵着鼻子走,去购买那些昂贵的防盗锁。重点中学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鱼肉我们了。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8
应运而生的奥数
        正如前文所述,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准了中高考成绩,所以渐渐地出现了好学校越好,差学校越差的现象,于是乎一些忠实地信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就开始削尖了脑袋,希望孩子能进入重点中学。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既然有这么多的人心甘情愿地要来这里上学,那重点中学一下子就站在了一个制高点,可以挑挑拣拣,选出一些更有潜力的孩子来,以便于在以后的中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虽然我们天天口上喊着,不怕笨,就怕不努力,但是谁不想要聪明的孩子呢?
        这个时候,奥数这个工具也就正式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小学也就是三门主课,语文数学英语,而数学一科因为往往被认为和智力联系最大,所以一般都有“数学好的孩子聪明”的论断,而且,根据科学,数学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确实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有一批校长就坚信——数学好的孩子一定是聪明孩子,在学习上也一定就比其他孩子有优势。
        当然,其中的代表是哪一位校长,恐怕不用我说,大家应该都猜出来了。
        于是,奥数就被拿来作为小升初的测试题了。而一开始的时候,一些小学的优秀学生信心满满地坐到考场上,等试卷一发下来,一看,全是一些根本不会做的奥数题,估计他们连杀了出题人或者自杀的心都有了,这是神马题?这玩意儿大学生都不会做啊!做这种题的你伤不起啊!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题型很快就会流传到社会上。按我们的俗语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江湖藏龙卧虎,什么人没有?肯定就有人能把这些题目都做出来,然后再总结出若干的方法,美其名曰“奥数”。
        然后再开设课外辅导班,做一些宣传,不用说,肯定有一大堆人抢着来报名。
        奥数就这样,火了。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8
奥数的应试化路线
        其实奥数这玩意儿,平心而论,不能说是一个完全坏,没有益处的东西。虽然有研究表明,只有5%的孩子适合学习这种东西,但是如果没有大量地急功近利地发展应试奥数,另外95%的孩子学一学,也是没有坏处的。但是正因为奥数走上了应试化路线,所以导致本来是好事的奥数,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我们来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奥数这个东西,比如站在初中的角度来看,许多小学奥数题的本质无非就是把初中的一些知识,用公式来总结规律,然后让学生记住,用以做题。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由于本人数学知识有限,这个例子也比较浅显,至于数学专业领域内的东西,还是由专业人士去研究吧。)
        说一道小学奥数中最为简单的问题,相遇问题。
        咱们选一个最简单的情况:小明和小亮相距10公里,小明以每小时2公里的速度向小亮的方向前进,小亮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向小明的方向前进。同时,小明还带着一只狗,狗和小明同时出发,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前进,无论遇到小明还是遇到小亮都立即掉头,请问,到小明和小亮相遇的时候,狗跑了多少距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因为狗的行进距离很难计算,所以直接用时间*速度来计算狗的行进距离是不现实的。
        但是我们如果细心地观察,就能发现,狗走的时间其实就是小明和小亮相遇所用的时间,因为狗从小明开始走的时候开始行进,一直没有停,直到小明和小亮相遇。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狗走的距离=狗走的时间*狗的速度
=小明和小亮相遇所用的时间*狗的速度
=10/(2+3)*5
=10
        虽然说有点像脑筋急转弯,但是这种问题,确实还是有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用处的。
        先让每个孩子思考这个问题一段时间(比如半个小时),然后再慢慢引导着孩子去思考,直到最终把这道题做出来。这是教授奥数最正确的方法。
        但是,我们急功近利的奥数班却根本没有这样的耐心。
        他们根本无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把应试教育那一套不分青红皂白地套向孩子们:他们只给孩子很短的时间思考(大多数孩子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来),然后仅仅简单地说一下原理,就把公式完全灌输式地告诉孩子,要孩子像背书一样记住。
        请问,你教的这是数学吗?不客气地说一句,你教的是数学题,根本不是数学!
        所以,我们应该叫你做“数学题老师”!
        这个道理,我想我们的大多数老师都应该明白,但是又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去讲课呢?
        我想,是因为这些孩子必须去面对重点中学的招生考试!
        重点中学知道了民间出现了针对他们的考试的辅导班之后,肯定不能让某个辅导班押中他们的题,否则他们招到的顶多是会做奥数题的学生,而背离了他们希望通过奥数题来选拔出聪明的,有天赋的学生的初衷。
能够不让辅导班押到题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相信对于这个答案,各位读者已经呼之欲出了,没错,就是改变题的类型,玩题海,让你猜也猜不着!
于是,在升入好中学的诱惑面前,什么素质教育,什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统统一边去!我们要多做题,我们要见识更多地题型!
可是,题型千千万万,如果每一道题都认真地思考,像我刚才说的那样讲,恐怕一辈子也别想把这些题目都做完,那怎么办呢?
捷径还是有的,就是不去管这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做的,而是仅仅把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机械性地告诉学生,让学生背熟记牢,以应付考试。
就这样,本来是思维体操的奥数,就这样成为了偏怪难的代名词。
最后说一句,不是为奥数辩驳,就是客观地说,如果按照我说的那样以引导为主,以学生理解领悟为目的地讲课,我相信至少一半的人还是可以学会奥数题的,至少不会去讨厌奥数题。而我们现在只关注这道题怎么做出来,而忽视了其中的思维过程,所以导致奥数题很难的现实。

点评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9
超越中考的英语
        前面说到,重点中学为了选出聪明的孩子,就搬出了奥数来,但是语数英三门,仅仅数学好是绝对不够的,中高考可是要算总分的。于是,中学的校长们就要在剩下的两门中选出一门来,作为衡量学生的另外一道标准。
        语文英语,权衡一下,中学校长们一致选择了英语,而抛弃了语文。
        为什么呢?因为语文这东西,一是考试的偶然性大,尤其是在小孩的阶段,谁能比谁强多少?有时候就是答得顺手,分就高,不顺手,分就低的事儿。二是,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说汉语长大的,语文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数学可能A考100分,B考10分;英语可能A考95分,B考55分;但是语文呢?A顶多也就考90分,B最差估计也能考个60-70分,在总分为王的中高考面前,语文往往就成了大家最忽视的一科。
        为此,已经有有识之士提出,语文已经是现在中国教学中最受冷落的一个科目,呼吁大家重视起语文,学习我们自己的语言……其实我觉得,这样说用处不大,在中高考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只能有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强化语文在中高考之中的分数比重,这个可能性基本为零;二是增大语文试卷的区分度,使语文试卷能够拉开的差距也像数学和英语那样巨大,这个经过我多年的语文学习,我估计可能性基本也为零。
        题外话不多说,继续说我们的重点中学校长们,他们推出了英语的考试,来测试学生们的英语基础,以便于初中的教学。
        时间不长,因为重点中学对于英语的重视,所以社会上开始出现大量英语的辅导班。另外,由于重点中学对于出英语试题似乎不是很热心,至少不像对于出数学试题那样热心,所以社会上的一些英语考试,往往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甚至有的中学公开打出了“没有XX英语X级,就别想参加考试”的旗号。
        因此,我们才得以看到了一些奇观——本身是针对成年人的公共英语考试,充斥着一些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小豆包,这些小家伙大多戴着厚厚的眼睛,捧着一本本厚厚的“公共英语模拟试题”,在家长的殷切目光中走向考场……
        这种中国式英语的危害或许没有数学那么明显,毕竟我们大多数人将来还都是要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和外国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如果我们中的哪一位朋友如果要出国,有考雅思之类的英语考试的经历,就应该会明白,那些“公共英语”之类的东西,只不过是CHINGLISH罢了。
        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听和说。我们平时也都知道,生活中听和书的比例是远大于读和写的。一个人可以不会认字,不会写字,毕竟文盲也能生存嘛。但是绝对不可以不会听和不会说,这也就是为什么聋哑人算残疾人,而文盲不算。
        到了欧美国家也一样,你可以不认字,不会写字,但是你绝对不可以不会听和说!
        而我们中国式的英语,则是片面地注重听和说,就拿公共英语来说,听力仅仅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分数,而口语更是只占了5分,是很次要的一部分,难度也远远不及笔试。
        这样的英语教学,难怪满街的号称会说英语的人中,一大半说的都是CHINGLISH!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公共英语”的一大罪状。这就是它的难度实在太难了,这或许是因为水涨船高的原因,重点中学的要求从1级B开始,先是升到1级,到最后甚至成了没有2级水平,根本别想来考试!
这个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学校,毕竟我前面说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主动权完全在人家手里啊。
据我个人感觉,英语1级的水平基本有初中二三年的水平,而2级的水平,基本上可以达到高中英语的难度了,甚至可能比高中英语的必修1要难!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经过了小升初的很多孩子,英语水平已经完全达到了去应付中考的水平,即使让这些孩子去参加中考,他们也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甚至110分以上!这样,就使以中考为核心的初中英语教学完全失去了意义,因为这些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于是,一个很可笑的现象就出现了:在小升初的时候,大家疯狂地学习英语,英语水平极高,而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一的时候,英语课成了睡觉、玩游戏、上网、些其他科目作业的时间,而且考试还经常可以轻松地达到八九十分,甚至更高的分数!如此现象,当真是只有北京小升初才能孕育出来的怪胎!
(对于我上述说的这些,各位朋友如果有不相信的,完全可以买一本1级教材,一本2级教材,再买一本初一英语的教材,仔细阅读一遍,看看其中的落差,就应该能明白了)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9
备受摧残的孩子
        刚才说了这么多,无非要说的就是,在如此难的奥数和英语的压力下,到了五六年级,还有几个孩子拥有他们的课余时间?难怪早已经看不到他们玩耍嬉戏的踪影!
        十岁左右,原本就是一个疯玩的时期,是一个最坐不住的时期。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许多孩子们,却必须一整天一整天地坐在教室中,听着枯燥无味的应试教育,一遍一遍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试题。
        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是最缺乏创造力的孩子,因为从十岁,甚至是七八岁开始,他们就接受完全灌输式的教育,他们的创造力从哪里?是脑子里自己有的吗?是与生俱来的吗?没有实践,要想让他们还拥有无与伦比的创造性思维,当真是要让他们成为神童了。
        在论坛上,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家长诉苦的帖子:我们孩子从小开始练习XX,现在为了小升初,根本没有时间去练习,所以这个爱好被迫放弃了,真是可惜云云。
        正是这样的小升初,让无数孩子被迫放弃自己的爱好,放弃自己的特长。一个人明明是多维的,可是我们的学校却偏偏要用一个一维的试卷来衡量一切。这样的一维尺,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压迫着每一个孩子,把他们从一个活生生的有血肉的人,压缩成一张冰冷的扁平的试卷!
        看到这些,想到这些,我往往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这些孩子,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可是你们,你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
        从小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造就了无数中国式的学生,和中国式的青年,他们除了考试,不曾有其他本领,只知道做题,不知道发展自己的爱好,甚至连恋爱都不允许去触碰……
        在如此的环境中,怪不得每年都有跳楼自杀的小学生!
        呜呼,哀哉!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9
无可奈何的家长
        其实不止是孩子,更加无奈的还有我们的家长。
        他们比那些似懂非懂的孩子其实更无奈,也更可悲,他们明明知道应试教育就是一个火坑,但是面对现在中国社会的种种现实,他们只能含着眼泪把自己的孩子推向这个火坑,看着孩子受烈火炙烤,却只能默默地在背地里擦拭眼泪……
        他们为了接送孩子上各种课外班,坑班,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时间,这些三十多岁的人,想必大多数都是单位里的中坚力量,平日里要担负着比少年人更的压力,他们也想周末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吧。
        或许,他们想带着孩子去外面野炊,去好好地拥抱美丽的大自然;
        或许,他们想在晚上和孩子一起坐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地谈天说地;
        或许,他们想带着孩子去公园里去放风筝,让小小的风筝去实现孩子们想要驰骋天空的梦想……
        可是,他们如今却不得不放弃一切,和孩子一起去跳向这个火坑!
        周中上网时刻关注小升初动态,周末带着孩子四处奔波,去各个辅导班,甚至有的时候还要遭受重点中学老师的白眼!
        这就是我们可怜可悲的家长的现状!
        许多对应试教育恨之入骨的朋友,还是别去骂他们了,他们也是无奈的人儿呵。
        我们的教育制度像是一只无形的手,依靠家长对孩子的爱,借助家长的手,勒住了我们千万个孩子的脖子。
        以上那句话,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如何忍心把它打出来的,实在太残忍了。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49
限美好的设想
        说了这么多,我想肯定有朋友会问,难道中国的教育当真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吗?难道这些就没有办法改变吗?难道我们的孩子就要继续受这样的折磨吗?
        当然不是的,任何问题,只要有决心,总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让我们来看一看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设想,欢迎大家补充,提意见,拍砖:
        导致小升初如此混乱而残酷的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的差距过大,因此导致学生和家长对于重点中学趋之若鹜,而对于普通中学如畏猛虎。
        我承认,因为三十年的发展,这种差距,如今已经是全方位的,是比较难以填平的,但是也不是不可改变的。
        首先,我们需要平衡生源。这就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接收电脑派位,而所有学校也必须接收电脑派位,决不允许任何特权学校和特权学生出现。因为这有这样做,才可以彻底让生源平衡,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只要不完全堵死,只要留下一个口子,就会有人去钻空子。
        然后,我们需要平衡教师。因为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条件,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不应该只属于某个学校的学生,而应该属于这一片区的全体学生。我们可以把一个学区(比如五棵松学区)的老师平均分配到每个学校,使每个学校的老师基本上处在一个均衡的状态,好老师也处在一个分散的状态。然后每两年到三年进行一次轮换,让每一个孩子——无论你在什么学校,都有机会享受到最好的老师的教导。
        接下来,我们需要平衡学校的硬件。君不见,有些学校的教室富丽堂皇,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有的学校的教室阴冷昏暗,只有黑板和破桌椅。个人认为这个完全是教委的罪责。因为学校的资金是完全由教委调配的,教委总是喜欢把资金多分给优秀的中学。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教育资金公平化,每个学校拿到的资金都应该一样,甚至在短时间内,一些校舍破旧的学校应该拿到更多的资金!这样才可以使硬件尽量地平衡。另外应该设置一套完整的监察机制,不能因为某个校长的中饱私囊而耽误了一个学校的学生。
        最后,应该完全禁止中考成绩的公布。现在虽然三令五申地禁止公开中考成绩,但是还是屡禁不止,何也?我觉得是因为缺少惩办措施。如果规定,一旦中考成绩泄露,校长通报批评,相关人员撤职,还有谁敢公开中考成绩?因为如果有中考成绩作参照,即使前三项完全平均了,也依旧会让家长对于各个学校产生偏见,前面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51
无力回天的现实
        想象是美好的,但是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现实,是不是可以在全市的范围内实施这个计划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们的小升初已经完全形成了一个利益链,从教委到各重点中学到民办机构——他们都把黑手伸向了可怜的家长和孩子!在这样的链条下,教委需要名校,名校需要辅导机构,辅导机构离不开名校,你靠着我,我靠着你,要是有个桃园,我想他们三位恐怕早就桃园三结义了!
        而且,阻力不止来自于已经形成的利益链条。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重点中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权阶级。他们有的是附中,并不属于教委领导,而是归于于大学领导,而某些大学的校长,在级别上,甚至是比北京市教委领导还要高的!还有的有各种各样的背景,比如军委背景等等,树大根深,很难触动他们的利益。即使没有这些背景,他们也往往拥有极高的社会声望,仅仅靠社会舆论的唾沫,就可以把人淹死了。
        更加不幸的是,小升初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体系,它上面还有中考和高考,上一个好初中,绝不仅仅是为了上一个好初中,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中考和高考上占更多的优势。所以说,只要中考、高考的制度不变,只要大学的分数线仍然屹立不倒,小升初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甚至悲观地说,即使完全平衡了学校内的资源,为了能够在中考中胜出,许多急功近利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去课外班,而课外班中的一些佼佼者会接过重点中学的大旗,成为家长们争相把孩子
作者: wszx1990    时间: 2011-12-2 08:51
•结语
        往往了解的越透彻,就越会觉得这一切都是那样的难以改变。我相信在我之前早就有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提出过改革的呼声,但是这一道墙却依旧屹立不倒,但是我想说,中国人,可以一代人败在这样的教育制度面前,可以两代人败在这样的制度面前,但是绝对不会永远地败在这样的社会制度面前!
        最后,用一句列宁的一个故事来结尾:
        列宁被沙皇俄国的逮捕后,警察对列宁说:“小伙子,你反对沙皇,无疑就是拿头去撞墙,醒醒吧。”
        列宁坚决地说:“但是这堵墙已经腐朽不堪了,我一撞,他就倒了。”
        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就是那一堵腐朽不堪的墙,而我,情愿去做那个撞墙的列宁,哪怕头破血流!
        谨以这个故事,与诸位同道共勉!
作者: 轩竹    时间: 2011-12-2 09:49
拜读了,但是无语,“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撞开的,但是时间在流逝,孩子在成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者: 金毛主人    时间: 2011-12-2 10:20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调整好我们自己的心态不去逼孩子......
作者: ang_e    时间: 2011-12-2 10:33
唉!……可怜的孩子们!
作者: 暖洋洋    时间: 2011-12-8 09:58
本帖最后由 暖洋洋 于 2011-12-8 10:18 编辑

6年前就看到了关于小升初的一些极不正常的现象,当时禁奥令都下了十年了,心想我的孩子应该不会赶上这种事情吧,现在看看是没希望了。我儿子一年级了,马上就要赶上这个队伍了。我和孩他爸还一直坚持不让孩子学奥数的观点呢,还说上不了重点就上普通的中学。现在看来,怎么对普通中学还歧视呢。
作者: rebeccapu    时间: 2011-12-8 10:34
说点我的体会吧,也是很疼的:
我家孩子上的那个英语小班,一共有三个孩子。一次我无意中问另一个女孩巨人杯的事,才知道那两个孩子已经在8月28日得到十一实验班通知,已签约。男孩是今年学而思杯第七名,女孩是4月份巨人杯一等奖,原来都是牛孩~超牛的!
他们英语没有比我家闺女好多少,考试成绩也差不多,主要是奥数好。
每次上课,那两个孩子家长都问我:你们还没定哪,郁闷吧~
刚开始,我总要调节一下才能平衡,现在也能坦然接受。
春节前主要是各个培训机构推荐,大致流程是:1000多个孩子参加机构海选,然后前100个可以获得去好学校考试的机会,最后,好学校再从中挑选10-20个,残酷吧~
我家闺女考过一次,我还觉得考得挺好的,也没到前10%,所以,我不断告诫自己:淡定,淡定~
我要坚持到明年五月,我相信孩子一定能上一个理想的学校~
作者: 绝对小天使    时间: 2011-12-8 10:52
一声叹息啊
作者: 青山绿水    时间: 2011-12-8 11:17
让泪水淹死万恶的小升初!!!
看到可怜的孩子我就有哭的感觉
作者: 薰衣草    时间: 2011-12-12 18:12
我也看了这个帖子,写这个帖子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牛孩!思想成熟度超过很多家长啊,希望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中国才有希望!
作者: 孩他爹    时间: 2011-12-12 20:33
虽然孩子已经从苦海中熬出来了,但是还是要声讨我们的教育制度,照这样下去再过20年,我们的下一代或者是再下一代会是什么样子,真是不敢想,现在的制度会毁了他们。不知道当官的老爷们会怎样想。
作者: rebeccapu    时间: 2011-12-14 09:20
虽然孩子已经从苦海中熬出来了,但是还是要声讨我们的教育制度,照这样下去再过20年,我们的下一代或者是再下一代会是什么样子,真是不敢想,现在的制度会毁了他们。不知道当官的老爷们会怎样想。 ...
孩他爹 发表于 2011-12-12 20:33

我觉得当官的和有钱的都不怕现在的教育制度,因为他们可以让孩子去国外轻松念书。
只有普通老百姓才是办法有限啊~
作者: 草地    时间: 2011-12-14 09:44
当官的是政策制定或修订者,但他们不了解社会现实,即使了解,也不会触动。
百姓的疾苦当官的听不到,听到了,也理解不了;即使了解了,也不会改变。

中国特色!




欢迎光临 长安新城 (http://caxcne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